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性能检测评分
注:本网站页面html检测工具扫描网站中存在的基本问题,仅供参考。
企业怎么在58上发布招聘信息
58同城招聘房源等虚假信息泛滥 被点名约谈十余次 营销视频课程
来源:中国新闻网
“这是一个神奇的网站,58同城”。
在公交车或地铁站上,我们常能听到这句洗脑的广告词。而“神奇”的是,今年以来,58同城已经被监管部门点名、约谈十余次,仅北京就约谈过三次。各地约谈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虚假信息及违背诚信。
虚假招聘信息泛滥
9月30日,58同城被媒体曝出存在大量发布虚假招聘信息的涉嫌诈骗公司,受骗者被骗金额从730元-1890元不等,涉嫌诈骗金额或超数百万。
58同城 中新经纬董湘依 摄
诈骗案例无非是受害者在58同城上投递简历,表面上是“企业”以上班培训或收取押金等由,要求应聘者交付押金并承诺返还,实际是掉入了骗子精心设计的陷阱。面对巨大的资金损失,受害者更是欲诉无门。
据报道,目前,这些受骗者面对的最大困难是,平台客服不予受理或受理后反馈时间较长,只删除相关链接并无法提供企业相关详细信息,同时涉案单笔金额不足报警立案,受害人范围以及涉案总额正在持续扩大。
无独有偶,今年6月,58同城、赶集网被爆出存在招聘陷阱,超过5500名被害人受骗,诈骗金额近亿元,甚至有人落入卖淫窝点、诈骗集团。诈骗金额最高的一份判例中,受害者2000余人,被骗中介费共计6270万元。
针对上述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判例一事,58同城在其官方微博回应称,将针对平台用户求职过程中的时间与财产损失进行平台赔付,并联合公安司法部门,严厉打击“网络黑产”。
58同城解释称,在其平台发布信息,都需要通过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以及手机号、人脸识别、身份证验证、芝麻信用认证、银行卡等综合资质进行审核。所有在平台上发布的职位信息,均需要通过系统+人工的双重审核,方能在页面上展示。任何触发诚信管理系统的预警,都将限制发帖权限,发帖无法通过。
令人称奇的是,号称有如此周全的审核机制,为什么还一再发生虚假信息问题呢?
违规发布房源信息
网络信息纷繁庞杂,58同城被屡屡爆出借机“钻空子”,频频违规踩“红线”,甚至把手伸向了国内万亿规模的租房市场,很多租房者被虚假房源信息坑骗。
中新经纬梳理此前媒体报道发现,在58同城首页可以看到明显低于市场价的出租信息,系统推荐的也是低价的出租房。很多租房者拨打房源信息中的电话询问后才得知,发布者并非房东,而是不具备营业执照的中介人员或“代理公司”。同时,所谓的“低价”房源也不存在,只是为招揽租房者的虚假幌子。违规房源信息涉及大棚房、小产权房、群租房等。
更让人诧异的是,还有报道称,在58同城等网站上,只要交一笔费用就可以发布房源信息,并不需要向网站提供房产证等相关证明。
就在“假房源”频频见诸报端之时,监管部门多次出手整治。
9月7日,北京市住建委通报称,58同城等网站房源发布不规范,对个人发布房源信息审核把关不严,对发布主体身份认证、房源真实性核实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要求立即整改,下架不合格房源信息。北京市住建委抽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房源信息约2000条,其中58同城和赶集网约1300条,占比超过六成。
9月14日,北京市住建委再次表示,58同城等网站仍然存在部分房源信息未公示营业执照及经纪人员信息卡的问题。如仍整改不到位,将会同互联网监管部门联合惩戒。
多次约谈仍不收手
多次被点名后,58同城虽公开承诺进行整改,但仍未有收手迹象。9月21日,北京市住建委、网信办依法约谈58集团主要负责人,责令立即开展专项整治,整治期间(自9月21日18时至9月25日18时止)暂停北京房源信息发布。
对此,58集团发布声明回应此次约谈,称将立即启动专项整改,于9月21日至9月25日期间,下架北京地区所有房源信息。
据中新经纬不完全统计,58同城已经被监管部门点名、约谈十余次。各地约谈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虚假信息及违背诚信。
最早在3月15日,北京市旅游委等多部门就非法经营者利用58同城平台发布北京“一日游”等虚假旅游信息的问题现场约谈了相关负责人。要求58同城进一步完善监管工作,保证通过交易平台发布旅游信息的旅游经营者信息真实、准确。
4月16日,长沙市雨花工商分局就平台虚假信息宣传约谈58同城等多家平台运营商,并商谈尝试建立联动机制,定期筛查平台上的虚假信息。
6月14日,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对58同城等网站进行约谈和问责。杭州市住保房管局指出,部分房源存在价格虚假、面积虚假、图片虚假、描述虚假等情况,责令其尽快完成自查整改。
7月2日,上海市消保委发布《2018年空调维修消费体察报告》指出,58同城等11家平台涉嫌从不法经营者欺诈消费者行为中牟取不当利益。随后,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也点名痛批58同城等平台,“维修人员无良该受惩,相关平台失察同样难辞其咎。”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截图
上海市消保委透露,通过58同城平台找到的维修商搜不到注册资料,且上门后虚构电脑板故障,欺骗不成又弄坏机器。更出人意料的是,58同城还以“涉及商业隐私”为由拒绝提供商家的企业信息。
对此,上海市消保委对58同城进行了首次约谈,后者表示,已关停涉嫌侵犯消费者权益的商家,将加强对上海市维修类别商户的后台数据审核。7月11日,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第二次约谈58同城等三家互联网平台,督促其建立有效的诚信机制取代竞价排名。
8月9日,北京市住建委联合多部门集中约谈了58同城等12家房源信息发布主要网站,要求规范房源信息发布。同时要求立即开展自查,下架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房源信息。
58同城多次被约谈背后,表面是认错态度良好,实则缺乏具体落实措施。有媒体调查发现,在前述报道的招聘诈骗案曝光后,58同城于6月发布的加强对商家资质审核声明并未得到妥善处理,升级版“58服务保障计划”也未取消多次违反条款商家的信息发布资格。
亦有报道指,对于消费者举报的虚假房源,58同城在确定后也只是“负责删除,并没有针对中介机构的处罚措施”。
网友自曝受骗经历
58集团CEO姚劲波在去年底公开表示,“每天有3亿人次用户在58同城找工作。” 作为国内大型招聘平台之一,58同城拥有大量的用户和商户群体,也成为很多人求职或租房的选择。
58集团CEO姚劲波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但与此同时,该平台虚假信息泛滥的消息屡屡见诸报端。更让人不解的是,58同城曾公开声称有严格的审核把关程序,但为何仍默许这些虚假信息大量存在?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58同城商业模式存在硬伤,在该平台发布招聘信息和二手房信息条目越多,收费越多,但如果没有骗子和虚假信息,信息量就会大量减少,企业的收入也会相应下降。平台往往会为了业绩,有意无意放松监管。
中新经纬在微博上发现,不少网友反映,自己有在58同城求职或租房时因虚假信息被骗的经历。
“说好的面试后不收取任何费用,结果叫我交200元的体检费”,一位网友称,面试后未被用人企业录用,对方承诺三个月后退还,但实际并没有。
还有很多网友纷纷吐槽:
@ 山垂平野阔1120 :58上面假信息太多,受骗者不在少数,问题一直没得到彻底解决,不明白这样的网站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刘佳雨:在58租过房,一再确认是不是房东,见面发现还是中介…
@林宇昊:58真是个神奇的网站,各种诈骗骚扰,还能活到现在。
@哎呦中不中:曾经在一家公司就职,公司让每个员工上58同城发招聘信息,来应聘的电话一个没接到,倒是一天接了10几个让付费给你消息挂首页的电话。郁闷,是有多缺钱。
诈骗者通过平台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平台到底该担何责?难道受害者只能干吃“哑巴亏”?
根据《网络安全法》规定,网络平台应该全面落实用户实名登记的规定,这样公安机关也有据可查。若网络平台未履行用户实名登记的审查职责,或者网络平台知道或应当知道用户在平台上发布违法或虚假信息,网络平台应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全球合伙人律师郭韧在媒体采访中表示,可确认平台此前是否做出了先行赔付的承诺,若有则平台要承担责任。其次,即使平台没有承诺,要看平台大小,因为58平台较大,若成千上万的骗子存在,那么和其享有的声誉和江湖地位和承担义务不符。对于58平台来说,它有义务帮助受害者,包括向公安机关去举报。
舜天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怀勇也表示,房产网站既然收取费用盈利,就应对信息的真实性负一定的监管责任。一旦发现中介发布的房源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网站除删除虚假信息外,还应对发布虚假房源信息的中介公司采取一定处罚措施,如将发布虚假房源的中介或业务员列入黑名单,禁止其今后在网站上发布信息等
深圳龙岗58同城“黑中介”伪装成企业让人“防不胜防” 企业视频课程
原标题:深圳龙岗58同城“黑中介”伪装成企业让人“防不胜防”
58同城网上招聘很多都是中介(劳务派遣)伪装成企业在招聘,一不小心就容易上当!有时候去了发现是中介,又得坐车回来,白白浪费了一天时间!
刚来到深圳龙岗,在58同城网站看到很多招聘的广告,(我当时不知道58同城上发广告的都是骗人的黑中介)。
电话打过去,工作人员约我去龙岗双龙地铁站附近的偏僻处集合和面试(后来才知道,他们不只在58同城上发假的招聘广告,他们还在微信,QQ群散发很多骗人的招聘广告,骗了很多人去龙岗双龙地铁站集合)。
面试完了,他们象模象样地拿出一份合同叫你签字,(注意,他们和你签的合同不会用他们的真名字和真单位名称和你签合同,比如,他们会用黄先生或者李女士的称呼,潦草地和你签了字,这是他们合同骗人的伎俩,
这里特别要注意。却要求你恪守合同义务,合同也是苟刻的不平等条约)。然后骗你交40元车费,骗你说合同期满会还给你的。然后他们把你们拉到宝龙工业园旁交给58名企人力资源。然后就是签各种各样的不平等条约,他们会告诉你说做满三个月可以转正什么的,千万别信,信了他们你就被骗了(这钱交上去基本拿不回来了)。
想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他们有可能伪装成招聘其他工作的,所以大家在网上找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多查查该公司的资料,避免浪费时间去应聘!
本文由小都市原创,欢迎关注一起成长!
简单快捷的招聘不会再有了,58升(加)级(重)了大公司的招聘认证 企业视频课程
针对黑职介等冒用名企发布招聘信息,损害品牌利益等行为,日前,58同城推出了“品牌保护”项目,与300多家企业,8000多个平台账户合作,形成完整的品牌保护、共同管理机制,旨在保护正规用人企业,打击治理黑职介问题,改善用户体验,保障求职者求职安全。同时,58集团旗下招聘业务赶集网招聘、中华英才网、招才猫全面跟进。
36氪了解到,携程、海底捞、美团、周生生、家乐福、富士康、珍爱网、比亚迪、顺丰、宅急送、迪士尼、滴滴、京东等300多家知名企业参与到此次活动,率先升级企业认证,共同维护求职者的求职安全。
此前,58 集团旗下招聘业务包括58同城招聘、赶集网招聘、中华英才网、招才猫的招聘认证均要求企业用户必须提供认证营业执照,并通过接入第三方权威机构验证企业营业执照的真实性、有效性。此次招聘认证升级项目在强化原有企业执照、法人身份信息的平台审核和第三方审核之外,需验证发布者与企业的所属关系,对企业用户增加对公账户认证方式,即通过给企业用户对公账户打款,企业回填打款信息并上传平台,完成招聘企业方认证。
看起来企业用户在平台上发布信息变得更繁琐和麻烦了,从商业的角度上看,这并不利于用户的积累。不过与此对应的是虚假招聘横行的残酷现实。
每年,58同城招聘和赶集网招聘、中华英才网为数千万的求职者提供招聘信息,有一部分违法犯罪分子利用用户求职心态来实施网络诈骗。尤其是近年来网络黑职介如同“网络乱象”,一条针对网络招聘的黑色产业链在悄悄形成,已经挖好各种“坑”,等待求职者中招。
很多虚假招聘意境构成刑事案件,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上半年,58同城配合各地警方破获的案件多达12起(另有若干侦破中案件),抓获嫌疑人超过100人,涉及案值数千万。
作为平台,配合相关职能部门似乎是更好的选择。此前,58选择和相关职能部门建立沟通机制,全方位多维度地打击“黑职介”,譬如与北京警方共同建立网警在线执法机制;与工商和劳动监察部门建立客诉沟通处理机制等。同时还与政府部门合作,建立起全国主要省市公安机关的快速报案通道。
更多的还是防患于未然。此次招聘生态升级更像是一次针对虚假招聘的防御措施,但是如果真的想保护求职安全,还需要更多有效手段。
2014年,还在和赶集竞争的时候,58曾组织成立了由社会正义人士及行业从业者组成的反欺诈志愿者联盟,现在平台上每天活跃志愿者接近万人,日均举报线索、违法信息超过上万条。
去年公司还关闭了一大批不健康的企业主账号,“主要就是以收钱介绍工作的职介为主”,姚劲波告诉36氪。为了打击虚假欺诈招聘,这家公司建立了近千人规模的专业信息安全和运营团队,包括产品运营研发、用户资质审核、信息审核、投诉处理及情报调研分析等部门,日均删除信息超过30万条。
拒绝虚假资质的账号也是手段之一。从今年1月至今,58通过资质审核,发现并清退890个会员用户涉嫌资质虚假;发现并拒绝1.5万个普通用户提供虚假资质。同时,对于未认证营业执照的用户,共发现数百万帐号存在企业注册灌水行为,已全部加黑用户帐号。
同时,58还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对各个城市、不同职业的薪酬等核心数据进行审核,以便识别虚假信息,同时设置了7x24小时的投诉电话、在线投诉和官方微博投诉入口,并在网站页面醒目处设置了各类防骗提醒及骗术案例,以提醒用户免于上当。
信用体系也被纳入招聘平台。目前58搭建了多重征信体系保障系统,通过接入工商企业信息数据库查询,以及芝麻信用、腾讯信用等第三方征信体系的深度合作,全面提升身份认证质量,为用户的信息安全打下坚实的保障基础。一旦发现存在异常,大数据自动预警系统将自动启动,根据风险选择屏蔽账户、自动升级验证难度、二次挑战以及人工复核等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