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性能检测评分
注:本网站页面html检测工具扫描网站中存在的基本问题,仅供参考。
外延
真融宝:用互联网思维来做公益 社会互动比物资捐助更有意义 互联网视频课程
2017年1月29日-30日,作为公益慈善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年度盛事——第七届中国公益节在京落下帷幕。作为践行普惠金融事业的“排头兵”,以及在公益慈善、环保上的诸多公益行动,真融宝荣膺“2017中国公益节金融科技企业社会责任奖”。真融宝品牌传播总监陈琳上台领奖传递信任是做公益的初衷在互联网金融行业,信任成本和价值都很高,真融宝希望能够身体力行的将社会信任成本将到最低,这成为了真融宝选择做公益的初衷。在真融宝看来,公益是需要整个社会去常态化的,“社会其实不缺乏爱和温暖,但是可能需要更多的企业把这种东西传递出来。”真融宝品牌传播总监陈琳表示。在真融宝成立的3年多时间里,一直在公益的道路上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真融宝的员工们连续两年到北京市盲人学校当志愿者,陪孩子召开春季运动会,保护他们在运动中不受伤害,完成各项运动。真融宝的员工也曾开过3个多小时的车程,顶着30度的高温到北京远郊区顺义,为留守儿童送去儿童节的祝福,带去大米、粮油、牛奶、全新的书本还有干净的二手衣服。不仅如此,真融宝的员工们还3词到流浪猫狗救助站,带给它们许多猫粮狗粮,并捐助猫窝,与它们亲密互动。2017年,真融宝联合北京领养日等国内公益组织发起“变闲为宝”主题公益活动,向自主研发的「万能增值机」中投放废品饮料瓶,就可以自动喷洒消毒液,并提供狗粮、猫粮等。其中,公益视频在48小时内点击超过400万,刷爆新浪微博、b站、腾讯等各大社交网络,「变闲为宝」话题入榜新浪微博热门话题榜,向社会传递了真融宝的价值主张、人文关怀以及社会责任感。公益视频关注量破千万获人民网转发在真融宝所有的公益活动中,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要数2017年11月发起的速听挑战#为中国导盲犬而战#。陈琳介绍,这个项目是源于视障群体。“我们发现有一群盲人在用真融宝的软件,于是,我们发明了一项盲读的功能,只要是视障人群都可以使用真融宝。这让我们关注到了中国的视障人群,发现了很惊人的现象:中国有一千七百万的盲人,但是只有一百七十只导盲犬不到,他们的出行非常不方便。”正是通过这样的洞察,真融宝决定要把通过公益活动将社会注意到视障群体的出行和信息接收状况。真融宝与导盲犬在冬日展开温暖「对话」,让社会接纳导盲犬,为视障群体募集导盲犬,并获腾讯公益首页推荐。在公益活动中,真融宝发起了一个名为「速听挑战」的H5,H5在24小时之内就有400万人参与,有1000万人看到了#为中国导盲犬而战#的公益视频。公益活动一上线,获得了包括人民网、北京卫视、羊城晚报、北京青年报等媒体的支持与转发,著名民谣歌手周云蓬、资深科技博主李瀛寰、人气博主回忆专用小马甲等kol为活动点赞并扩散。用互联网思维做公益其实,#为中国导盲犬而战#的公益活动是一种直接的线上活动,跟普通的捐助一所学校或者是捐助一些物资是完全不一样的一种行为。真融宝通过企业的互联网化的思维去带动了整个社会,关注视障人群和群体,正如刚刚提到的媒体和kol。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比起单纯地向视障群体予以物资捐助,真融宝更希望身体力行地来创造一个全民关注并参与地公益环境,将真融宝做产品、做企业的精神更多地辐射到企业之外。比如,关注互联网产品的信息无障碍接受;再比如,为中国视障群体募集导盲犬。让每个人都能无障碍地生活,继而收获一个充满信任与爱的社会。公益活动让真融宝更加认识了企业的责任感,在未来,真融宝希望能够用自己互联网的思维和方式去推动整个公益的发展,继续这样投石问路的举动,唤起社会对某些群体的认识和关注,让社会能投入更多资源,发动更多公益平台参与进来。“这个互动的过程当中,我们认为它的价值会比简单的单向捐助价值意义更大,真融宝的企业价值在这些活动中得到了提升,社会包括真融宝的员工对自己的活动的认同感越来越高,这也会指导我们以后的工作。”陈琳说,“目前,我们正在策划一些跨界的公益事件,希望能用互联网思维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真融宝公关传播总监陈琳以下是访谈部分主持人:您能跟我们介绍一下真融宝当初做公益的初心是什么?初衷是什么样的?陈琳:是这样,其实我觉得咱们真融宝是一家科技金融公司,那么我觉得做互联网金融这个行业,其实最需要的是一种信任,这个社会缺乏的是一种信任的成本,整个社会的信任成本和价值都非常高,我们希望成为互金行业里面第一家做公益的代表,让我们的这种信任成本和用户和我们的顾客之间这种信任成本降到最低,这也是我们希望能够把这种理念传递到社会的一种初衷,所以我们选择来做公益。主持人:您怎么看待做公益这件事情呢?陈琳:我认为其实公益我觉得是一种需要我们整个社会去常态化的一种东西,因为社会其实不缺乏爱和温暖,但是可能需要更多的企业去身体力行,把这种东西传递出来。主持人:目前为止我们都做过哪些项目呢?陈琳:真融宝其实做过很多项目,在真融宝成立的3年多时间里,我们的员工们连续两年到北京市盲人学校当志愿者,陪孩子召开春季运动会,保护他们在运动中不受伤害,完成各项运动。也曾开过3个多小时的车程到顺义,为留守儿童送去儿童节的祝福以及礼品。员工们还3词到流浪猫狗救助站,带给它们许多猫粮狗粮,并捐助猫窝,与它们亲密互动。去年年,真融宝联合北京领养日等国内公益组织发起“变闲为宝”主题公益活动,向自主研发的「万能增值机」中投放废品饮料瓶,就可以自动喷洒消毒液,并提供狗粮、猫粮等。其中,公益视频在48小时内点击超过400万,刷爆新浪微博、b站、腾讯等各大社交网络,「变闲为宝」话题入榜新浪微博热门话题榜,向社会传递了真融宝的价值主张、人文关怀以及社会责任感。但我认为最大的一个项目是去年11月份,我们做的“为中国导盲犬而战”这个项目,这个是和大连的导盲犬基地一起合作的,这个项目其实我觉得它跟其他的公益项目最大的不同在于,其他的企业可能是以直接捐助为主的,但是我们这个项目是以这种互联网上的线上行为为主的,我们这个活动通过一些非常互联网化的思路和行为,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发酵,是一种直接的带动作用,线上我们大概是在五天之内,我们发起了一个叫速听挑战,这是一个H5,我们线上H5在24小时之内就有四百万人参加了这个速听挑战,有一千万人次看到了我们的公益视频,其实我们企业自己是没有投入任何的费用,但是我们通过自己企业的互联网化的思维去带动了整个社会,关注视障人群和群体。后来《人民日报》,包括像《北京晨报》、《中国青年报》,还有很多的KOL帮助我们扩散,这个事情是一种直接的线上行为,它跟普通的捐助一所学校或者是捐助一些物资这是完全不一样的一种行为。主持人:当初为什么考虑会想做这样一个项目?陈琳:因为我们是一家金融科技的公司,在技术方面非常领先,所以我想其实我们跟其他的企业不同的优势在于,我们对于公益的一种认识,我认为做公益是对自己企业本身的外延和内升的扩散,这个项目是源于盲人群体,我们发现有一群盲人在用我们的软件,我们的企业包括我们的产品总监开始发明了一种盲读的功能,只要是盲人都可以上我们的软件理财,所以我们通过这个东西来关注到很多中国视障人群,发现了很惊人的现象,就是中国有一千七百万的盲人,但是只有一百七十只导盲犬不到,所以他们的出行非常不方便,通过这样的洞察,我们觉得我们可以通过现在非常少的一种方式,去把整个社会通过线上和线下这种行为把它打穿,让我们这种东西让更多人加入到我们的公益行为当中来,当时是这么一种想法。主持人:那这样的公益行动会对我们真融宝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陈琳:我认为首先是这样的一些行为让我们更加认识了企业的责任感,通过这样一些事情发现我们整个社会的反响非常好,首先这些用户通过这些活动认识了我们真融宝,同时对我们真融宝的评价非常高,他们认为我们不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捐助行为或者募捐行为,而是觉得我们一种非常巧妙的这种行为唤起了大家对某一些群体的认识,所以说在这个互动的过程当中,我们认为它的价值会比一般简单的单向捐助价值意义会更大,所以我觉得我们企业的价值在这些活动中得到了提升,同时我觉得社会包括我们自己的员工对自己的这些活动的认同感会越来越高,所以也会指导我们未来的工作当中。主持人:未来真融宝在公益事业上有什么样的规划吗?陈琳:我们肯定会持续的把这件事情做下去。我希望还是我们秉承自己的理念,我们不是简单的捐助,因为我们是一家创业型的科技金融公司,当然未来我们会做的越来越大,也会集团化甚至国际化,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希望能够用我们自己互联网的思维和方式去推动整个公益的发展,我们会去做一些跨界的事情,甚至是一些我们所说的互联网的思维去推动整个公益的事件,这个我们现在正在规划当中,但是我觉得一年多不少于三到四次。
美团大众点评数据研究院:三四线爱团购 一二线更爱外卖 流量视频课程
DoNews5月11日消息(记者向密)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餐饮消费与服务在线化趋势明显。近日,美团大众点评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16中国吃货幸福指数大数据报告》显示,三四线吃货更爱团购,一二线城市更爱预订外卖。 例如,根据来源于开通团购外卖等在线业务商户比例的便捷指数来看,餐饮在线消费中,团购覆盖率为58%,即超过一半的中国餐厅提供团购服务。相对主打优惠的团购而言,根据便捷指数来看,餐饮在线服务中,外卖和在线预订的覆盖率分别为18.9%和12.2%,显示出外卖和在线预订市场依然处于增长期;同时,外卖和在线预订业务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一二线城市。 报告分析认为,一方面,源于兴起最早的团购模式满足了大量人群寻求优惠的心理诉求。从城市分布来看,大量的三四线城市团购覆盖率甚至超过了一二线大城市,例如襄阳、邯郸、宿迁等都是团购高覆盖城市。另一方面,一二线城市生活节奏快,城市出行成本高,外卖作为到店消费的替代方式,有效地提升了吃货们的工作效率,且增加了选择面;在线预订则是由于一二线城市中高端餐厅数量较多,预订业务满足了商务宴请、重大活动的提前组织诉求。 同时,《2016中国吃货幸福指数大数据报告》还发布了“吃货幸福城市排行榜”。排名前十位的城市分别是:南京、北京、深圳、广州、厦门、绍兴、杭州、上海、苏州、沈阳。 报告指出,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中国城市餐饮格局正在改变:以南京为首的准一线城市餐饮综合实力强,作为吃货幸福城市正在崛起;以重庆为代表的部分传统美食城市餐饮品类守旧,收入与消费价格不平衡,失守吃货幸福城市城池;京沪广深菜系丰富,一线城市依然是吃货幸福城市的代表中坚。同时,以预订、外卖、团购为代表的餐饮O2O化提高了城市吃货的幸福感,让餐饮消费更平等。 《2016中国吃货幸福指数大数据报告》由美团大众点评数据研究院选取2015年经济总量排名靠前的100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口碑指数、需求指数、等待指数、饕餮指数、便捷指数、覆盖指数、亲民指数七大细分指标进行加权获得。 吃货幸福指数模型 这些数据的背后,是美团大众点评13年来积累的海量数据而建立的大数据模型,以及数亿用户产生的动态数据。美团大众点评数据研究院在此基础上进行挖掘与梳理,并最终产出有价值的大数据信息。 准一线城市崛起南京吃货最幸福 根据美团大众点评数据研究院统计综合吃货幸福指数来看,准一线城市在餐饮上的发展水平和一线城市旗鼓相当,南京超过所有城市位列吃货幸福指数第一位,而其他城市如厦门、绍兴、杭州甚至超越了上海。 准一线城市吃货的幸福感主要来源于购买力。根据美团大众点评数据研究院统计吃货亲民指数(可支配收入/餐饮消费)来看,准一线城市在收入与餐饮消费比上更加具有优势。按照2015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来看,苏州、南京和无锡的吃货可外出就餐的次数分别为1081次、1065次和1028次,相比之下,上海的吃货外出就餐的次数仅为927次。这意味着,苏州的吃货一年中可外出就餐次数比上海吃货多达150次,每个月超过12次。 并且,准一线城市吃货更爱美食。根据美团大众点评数据研究院统计吃货需求指数来看,在所有城市到店消费中,美食成为第一大需求。例如,以温州、厦门、成都为代表的准一线城市的需求明显高于三四线城市,也高于北上广深一线城市。 以《2016中国吃货幸福指数大数据报告》的冠军城市南京为例,可以看出南京在收入与消费的平衡、菜系的丰富度、美食评价、美食需求等方面都具有较大优势。 例如,在南京,衡量餐厅评价的口碑指数为94,餐厅质量整体较高;衡量美食需求的需求指数为96,城市居民的美食需求比其他城市更加旺盛;衡量开通团购、外卖等在线业务商户比例的便捷指数为97,显示出餐饮业在线化程度高,与北京、上海等互联网发达的一线城市相仿;吃货成本低,按照2015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计算可外出就餐超过1000次,仅次于同省的苏州。 传统美食城市陷落重庆吃货负担重 根据美团大众点评数据研究院统计综合吃货幸福指数来看,重庆、成都、西安等传统美食城市排名分别为66名、28名和35名,均未进入吃货幸福城市十强,着实令人意外。 尤其以人们心目中的美食之都重庆来看,在吃货幸福城市百强排名中甚至居于中后位置,原因何在?从报告的七大细分指标来看,重庆的排名主要受亲民指数和覆盖指数拖累。从亲民指数(可支配收入/餐饮消费)来看,按照2015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计算,重庆吃货可外出就餐约550次,约为南京的1/2;从来源于人均餐厅拥有量的覆盖指数来看,虽然重庆餐饮业发达,但由于重庆人口数量位列全国城市之首——常住人口超过3000万——导致每万人餐厅拥有量低于全国平均。 此外,重庆的口碑指数为81,也远低于南京的口碑指数94。报告分析认为,重庆以川菜为核心,菜系分类中火锅占20%,川菜占20%,另外加上特色小吃,留给其他菜系的空间有限,菜系的单一化发展限制了更多元化的吃货需求;同时,川菜本身就是用户评价的洼地,重视口感的本地菜系在整体服务品质上的投入不足,导致整体餐饮口碑略低。其他传统菜系及海外菜系的商户比例较低,川湘菜更注重口感,且本地商户中服务品质投入不足,导致用户评价较低。 事实上,不仅是重庆、西安这些传统美食城市,以昆明为代表的二线省会城市也是如此:一方面,作为省内资源聚集地,人口流入主要来自本省,所以菜系更具本省特色;另一方面,本省菜系又没有像川湘菜那样普及,忽略了菜系发展的外延性和包容性。 报告认为,这些城市由于菜系单一吃货选择少,经济水平较弱影响餐饮消费能力,人口基数庞大导致餐饮供需不平衡,都拖累了地方吃货的幸福感。 京沪广深菜系丰富吃货时间成本高 根据《2016中国吃货幸福指数大数据报告》来看,一线城市美食资源非常密集,吃货们的选择面很广。例如,以根据菜系数量和商户分布统计得出的饕餮指数为例,北京为100,深圳为99,上海为97,粤菜大本营广州为93,相对最低。一线城市的饕餮指数均超过了传统美食城市,例如重庆的饕餮指数为84,西安为73,长沙为74,显示出一线城市菜系多样性非常丰富。 报告认为,除了菜系多样性这一共同优势外,京沪广深在餐饮上各有优势,上海和北京的餐饮互联网化更普及,广州的餐饮消费更亲民,深圳的餐饮消费相对不拥挤。 同时,报告指出,一线城市的劣势在于人口众多且好餐厅排队严重,因此吃货的等待时间成本偏高。例如从综合预订、排队用户的等待时间得出的等待指数来看,上海为73、广州为81、北京为83、深圳为84。以等待成本最高的上海为例,这意味着,超过55%的上海吃货为吃上一顿美味排队时间超过半小时。 消费与服务在线化餐饮O2O让吃货更幸福 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餐饮消费与服务在线化趋势明显。报告指出,三四线吃货更爱团购,一二线城市更爱预订外卖。 根据便捷指数(来源于开通团购外卖等在线业务商户比例)来看,餐饮在线消费中,团购覆盖率为58%,即超过一半的中国餐厅提供团购服务。这源于兴起最早的团购模式满足了大量人群寻求优惠的心理诉求。从城市分布来看,大量的三四线城市团购覆盖率甚至超过了一二线大城市,例如襄阳、邯郸、宿迁等都是团购高覆盖城市。 相对主打优惠的团购而言,根据便捷指数来看,餐饮在线服务中,外卖和在线预订的覆盖率分别为18.9%和12.2%,显示出外卖和在线预订市场依然处于增长期;同时,外卖和在线预订业务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一二线城市。报告分析认为,一二线城市生活节奏快,城市出行成本高,外卖作为到店消费的替代方式,有效地提升了吃货们的工作效率,且增加了选择面;在线预订则是由于一二线城市中高端餐厅数量较多,预订业务满足了商务宴请、重大活动的提前组织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