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动力 > 头条 > 第二个微信

网站性能检测评分

注:本网站页面html检测工具扫描网站中存在的基本问题,仅供参考。

第二个微信

又放大招?微信应用号到底是个什么鬼 公司视频课程

img

宗幻儿

关注
昨天上午在广州举行的“微信力量——微信公开课PRO版主论坛”上,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现身现场,做了主题演讲,讲述了他对微信产品逻辑的思考和态度。

这也是张小龙的首次公开演讲。并且他表示,即将微信推出应用号,让开发者能在微信有更好的功能实现。

而巧合的是,在微信公开课PRO版正式开幕的前夜公号推出了“我和微信的故事”,随之刷屏的是关于这则信息会盗取账号的谣言,给微信团队带来了不小的麻烦。然而这并没有影响到张小龙要做微信应用号的主题演讲。

张小龙在谈到应用号前后,主要谈到了以下几个重点:

1.创业公司在app和公众号之间选择了后者,因为成本比较低,推广容易些。

2.服务号没有达到微信团队预期的效果。

3.对于用户而言,换手机不用重新安装app,也可以少装一些低频度使用,轻量级的应用,给用户节省手机空间。

4.让创造发挥价值,好产品应该是用完即走,微信应该是给用户提供便利,而非浪费时间。

据了解,现在微信用户约有6.5亿,平均每个用户每天会刷朋友圈30到40次左右,平均每半个小时会刷一次,而且公众号每天的文章的阅读数超过30亿次,阅读次数最高的文章阅读量有可能达到几百万。

据此张小龙表示“希望用户在微信里看到的都是自己愿意看到的东西,也希望用户能够留出来更多的时间去做其他的事情。",我们也希望微信之父能够实现微信未来的美好愿景。

百度直达号有一条广告语,“直达号检索懂商家懂服务,为连接服务而存在”。其实当微信开通应用号的时候,有人就认为这个应用号其实会是N个直达号的聚合。

但是百度直达号更多是为了连接商户和销售人员,更多是适合餐饮业旅游业等消费类应用,对于社交类,资讯类的功能性app明显不适合百度直达号。张小龙所提到的应用号可能类似于“N个直达号+社交类资讯类APP”的聚合。而且张小龙所说的换手机不用重新安装APP的想法似乎要达到可能性机会为零。

有数据表明,现在微信用户约有6.5亿,平均每个用户每天会刷朋友圈30到40次左右,平均每半个小时会刷一次,而且公众号每天的文章的阅读数超过30亿次,阅读次数最高的文章阅读量有可能达到几百万。据此张小龙表示“希望用户在微信里看到的都是自己愿意看到的东西,也希望用户能够留出来更多的时间去做其他的事情。"

同时也有很多人猜测,微信应用号的出现会打击到京东和天猫等等电商网站。既然有了微信应用号,商家肯定是可以自己做应用号,就不会再需要用天猫京东等等的平台提供支持了。

是的对于用户而言,当只有一个店铺的时候,我们可以不需要京东天猫等O2O平台,但是现在事实上并非如此,而是由千千万万个店铺的时候,我们不可能把每一个店铺都去关注。我们想买东西还是会依靠京东天猫强大的搜索功能。

同样的,对于商家而言,依托京东天猫平台,自己的商品或许会有机会展示给自己的用户,哪怕机会是很小很小。但是若是使用微信应用号,估计店铺可能会连曝光的机会都没有。

粉丝经济时代,天猫京东的流量其实更重要。这也就是为什么餐饮店冒着流失老客户的风险也要加入美团饿了么等团购平台的原因。

而且另外一点就是,微信应用号开通之后,微信将会逐渐变成一款强大的超极APP应用,这款应用既能够满足用户的社交属性,又能够满足用户的购物体验,而且还可以不跨平台就可以实现实时分享,这样的体验是不是很棒呢?

有用户吐槽会说这不就变成了一个多任务的平台了么,微信还能不能好好的聊天了,刚刚准备在微信应用号里面看个东西结果好朋友发来一条微信,只能退回去到聊天页面,之后又得返回打购物页面。

这样的体验肯定是不好的,那用户会关注商家的应用号吗?这或许可能是继微信服务号之后的又一大鸡肋。

当然也并不是不看好微信应用号的未来,微信毕竟拥有强大的社交属性,依靠强大的社交属性产生强大的交易流量是不成问题的,至少跟百度直达号竞争还是有很强的优势的,至少用户会花更多的时间在微信上做各种事情,完成自己的体验。

至于说到底应用号会不会像服务号一样成为鸡肋,我们拭目以待吧。

作者:九叔|来源:iDoNews专栏

微信、今日头条调整公众号注册数量:个人类限2个,组织类限5个 推广视频课程

img

台阶

关注
DoNews2月10日消息(记者费倩文)2月10日,微信、今日头条先后发布公告称,为加强账号管理,正式调整用户注册的数量,个人上限由原来的5个调整为2个,组织类由原来的50个调整为5个。

微信、今日头条方面均在公告中表示,这一调整是依据《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做出的。该《规定》第七条指出: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对同一主体在同一平台注册公众账号的数量合理设定上限。

不过,微信公众平台的这一调整并非是死规矩。微信方面还补充称,根据实际情况,确需多注册帐号的组织和个人,可在注册时发起申请流程;不过这个流程比较复杂,需要经过微信公众平台初审,然后互联网信息内容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后,最后才能适当放宽帐号注册数量。

此外,微信公告中提出,如果有多个账号需求,相应个人和组织可发起申请流程,经微信公众平台初审,并报互联网信息内容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后,将适当放宽帐号注册数量。

然而对于需要多注册账号的组织和个人,今日头条并未做更多的说明。

此次调整对企业主体的影响比对个人主体的影响更大。(完)

以下为微信公众平台公告原文:

根据《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第七条:“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对同一主体在同一平台注册公众账号的数量合理设定上限”,为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法规,打造健康有序的内容生态,在互联网信息内容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为切实履行平台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帐号管理,即日起,公众号注册将做以下调整:

1.个人主体注册公众号数量上限由5个调整为2个;

2.组织类主体注册公众号数量上限由50个调整为5个。

根据实际情况,确需多注册帐号的组织和个人,可在注册时发起申请流程,经微信公众平台初审,并报互联网信息内容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后,将适当放宽帐号注册数量。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用户提供绿色、健康的网上生态环境。

以下为今日头条公告原文:

根据《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第七条:“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对同一主体在同一平台注册公众账号的数量合理设定上限”,为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法规,打造健康有序的内容生态,在上级主管部门指导下,头条号平台对涉嫌恶意大量注册和传播虚假营销、低俗负面、标题党等违法违规信息的帐号进行了清理。

为切实履行网站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帐号管理,平台对帐号注册数量做出调整,自2018年2月10日起:

个人类主体最多可注册2个头条号。

组织类主体最多可注册5个头条号。

平台也将根据上述法规和《头条号平台运营规范》,继续对违法违规帐号进行清理,维护平台良好的创作环境,为广大创作者和用户提供向上向善的网络空间。

img

在线咨询

建站在线咨询

img

微信咨询

扫一扫添加
动力姐姐微信

img
im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