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动力 > 头条 > 创投网

网站性能检测评分

注:本网站页面html检测工具扫描网站中存在的基本问题,仅供参考。

创投网

9-24名网“深圳Donews-IT创业投资沙龙”公告 创业视频课程

img

透明

关注
   目前,斗牛士在各地经常组织一些聚会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不过这些活动主要是牛友见面认识为主,专向性不强。为了更好地推动华南牛友的事业发展,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帮助及创投机会,华南业界的牛友现在深圳开展一些新的尝试:

IT早茶会:本着非商业性AA制原则,探索建立一种牛友每周定期的日常沟通机制,希望透过这种聚会,建立信任感,促进相互帮助扶持;挖掘好项目,推荐给各大VC机构。

IT-VC沙龙:本着非盈利性、适当收回人工费的商业运作原则,争取帮挖掘到的牛友好项目找到好婆家。

   

  深圳目前有创业投资公司193家,实收创业资本总额130多亿元,虽说比不上北京上海一些大国际投资机构动则20亿美元的基金,但也算实力雄厚了。然而深圳却未能象北京、上海和香港一样形成ITVC业界经常性聚会互动的氛围,北京有清科、上海有红桤,那么深圳有什么呢?深圳没有业内叫得出名的VC聚会。

   有感于此,名网科技在5月份成功组织了DoNews华南“科技·创业·投资”论坛后,一直计划以VC沙龙的形式定期组织业界交流活动,以促进深圳科技创业环境的健康发展。

  在96日公布了本项计划后(http://home./donews/article/8/83479.html),一周内就收到了不少业界朋友的支持与积极报名,上周经过多方联系与考察后,现已最后确定下时间与地点,并有部分演示项目已经确定,现正式公布如下:

  

1、 主办单位: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北京计算机网络与研究中心(DoNews.IT社区)

2、 承办单位:深圳市名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深圳市创业投资同业公会(拟)

3、 协办单位:深圳市数动数据系统有限公司、深圳市美盛会展有限公司

4、支持媒体:中国计算机报、计算机世界、深圳特区报、创业杂志(拟)、经理人(拟)

 

一、时间:924日星期六,下午2:007:00(考虑到有广州项目参加,晚点则自由活动)

二、地点:华侨城生态广场“简单生活”书吧(华侨城体育中心对面)

三、活动流程:

1、 2:00-2:30半小时:签到报名,费用100/人;领取项目资料;230正式开始

2、 2:30-3:00半小时:自我介绍,每人利用简短的一分钟时间先相互熟悉

3、 3:00-5:30两小时:项目演示,平均半小时一个项目,中间交插交流、提问、休息等

4、 5:30-6:00半小时:精彩30分,嘉宾发表精彩点评,并由VC打分“项目排行榜”

5、 6:00-7:00一小时:自助西餐,简单生活、简单菜式,但也物有所值,65元餐/人的水准。

四、主讲项目:

1、 符德坤:厦门书生运营副总裁,演讲“应用与概念的对抗”——中国互联网大会上颇受关注的热点演讲。运营项目:商友运用软件

2、  峻:广州九九健康网,常务经理,主讲:九九健康网发展规划与融资需求

3、  帆:易凡媒体技术有限公司,主讲:“个人媒体与Blog前景”,项目SeeHaHa

现尚有一到两个的讲演项目空缺,请有意做项目重点推荐者尽快跟我们联系。

五、进展情况:

现报名项目已经有13家,投资机构6家,约30来人,已经达到预期目标。

所选书吧户外环境优美、户内优雅安静、是一个业界聚会的好地方,由于场地户外户内均可进行交流,因而能容纳更多的人,现尚可增加参会名额十几个,欢迎有意参加沙龙活动的创业项目方或投资方可尽快报名参加。

六、报名须知:

1、 报名格式:姓名,单位,职务,QQ/MSN,电话/手机,创业项目(个人请注明)

2、 提交材料:参会前三天须提供项目概要电子版,详细方案有需要时才提供。

3、 会前通知:如你报了名,我们必然会在活动前两天以电话和邮件通知确切安排。

4、 参会费用:100/人(可提供发票),报名请提前,现场报名加收50/人;

5、 谢绝非业界(ITVC或媒体)人士不请自来,以保持沙龙活动的高素质。

6、联系人:(请尽量用网上报名)

郑裕杰(ID笨伯) QQ276065680MSNzyj197311@hotmail.com

深圳市名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高级项目主管

联系电话:2509819413316866081Email:Jason@miwy.com


互联网估值泡沫,美国创投界怎么看 互联网视频课程

img

夜安

关注
这个命题所以有趣,是因为泡沫只有破碎,它才有“泡沫”,但谁也不知,真正破碎的这个点,会在什么时候发生。


与此同时,如果存在泡沫,这是一场“相当理性的泡沫”,进入者不是说稀里糊涂,相信没任何泡沫,然后冲进去烧一把钱。好像这样的人很少,大家都知道有“泡沫”,但大家都还是要投。

另外,我们注意到一个事实:即中美市场存在差距。很多中国投资人到硅谷,说哎呦,美国创业者素质都挺高的,但估值却不是很高,相比,很多中国同类企业估值要高很多。

这可能,也是。第二期“问答”,我们不提供任何观点,仅提供:对于这一热点话题,美国创投界主要想法和核心依据。

正方观点:“泡沫存在,危机四伏”

SteveBlank,学者,连环创业者(已退休)

首先,让我们确定“创投泡沫”的定义。创投泡沫指的是:创新企业估值,与它实际价值之差急剧膨胀。一开始,人们会试图证明虚高定价其实很合理,但最终,企业股价面临硬着陆。

HofstraUniversity教授Jean-PaulRodrigue 博士将泡沫分为四阶段:秘密、意识到、狂热、破灭。秘密阶段,即有先见之明的天使和 VC,开始向其他投资者还没发现的领域投资。在这次创投泡沫里,“这些领域”指的是:社交网站、移动APP和云技术。VC 们看准这些领域即将吸引数亿用户,并带来大量隐性利润,于是大量下注。

意识阶段,中后期投资者也开始注意这些领域,并大量注资,进一步推高这些领域内初创公司估值。接着,科技、财经媒体开始关注这些领域,投资者们开始鼓吹:“为什么这一次,与以往都不一样”。

而我们现在,正进入狂热阶段。LinkedInIPO的89亿美金估值,标志着:市场对科技类IPO 的非理性需求。大量硅谷初创企业开始筹备上市。接下来会发生的大家不陌生:大众开始进入投资市场,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投资良机”。大量涌入的资金,进一步推高估值,而估值越高,入市投资者就越多。

此时,VC们开始将他们用一开始投入的“SmartMoney” 套得的利益变现,剩下一群不了解市场的投资者们,继续沉浸在暴富美梦。对企业实际价值的公正估计,变得极为困难,因为大量投资者都投入重金,大家都希望估价继续膨胀。这种,最终会导致泡沫破裂。

不可否认,社交网络和移动APP 在重建整个商业秩序。这些领域中一些公司,显然将获得数以亿计用户,和难以估量的利润。然而目前为止,还没任何一家企业价值,达到他们估值。

持类似观点还有:

BusinessInsider、TimescolumnistNickBilton、Bloombergterminal subscribers、Gawker、FoxBusiness、BuzzFeed、MarcFaber。同时,该观点的重要补充证据:目前纳斯达克指数,快要回到 2000年互联网泡沫崩盘前后高点。

有趣的是,我们发现:持类似观点的,大多数是学者和媒体。而真正VC业内大佬,就像上面Steve 所说,几乎都在解释:“为什么这一次,与以往不同”。

包括张颖在公开信中引用的BillGurley和Julian Robertson,也只是表示:“需要对可能的危机,保持警惕”态度,并没有说:现在已有泡沫,并即将破裂。不妨看看他们是怎么解释的。

反方观点:“泡沫论实属危言耸听”

本·霍洛维茨,硅谷最有名基金AndreessenHorowitz联合创始人

我认为创投圈现在没有泡沫,甚至没有在向泡沫产生的方向迈进。

巴菲特评价房地产泡沫时曾说:“泡沫形成的唯一原因,是人们一开始因为一个合理理由买入,但随着时间推移,买入理由被扭曲。大量人不再在意一开始那个合理的理由,而仅仅关注价格的提升。”

所以,当我们探究创投领域是否有泡沫,我们首先该问的是:“是否有大量人,因为扭曲理由进入这个市场”。如果答案为“是”,我们才算是找到泡沫存在的证据。

当我们考察苹果、谷歌和亚马逊最近财报发现,他们的估值/收益比,更接近于经济衰退时数值,而不是泡沫期的数值。

这说明人们买入理由理性,甚至对这些企业的成长性估计不那么乐观。那么像Netflix、Salesforce.com和LinkedIn 这样的新公司呢?他们的估值/收益比很高。

在我们确定这个比例是否“过高”前,先来谈谈这个比例,应该比过去高的三个原因:

1,代际接受

历史证明:技术从发现到衰退的周期大概是25年。让我们先来看看互联网兴起前两个技术周期:

IBM主导的大型机时代:

微软、戴尔等主导的PC时代:

再看看我们现在所处的互联网周期:

如图所示:未来几年,将是互联网被大众广泛接纳阶段。

2.互联网市场发展势头良好

几个明显表征:与1999年时相比,运营一个APP成本降低100倍,程序员效率提升10倍,互联网市场增大50倍。

这清楚说明:为什么更大数量的互联网公司,能在今天市场中存活。而且,随着智能手机继续挤压非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互联网市场规模未来五年内,将继续翻番。

3.软件公司正占领传统商业领域

十年前,没人能预计:世上最大图书零售商,会是一家软件公司。现在,不仅最大图书零售商亚马逊是软件公司,连它所有最主要竞争对手,都是软件公司。

许多类似领域,如报纸杂志、音乐、广播、动画电影、市场营销,都已成为软件公司地盘。未来,石油与天然气、金融服务、本地商务等领域,也将变成软件公司天下。在软件公司不断蚕食传统市场的大背景下,不是说初创企业估值不可能过高,但显然以前估值已经太低。

现在,我们可以考察一下几家估值/收益比很高的公司:Netflix、Salesforce和LinkedIn。

首先是:Netflix。它正在占领电视领域。正如当年雅虎挖掘并放大AOL最有价值部分,将其国际化,并最终变得比AOL有价值得多一样,Netflix 正在提取电视领域最有价值部分,并将其国际化;

比起使用旧模型的甲骨文,Salesforce现在已受到更多用户青睐;而LinkedIn 已成为世界级招聘领域数据库,而且很可能是:唯一一个(用户不会想把自己简历放在更多平台上,而是希望通过一个平台获得最大量连接)。

我不是说:对上述公司的极高估值不过高,我只是说:它们没高到偏离理性轨道。既然还没有,我们就不能说我们已经迈向泡沫。

当然,还是有人会说,泡沫迟早会来,这是人类心理和市场天性使然。但是,不知何时会破灭的泡沫,对当下投资有什么意义呢?如果我们确信:在未来几年,科技领域确实有迅猛发展,为何要为了终将到来的泡沫,而错过投资时机?如果:提醒投资者们入市需谨慎,只能说,这是一句正确的废话。

持类似观点的还有:

马克·安德森、里德·霍夫曼、BizStone、JoeFahmy、RonConway、ScottKupor、MarkSuster、MG Siegler、DaveMcClure等。反方补充证据:

1,由于调控已缩紧IPO通道,今天上市技术公司比1999年时少。也就是说:即便泡沫破裂,损失也基本能在硅谷VC 圈内消化,而不是像当年一样,殃及广大普通股民。

2,2013-2014年,IPO企业估值/收益比,远低于2000-2001年。可见现在上市企业,比1999 年泡沫时上市企业成熟得多,估值也理性得多。

3,在1999年互联网泡沫和2008年房地产泡沫时,P/E超过40,而现在,科技板块P/E是17(历史平均值是 15),也就是说数值非常合理。

作者:杨达

img

在线咨询

建站在线咨询

img

微信咨询

扫一扫添加
动力姐姐微信

img
im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