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动力 > 头条 > 企业战略问题

网站性能检测评分

注:本网站页面html检测工具扫描网站中存在的基本问题,仅供参考。

企业战略问题

新时代的企业战略思维是什么?(企业家必读) 企业视频课程

img

寒珊

关注

在这个巨变的时代,每一个行业都会出现全新的参与者,每一个原有的对手都在改,每一个企业都在转型或者创新。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存活下来的肯定是好的企业,转变战略思维是上上策。

新时代的战略思维是什么?企业如何能顺利的落地发展战略、实现公司经营目标,管理者如何避免那种面对战略实施遇到困境不知从何入手的窘境?

3月19-21日,聚商圈产融商学系统之《企业发展战略》总裁会,200位企业家跟随聚商圈智库导师、实战型战略专家马志坚老师,打破惯性思维,学习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指导思想和商业领先的六大模式等战略落地实操。

马志坚老师,连续22年一直专业从事管理咨询和创业投资实践工作,累计主持和参与超300家大中型企业的战略、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咨询项目,典型客户包括:宝钢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武汉卷烟厂、LG(中国)、联想集团、索尼爱立信、渣打银行、交通银行、阿尔卡特、埃克森美孚、日本理光、东风日产等知名企业;还包括欧亚达家居、凯迪水务、安诺其股份等众多创新型成长性民营企业。

老师用诙谐幽默、通俗易懂的形式,帮助大家把头伸到云彩里,脚踩在大地上!酣畅淋漓地学习,过千条学员的课程分享,全方位无死角的战略总裁班,现场企业家同学对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思想和流程步骤已了然于心!

课程最后一天,在马志坚导师的带领下,企业家的学习进入战略规划的实操环节:以用户导向价值创新的商业模式,着眼于赢的竞争战略,以及能力为本的战略实施;系统理论+实战工具+典型案例,让全场企业家大呼过瘾!聚商圈这一开年巨作,助推会员企业进入高速发展的轨道!

课程现场马志坚老师都讲了哪些干货呢?小编节选几段精彩内容,分享给大家。

1、战略是一种思维方式

企业发展战略,首先当然关注的是“自身的持续发展”,然后才是“竞争对手”。所以一套完整的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第一层面是“商业模式设计”,第二层面是“竞争战略规划”,第三层面是“战略实施计划”。

但在现实中,不少的企业,往往在市场上一登场一露脸,完全没弄清“做什么、为谁做、怎么做”之前,便闷头闭眼直愣愣扑向竞争的漩涡,既没有清晰的商业模式设计,更谈不上战略创新,盲目的投入竞争,往往无法摆脱“价格战”这种粗放和初级的竞争手段,生存尚且不易,发展就更勉为其难。

马志坚老师就用了万科、万达和乐视的案例,深刻而生动地讲解了战略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依靠“心胸”和“眼光”支撑的思维方式,审时度势、把握方向、掌握节奏是战略创新和战略规划的关键要素。同时企业的发展战略也不是“一锤子定终身”,而是需要根据企业内外环境不断调整变化,“一边打一边向”,作为企业家永远不可以停下思考、不可以停下观察。

2、战略为“展”,而非“战”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战略是为企业更好的发展,而非打败竞争对手的战斗。

竞争的本质是为了双方更好,战略的本意是为了规避竞争。

弯道超车容易翻车,即使超过别人,也容易引起别人反感,可能会被别人再超过。现在真正需要的是换道超车,这对于企业来说就是创新。战略创新其实就是开创新的跑道。

战略一定要有可行性分析,战略思维的大忌是不能走极端,战略就是约束我们内心的不理性。

战略三部曲:大胆创想、小心求证、边打边向。战略规划最忌讳的就是完美,就像人一样,如果一个人特别完美,这个人多半是伪君子,真正的梦想家不追求完美。

任何一家企业,都应该界定和发展自己的核心事业,只有核心事业才可以形成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影响力,只有核心事业才能为企业持续创造价值,并最终可能成为行业的领导者。

3、企业家精神与思维模式

企业家的原意是冒险事业的经营者和组织者。因此企业家精神对应的包括:

冒险精神:顽强的意志,高超的能力,风险与效益的精明权衡;

创新精神:颠覆的勇气,创造的情怀,趋势与机会的敏锐把握;

进取精神:永不满足,永不言败,执着于货币化的财富追求;

英雄情结:征服世界,开创未来,获得精神意志的充分自由。

此外,企业家有三力:创造力、洞察力和统帅力。企业家以创造价值为己任。

成功的企业家,他们的思维模式也往往表现出一些典型的共性。如考虑经营核心问题和业务体系设计时,一般总是依照“为什么、凭什么、怎么办”的基本逻辑展开;考虑经营管理性问题,往往总是依次聚焦于“盈利、成长、风险控制”三个关键主题并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而对待战略性问题,则按照“方向、路径、节奏”三要素来把握基调。几乎所有领导型企业家,在谋划企业长远发展的时候,都普遍坚持这样一种发展思维。

4、商业模式创新五步

商业模式创新的第一步是建立行业愿景。商业模式的创新源于企业家的“洞见”,即透过现象看本质,洞察行业未来大趋势,洞见源于企业家的信念和追求。展开来说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企业使命,即我们的根本任务是什么;第二是企业愿景,我们的终极理想是什么;第三是核心价值观,即我们的根本立场是什么,我们坚守什么。

清楚地回答这三个问题,就需要一个企业家在骨子中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比如马云提出的“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企业家还需要是一个高超的协调者;协调各种矛盾和关系,协调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最后企业家还需要是一名铁腕行动者,坚决革故鼎新,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

商业模式创新的第二步是打破行业惯例,企业家一定要用于率先打破行业惯例,发现价值蓝海,创新价值曲线。在课上,马志坚老师详细的剖析了美国西南航空利用“打破行业惯例”的手法一手打造出极具竞争力的“廉价行业商业模式”,即放弃在餐饮服务、候机室、座舱选择方面的竞争,而重点在速度、和友好服务方面发力,形成“飞机的速度,汽车的价格”的独特竞争优势。

商业模式创新的第三步是顺势超越升级。前面马老师提出要打破行业惯例,而打破行业惯例的有效策略就是主动超越。在商业模式大楼上,一层楼卖产品,二层楼买服务,三层楼买感觉,四层楼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五层楼是建立共享资源平台,六层楼则最高级,是共享生态圈。

商业模式创新的第四步是全面价值整合,即如何创造利润,以及如何分配利润。因为商业模式是关于企业如何经营的一种创造性整体构思和设计,其中包含一系列的价值定位和价值整合,并集中落实为营销策略、供应链系统和财务效益三者之间的整体协同和有效实现,从而确保企业的可持续盈利成长。通俗地说,就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商业模式是企业创造价值的因果逻辑。

商业模式创新的第五步是三维模式构建。三维指的是营销维度、供应链维度、财务维度。营销维度解决的是如何吸引潜在用户,它要回答:做什么、为谁做、有何特色这三个问题;供应链维度解决的是如何拥有忠诚客户,它要回答:有何价值、如何做这两个问题;财务维度解决的是如何实现持续发展的问题,它要回答如何实现利润、如何持续增长、如何控制风险的问题。三维商业模式的优势在于实现独特客户价值、别人难以模仿和自身脚踏实地。

5、支撑战略实施的人才机制

再好的战略都要落实在人事安排,因此战略的立足点是人才培养机制。

1.选人,品种最重要,选择有缘人,要有信仰。2.育人,培训,激励,提升专业能力,培养忠诚度。3.用人,各类型人才搭配,同时,组织架构用于分配资源(人财物)的蓝图,越关键岗位越要流动。4.留人,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没有淘汰就没有选择。

人力配置是将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去,其目标是“知人善任”。

马志坚老师经典语录

1、决定企业命运的根本逻辑:商业模式、核心技术、经营管理。

2、公司运转靠两个轮子:商业模式(前轮)和技术创新(后轮)。

3、企业需要3种人:

1)是干才,能干之人;

2)是秀才,出主意,不是当事人,旁观者清,能看清局势;

3)是奴才,就是忠心耿耿的人。

4、情商三部曲:

1)知道自己要什么;

2)知道别人要什么;

3)求同存异发展。

5、战略为“展”不为“战”。

1)用户导向 价值创新【商业模式】

2)对手导向 着眼于赢【竞争战略】

3)绩效导向 能力为本【战略实施】

6、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边打边向。

7、企业家三力:创造力、洞察力、统帅力。

8、“模式”不是“金点子”而是“整体创新”。

核心理念核心价值系统规划整体架构行动规则操作手册—— 构成系统性创新性整

9、战略的目的是攻心,让竞争对手不敢打你的主意,其次是攻城。通过套路的学习入门(先把系统流程玩熟),然后通过自己的学习和领悟寻找解决方案。

企业战略目标定制的三个原则 企业视频课程

img

牛鹤轩

关注

品牌战略是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企业要通过品牌策划和战略规划来提升品牌形象,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度,忠诚度,树立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在战略上胜出的公司,在销售层级才有持续增量的可能;在市场层级才有品牌资产累计的可能;在公司层级才有资本形成的可能。

一,品牌战略定位

品牌战略规划的前提是对品牌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所谓定位就是告诉别人“我是谁”,我和别人的区别,解决了“我是谁”的问题,其实就解决了“卖给谁”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品牌战略规划的目标消费人群定位问题。

比如“宝马”,轿车的定位是尊贵,产品目标定位也是有地位,有身份的人。所以产品的质量一定要好,广告传播的对象一定也是有身份,有地位的成功人士。

二,品牌视觉形象

品牌战略规划定位之后需要做的工作是建立品牌战略规划视觉形象,品牌战略形象是以视觉的形式把品牌战略规划定位的核心理念表现出来。

比如“耐克品牌”的勾形标示,麦当劳的M型标志。都有着独特的视觉特征。“肯德基”的桑德斯上校那白眉白胡子扎着领结笑容可掬的形象,给人一种温馨,欢乐的感觉。

三,传播的持续性

品牌战略定位和品牌战略形象建设完成后,剩下的工作就是持续不断的传播品牌战略定位和品牌战略形象。定位在语言的表现方面通常以广告语的形式呈现在消费者面前。

比如“王老吉”,定位于预防上火的饮料,其中包含了两个信息:一是功能定位——预防上火。二是性质定位——饮料,与牛黄解毒片等传统下火类“药物”进行区分,可大量饮用预防上火且无剂量限制。

所以企业的营销行为紧紧围绕品牌战略定位来开展,天长日久,品牌战略核心理念才能深入人心,才能真正成就一个高知名度、高美誉度、高忠诚度的大品牌战略。企业只有规范出科学的战略管理体系,才能帮助企业清晰的了解自身情况,以促进其在经济市场中快速发展。

浅谈企业的战略、战术、执行 企业视频课程

img

蜜蜂

关注

本文依旧是吴事生飞的纯原创文章,希望大家喜欢,谢谢!

兵法有云:不谋一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这里说的谋一世和谋全局就是战略。平常说的三十六计讲的就是战术。而很多问题因为表现在一个个的执行层面上,就让大家认为最终的失败是执行层面的问题。其实不然,这是整个大背景、大环境的问题。也是战略和战术的问题。

企业要重视战略、战术、执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企业必须先加强自身的底蕴和修养,才能认识到讲究战略、战术、执行的重要性。

企业怎么做战略、战术、执行

企业要先了解自己,然后改变自己,最后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战略

制定战略前,要先梳理企业自身具备的能力、资源以及所处的环境。然后确认合适企业发展的领域和行业。再决定应用什么样的产品去开疆拓土。制定一脉相承、紧密相连的短期、中期、长期的目标,最终构成战略。

战术

企业内部要搭建好平台,在平台上部署合适的战术,让整个公司的经营、业务、决策紧密相连。企业的不同阶段应用不同的战术。

执行

把产品开发工序流程化。调研、需求、评审、计划、设计、开发、测试、发布、维护等执行落到实处。

企业的战略、战术、执行讲究内外兼修、内外结合。外修好比: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内修好比: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这样企业才能爆发出最大的潜能,战无不胜。

结束语

带走一份转发,让他温暖我的双眼。

留下一波关注,让它停泊在枫桥边。

点赞的你,还在坚持那份情感。

许多年以后才发觉,又回到你面前。

今天就写到这,我是吴事生飞,下次再见。

企业战略规划常见问题分析 企业视频课程

img

Dwight

关注

每年倒闭的企业何其多,除了市场因素外,大多数企业倒闭的原因之一还在于企业缺乏根本的战略规划。企业没有一个好的战略规划,就无法建立一个明确的发展目标,没有目标,怎么能在市场洪流中站稳脚跟呢?纵观国内外大企业,无一不对企业战略规划高度重视,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若想抢占更多市场,就更要在企业战略中规划出一条不同于他人的特色道路。摩天之星股份见到很多企业在进行企业战略规划都会犯一些基本错误,下面我们来盘点一下。

企业产品定位模糊

连自己都无法说清自身特色的企业是无法在市场的洪流中站稳脚跟的。企业的长远发展离不开自身的产业特色与优势,一昧的跟随大众只会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掉。另一方面,无法确定企业产品定位其实也就意味着难以确定企业在市场上的定位,这样极易造成项目失败、资金无法回笼的局面。有别于大众的想法、对自身深刻的认知不仅能更好的打造企业品牌形象,更能有助于企业战略的实施。

企业无长远战略目标

企业的发展方向是企业在进行战略规划时要考虑的第一要素,没有明确的方向压根就谈不上战略这回事。有些企业没有意识到战略规划的重要性,认为市场的千变万化中进行长远计划毫无意义,他们对企业的规划完全来自于短期市场需求或资源利用,在摩天之星股份看来,这种想法十分荒谬。战略讲究的就是长远性,是企业发展的蓝图,涉及到的是企业的成长性,一个没有长远战略规划的企业等于无战略,最终还是会被时代所淘汰。

企业战略规划口号性

企业战略不是口号也不是某个灵光一现的想法,而是一个科学严谨具有系统性的过程,涉及到企业内部外部各种方方面面的调研,需要一定的理性分析,这是一个为了实现目标而进行可行性论证的过程,而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就能完成的。有些企业家缺乏系统性思考,以口号代替战略,最终使得企业历经沉浮,经受不住风险。

企业战略规划缺乏可操作性

某些企业为了体现出自己的能力,盲目抬高目标,最终导致企业战略无法实现;还有的企业战略规划流于表面,完全就是纸上谈兵毫无切实可行的能力,这些企业的战略规划说到底还是空谈而已。企业战略目标不是随心所欲制定的,它的重点在于能不能有效利用现有资源以实现最大价值,这与企业实力有关。所以,在制定企业战略时,要着重考虑可操作性。

以上列举的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如果不尽快改正,一定会给企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总而言之,对于企业而言,战略的好坏已成为影响企业成败的关键。

新时代的企业战略思维是什么?(企业家必读) 企业视频课程

img

元槐

关注

在这个巨变的时代,每一个行业都会出现全新的参与者,每一个原有的对手都在改,每一个企业都在转型或者创新。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存活下来的肯定是好的企业,转变战略思维是上上策。

新时代的战略思维是什么?企业如何能顺利的落地发展战略、实现公司经营目标,管理者如何避免那种面对战略实施遇到困境不知从何入手的窘境?

3月19-21日,聚商圈产融商学系统之《企业发展战略》总裁会,200位企业家跟随聚商圈智库导师、实战型战略专家马志坚老师,打破惯性思维,学习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指导思想和商业领先的六大模式等战略落地实操。

马志坚老师,连续22年一直专业从事管理咨询和创业投资实践工作,累计主持和参与超300家大中型企业的战略、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咨询项目,典型客户包括:宝钢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武汉卷烟厂、LG(中国)、联想集团、索尼爱立信、渣打银行、交通银行、阿尔卡特、埃克森美孚、日本理光、东风日产等知名企业;还包括欧亚达家居、凯迪水务、安诺其股份等众多创新型成长性民营企业。

老师用诙谐幽默、通俗易懂的形式,帮助大家把头伸到云彩里,脚踩在大地上!酣畅淋漓地学习,过千条学员的课程分享,全方位无死角的战略总裁班,现场企业家同学对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思想和流程步骤已了然于心!

课程最后一天,在马志坚导师的带领下,企业家的学习进入战略规划的实操环节:以用户导向价值创新的商业模式,着眼于赢的竞争战略,以及能力为本的战略实施;系统理论+实战工具+典型案例,让全场企业家大呼过瘾!聚商圈这一开年巨作,助推会员企业进入高速发展的轨道!

课程现场马志坚老师都讲了哪些干货呢?小编节选几段精彩内容,分享给大家。

1、战略是一种思维方式

企业发展战略,首先当然关注的是“自身的持续发展”,然后才是“竞争对手”。所以一套完整的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第一层面是“商业模式设计”,第二层面是“竞争战略规划”,第三层面是“战略实施计划”。

但在现实中,不少的企业,往往在市场上一登场一露脸,完全没弄清“做什么、为谁做、怎么做”之前,便闷头闭眼直愣愣扑向竞争的漩涡,既没有清晰的商业模式设计,更谈不上战略创新,盲目的投入竞争,往往无法摆脱“价格战”这种粗放和初级的竞争手段,生存尚且不易,发展就更勉为其难。

马志坚老师就用了万科、万达和乐视的案例,深刻而生动地讲解了战略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依靠“心胸”和“眼光”支撑的思维方式,审时度势、把握方向、掌握节奏是战略创新和战略规划的关键要素。同时企业的发展战略也不是“一锤子定终身”,而是需要根据企业内外环境不断调整变化,“一边打一边向”,作为企业家永远不可以停下思考、不可以停下观察。

2、战略为“展”,而非“战”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战略是为企业更好的发展,而非打败竞争对手的战斗。

竞争的本质是为了双方更好,战略的本意是为了规避竞争。

弯道超车容易翻车,即使超过别人,也容易引起别人反感,可能会被别人再超过。现在真正需要的是换道超车,这对于企业来说就是创新。战略创新其实就是开创新的跑道。

战略一定要有可行性分析,战略思维的大忌是不能走极端,战略就是约束我们内心的不理性。

战略三部曲:大胆创想、小心求证、边打边向。战略规划最忌讳的就是完美,就像人一样,如果一个人特别完美,这个人多半是伪君子,真正的梦想家不追求完美。

任何一家企业,都应该界定和发展自己的核心事业,只有核心事业才可以形成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影响力,只有核心事业才能为企业持续创造价值,并最终可能成为行业的领导者。

3、企业家精神与思维模式

企业家的原意是冒险事业的经营者和组织者。因此企业家精神对应的包括:

冒险精神:顽强的意志,高超的能力,风险与效益的精明权衡;

创新精神:颠覆的勇气,创造的情怀,趋势与机会的敏锐把握;

进取精神:永不满足,永不言败,执着于货币化的财富追求;

英雄情结:征服世界,开创未来,获得精神意志的充分自由。

此外,企业家有三力:创造力、洞察力和统帅力。企业家以创造价值为己任。

成功的企业家,他们的思维模式也往往表现出一些典型的共性。如考虑经营核心问题和业务体系设计时,一般总是依照“为什么、凭什么、怎么办”的基本逻辑展开;考虑经营管理性问题,往往总是依次聚焦于“盈利、成长、风险控制”三个关键主题并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而对待战略性问题,则按照“方向、路径、节奏”三要素来把握基调。几乎所有领导型企业家,在谋划企业长远发展的时候,都普遍坚持这样一种发展思维。

4、商业模式创新五步

商业模式创新的第一步是建立行业愿景。商业模式的创新源于企业家的“洞见”,即透过现象看本质,洞察行业未来大趋势,洞见源于企业家的信念和追求。展开来说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企业使命,即我们的根本任务是什么;第二是企业愿景,我们的终极理想是什么;第三是核心价值观,即我们的根本立场是什么,我们坚守什么。

清楚地回答这三个问题,就需要一个企业家在骨子中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比如马云提出的“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企业家还需要是一个高超的协调者;协调各种矛盾和关系,协调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最后企业家还需要是一名铁腕行动者,坚决革故鼎新,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

商业模式创新的第二步是打破行业惯例,企业家一定要用于率先打破行业惯例,发现价值蓝海,创新价值曲线。在课上,马志坚老师详细的剖析了美国西南航空利用“打破行业惯例”的手法一手打造出极具竞争力的“廉价行业商业模式”,即放弃在餐饮服务、候机室、座舱选择方面的竞争,而重点在速度、和友好服务方面发力,形成“飞机的速度,汽车的价格”的独特竞争优势。

商业模式创新的第三步是顺势超越升级。前面马老师提出要打破行业惯例,而打破行业惯例的有效策略就是主动超越。在商业模式大楼上,一层楼卖产品,二层楼买服务,三层楼买感觉,四层楼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五层楼是建立共享资源平台,六层楼则最高级,是共享生态圈。

商业模式创新的第四步是全面价值整合,即如何创造利润,以及如何分配利润。因为商业模式是关于企业如何经营的一种创造性整体构思和设计,其中包含一系列的价值定位和价值整合,并集中落实为营销策略、供应链系统和财务效益三者之间的整体协同和有效实现,从而确保企业的可持续盈利成长。通俗地说,就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商业模式是企业创造价值的因果逻辑。

商业模式创新的第五步是三维模式构建。三维指的是营销维度、供应链维度、财务维度。营销维度解决的是如何吸引潜在用户,它要回答:做什么、为谁做、有何特色这三个问题;供应链维度解决的是如何拥有忠诚客户,它要回答:有何价值、如何做这两个问题;财务维度解决的是如何实现持续发展的问题,它要回答如何实现利润、如何持续增长、如何控制风险的问题。三维商业模式的优势在于实现独特客户价值、别人难以模仿和自身脚踏实地。

5、支撑战略实施的人才机制

再好的战略都要落实在人事安排,因此战略的立足点是人才培养机制。

1.选人,品种最重要,选择有缘人,要有信仰。2.育人,培训,激励,提升专业能力,培养忠诚度。3.用人,各类型人才搭配,同时,组织架构用于分配资源(人财物)的蓝图,越关键岗位越要流动。4.留人,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没有淘汰就没有选择。

人力配置是将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上去,其目标是“知人善任”。

马志坚老师经典语录

1、决定企业命运的根本逻辑:商业模式、核心技术、经营管理。

2、公司运转靠两个轮子:商业模式(前轮)和技术创新(后轮)。

3、企业需要3种人:

1)是干才,能干之人;

2)是秀才,出主意,不是当事人,旁观者清,能看清局势;

3)是奴才,就是忠心耿耿的人。

4、情商三部曲:

1)知道自己要什么;

2)知道别人要什么;

3)求同存异发展。

5、战略为“展”不为“战”。

1)用户导向 价值创新【商业模式】

2)对手导向 着眼于赢【竞争战略】

3)绩效导向 能力为本【战略实施】

6、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边打边向。

7、企业家三力:创造力、洞察力、统帅力。

8、“模式”不是“金点子”而是“整体创新”。

核心理念核心价值系统规划整体架构行动规则操作手册—— 构成系统性创新性整

9、战略的目的是攻心,让竞争对手不敢打你的主意,其次是攻城。通过套路的学习入门(先把系统流程玩熟),然后通过自己的学习和领悟寻找解决方案。

img

在线咨询

建站在线咨询

img

微信咨询

扫一扫添加
动力姐姐微信

img
im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