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性能检测评分
注:本网站页面html检测工具扫描网站中存在的基本问题,仅供参考。
流量不转结
小米移动一元流量是电信运营商的曲线战略转型? 运营视频课程
小米移动即将上线一元750M流量的套餐,目前还处于内测之中。 但是我们看到内测资格中使用者不能是电信卡,而且测试的几个版本中限制移动版,鉴于几个,而从这样看来其实是只有联通用户可以进行内测。 那么,当该产品上线后会不会仅仅支持联通用户呢?而且这样一来,小米与联通的合作关系也就昭然若揭了。如果一元流量只支持联通,会不会对小米用户产生不公平对待?小米品牌会不会受到影响? 在刚刚谷歌的开发者大会上小米借助谷歌进军海外市场,然而随着小米产品的布局深入,米粉们的效用越来越小。 业内虽也认为米粉价值大减,可小米却从来没有因为这个而业务缩水,只是增长速度日趋缓慢了。显然小米的棋局仍然在继续,不过就是策略和方向的针对不同罢了。 此前雷军在进行内部架构调整,自己担任小米手机的研发和供应链业务,按这样的情况来看小米很可能在手机研发和供应链发力,为小米产品提供更多的产品供应甚至为走出海外做准备。 从小米来说,智能手机硬件的市场饱和度越来越高,大多数厂商的产品销量也越来越少,其中作为行业品牌产品的苹果也不能除外,iphone、mac销量一直不景气,而小米也被华为、oppo等国产厂商赶超,改革势在必行。 雷军的态度当然决定了小米的走向,手机研发与供应链依然是当下的重中之重。在如今的智能手机市场中,有资源的入局,有野心的也入局,像小米已经赚的盆钵满盂,早期的布局效果凸显了出来。 据小米统计其MIUI系统的激活用户已经过亿,如果进行广告推送那么如此多的受众将会对广告的传播将有着很大的效果。 当然,在进行广告推送的时候需要对用户进行挑选,将有用的广告推送给需要的用户才不是广告泛滥。 在经过了互联网web时代,博客、论坛的崛起和广告盈利已经使其平台的广告泛滥,用户的逆反心理越来越严重,而在这个时候如果推送的广告泛滥对用户不仅不尊重,而且使用户对平台失去了信心,这样是很可怕的。 所以,对于来说,不仅要巩固现有的产品业务,还要积极拓展新的产品市场。而同时,电信运营商也处于相同的境地。 前几天联通与电信进行深度合作,在宽带服务和智能机顶盒方向确立了合作方案,本来就是传统业务强项的两个基础服务将联通和电信绑在了一起。 对抗移动是其次,把握三网融合趋势,将衍生业务与传统业务协同发展才是真的。 同时,小米移动的一元流量也不是自身就能有的,也需要通过电信运营商的合作来进行业务的疏导,显然小米移动的方向之一就是电信基础业务。 联通能否通过与小米的合作而迅速扩大战果,进而把用户引导到自身的业务平台上来? 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他们的体量太大,无法通过转型迅速实现,所以只能采取一边转型一边实施的方式,下放流量给代理商通过代理商的灵活运营以及经营模式的革新,就像走了一条曲线后最终达到原始的目的,也就是所谓的曲线战略转型。 笔者认为电信运营商在进行三网融合的同时将自有产品通过转换的方式力图达到原有的效果,虽然路子走的远了一点,可是结果是好的。 当然,目前三大运营商之间明争暗斗也是为了业务发展。能否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也要看这个奇兵用的好不好。 而小米一直被认为是最具颠覆性的企业通过小米来进行业务革新是最好不过的选择,而在此时也需要一个有突破性的产品,因而小米移动的流量策略是一场博弈,是小米的博弈,也是电信运营商的博弈,一旦产品获得成功那么双方在企业改革中必然有了更多的信心。 作者:耿彪|来源:iDoNews专栏
华为邹志磊: 运营商如何由人口红利转向流量红利 运营视频课程
DoNews9月19日消息(记者安宏)在日前召开的HCC2015华为云计算大会上,华为运营商业务总裁邹志磊表示,全球越来越多的运营商业务已从人口红利进入流量红利阶段。目前国内电信运营商面临的问题是,尽管不断进行网络更新、运营改革,收入却并未增加,这是整个行业都面临的问题。 邹志磊表示,运营商业务的发展可分为人口红利、流量红利、数据红利、和信息红利4个阶段。米钱,全球越来越多国家的运营商业务已经从人口红利进入流量红利阶段。 事实上,尽管国内运营商不断进行网络服务更新和运营改革,但营收增长并未出现明显变化。主要体现再近年来数据流量指数级增长与APUR值增长缓慢的明显差距,这是整个行业都面临的问题。 “在话音时代,话音和收入是线性关系;在流量时代,运营商是流量的搬运工而不是创造者,运营商收入与流量成弱线性关系。流量在暴增,收入放缓,剪刀差愈来愈大。”邹志磊指出,运营商的竞争优势再与OTT企业的竞争中明显不足,“只有做大蛋糕,才能避免挣辛苦钱”。 此外,随着运营商业务从一元的语音时代到多元的数据时代演进,运营商业务周期也从3-5年缩短到1-2年。而收入也从此前的“二八”原则变更为现在“四六”分成,且业务越来越碎片化。 业务周期的大幅缩短导致运营商向包括OTT厂商在内的服务及时性大打折扣、应接不暇。“运营商传统模式使得新业务推出太漫长,需要从以自我为中心转向以用户服务为中心。”邹志磊认为,在云计算提供商辅助下的数字化转型,是加速运营商敏捷服务的重要方向。而新的运营商思维,是用业务驱动流程,用流程驱动网络,这与传统模式正好相反。 邹志磊强调,未来管道依然是运营商的核心业务,也是支撑运营商业务转型的基石。就目前全球趋势而言,各运营商均从三个层面制定其数字化转型战略:成为智能管道的主导者、综合平台的提供者以及内容和应用的参与者。 “运营商具有机房、网络、企业客户的优势,这可以与华为的解决方案优势相结合”,邹志磊总结,华为将运营商视为最重要的客户与战略合作伙伴,并将帮助运营商实现数字化转型,向更快、更敏捷转型。 目前,华为助力运营商数字化转型已初见成效。今年6月,德国电信选择华为作为合作伙伴;8月,华为与中国电信正式签署云计算大数据战略合作协议。华为方面表示,其目标为帮助全球400家运营商全的数字化转型合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