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性能检测评分
注:本网站页面html检测工具扫描网站中存在的基本问题,仅供参考。
中台
研发管理难题如何破?云效打造强有力的阿里技术中台 流量视频课程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AI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不断的涌现,企业的研发效能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2016中国软件开发者白皮书的数据统计发现,企业云服务使用率呈上升趋势,有27%的企业正在使用云服务,相较去年(2015年)增长了8个百分点,86%的企业不同程度都使用了DevOps相关工具,近8成企业有正规的开发流程来指导软件开发活动,21%的开发者非常期待公司在做年度计划的时候能增加在开发工具方面的预算。阿里巴巴在2015年推出“大中台、小前台”战略, 作为已经拥有超过2万名工程师的企业,研发技术中台是其中核心的一环,希望能够将底层技术与产品“中台化”,从而让产品迭代技术创新拓展的过程更灵活、业务更敏捷。云效(内部叫Aone)就是阿里的2万多名工程师和几万名员工协作沟通的工具,为了产品研发提供一个标准化的平台,覆盖从研发,到发布,再到日常运维的一站式平台,能够让开发同学通过这个平台,低成本的按照统一的流程进行研发活动,减少错误,提高效率。作为一站式企业协同研发云,支持公共云、专有云和混合云三种模式下的大规模团队的项目管理和协同研发,让交付更高效,让协同更简单云效平台已经迭代了9个年头,阿里巴巴多年管理理念和工程实践的沉淀,提供从“需求->编码->测试->发布->运维->运营”端到端的协同服务和研发工具支撑,服务于企业管理层、业务负责人、研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PM/PMO、ScrumMaster等,这一平台也经历了阿里几万研发同学研发的实践检验,支撑双11大型项目管理支撑几千人项目协作。目前云效已将战略规划、敏捷研发、持续集成、持续交付、DevOps等理念引入银行、保险、民航等大型企业和互联网初创企业,支持公有云、专有云和混合云的协同研发。云效是阿里巴巴多年研发理念及工程实践的沉淀,摸索出的一套一站式服务,并与中间件、容器服务等产品结合,打造一站式Devops服务平台,依托阿里云安全、存储和稳定性技术保障,实现分布式代码托管服务,多中心、去存储、强依赖的运维监控及自动化质量保证。最终再通过数据搜集并进行分析反馈,识别发布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并及时采取合理的措施,避免线上故障的产生。这一工具也经过了阿里巴巴业务的检验,每年的双11大型项目管理实践,这一工具支持30+个事业部,100+个核心产品,1000+个垂直项目,几千人共同协作完成双十一大促的准备工作。每周创建5万+工作项、持续集成周构建30万+次、周测试执行19万+次、周代码扫描25万+次,经历阿里巴巴2万多工程师的实战检验。承担阿里巴巴全集团百万级规模服务器管理,支持1分钟操作50万台服务器,文件分发10亿次/月,分发量2000TB。发布系统:日均发布次数2w次,具备基于混合云的应用运维无人值守解决方案以及自动化、数据化、智能化应用运维解决方案。目前云效服务超过数万家企业,公有云每天有超过百家新增企业用户,上万个创新和交付发布的上线工作项。已经为天猫、盒马、钉钉、蚂蚁金服、优酷、高德等阿里集团内部的部门提供一站式服务,也为中国光大银行、天弘基金、上汽通用、福特、万科、中国南方航空,Lenovo、中国化工等外部企业提供全新的创新协同网络服务,企业从云效获得的价值不仅是软件研发工程效能,也包括新技术革新、互联网产品运营、新商业模式和新的创新生态。阿里技术中台已经渐渐渗透到业界,帮助更多企业进行业务转型,产能升级。
阿里首次披露数据中台:双11当日调用超75亿次 互联网视频课程
DoNews4月21日消息(记者周勤燕)阿里巴巴公共数据平台负责人罗金鹏日前首次对阿里巴巴数据中台的细节进行了相关披露。 罗金鹏介绍,阿里巴巴正在建设数据中台,统一处理集团近千PB数据,每天被扫描的数据量相当于2千万部高清电影。目前对外服务千万商家与其它生态伙伴,对内服务上万名小二,2015年双十一当天平台调用超过75亿次。 据其介绍,中台战略是阿里巴巴于2015年底首次提出。作为阿里中台战略的核心之一——数据中台旨在对内提供数据基础建设和统一的数据服务,对外提供服务商家的数据产品。OneData是阿里数据中台的核心。 罗金鹏介绍,OneData体系建立的集团数据公共层,从设计、开发、部署和使用上保障了数据口径的规范和统一,实现数据资产全链路管理,提供标准数据输出。统一数据标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譬如,针对UV这一相同的指标,在统一之前阿里内部有10多种数据定义。 “OneData数据公共层总共对30000多个数据指标进行了口径的规范和统一,梳理后缩减为3000余个。尽管工程浩大,但是此举却为阿里带来了显著的收效。借助于OneData平台实时数据分析能力,在2015年双11当天,淘宝搜索排序中引入实时数据影响因子,实现增收数十亿元。” 在DT时代,数据暴增对存储计算成本带来很大的挑战。据罗金鹏介绍在没有建设统一的数据公共层时,阿里内部服务器需求量会在5年之后达到现在的100倍之多。而经过数据公共层的统一建设,5年后的服务器需求量相对会节约90%。 此外,阿里基于数据中台孵化了一个内部名叫“GProfile”全域用户档案的标签服务。“GProfile”根据用户行为,打上不同的标签,再推荐与买家消费能力和喜好匹配的商品。基于此每个用户在手机淘宝上搜索“连衣裙”,每个人看到的搜索结果都是不一样。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服务背后的数据基础就是“GProfile”。 除对内挖掘数据的价值,用技术驱动和创新内部的业务,阿里数据同时也将数据能力通过产品对外服务。而这一产品即是“生意参谋”,为商家提供多维度的数据服务,帮助商家通过数据分析来进行商业决策。 “生意参谋可以用数据化来贯穿到企业管理的整体链路中,包括品类管理数据化、营销数据化、品牌数据化以及服务数据化。据悉到目前为止,生意参谋已经为千万商家服务,月成交额30万元以上的商家中,逾90%在使用生意参谋;月成交金额100万元以上的商家中,逾90%每月登录生意参谋天次达20次以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