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动力 > 头条 > 调整层次

网站性能检测评分

注:本网站页面html检测工具扫描网站中存在的基本问题,仅供参考。

调整层次

熊市来了? 公司视频课程

img

Sukhna

关注
很多人问:熊市不是早就来了吗?

但,如果前面你以为的熊市,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呢?

复盘全球:冰水两重天

说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复盘一下今年全球的表现。

2018年1月份全球狂欢,美国三大股指创下历史新高,恒指,上证综指也创2016年1月以来新高。

然后全球就进入了2月份的鸡飞狗跳时间,由美国带的头,莫名其妙4、5个点的跳,全球跟着扑街。3月份全球进入贸易纷争时间,美国向全球开战,当然,中美是重头戏,全球再一次扑街。

4月份到5月份,尽管有贸易纷争、美元指数超强、美债收益率上升的负面因素,市场整体算平静的,波动中上升。

但从5月底开始,全球主要市场的表现明显分化了,具体表现为:欧美坚挺,港A扑街。

欧洲股市基本走出了2月、3月份的大跌阴影,创出新高,美指有些分化,纳指创出历史新高,道指与标普稍差,但也基本收复失地。

只有近亲的港股与A股,横了几个月后,重新进入扑街模式(见下图):

 如果上面那张图还不够清晰,我们直接看排名,大A垫底,恒指替补(见下图):

原本指望五穷六绝七翻身,结果是五穷六绝七翻车。

刚进入8月份,特朗普那边又开始喊话:要不之前说的2000亿美元进口商品,关税由10%提到25%看看? 

今天港股与A股再现暴跌。上证综指一度跌超3个点,深证成指一度跌超4个点,创业板创下2015年以来的新低。一江之隔的香港也好不哪去,恒指创下今年新低。港A主要指数自今年高位回落均超过20%,完全进入技术性熊市。

当然,对于许多国人来说,自2015年以来就一直是熊市。不少人都在意淫着差不多了,等着抄底,但等来的是新低。 

现在依然是一个老问题:到底是抄底呢?还是跑路呢?

基本面与流动性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是两个方面的分析:基本面和流动性。

基本面上来看,上半年的经济还是过得去的。2018年上半年GDP增长了6.8%,二季度有所放缓。发电量、铁路货运量的数据也基本匹配。 

看规模以上工业数据的增长情况,工业增加值上半年累计增长6.7%,较2017年上半年6.9%放缓,但好于2015年、2016年的数据。营业收入与利润总额增速都是放缓的,但利润总额是12年以来的第二好,仅次于2017年。

所以,大概的判断是,2018年上半年经济处于增长中,这与16年下半年以来的一轮全球经济复苏相吻合,这也是欧美股市坚挺的重要原因。但中国出现经济增速放缓的迹象。

如果基本面短期没发生恶化,那更大的问题在流动性了。流动性的问题大家不陌生,去杠杆这个词应该要听得耳朵起茧子了。但关于去杠杆的意思究竟是什么,却不见得大家都理解。

基本上大家都能明白,去杠杆就是降低负债。而我们经常提到的M2,却恰恰需要负债去创造。央行发行了基础货币,银行通过信贷体系借钱给企业或者个人,创造了负债,也就创造了M2。

所以,加杠杆的过程是创造货币的过程,而去杠杆的过程就是消灭货币的过程。

所谓的明思基时刻,就是那个时间点上,绝大多数人都在收杠杆,也就是在消灭货币。这个过程可以很快完成,瞬间大量货币被消灭,资产价值当然崩溃。

我们的去杠杆当然没达到明思基时刻那样猛烈,但货币逐渐被消灭的过程中,流动性紧张,对流动性最敏感的股市就有了向下的趋势。

不过这还不足以解释何以6月份以来股市的下跌,与全球明显分化。

大家回想一下,6月份发生了什么?整顿P2P!

相比于过去的P2P爆雷,2018年6月的特征是集中性,一天可以爆几百家。P2P的钱去哪了呢?不用多想,不管是平台自己做资金池去抄底了股票,还是个人通P2P融资去抄底了,可以肯定相当一部分资金进入了股市。

6月份P2P成群的爆雷,其溢出的杀伤力也许不低于2015年配资盘的打爆。而P2P这个坑究竟有多大,恐怕连官方都不清楚,这正是更可怕之处,甚至有人将其比作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如果是这样,那就不仅仅是一个行业的问题,其影响会是全局性的,影响金融,影响经济。

短期内对股市形成巨大的抽流动性,所以我们看到,6月份在地球村都向好的背景下,A股6月的跌幅为今年之最,还超过了今年全球都动荡的2月份。港股稍好点,6月的跌幅也不低,仅次于今年2月份。

港股相比A股,受P2P的溢出效应要小些,但是,港汇今年一直处于弱方,表明外资在流出。同时A股流动性紧张势必影响南下资金的规模,进而把流动性紧张传递到港股。可以看到,香港的成交金额已经大大下降了(见下图):

香港有一点很恐怖:流动性紧张到一个临界点,一旦下面完全没有承接盘,股指可能瞬间被打爆,这就像2015年的7月份。

美国加息周期与贸易纷争

中国官方显然也意识到了问题,所以6月份再次定向降准,而7月份宣布实行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流动性定调由“合理稳定”转为“合理充裕”。

但是,第一,市场的恐慌情绪并不会短期修复;第二,美国的加息周期束缚了中国的宽松空间。

美国2014年暗示可能加息,2015年12月第一次加息,2016年12月第二次加息,2017年加了三次息,2018年已经加了两次,目前美联储对美国经济的定调是强劲,这意味着,2018年是极有可能再加2次息。

很不幸的是,在掌控全球货币闸门的美国进入加息周期前夕,也就是2015年,我们进行了一次大水漫灌。这一波大漫灌,推高了许多资产的价格,造就了许多牛市。有的比较短,如股市。有的比较长,但也到了清算期,比如P2P。还有的还在高位,比如楼市。

今天许多的痛苦,都有那波大放水的功劳。

现在除了楼市,其他资产基本被打得七零八落,包括人民币,现在也成了主要货币里表现最差的(见下图):

现在政府的定调是定向放水,明摆着不想让水流到楼市去。但如果政府不控制好,资金会有自己的想法,继续流入楼市,将楼市价格进一步推高,日本的故事重演不是没可能。

因此,这些约束下,中国宽松的空间是有限的。

当然,无论美联储加息也好,P2P平台爆雷也好,这些都是短期的因素,对中国更深远的影响恐怕是贸易纷争。

为什么这么说呢?

安信的高博士最近有一个刷屏的演讲,其中提到中国的改革开放实际就是对美国的开放。个人很认可这一点,我们过去40年能取得这样的经济增长,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是我们融入了欧美主导的全球体系。

现在我们可以另起炉灶了吗?

往短了看,是个需求问题,离开了美国这个庞大的市场,一带一路上的国家能消化掉我们的产能吗?

往长了看,是个供给问题,这个更重要。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从长期来讲,是供给因素,它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劳动力、资本还有技术。我们算一下,为什么中国人与美国人,同样一天24个小时,我们的劳动力是人家的好几倍,经济体量还不如人家呢?

关键的因素是技术,是生产效率问题。

放长看,清晰可见的是,劳动力将成为我们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绝对劳动数量(15到65岁人口)在减少。要实现经济增长,只能借力技术的不断升级。而离开了美国这个全球技术的主要输出国,失去了与美国的技术交流,中国的技术升级,即使会成功,也会是缓慢的。

如果技术升级无法覆盖劳动力的减少,那么未来的经济增长就无从谈起。这点, 我们可以看日本,从1990年到2018年,28年间人类的技术是突飞猛进,但它仍然无法覆盖日本人口方面的负作用,日本过去28年里GDP年复合增长不到0.7%。

日本1990年人均GDP水平已经很高了,而我们今天还很低的。最近拼多多是个非常热的话题,它让我们意识到另一个更真实的中国。看下面这张图,如果经济不再增长,我们的收入就停在这个水平,这意味着绝大多数人失去了改善生活的可能。 

目前这场贸易纷争,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许多人总是把特朗普视为商人。早在1988年,特朗普接受采访的时候发表了其对美国与其他国家贸易关系的看法。一个人念念不忘30年,绝不仅仅是商人思维可以解释的。无论他目前的所做所为究竟于美国是对还是错,他在做的是创造历史。

这样,你就可以看到,在贸易纷争这个大逻辑下,投资股市,实际上你是在赌国运,赌国运在未来40年,仍然能如过去40年那样继续上升。

而赌错的话,日本的股市又提供了指引,1990年见顶,一直跌到2008年见底,现在还没涨回去。

特别声明: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DoNews专栏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oNews专栏的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取授权。

PC版不如手机版?QQ5.3 VS手机QQ4.7评测 互联网视频课程

img

尤杜拉

关注
这两天腾讯体验中心继续开放了PC版QQ5.3和手机版QQ(Android)4.7的内测体验,之前申请过的网友如今已经可以下载了。那么新版本到底都有哪些看点?一番文章带大家先睹为快。

QQ系列软件新版本下载:腾讯QQ5.3点击本地下载手机QQ2014V4.6点击本地下载

1.PCQQ:改个气泡就算升级?

和之前几次升级相比,此次5.3变化乏善可陈,事实上真正与我们相关的其实只有一条――聊天气泡。气泡是QQ5.0版新加入的一个特性,目的是将移动平台中倍受好评的气泡风格引入PC版(当然也是为腾讯自己再增加一条盈利手段)。对于这个变化,有说好的,也有抱怨气泡太花影响正常聊天的。好了,5.3时代你只要点击聊天窗口中的“A”,即可在气泡与文本模式间快速切换,效果和之前在气泡样式面板点击“不使用多彩气泡聊天”完全一样,只不过这次被挪到聊天窗口中,使用更方便了。

图01一键切换气泡风格和文本风格

当然之前的气泡切换开关也会保留,气泡的样式也比以前更丰富一点儿,气泡风格下字体大小更加统一,视觉感看上去更好。

图02原有的切换开关也将保留

此外群面板布局也有调整,新版本将原有右侧边栏划分为通知中心、应用区、群成员三栏,以便让群成员能够更快地发现群里的一些动态(比如投票、文件共享等等)。同时“公告”区此次也被单独提出,成为群面板下的一个新标签,群主编写新公告也更方便了。

图03群面板首页布局调整,增加了通知中心区域

图04公告区被单独提出

除此之外,官方更新列表还提到了讨论组传文件支持漫游、GDI资源占用大幅降低等等优化项,实际使用与咱关系不大,这里就不再另述了。

手机QQ:多方通话

相比PC版的不温不火,手机版的变化就明显给力多了。首先是它的多方通话,这项功能其实是之前4.6版语音通话的一次升级,之前是双人的,现在可以多人了。具体操作很简单,只要打开面板选择好通话对象,再等待各自加入即可,整个过程和PC上熟悉的多人语音聊天很像,通话效果也和之前的4.6版一致,使用上并没有什么难度。

图05多人通话,使用方法和PC上常用的多人语音很像

不过小编要在这里小小地吐一下槽,目前该功能的入口真心难找,位置是“消息”面板右上角的下拉菜单里(话说小编刚开始就找了老半天),头一次使用真的不是什么好体验,希望后续能有改进吧。

图06入口真心地难找

相关阅读:

QQ5.3抢先体验!气泡和文本聊天模式任选

http://pcedu.pconline.com.cn/451/4511378.html

跟父母视频聊天青牛家视通视讯电话评测

http://pcedu.pconline.com.cn/428/4283239.html

拜年信息要用免费的!微信群发助手教程

http://pcedu.pconline.com.cn/424/4243237.html

手机QQ:人脉圈

人脉圈也是新版中一个颇为抢眼的模块,能够根据用户好友清单、通讯录、共同关注的人、拥有同一好友的人等多种关系智能编织出一个接近现实的虚拟人际圈。从具体实测来看,还是挺靠谱的,至少里面真的发现了很多之前联系过或仅仅听过大名的业务伙伴。

图07新增加的人脉圈

目前人脉圈可以组合出“同学”、“同事”、“朋友”三大圈子,不过相比后两者,同学圈在实用性上还有所欠缺。毕竟多数人可能更希望知道“花开花落”或“沧浪之水”到底代表着哪位同学?而虚拟社区恰恰在人头精确对应上差点儿意思,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将自己的照片或名字作为QQ头像。

图08同样是层次较深

人脉圈目前位于“联系人”面板下的“新朋友”标签,同样是隐藏得够深,虽然逻辑上也能说得通,但如果腾讯想让这项功能继续发扬光大的话,还是把它设得更明显一点儿吧!

手机QQ:特别关心

如果各位心中已经有心仪的女神或欧巴,那就赶快试一试这项功能吧,开启后被关注人发来的信息将自动使用个性提示音,很适合那些看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家伙们使用。个性提示音提供多种选择,甚至还有很多无底限的声音(或者说命名无底限)可选。当然……腾讯的一贯传统,除了第一个体验音外,其余全部都是超级会员专用,你懂的!

图09特别关心的好友可以设置个性提示音!当然无收费不腾讯,这个……你懂的!

这里忍不住再吐槽一下,“特别关心”位于“我”→“设置”→“消息通知”→“特别关心”里,一样的难找一样的NC,话说腾讯你就不能给它搁到好友面板下面么?

图10我不说,你能想到必须去这里才能设置么?

手机QQ:其他小变化

此外4.7版手机QQ仍然在一些细节上继续做文章,比如声音设置里增加的“系统通知音”,权限与隐私里增加的“允许附近的人赞我”和“允许QQ扫描本地应用”。其中最后一条“允许QQ扫描本地应用”颇有些深意,按照腾讯官方的介绍是开启这项功能后,一旦手机上有应用(包括游戏)出现更新,都能收到来自QQ的提醒。问题是,我们已经有手机管家了呀,而且那个照理说应该比QQ还更靠谱些吧。那么企鹅你弄这个到底咋意思呢?没有强窥用户隐私的嫌疑么?

好在……这个可以关闭!

图11提示音支持系统通知音

图12另两个新增加的设置,最后一个是亮点!

写在最后

总体来说,此次手机版QQ的看点多于PC版,多人通话、人脉圈在实际工作中还是颇有用处的,但界面仍是继续IOS7风,并没有将呼声巨大的“消息”、“联系人”、“动态”、“我”滑动切换找回,同时运存占用也是一如既往地大,很不解在这个微信全面Android化的今天,QQ为何如此痴迷地抱上了水果的大腿。

图13PC版出错提示!话说这两天出现的频率不是一般地高

顺便说一句,PC版QQ5.3目前在稳定性方面貌似还有点儿问题,在小编的电脑上已经出现过几次无故崩溃现象了,当然这也许只是个例,但愿正式发布时不要再出这个问题吧!

img

在线咨询

建站在线咨询

img

微信咨询

扫一扫添加
动力姐姐微信

img
im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