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动力 > 头条 > 面向用户

网站性能检测评分

注:本网站页面html检测工具扫描网站中存在的基本问题,仅供参考。

面向用户

微软HoloLens国内预售 开发者版本定价23488元 推广视频课程

img

加百利

关注
DoNews5月11日消息(记者赵晋杰)微软中国本周三宣布Hololens混合现实头盔在国内开启预售。本次预售分为两种版本,分别是Hololens商业套件以及开发者版本,各自定价39188元和23488元。

售价39188元的Hololens商业套件,主要面向商业机构发售,用于其生产经营活动或面向开发者用户对产品进行评估、测试与开发。商业套件包含了HoloLens开发者版本硬件设备、企业功能以及一年有限保证。

售价23488元的Hololens开发者版本,主要是为混合现实应用开发者用户提供,使用场景也必须与产品应用开发相关。与商业套件不同的是,开发者版提供了更优惠的购买方案,但也减少了相关的服务内容。

面对用户数更加庞大的普通消费者,微软Hololens暂时还没有相应的成熟版本推出。目前,中国企业用户和开发者可以通过微软中国官方商城以及天猫商城的微软中国官方旗舰店进行预订。(完)


相关新闻

2016-01-14

2016-07-05

2016-08-24

2016-09-25

2017-12-28

探寻豆瓣阅读:有价值的东西都应面向用户收费 营销视频课程

img

应百招

关注

DoNews10月16日消息(记者余维维)“豆瓣”自诞生以来就被人打上了文艺、小清新的标签。如果说图书是让豆瓣从文艺走向大众的关键性品类,那刚上线不久的豆瓣阅读作品商店则是豆瓣进一步掘金数字阅读市场的有力尝试。

近日,在2012数字阅读创新论坛上,豆瓣阅读戴钦表示,豆瓣阅读是豆瓣面向用户设置的一种付费服务,因为只有付费才能真正使创作者及权利人获益,“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都应选择面向用户收费”。

据了解,目前豆瓣图书每月已有近千万用户访问,同时这批用户又都是纸质图书的忠实购买者,每年为图书市场带去了近2亿元的销售成绩。基于此,豆瓣为其忠实读者推出了数据汇总服务,于2012年5月7日上线了豆瓣阅读。

戴钦表示,豆瓣阅读服务于既往购买纸质图书的用户群,其定位非常简单明了,即严肃阅读。她表示,尽管目前豆瓣聚集了众多文艺青年,但豆瓣阅读并不是少数人的文艺杂志,而是面向大众市场开设的服务。戴钦还表示,豆瓣阅读是豆瓣面向用户的付费服务,“只有付费才能够让创作者和权利人获得收益,真正有价值的东西都应该是收费的”。

戴钦介绍,用户可在豆瓣阅读图书内容商店购买作品,并在豆瓣阅读器上进行阅读。目前,豆瓣阅读器已经支持Web、iPad、Android、Kindle等多个平台。此外,豆瓣阅读器还延续了豆瓣的评论传统,在阅读内容的左侧设立了读者沙龙,所有阅读过该内容的用户都可以在此进行评论。

“我们期望这些作品开售后,随着时间的增加,沙龙区的内容也会不断增多。它是一本阅读越厚的书,而不是越读越薄的东西。有时候读者对内容的二次评论比书籍本身更有趣”,戴钦如是表示。

对于书籍的价格,戴钦介绍,豆瓣阅读中3到5万字的中短篇小说作品通常定价为1.99元。对于已拥有编号的图书,其定价为纸本定价的3至5折,相对专业的书籍,定价则为纸本6折左右。

而在运营模式上,戴钦透露,一部即将在豆瓣阅读上发布的数字作品,豆瓣方面会首先在豆瓣社区及小站里进行预告,随后发布包含该作者基本信息及简介的个人正式页面。

当作品售出后,用户将进入社交网络传播渠道,“所以一个好的数字作品会通过豆瓣的社交网络放大传播开”。传播后,豆瓣阅读上的用户评价、读后感等也随之诞生。戴钦表示,这一特性充分体现了数字作品的特点,其高传播性、社交性、及读者评论远远高于纸质书籍。

戴钦还透露,豆瓣阅读5月7日上线至今,已有试读及购买用户60万,作品数量达625余部,APP安装总量也已超过60万。戴钦表示,尽管现在看来这一系列数字还很小,但豆瓣阅读愿与更多内容提供方、出版社及其他权利人做内容方面的合作。(完)

Uber推新功能 可提前30天预约打车服务 - iDoNews 流量视频课程

img

Corey

关注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6月10日凌晨消息,美国打车服务Uber周四宣布推出一种新功能,允许用户提前30天预约其打车服务。

就目前而言,这项新功能仅在底特律进行测试,但最终则将可用于其他“顶级商务出行城市”。

对Uber来说,推出这项功能代表着该公司业务的一种重大转变,其原因则在于该公司正着眼于将其用户基础扩大到将更多的商务用户覆盖在内。Uber的主要竞争对手Lyft在上个月宣布,该公司将在旧金山测试预约打车服务,但这种服务仅可提前24小时预约。

通常来说,汽车预约服务是租车服务的专属领域,一般是由“黑车”(blackcar)和豪华轿车公司提供的。在此以前,Uber和Lyft都曾表示这种服务是没有必要的,原因是其打车服务的司机能在用户发出呼叫以后的短短5分钟内抵达。这两家公司担心的问题并非是否能对打车呼叫作出及时的回应,而是在预约服务中,司机可能不得不浪费时间在一个社区周边转圈以等待预约用户到来。

但业界人士指出,推出预约服务代表着打车服务行业一种意图很明显的尝试,表明这个行业正试图打入B2B(企业对企业)市场,直接吸引那些传统上来说习惯于使用“黑车”和豪华轿车服务的企业用户。

Uber曾在今年早些时候表示,该公司将整合Concur、Expensify、Certify和ChromeRiver等收费服务,以便向一名雇员的费用提供者自动发送打车服务的收据。

另外,这项服务在最开始的时候将仅面向商务出行用户提供。Uber表示:“我们预计,随着该服务的继续推广,我们将面向所有打车服务用户广泛提供这种功能。”(唐风)

img

在线咨询

建站在线咨询

img

微信咨询

扫一扫添加
动力姐姐微信

img
im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