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动力 > 头条 > 零售行业报告

网站性能检测评分

注:本网站页面html检测工具扫描网站中存在的基本问题,仅供参考。

零售行业报告

2018最新小程序数据报告发布:零售、电商、餐饮流量红利集中爆发 零售视频课程

img

龚鑫磊

关注
1.7亿日活、上线58万个……在今年1的2018微信公开课PRO版上,微信官方对小程序过去一年的表现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但开发者仍需在此基础上对小程序市场表现有更全面的了解。近日,即速应用发布了一份《2017-2018年微信小程序市场发展研究报告》,对过去一年小程序生态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其中重点对智慧零售、电商、餐饮这三类小程序市场表现和第三方开发服务行业进行了深入研究。(查看完整报告请关注公众号“通晓程序”获取)

一年狂揽4亿用户,小程序引流能力不容小觑

报告显示,经过一年的沉淀,小程序累积用户总数已经接近4亿,意味着有一半的微信用户成为了小程序用户,且人均在线时长仍在持续攀升。

小程序用户数的剧增过程中,分享和公众号这两大小程序主要入口分别占比23.2%和18.1%,表现出极强的拉新能力。上线仅一个月的下拉任务栏入口也斩获了5%的老用户,有效提高了小程序的复用率。

在未来的一年时间里,极度依赖分享和公众号获取流量的电商小程序和一经上线便迅速引爆流量的小游戏,会成为小程序累积用户数和日活用户数继续增长的主要拉力。

消费者付费意愿高,小程序成为智慧零售铺开市场的跳板

在小程序整体市场表现中,智慧零售异军突起,成为目前小程序的主要应用行业之一。2017年初,智慧零售类小程序月平均流量的起步虽然较低,但随着小程序线下场景入口的增多,后期增速逐渐加快,12月环比增长已经达到56%。

随着智慧零售概念在消费者群体中的普及和小程序消费体验的提高,消费者在智慧零售类小程序上的付费意愿逐渐增强,智慧零售类小程序的流量转化率大幅提高,月平均流水环比增长在Q4期间稳定在40%左右。

智慧零售类小程序仍处于不断铺设线下入口以持续获取新用户的阶段,但凭借小程序高效的引流到店能力,叠加微信支付、卡包、公众号等微信产品,在中低消费额度的购物商城和便利店等线下门店场景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成交率接近6成,小程序成为电商行业吸金利器

电商类小程序在整体市场表现中最具代表性,其中生鲜电商、母婴电商、时尚电商等细分行业表现尤为突出。双十一节日和微信社交分享带来的流量裂变优势,让各类电商小程序的月平均流量在2017年Q4期间迎来集中爆发阶段,其中时尚类小程序环比增长达到323%,购买率接近6成。

微信社交链影响下的购买环境优势,让电商类小程序用户有较高额度的消费意愿,拼团和秒杀也成为电商类小程序获取新用户的重要手段。社交立减金的全面开放和小众电商的兴起,会让电商小程序在2018年有继续迎来新爆发点的可能。

用完即走符合消费者需求,小程序让餐饮行业迎来新春天

小程序正在餐饮行业中迅速普及,逐渐渗入到预约、到店点餐、外卖等使用场景中。餐饮类小程序月平均流量在2017年9月时出现翻倍增长,11、12月期间环比增长均超过了50%。

餐饮类小程序方便流畅的扫码点餐使用体验,有效提升了餐厅的点餐效率和翻台率,餐饮类小程序的月平均月流水在12月环比增长达到32%。

小程序简单方便的会员使用体验和高效的会员管理体系,拉动了餐饮类小程序的会员持续消费。显然,餐饮类小程序正在重塑用户的餐饮消费习惯,有逐渐代替传统点餐服务的趋势。此外,小程序还会让餐饮商户跳出近年来外卖平台的流量局限,重新掌握流量的自主权。

第三方服务商成为小程序生态繁荣发展的助推剂

小程序开发工具即速应用为代表的第三方服务商在小程序市场发展中有着卓越表现。在目前已上线的58万个小程序中,通过即速应用上线的小程序占了将近十分之一;在已入驻的100万小程序开发者中,通过即速应用入驻的小程序商户达到了14万。2018年1月小程序正式发布一周年之际,即速应用平台上成功上线及待审核的小程序数量已经突破了15万个。

即速应用的动态数据管理功能,让商户可以随时调整商品信息与展示内容,提高了小程序的运营效率。小程序第三方开发服务商极大降低了商户开发个性化和功能复杂的小程序的门槛,填补了门店小程序和微信小店小程序的空白区域。

随着小程序市场的逐渐规范,小程序第三方服务商将从降低门槛、充实能力、场景流量、提高转化、交易变现五个环节对开发者进行更加专业化的扶持,继续推动小程序生态的繁荣发展。

小程序生态圈日趋成熟,2018年将成为流量分发新平台

2017年,小程序站在微信这个中国最大社交产品的肩膀上,一年以来共发布了100多项能力,开放近50个入口,以“用完即走”的工具定位渗入用户生活,在App市场的疲软期迅速填补了用户需求的空缺,真正做到了连接一切,让轻应用的发展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同时,围绕小程序的各个产业板块也在此过程中相继搭建,撑起一个比肩App市场的生态。

2018年,小程序会迎来下一个以重塑流量中心为主的爆发阶段。小程序在发展初期以“去中心化”的概念引导市场,但实际上只是不主导流量的分发,而是将传统中心化流量平台模式下的流量稀释,再重新聚合成一个个独立但又紧密联系的小型中心。未来,小程序会在微信生态中形成独有的“分散式中心化”模式。迎合该模式发展的小程序开发者,将拥有更多构建高转化率场景的机会。届时,小程序会成为智慧零售、电商、餐饮等行业的流量高地,推动各大应用平台流量争夺战场的新一轮洗牌。

苏宁凭什么赢得商务部点赞?这家企业自带转型基因 企业视频课程

img

海莲

关注
商务部7月发布《中国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16/2017年)》,截至2016年底,我国零售业经营单位共有1811.91万个,同比增长5.2%。全年商品零售额近29.7万亿元,同比增长10.4%。2016年下半年以来,大型零售企业销售情况明显好转,实体零售出现结构性回暖迹象。

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李习臻表示,实体零售企业积极创新转型,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传统商业场馆不断调整商品结构和业态结构,是带动实体零售业销售明显回暖的主要原因。

(图片说明:商务部召开全国零售行业的现场经验交流会)

为将实体零售企业转型的成功经验拓展全国,10月16日,商务部召开“全国零售业创新转型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在听完苏宁云商副董事长孙为民的经验分享后表示,苏宁的做法有很多思考、探索,意识很超前。

(图片说明: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表示,苏宁的做法有很多思考、探索,意识很超前)

实体零售转型为未来零售苏宁智慧零售成行业标杆

在企业更替最迅速的互联网时代成功转型,绝非容易之事。从10月12日发布的胡润富豪榜可以看出,15年前富豪榜上的TOP10,如今已无一在榜,技术快速迭代,任何企业不与时俱进进行革新转型,就面临被取代的危险。

纵观苏宁的转型之路,就是一部中国实体零售企业成功转型未来零售的发展史。

1990年,苏宁从一个200平的专营店,到中国连锁经营的龙头,再到今天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世界500强企业,在每一个时代变革的关键点,苏宁都不失时机的抓住机遇进行转型优化,成功经验颇具价值。

(图片说明:王炳南副部长与苏宁等相关企业探讨转型经验)

1999年,以空调起家的苏宁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放弃了几十亿的批发业务,全面导入连锁经营模式。短短几年,从一线城市到四线城市,扩展至几千家实体店,2004年就已率先上市,成为IPO家电连锁第一股,一举坐稳实体零售巨头的交椅。

2009年,在实体企业对互联网零售还普遍嗤之以鼻的时候,苏宁看到电商的巨大潜力,率先在国内传统零售企业中进行互联网转型实践。通过成立苏宁易购并进行营销变革、渠道创新、双线同价、平台开放来拥抱互联网,苏宁互联网零售的新商业模式逐步向新盈利模式转变。

2012年,面对电商的冲击,社会普遍看衰实体经济,“实体灭亡论”不绝于耳,苏宁坚持零售的本质,从自身出发率先引入O2O的模式,将线上线下融合统一,不仅让实体零售重现生机,也开辟出支撑未来发展的互联网零售新模式,并成功实现转型。

2017年,互联网行业迎来了新的风口,人工智能、大数据为行业未来提供了新的思路,苏宁通过对社会形态的了解和对未来发展的分析,确立了智慧零售的发展战略。

张近东解释,未来零售就是智慧零售,智慧零售运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感知消费习惯,预测消费趋势,引导生产制造,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这将是引领世界零售业的第三次巨大变革。

在智慧零售的战略下,苏宁构筑起了立体化的全渠道布局和全场景消费体验,并将旗下商业、地产、金融、文创、体育、投资六大产业融合打通,趟出了一条“智慧零售”的发展之路。

8月,苏宁全国首家无人店—苏宁体育Biu,在南京徐庄苏宁生活广场开业。并将在“双11”前后,完成全国一线城市20家无人店的布局。

10月,苏宁高层封闭会议中,张近东提出,2018年苏宁要新开店5000家的目标,这几乎是苏宁在连锁时代最高纪录的10倍。

11月起,首批“旺宝”机器人将登陆苏宁互联网门店。它们在线下实体环境中能够识别顾客身份,主动询问需求,并根据顾客个性化需求及其消费数据开展相匹配的商品营销和其它服务,最后再同步线下数据至线上。

此外,苏宁首建的国内最大AGV仓库群——上海AGV仓,目前已经配备了100组左右的机器人,实现了全流程自动拣选;苏宁“金矿”与“千里传音”产品也已开始运用,通过大数据运用对商品进行挖掘和用户画像,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风云变幻的互联网时代,苏宁多次在行业变革的关键时期夺得先机,为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面向未来,苏宁云商副董事长孙为民表示,未来智慧零售的发展,不仅是渠道和业态的变化,而是零售资源的重塑和再利用。线上线下全渠道的互联互通、融合发展的智慧零售模式,已经成为零售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对于很多拥有丰富积累的实体企业来说,将是一次难得的转型升级的机遇。率先在互联网转型成功的苏宁愿意与大家一道开拓新的蓝海。

相关新闻

2016-01-08

2016-06-03

2017-06-14

2017-07-20

2017-12-22

天使之橙CEO周祺:用移动支付撬动亿万无人经济市场 行业视频课程

img

Harley

关注
3月30日,微信智慧工坊·2018智慧无人零售大会在上海东方万国宴会中心举行,大会以“数字无人,让零售更智慧”为主题拉开帷幕,天使之橙创始人兼CEO周祺出席并发表《移动支付撬动亿万无人经济市场》主题演讲,诠释天使之橙的无人经济产业布局。

移动支付打通无人零售全链条数字化

通过天使之橙终端大屏选择购买杯数、点选微信支付、扫描二维码,不到40秒就可以享用一杯天然橙汁。天使之橙从2016开始引入移动支付打通技术在线下场景中“人、货、场”全链条数字化,撬动亿万销售网络。周祺表示:“通过现金购买,很难看到用户数据。通过移动支付技术可以对所有消费者对行为购买频次、复购率做较深的分析,同时能够嫁接更多商品及服务。”

周祺分享了一组亮眼的数据:2017年末,移动支付占天使之橙整个交易方式的90%,2017年同比去年单月交易额增长近40%,2017年环比2016年销售规模增长200%。飞速增长的数据也源于天使之橙对产品本身的坚持:首创“工厂前置”智能升级橙汁生产工序、独创“三防五须”严守食品安全打造安心饮品、开创“全程可溯”引领智造零售行业新标准。正是这些坚持,天使之橙走进了人民大会堂、为上海提供会议饮品服务、是国家重要交通枢纽——首都机场认证供应商。

“场景多元”与“产品多元”双重驱动

“技术、科技在加速改变消费者的体验。”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会长楚修齐如是说。传统消费场景主要覆盖流动用户,新兴场景照顾了更多固定用户。天使之橙的运营场景随着消费需求不断丰富,从地铁、机场、车站、校园、医院等扩展到办公场所、热门景区等多元化场景,多元与距离代表着商业价值。

《移动支付时代的无人零售行业报告》显示,无人零售用户集中在19岁至40岁,报告还显示,以在无人零售终端支付的人数计,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等正在领跑“无人”潮流。这些城市的居民大多喜好尝试新鲜事物,偏好现场制作的中高端健康产品。上海巨昂投资有限公司携旗下旗舰品牌——天使之橙玩起了新style,以维果部落奶香冰淇淋、维果部落椰汁小站、智能无人便利店等更丰富的产品形态出现,满足各年龄段的消费需求,也让无人经济的概念和发展趋势越来越清晰。

天使之橙未来计划结合小程序及智慧科技,升级消费前、中、后各个环节,触达更多消费者。

img

在线咨询

建站在线咨询

img

微信咨询

扫一扫添加
动力姐姐微信

img
im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