中企动力 > 头条 > 微信开发

网站性能检测评分

注:本网站页面html检测工具扫描网站中存在的基本问题,仅供参考。

微信开发

百度智能小程序割微信韭菜:开发者成最大赢家 小程序视频课程

img

孙幻丝

关注
从传言到坐实,百度终于在7月份正式推出自己的小程序,并将其命名为智能小程序。至此,BAT三巨头都全部进入了小程序市场。百度的智能小程序给人的感觉就是在对标微信小程序,政策非常激进,甚至可以用“针尖对麦芒”来形容。

百度正式推出了自己的智能小程序

百度智能小程序和微信小程序有什么不一样

对比微信小程序和百度智能小程序的特点,我们不难发现。微信小程序有的服务和支持,百度这边全部都有;而微信小程序给不了开发者的功能和权限,百度也能统统给你。

微信小程序目前的痛点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缺乏有效渠道,推广难且获客成本高

有人总结说,微信小程序的一个优势是获客成本几乎为零。这种说法待商榷,它只计算获客的边际成本,却忽略了前期推广成本和非资金成本。微信具有丰富的流量资源不假,但小程序只能依靠对话、群聊、专项搜索等有限手段进行传播,无法出现在朋友圈和搜一搜等更具想象力的入口。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流量并非易事,需要付出巨大的资金成本和人力、时间成本,对于绝大多数开发者来说,推广的难度往往远高于产品开发和运营。

2)用完即走,不能Push和关注,用户留存难

微信小程序的最大特点就是即拿即走、用完即走,对于用户来说,小程序简直就是活好不粘人的小妖精。但从小妖精的角度来说,它并不情愿过这种没有安全感的生活,希望与重点用户保持经常性联络、多发生关系,以获得最大化利益。而微信小程序不能Push和关注,让小妖精的希望破灭,难以长期留存用户。同时在客户角度也没有能够充分满足需求,比如某个用户非常喜欢某个小程序的产品和服务,他想用的时候可能很难找到,特别是在聊天主页面下拉展现小程序的设计出现之前。

3)微信流量池内闭环,无法转移到微信之外

对于很多开发者和品牌来说,微信只是他们获客的一个渠道,他们希望将微信上的客户也能纳入到现有体系中来,便于服务和营销,更好地创造价值。然而微信流量池是个闭环,不允许将流量转移到微信之外,现有情况下微信内的客户也就不能纳入至品牌体系下,其价值当然也就无法进行全面挖掘。

可以说,在看到头部小程序的风光时,我们往往容易忽视被淹没的大多数创业者。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朋友印象团队创始人栗浩洋曾说:“99%的小程序无法充分利用微信流量红利,要刺激流量爆发,必须有效利用社交心理学和火爆公式。”也就是说,微信小程序能否成功的关键是在恰当的时机找到恰当的爆发方式,偶然性很大。像礼物说、小打卡等头部小程序的兴起,都有很大的偶然性,其成功之路可以借鉴但难以复制。

在5月份Top100微信小程序中,由传统机构所开发的小程序占比达77%;而个人开发者所开发的小程序仅为11%。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普通开发者想要玩转微信小程序,绝非易事。

百度则恰恰相反,针对微信小程序痛点,几乎针对性地给出了优沃的条件:

1)百度开放旗下的全域流量给智能小程序用于推广,其推广信息可以出现在百度App首页推荐的信息流之中,也可以出现在自然搜索结果立,还可以出现在百家号文章中。这意味着百度智能小程序的开发者可在百度全域流量范围获得曝光,加上人工智能精准匹配技术,大大增加触及潜在目标用户的机会。

2)触及到用户不算,百度还支持开发者经营用户。主动智能推荐,支持小程序通过Push+Feed等多手段主动激活用户。有意思,微信不让小程序Push,百度就偏偏赋予智能小程序主动激活用户的多项权限。

3)与微信小程序的封闭生态环境不同,智能小程序能不仅能在百度旗下多个超级App下运行,还可以在哔哩哔哩(B站)、58同城等所有支持智能小程序的外部平台型App上无缝运行,允许开发者将流量经营为粉丝,从公域转为私域。此外,其他平台上开发的小程序,只要改几行代码,就可以接入百度智能小程序。

4)此外,针对小程序功能和体验的不足,百度还对智能小程序进行AI基础能力、交互智能、智能推荐等高科技赋能,使其功能和体验更接近于APP。最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智能小程序一改传统的手指优先操作方式,转为语音视觉优先的交互方式,带来更好、更随心的交互体验。

智能小程序为开发者进行全方位赋能

百度这么做的逻辑是什么?

同样是小程序生态,百度的做法与微信、支付宝完全不一样。微信一直持慎小慎微的态度,处处以用户优先,不惜限制功能;而百度却反其道而行,转而以开发者为中心,积极赋能放权。为何百度不担心引发用户的反感,能够敢于如此大刀阔斧地开放呢?

1)依托产品的属性不同

微信小程序依托于微信这个超级APP,就必须考虑到微信产品的特性和用户的习性。我们都知道,微信是基于熟人关系的封闭式社交产品,里边有自己的全部社交关系和隐私信息,用户往往把微信视为自己的私密空间。就像我们在家时对外来的上门推销者抱着高度警惕性一样,微信用户也不愿意自己被外界骚扰,他们对于外来信息的容忍度很低,甚至带有抵触心理。而微信目前是腾讯最核心的业务资产,加上张小龙团队一贯的谨慎作风,因此微信小程序的整体策略偏于保守也是可以理解的。

相比之下,百度智能小程序的生态环境要宽松得多。前面有提到,百度智能小程序可跨App运行。百度的这些产品,要么是资讯类产品(比如百度App),要么是工具类产品(如百度地图、百度浏览器等),本身开放性很高。即便是带社交性质的百度贴吧,也是类似半公共场所的移动论坛。这也决定了用户在使用百度系App时并不会像使用微信那么谨慎,因此对外界信息和功能的接受程度要高得多,客观上为百度智能小程序的开放创造了较有利的条件。

2)策略目标不同

微信推出小程序的目标非常明确,就为了丰富微信生态,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即时性场景需求。同时,尽可能地实现产品和服务的闭环,把流量控制在微信生态之内。微信小程序开发者确实从微信中获得了流量资源,但事实上他们也在帮助微信创造新的流量。因为微信用户的需求没有能在微信内获得满足,那么自然会跳出微信去寻找服务方,现在有了小程序微信就可把原本体系外的流量带回体系之内。微信小程序更像一个超级蓄水池,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微信开发者扮演着类似于打工者的角色,帮助微信创造服务场景,不断扩充流量。

百度推出智能小程序的终极目标,就是和开发者一起实现流量和用户价值的变现。要实现这个目标,百度必须先把自己的App产品矩阵打通、实现互联互通,因为百度单个App的场景和使用频率相对有限,无法发挥价值最大化的规模效应。

百度自己只能实现各个产品之间互通的技术基础,开发者则通过不同的产品和服务来共同挖掘流量和用户的价值。打个比方,百度的单个App好比各自独立的湖泊,百度现在通过智能小程序的后台基础技术将其连成一个纵横交错的大网;而开发者只需开发一个智能小程序就可把产品和服务应用于这张大网之上。

智能小程序下的移动互联网大生态

小程序生态之争背后其实是“操作系统”之争

对于开发者来说,多家巨头进入小程序意味有更多的选择权,可以根据用户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平台重点开发运营,避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风险。而各家之间为了吸引开发者和用户,也将展开竞争持续优化生态运营环境。开发者在小程序生态中处于关键一环,他们的表现在某种意义上代表小程序生态的繁荣程度。

展望未来小程序生态之争,整体而言,微信小程序因为用户优势和先发优势仍将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着领先。但环境友好且开放生态的百度智能小程序,只要激励机制运行良好,将大面积收割微信小程序的韭菜,形成与微信小程序并驾齐驱的新生态。

事实上,小程序生态之争的背后其实是整个互联网操作系统之争。此前,微信推出小程序之后,经历了一些波折和受挫,但最终找到折中的解决方案,已经渐渐形成了一个内部良性循环生长的生态体系。这股力量影响到一部分App的生存,有人惊呼微信快与手机操作系统无异,而这正是微信的长远战略所在。

同样,百度如此倾力推出智能小程序,也不仅仅只是为了实现流量和用户的更大价值变现。依我的观察分析,百度此举是其中远期战略的关键性一步。智能小程序背负着重要的战略目标,那就是:充分依托和发挥集团流量、技术的优势,通过智能小程序对各行业进行赋能,最终实现AI技术的全面落地,并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移动互联网基础服务商。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

白鹭引擎正式支持微信小游戏开发 行业视频课程

img

叶旭尧

关注
12月28日微信迎来更新,正式上线小游戏,并开放了小游戏开发文档和开发者工具。在微信发布新版本后,白鹭引擎立即添加了对于微信小游戏开发的支持,开发者只需要使用白鹭引擎的最新版本,通过使用白鹭引擎完整工具流,就可以快速创建、开发与发布微信小游戏,而无需过多的关注底层技术细节。

1.如何创建微信小游戏项目

(1)创建微信小游戏项目需要您需要下载白鹭引擎最新版本,首先创建一个新的白鹭引擎项目。

(2)创建项目之后,点击项目设置按钮,将发布平台设置为微信小游戏,并下载白鹭引擎提供的微信小游戏支持库 。

(3)最后在项目配置中填写appid,projectname等内容后,点击发布,即可将您的游戏发布到微信开发者工具中

(4)在发布之后,您可以在到微信开发者工具中预览及调试您的游戏。

2.如何将现有白鹭引擎项目迁移至微信小游戏

由于微信小游戏与传统的HTML5游戏的底层机制有较大差异,所以使用白鹭引擎开发的HTML5游戏需要一定的开发工作量才能移植为一款微信小游戏。整体步骤分为三步:

l 将一款白鹭引擎游戏升级至5.1.1版本

l 将该游戏的发布目标设置为微信小游戏

l 进行适配性修改

具体这三步的处理方式如下:

(1)将一款白鹭引擎游戏升级至5.1.1版本

白鹭引擎5.1目前暂不支持使用 egretupgrade 命令进行升级,请您下载5.1版本后,创建一个5.1新项目,然后将现有游戏逻辑和资源拷贝至新项目中。后续无论是HTML5版本,iOS/Android版本还是小游戏版本,均使用这个新项目进行后续开发。

如果您的项目使用了EUI,请将EUI的发布模式设置为commonjs,并修改您的 ThemeAdapter.ts的实现,具体可以参考5.1.1版本创建的新项目的实现方式。

升级至5.1.1这一步骤可能占用您大约两小时至两天时间。主要风险在于引擎升级后,也许存在一些渲染错误的BUG,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内部测试以及多个开发者团队的反馈,我们已经解决了已知的所有问题,稳定性可以基本保障。但是如果您发现了问题,请及时与白鹭引擎团队联系,并提供可以复现的Demo,白鹭引擎官方团队会第一时间处理。

(2)将游戏发布目标设置为微信小游戏

在执行这一步骤前,建议开发者首先创建一个新项目,并将新项目的发布目标设置为微信小游戏,将其发布并确保可以在微信IDE里正确预览,这样您会对整个项目结构更加熟悉。

通过白鹭最新的EgretLauncher,您可以直接将游戏发布目标设置为微信小游戏,如果您更偏爱命令行的调用方式,可以采用如下的调用方式:

执行上述步骤之后,您可以使用微信开发者工具打开项目,就可以看到您的项目了

(3)进行适配性修改

上述步骤均完成后,您就可以将您的项目迁入微信小游戏中,为了给最终用户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微信小游戏对您的游戏存在一些技术限制,针对微信小游戏现在公布的制作标准其进行改造可能占用您一天至一个星期。具体限制如下:

l 禁止eval,newFunction等动态代码加载机制,白鹭引擎的EUI使用了这种方式,已经通过将主题文件的发布策略改为commonjs进行了规避,如果您的项目采用了上述动态代码机制,需要采用其他方式实现。

l 微信小游戏没有直接执行JavaScript文件的接口,都是通过require()方式进行加载,除了禁止动态加载外,require由于是基于CommonJS的模块机制,所以不支持全局对象,如果您的项目中存在了全局对象的跨文件访问,需要设置 window.object1=object1 这样的方式强制将特定对象转为全局对象。由于白鹭引擎的项目会将您的项目所有文件编译为一个文件,所以这种问题主要出现在main.js文件与其他第三方库文件之间的全局调用上。

l 游戏总体积不得大于4M,目前引擎的体积占用为800k左右,目前比较大的占用是生成的commonjs格式的皮肤文件,如果您的皮肤文件过大导致体积过大,请等待白鹭引擎后续版本的持续迭代优化

l 如果您的游戏资源大于4M,可以使用动态加载的机制,动态加载文件的缓存不得大于50M,如果您的资源总体积可以控制在50M以内,只需要将部分资源文件不放置到项目中即可,但是如果总体积大于50M,您需要设计资源的缓存存储和释放策略。再次强调,代码文件必须放在游戏包中,不可以动态加载。

l 需要对接微信相关接口,如用户信息、社交关系等,具体请参见微信提供的API文档与示例。

3.后续路线图

微信小游戏上线或将为HTML5行业带来重要利好,为行业带来机遇与挑战,后续发展有待行业从业者共同探索。白鹭科技作为HTML5引擎研发商致力于为开发者提供更为便捷的开发,白鹭引擎后续会与微信团队进行进一步的技术合作,完善使用白鹭引擎开发微信小游戏的开发体验。主要包含:

l 将微信的文件读写API与白鹭引擎资源管理器进行更紧密的集成。

l 开发效率与工作流优化。

微信小游戏实行四六分,游戏开发者究竟能拿到多少收益? 行业视频课程

img

老猫

关注
赶在清明假期间,微信又有了新的动作。如同“跳一跳”空降元旦三天假中一样,一大批第三方开发的小游戏于4月4日悄然上线。在用户玩得不亦乐乎之时,游戏开发商们也看到了变现的好消息:上线仅三个月的小游戏已经公布了明确的变现模式——安卓道具内购和广告分成。

不过,对于分成比例,业内出现了不少质疑的声音。微信已经开始收割小游戏了?

小游戏的两大变现模式

3月28日,微信就发布了关于小游戏的变现的变现方式及规则。根据官方说法,微信为小游戏开发者提供两种变现模式:安卓道具内购及小游戏广告分成。

具体规则为:安卓道具内购收益中,开发者收益=小游戏道具内购总流水收入-腾讯渠道技术服务费(道具内购总流水收入的40%)-腾讯依法代扣代缴税款(如有);广告分成中,“单日广告收入流水10万元以内(含)的部分,开发者可获其中50%,单日广告收入流水超过10万元的部分,开发者可获其中30%”。微信官方同时还表示,这一规则为暂定规则,后续如有变化会提前通知。

小程序从诞生到上线广告组件经历了近一年的时间,而小游戏在尚未开放前就对外公布了清晰的变现模式,笔者认为,这是给开发者打了一剂“定心丸”。累计用户3.1亿的小游戏被背后的游戏开发者视为新的机会,随着微信开放发布小游戏,双重变现模式下,优质的游戏作品已经可以看到明确的创收预期,游戏开发者们均有机会在小游戏里分一块蛋糕。

至于这块蛋糕里,开发者获得的60%是不是真的不如预期?我们倒不如来看看微信真正能给小游戏带来哪些实际的价值。

40%的渠道技术服务费真的高吗?

我们从开发者的角度来算这笔账。

一款游戏在触达用户前,大致会经过研发、发行、渠道三个主要环节。这其中,除去渠道的抽成,发行商也会分走大部分利润。以目前国内的大部分情况来看,除了苹果严格的37开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安卓渠道采用的是55开、46开的分成比例。根据此前大量的媒体曝光,游戏市场基本稳定在渠道商30%:发行商40%:研发商30%的格局中。

而如果在微信上发布小游戏,微信40%的渠道技术服务费,不仅仅包括了渠道费用,还包括了底层开发工具和游戏引擎的支持,这种专业技术支撑,能够大幅度降低游戏开发者的成本,尤其是最宝贵的时间成本;在微信平台上,开发者基本不需要找发行商即可自行上架,相比较而言单一提供支付渠道的苹果模式,免去了找游戏发行商的烦恼。

此外,更须意识到的一点是,基于微信的社交关系链,小游戏还提供了广告变现的方式,大大增加了变现的空间,开发者将有机会获取更多的利润。且在微信的社交关系链下,小游戏传播推广中的用户获取和用户粘性等问题也能得到有效解决。这些都是之前的游戏发行渠道所不具备的,和只提供渠道的苹果的路数也完全不一样。

可以看到,作为一个10亿活跃用户量级的平台,微信为游戏开发者提供的价值不单单体现在渠道上,也更体现在渠道之外。微信40%的费用相当于以往游戏市场中部分研发成本、部分发行费用与渠道分成的总和,这样算来,微信40%的渠道技术服务费对游戏开发者来说应该是比较友好的。

随着微信开放发布小游戏,游戏开发者获得的收入将持续可期。然而,在开发者看到变现春天之时,也应注意到这一全新的游戏模式仍面临许多未知的挑战,如小游戏流量主的资质如何审核?小游戏增加广告后是否会影响体验?iOS端道具内购何时开通……这些问题依然有待微信给出答案。

img

在线咨询

建站在线咨询

img

微信咨询

扫一扫添加
动力姐姐微信

img
im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