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动力 > 头条 > 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

网站性能检测评分

注:本网站页面html检测工具扫描网站中存在的基本问题,仅供参考。

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

个人劳务报酬和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所得该如何计算个人所得税 企业视频课程

img

田东蒽

关注

一、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其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或=(纳税年度收入总额-必要费用)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1.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人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在一个纳税年度中,承包经营或者承租经营期限不足1年的,以其实际经营期为纳税年度。

2.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的速算扣除数,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适用的速算扣除数。

【例】4年1日,某个人与事业单位签订承包合同经营招待所,承包期为 3年。2017年招待所实现承包经营利润250 000元(未扣除含承包人工资报酬),按合同 规定承包人每年应从承包经营利润中上缴承包费30 000元。请计算该承包人2017年应納个人所得税税额。

(1) 2017年应纳税所得额=承包经营利润-上缴费用-每月必要费用扣減合计= 250 000 -30 000 -3 500 x 12 = 178 000 (元)

(2) 该承包人2017年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178 000 x35%-14 750=47 550 (元)

二、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对劳务报酬所得,其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1. 每次收人不足4 000元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 或 =:(每次收入额-800) X20%

2. 每次收人在4 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 或 =每次收入额x (1 -20% ) x20%

3. 每次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 000元的:

应納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或 =每次收入额x(l -20%) 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的速算扣除数见下表。

【例】歌星刘某一次取得表演收入40 000元,扣除20%的费用后,应纳税所得 额为32 000元。请计算其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x (1 -20% ) 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40 000 x(l -20%) x30% -2 000=7 600 (元)

1. 为纳税人代付税款的计算方法。

如果单位或个人为纳税人代付税款的,应当将单位或个人支付给纳税人的不含税支 付额(或称纳税人取得的不含税收入额)换算为应纳税所得额,然后按规定计算应代付 的个人所得税款。其计算公式为:

(1) 不含税收入额不超过3 360元的:

①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800) +(1 -税率)

②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

(2) 不含税收人额超过3 360元的:

①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速算扣除数)x (1 - 20%) ] + [ 1 -税率x (1 - 20%)]

或=[(不含税收入额-速算扣除数)x(1-20%)] +当级换算系数

②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上述(1)中的公式①和(2)中的公式①中的税率,是指不含税劳务报酬收人所对 应的税率(见下表); (1)中的公式②和(2)中的公式②中的税率,是指应纳税所得 额按含税级距所对应的税率(见下表)。

【例】高级工程师赵某为泰华公司进行一项工程设计,按照合同规定,公司应支 付赵某的劳务报酬48 000元,与其报_相关的个人所得税由公司代付。不考虑其他税收 的情况下,计算公司应代付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1) 代付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 [(48 000-2 000) x (1 -20%)] +76%= 48 421.05 (元)

(2) 应代付个人所得税=48 421.05x30% -2 000 = 12 526. 32 (元)

新个税该怎么执行,出新规了! 公司视频课程

img

Zhong

关注

近日,财税〔2018〕98号《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2018年第四季度个人所得税减除费用和税率适用问题的通知》为我们解决了新个税在2018年应该怎样适用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关于工资、薪金所得适用减除费用和税率问题

对纳税人在2018年10月1日(含)后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统一按照5000元/月执行,并按照本通知所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计算应纳税额。对纳税人在2018年9月30日(含)前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按照税法修改前规定执行。


二、关于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自然人投资者、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者的生产经营所得计税方法问题

(一)对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自然人投资者、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者2018年第四季度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执行,前三季度减除费用按照3500元/月执行。

(二)对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自然人投资者、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者2018年取得的生产经营所得,用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分别计算应纳前三季度税额和应纳第四季度税额,其中应纳前三季度税额按照税法修改前规定的税率和前三季度实际经营月份的权重计算,应纳第四季度税额按照本通知所附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二(以下称税法修改后规定的税率)和第四季度实际经营月份的权重计算。具体计算方法:

1.月(季)度预缴税款的计算。

本期应缴税额=累计应纳税额-累计已缴税额

累计应纳税额=应纳10月1日以前税额+应纳10月1日以后税额

应纳10月1日以前税额=(累计应纳税所得额×税法修改前规定的税率-税法修改前规定的速算扣除数)×10月1日以前实际经营月份数÷累计实际经营月份数

应纳10月1日以后税额=(累计应纳税所得额×税法修改后规定的税率-税法修改后规定的速算扣除数)×10月1日以后实际经营月份数÷累计实际经营月份数

2.年度汇算清缴税款的计算。

汇缴应补退税额=全年应纳税额-累计已缴税额

全年应纳税额=应纳前三季度税额+应纳第四季度税额

应纳前三季度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法修改前规定的税率-税法修改前规定的速算扣除数)×前三季度实际经营月份数÷全年实际经营月份数

应纳第四季度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法修改后规定的税率-税法修改后规定的速算扣除数)×第四季度实际经营月份数÷全年实际经营月份数

所以,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工资、薪金所得和应纳个税的经营所得执行新的减除费用5000元/月和新税率。


[受权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二(经营所得适用) 营销视频课程

img

姬恩

关注

新华社图表,北京,2018年8月31日

图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二(经营所得适用)

新华社发

个人合伙企业个人所得税税率? 企业视频课程

img

起点站

关注

导读:根据国家税务总局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其中关于个人合伙企业个人所得税税率,合伙企业投资者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税款,按年计算,分月或者分季度预缴,详细内容请阅读如下文章。

个人合伙企业个人所得税税率?

一、合伙企业的合伙人申报期限的规定。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的通知》(财税〔2000〕091号)规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合伙企业投资者应纳的个人所得税税款,按年计算,分月或者分季度预缴。投资者应当在每月或者每季度终了后7日内预缴,年度终了后30日内,投资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个人所得税申报表》,并附送年度会计决算报表和预缴个人所得税纳税凭证。在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汇算清缴、多退少补,因此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一定要在每年3月31日前完成个人所得税的汇算清缴工作。另外,如果企业在年度中间合并、分立、终止时,投资者应当在停止生产经营之日起60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当期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企业在纳税年度的中间开业,或者由于合并、关闭等原因,使该纳税年度的实际经营期不足12个月的,应当以其实际经营期为一个纳税年度

二、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分配的有关规定。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合伙企业合伙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59号)规定,合伙企业的合伙人是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缴纳企业所得税,是自然人的,缴纳个人所得税。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的通知》(财税〔2000〕091号)规定,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是指合伙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投资者个人的生产经营所得,比照个人所得税法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合伙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采取“先分后税”的计算方法。合伙企业的投资者按照合伙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合伙协议约定的分配比例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合伙协议没有约定分配比例的,以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合伙人数量平均计算每个投资者的应纳税所得额。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应按照下列原则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1.合伙企业的合伙人以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合伙协议约定的分配比例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2.合伙协议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以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合伙人协商决定的分配比例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3.协商不成的,以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合伙人实缴出资比例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4.无法确定出资比例的,以全部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合伙人数量平均计算每个合伙人的应纳税所得额。合伙协议不得约定将全部利润分配给部分合伙人。合伙企业的合伙人是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伙人在计算其缴纳企业所得税时,不得用合伙企业的亏损抵减其盈利。

合伙企业扣除项目的计算,应关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65号),该文件的规定从自2008年1月1日起执行。

(1)对合伙企业投资者的生产经营所得依法计征个人所得税时,合伙企业投资者本人的费用扣除标准统一确定为24000元/年(2000元/月是从2008年3月份开始的,2008年1-2月份还是按照1600元/月扣除,因此2008年投资者本人的费用扣除标准应为23200元/年);

(2)向其从业人员实际支付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允许在税前据实扣除;

(3)拨缴的工会经费、发生的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支出,分别在工资薪金总额2%、14%、2.5%的标准内据实扣除;

(4)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用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可据实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5)每一纳税年度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业务直接相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合伙人个人所得税是怎么计算的?

根据《关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投资者征收个人所得税的规定》第4条规定: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作为投资者个人的生产经营所得,比照个人所得税法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税项目,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2011年9月1日起调整后,也就是2012年实行的7级超额累进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 适用税率- 速算扣除数

扣除标准3500元/月

个税免征额3500元

大家都知道凡是与“高级”沾边的,肯定就不是轻而易举拿下的,所以,想要获得中级会计证,就要懂得把握机遇,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以上就是会计学堂小编为大家关于个人合伙企业个人所得税税率区别全部内容了。

2018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互联网视频课程

img

Lao

关注
cost88

>>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个人所得税率表

注: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 -成本、费用及损失 -起征点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征收方式

1、查账征收:要求个体工商户设置账簿,根据合法有效的凭证记账核算,在缴纳个税时按照收入总额减去成本、费用及损失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然后按适用的税率计算缴纳个税。

2、定期定额征收:是对没有设置账簿的个体工商户,税务机关依法按程序核定纳税人在一定经营时期内的应纳税经营额或所得额,从而确定其应纳税额的征收方式。影响其个人所得税的因素是营业额和个人所得税征收率。

来源:专一网(cost88)

img

在线咨询

建站在线咨询

img

微信咨询

扫一扫添加
动力姐姐微信

img
im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