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性能检测评分
注:本网站页面html检测工具扫描网站中存在的基本问题,仅供参考。
新执行
新媒体与电商双轮驱动,这家公司该怎么估值? 新媒体视频课程
二手经济又融到资了!7月26日,定位于二手3C纯自营商城的找靓机,在北京竞园艺术中心举行“真货正品真正主义”融资发布会,宣布完成A+轮融资7033万元,本轮资金由东方富海领投、前海母基金和宏石资本跟投。此前,在2017年3月和10月,找靓机还分别获得千万元级天使轮融资和数千万元A轮融资,累计融资总额达1.1亿元。专注于二手交易市场的找靓机,本质上是一种所有权的二手经济。2018年以来一级市场上融资难度的加大(注:烯牛数据统计,2018年上半年,国内一级市场共发生融资事件3,489起,较2017年上半年的4,551起减少了23.34%),找靓机在资本寒冬里完成超过7000万元A+轮融资,的确让人侧目。那么问题来了,找靓机凭什么呢?二手经济的新演绎二手交易历史悠久,从最早的跳蚤市场,到线上二手信息发布、转让,催生了分类信息门户平台(如58同城),以及找靓机所代表的二手电商平台。统计显示,2017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974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经突破36万亿元,其中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约6.1万亿元,对应的二手物品交易规模达到了5000亿元。此前有调查显示,二手iphone中有52%的用户仅使用1年左右,二手汽车平均使用年限也仅为4.5年。二手交易逐渐显现出千亿蓝海市场的雏形。以找靓机专注的二手3C交易市场为例,一直是二手交易市场订单量最大的板块。手机产品迭代周期基本为6—18个月之间,升级换代速度极快。即使在手机出货量不断下滑的市场环境中,2017年国内市场的手机销量仍然达到了4.59亿部,保守估计存量替换需求占到销量的一半,每台二手手机均价1000元,单纯二手手机交易市场就已经是数千亿的市场规模。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完善,推动二手3C电商建立起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闭环交易体系,逐渐形成了C2C、C2B2C(简称B2C)和寄售三种交易模式。国内一般以C2C和B2C为主,二者各有侧重互有渗透,C2C注重流量管理,B2C注重供应链管理,均试图在信任背书与交易效率上取得平衡。目前,国内二手交易平台数量接近100家,包括闲鱼、转转等代表的综合性平台,也包括优信二手车、找靓机等代表的垂直平台。找靓机的真正主义找靓机成立于2015年12月,是一家以App为主要交易平台,定位于“二手3C,正品特卖”的B2C商城。现阶段主营品类包括:手机,平板,电脑,无人机,耳机等3C产品,涵盖苹果、三星、华为、小米、OPPO、vivo、联想、中兴、大疆等市面主流品牌。找靓机App平台运营不到三年时间,累计用户已超过1300万,日活跃用户在达40余万,单月营收已经突破1.2亿元,GMV突破4亿。在找靓机切入市场时,二手3C交易市场表现出需求量大、成长空间大,同时存在无定价标准、无质量保障、无售后服务的“三无”乱象的野蛮生长状态。以找靓机CEO温言杰为首的创始人团队,凭借在手机制造领域的多年积累,相信掌握供应链是解决二手交易信任问题的钥匙,因此坚定的走出一条B2C的重资产模式。带着人设而来的温言杰团队迅速搭建起找靓机的商业护城河。找靓机通过与国内700余家供应商建立直接合作关系,采用B端供货模式,为交易提供强大供应链保障。对于所有的二手3C产品,找靓机不仅对供应商执行严格的质检标准,更预留七天给自己的质检中心做二次检测,发现问题直接退回给供应商,确保到达用户手中的产品可以放心使用。与此同时,找靓机独有的“一机一拍”产品展示、“七天无理由退换货”、“客服18小时在线”、“365天保修服务”等售后机制,带来完善的用户体验并提升满意度。在此次发布会上,找靓机还发布了与泰康在线签约,共同推出业内首个“正品险”,利用商业保险构建三重质量防护体系,即B端自检+平台质检+正品险,进一步对冲消费者的购机风险。双轮驱动的新模式对于电商平台来说,正品是商业模式的基础,流量是平台生存的源头活水。尤其在不背靠任何互联网巨头,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几近结束的行业背景下,找靓机如何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导流,成为发展的重点与难点。找靓机创始团队清醒的认识到,在消费者注意力被榨干的今天,真正能够带来流量的不是靠撒币模式,而要依赖优质的内容,因此他们决定搭建自媒体矩阵。凭借创业前的积累和近三年的努力,找靓机已经拥有50个账号新媒体账号、超过2500万粉丝。找靓机建立起电商与新媒体双轮驱动的商业模式,通过新媒体为电商平台导流,电商平台赚取的利润补贴新媒体的内容创新。随着找靓机新媒体矩阵粉丝用户转化率的不断提升,销售的利好作用也愈发明显。找靓机COO胡伟琨在发布会上表示,找靓机未来3年将继续投入10亿元到原创优质作品中。电商与新媒体双轮驱动的商业模式,以辅业驱动主业的商业逻辑,让电商业务具备强大的内生增长力。而新媒体驱动电商业务的模式,已经越来越受到青睐,逐渐成为主流,据了解抖音也已经在逐步植入电商业务。此次发布会,找靓机没有公布公司估值,就单个模块来说,新媒体业务方面,对标典型案例如新媒体运营公司量子云以38亿元被上市公司瀚叶股份收购;电商业务方面,对标公司较多,典型案例如刚上市的拼多多以240亿美元赴美上市。主辅业良好的协同性,赛道正确,成长空间广阔,加上消费升级的浪潮驱动,找靓机假以时日势必成为下一个超级独角兽。
苏宁易购客户端全新升级 公司视频课程
近日,记者从苏宁易购(微博)获悉,苏宁易购客户端2.1.2版本全新亮相。苏宁易购执行副总裁李斌称,发力移动电商将成苏宁易购全面领航B2C市场的重要赢利模式之一。 根据APPstore\、豌豆夹、安卓市场等应用市场的下载数据显示,苏宁易购客户端自2010年上市之后,立即成为行业下载安装增长量最快B2C电商之一,自2011年10以来一直保持200%的增长速度。其中在“818”期间,在APPstore\应用中,苏宁易购移动客户端关注度一度排名进前三强。 据李斌介绍,升级后客户端主要为iPhone、IPAD、Android三种平台客户端软件,网友可通过电脑、手机两种方式进行下载安装,全新客户端将提供10大功能服务;1.促销活动、2.新搜索、3.图书新品类、4.虚拟商品充值缴费、5.下单、6.产品咨询、评价、7.送货方式自主选择、8.收藏、历史记录查询、9.订单中心、10.服务易栈。 李斌告诉记者,电商移动化,网购智能化,下单手指化将成为国内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新趋势。根据苏宁易购现有的1400万高质量的注册会员基数,未来3-5年,苏宁易购移动客户端带来的下单量将占到整体下单量的20-30%。 电商行业观察家分析称,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移动终端设备的全民普及,移动电子商务的优越性将越来越成为消费者进行“口袋网购下单”的最新方式之一。苏宁易购客户端的全新升级上线,无疑将为网友进行“一键式网购”创造更好的环境,并极大地改善用户在移动终端搜寻、浏览和网购商品的体验,提升网站的黏性度。
彭博社:被开出50亿美元罚款前 谷歌曾秘密寻求和解方式 公司视频课程
DoNews7月23日消息(记者翟继茹)彭博社消息称,在欧盟对谷歌开出约50亿美元罚款之前,谷歌曾尝试与欧盟和解,但结果并未如期所愿。谷歌的和解动作是在去年欧盟对其处罚24亿欧元罚款之后开始的。谷歌希望用和解来终止欧盟对其与Android手机制造商合同的调查。但对此,欧盟竞争事务专员玛格丽特·维斯塔格告诉彭博社,谷歌至少等待了一年才开始讨论和解问题,这个时间太长了。她认为,当一家公司想要和解时,需要在接到欧盟的最初申诉或者异议声明后“立即展开接触”。针对最新的罚款,谷歌决定将提出上诉。谷歌首席执行官桑德尔•皮查伊表示,因为这项裁决,安卓系统技术免费的商业模式或许会改变,可能会采取与竞争对手苹果公司类似的严格审核手段。皮查伊在博客中写道,“我们担心,今天的决定将打乱我们与Android达成的谨慎平衡,它发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信号,可能会不利于在开放平台上使用专有系统。”(完)
小米正式登陆港交所,雷军:股票开始交易是全新开始 雷军视频课程
DoNews7月9日消息(记者费倩文)两年前,创始人雷军表示“五年内不上市”的小米终于还是在香港主板上市了。7月9日上午9时30分,伴随着敲锣声,备受瞩目的小米集团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首家“同股不同权”公司。小米上市首日,开盘价16.6港元,较发行价17港元下跌2.35%,惨遭破发。按开盘价计算,小米市值达到473.26美元。对于上市首日股价破发,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雷军在现场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天大势不好,刚才我的同事告诉我,远超我们的预期。我觉得小米基本面非常出色,也是非常创新的公司,相信长期表现会越来越好。自5月3日港交所官网披露小米IPO申请文件起,这两个月时间里,站在IPO“风暴”最中心的雷军和小米受到的关注和议论,超越其成立八年来的任何时候。从“首家同股不同权”公司,到差点成为“首家CDR企业”,再到香港招股遇冷,从一开始1000亿美元的估值传闻到最终543亿美元市值落地,小米IPO之旅,可谓一波三折。雷军在上市前一天,即7月8日,发布公开信称,经历过大起大落且面对资本市场跌宕起伏,小米能够成功上市就意味着巨大的成功。直击小米港交所敲钟现场港交所重新装修后,首次迎来如此火爆的挂牌仪式。7时30分左右,港交所大厅就挤满了前来参加小米上市仪式的小米员工、投资人、券商、媒体记者等约600人。据不完全统计陈彤、王卫、孙陶然、俞永福、霍建宁、傅盛、前小米副总裁雨果·巴拉等雷军好又,小米13位创始人雷军、林斌、黎万强、黄江吉、范典、刘新宇、王海洲、李明、屈恒、秦智帆、李伟星、孙鹏、管颖智全部出现在了上市现场,另有175名小米员工代表19000位员工出席。此外,小米特别邀请了6名从2010年开始就支持小米的米粉来到现场。8时20分,小米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现身港交所大厅进行敲钟前“暖场”,与来宾简短打招呼后离开。这是雷军第二次来港交所敲钟,上一次是2007年,雷军带领金山在港上市。9点,在仪式环节,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港交所主席史美伦、港交所总裁李小加上台亮相。紧接着上台的是雷军、小米投资者以及战略合作伙伴,然后,雷军和俞永福、张旋龙、求伯君、邹涛、陈年、孙陶然等特邀嘉宾上台,接下来,雷军和合伙人共7人;雷军和高管、董事17人;雷军和中介机构分别上台亮相。在敲钟前的致辞环节,雷军回顾了自己的创业史,感谢了当年与自己喝了一碗小米粥就并肩作战到现在的联合创始人,“八年前,我有一个疯狂的想法:要用互联网方式做手机,提升中国产品的全球形象,造福全球每个人!说实话,几乎没有人相信这个疯狂的想法。谢天谢地,公司第一天开张,有13人一起过来一起喝小米粥。我至今都不知道,他们当时是否真的信了,他们都在现场,大家可以问问他们。”雷军感谢了这次包括李嘉诚、马云、马化腾在内的众多投资者,以及一开始就选择支持小米的“米粉”。雷军坦言,正是因为港股的改革才换来小米的上市,虽然资本市场的大势不好,但是他相信好公司依然会脱颖而出。“10、9、8、7……”在现场人群的齐声倒数中,9时30分整,挂着招牌式微笑,手拿鼓槌的雷军,挥动鼓槌在一个3米宽、200公斤重的超大型铜锣上敲了一下,全场沸腾。“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小米每一寸血管里都流淌着创新的血液。”雷军称,没有不承受误解甚至非议的创新。小米股票开始交易对雷军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估值争议根据此前小米的招股书披露,小米将在内地发行CDR,同步在香港上市。而小米最初预计的上市节奏大概是,先在内地CDR上市,一两天后再前往香港上市。对于这样的计划,资本市场普遍认为,雷军的运气太好了,因为通常来讲同样量级的企业,在A股IPO的市值普遍要高于美股和港股,一旦小米先在A股IPO,有一个比较高的市值,就有助于其后续在港股的IPO。但这个计划,在中国农历端午节期间落空了。就在CDR上会前夜,资本市场关于小米估值的定价还仍是分歧焦点。有人觉得700亿美元或800亿美元是可以接受的,但同时又不少投行人士认为小米的估值甚至不应该高于400亿美元,后者显然是雷军和小米其他股东所不能接受的。6月19日早间,小米发布公告称,“公司经过反复慎重研究,决定分步实施在香港和境内的上市计划,即先在香港上市之后,再择机通过发行CDR的方式在境内上市”。由于CDR被延后,要先在香港上市的小米就面临着巨大的估值压力。估值也是围绕小米的最大争议。初时,头顶巨大光环的小米受到了投资者的一致青睐,给予的估值亦在1000亿美元-1200亿美元之间。随着小米招股说明书的披露,其IPO估值却一路走低,下限逐步从1000亿美元下滑到800亿,700亿、600亿美元。在6月21日港交所披露更新后的招股书中,小米估值更是下调至550亿美元-700亿美元。面对这一抛物线般的估值走势,雷军的表述也由“小米是腾讯乘苹果的估值”变成“我也不想开价了,你们随便开吧,总不至于连550亿美元都不值吧”?令雷军没有想到的是,市场给出的答案是真的是不值这个价。7月6日,小米在港交所公布了配售结果,公告称,发售价定在发行价区间17-22港元/股的下限17港元/股,以IPO前的股数计算市值约484.73亿美元,再加上绿鞋新股,小米最终估值为543亿美元。这也意味着,从2014年至今,小米的估值增幅仅有93亿美元。2014年小米估值已有450亿美元。小米的互联网故事市场对小米估值的分歧,主要来自于对其互联网业务价值的分歧。一直以来,小米都自称是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但其主要营收却来自硬件。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公司来自智能手机的销售收入分别为537.15亿元、487.64亿元和805.64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0.40%、71.26%和70.28%;互联网服务业务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8%、9.6%和8.6%。智能手机是小米的主要收入来源,但雷军始终强调小米并非单纯的硬件公司,而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对于商业模式,小米也曾在招股书中解释:“尽管硬件是我们重要的用户入口,但我们并不期望它成为我们利润的主要来源,我们把设计精良、性能品质出众的产品紧贴硬件成本定价,通过自有或者直供的高效线上线下新零售渠道直接交付到用户手中,然后持续为用户提供丰富的互联网服务。”为了说服投资者接接受小米的高估值,雷军和小米管理层最近几个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在今年4月小米武汉发布会时雷军就宣布小米硬件综合利润率低于5%,以告诉外界小米不靠硬件赚钱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不过,毕竟目前由于手机销售占到了小米营收的七成以上,市场通常依然将小米定义为一家硬件公司。,6月23日,在小米全球发售新闻发布会上,雷军称“过去一个星期我终于想明白了,小米是全球罕见的,同时能做电商、硬件、互联网的全能型公司。不纠结小米是硬件还是互联网公司,更在意的是小米是不是独一无二的公司,是个新物种,这个新物种叫什么名字,后面会有更多这样的公司产生,那个时候会有一个名字来形容这类公司。”7月8日,雷军在公开信中再次强调了小米的互联网基因,他披露数据称,2017年小米收入1146亿元,只用7年时间就跨过了1000亿营收门槛,同比增长67.5%;2018年一季度同比增长85.7%,电商及新零售平台贡献的收入占比63.7%;2017年互联网服务收入占比8.6%达到99亿元,2018年一季度互联网服务收入占比又提升至9.4%。“这充分证明了我们互联网的业务能力,我们可以把硬件和电商带来的流量转换成收入和利润”。在今天的敲钟仪式上,“小米是一家互联网公司”这句话至少被两次提起。第一次是港交所官员发表致辞时,介绍小米“为一家中国互联网公司”,随后雷军在致辞中也提到“我们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不过,从最终的定价,以及上市后的股价来看,市场上显然更多地还是将小米看作一家硬件公司。小米当前对应的市值在485亿美元左右,现场的分析师认为这一估值是比较合理的。上市之后,小米需要继续扩大互联网服务营收的规模,以向投资者和用户证明其互联网公司的定位。雷军在公开信中称,“小米上市只是刚刚开始,上市从来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奋斗不是为了上市,我们上市是为了更好地奋斗。成功上市只是小米故事中的第一章的总结,第二章更加华丽绚烂。”虽然上市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有理由期待,小米上市之后的下一个故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