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性能检测评分
注:本网站页面html检测工具扫描网站中存在的基本问题,仅供参考。
奖金要交个人所得税吗
您的年终奖、工资要交多少个税?计算方法大全拿去用! 企业视频课程
快年底了
心心念念的年终奖要来了
年终奖个税该怎么算?
日常工资个税如何算?
您算对了吗?
想知道?
这都不是事儿
小能手编编为您科普一下工资纳税的来龙去脉~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四、劳务报酬所得;
五、稿酬所得;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八、财产租赁所得;
九、财产转让所得;
十、偶然所得;
十一、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工资是税收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编很荣幸地告诉你
你为国家税收作贡献啦!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捐赠的部分,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从应纳税所得中扣除。
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可以根据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汇率变化情况确定附加减除费用,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一、7种不同工资情况个税计算方法
工资个税计算不用再犯愁了!7种不同工资情况的计算方法,小编给大家奉上秘籍!
为了避免大家看不懂计算,小编特意把工资个税税率表贴出来。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注: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3500费用后的所得额;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不会算?
个税表在此!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1
不超过1500元的
不超过1455元的
3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超过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
10
105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超过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超过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
25
100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超过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
30
2755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过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
35
550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超过57505元的部分
45
13505
情况1:1个月内工资分次发放的计税
小编小编,我2017年10月15日取得上半个月工资收入为3500元,10月31日取得下半个月工资3000元,五险一金为500元,那么我应纳个人所得税为多少?
(1)常规计算法:
3500+3000-3500-500=2500
因为1500
所以1500×3%+1000×10%=145
(2)速算法:(6500-3500-500)×10%-105=145
王小五:还有速算法??
当然有啦!
情况2:2个月的工资在一个月发放的计税
员工刘某2017年8月份一次性取得了6月、7月的工资,其中6月份工资金额4500元,7月份为3000元,计算应纳个税?
刘某应纳个税=(4500+3000-3500)*10%-105=295元
提醒1:
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后计算应纳税所得,按月计征,由扣缴义务人在支付时代扣税款。如果在一个月内取得两个月的工资,应当合并计征个税。
提醒2:
如果属于补发以前月份工资的情形,建议携带相关资料向主管税务机关说明情况,经批准后才可以分解到工资原来所属的月份代扣个税。
情况3:两处以上取得工资的计税
职工刘某7月份从甲公司取得工资4000元,从乙公司也取得工资8000元,请问如何代扣个税?
甲公司扣缴个人所得税为=(4000-3500)×3%-0=15元;
乙公司扣缴个人所得税为=(8000-3500)×10%-105=345元;
如该个人选择到甲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汇总纳税,申报税款为(8000+4000-3500)×20%-555=1145元。
应补个人所得税:1145-345-15=785元。
提醒1:
个人取得两处及以上所得的,应分别由扣缴义务人进行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同时其本人应选择并固定向其中一处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自行申报;
提醒2:
合并纳税是指纳税人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同一项目两处收入要合计,且只能减除一次费用扣除标准;
提醒3:
自行申报的纳税义务人,在申报纳税时,其在中国境内已扣缴的税款,准予按照规定从应纳税额中扣除。
情况4:外籍职工取得工资的计税
职工戴尔属于外籍人士,7月份工资12000元,计算个税?
个税=(12000-3500-1300)*20%-555=885元
提醒1:
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可以根据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汇率变化情况确定附加减除费用,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提醒2:
附加减除费用,是指每月在减除3500元费用的基础上,再减除1300元的费用,相当于减除4800元的费用。
情况5:符合条件的健康险可抵扣工资个税
职工刘某所在公司为自己购买了疾病保险,并取得税优识别码,全年共计保费1200元,假若刘某2017年8月份工资薪金4000元,请计算刘某8月份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多少?
个税=(4000+1200-3500-100)*10%-105=55元
提醒1:
单位统一为员工购买的,视同个人购买,按照单位为每一员工购买的保险金额分别计入其工资薪金,并在2400元/年(200元/月)的标准内按月税前扣除;
提醒2:
单位为员工购买的商业保险应并入当月工资薪金计算个人所得税。
情况6:取得过节福利的计税
职工刘某2017年2月份工资4000元,本月发放了过年福利1000元,计算2月份工资的个税?
个税=(4000+1000-3500)*3%-0=45元
提醒1:
过节发放人人有份的食品、购物券等补贴,是要并入当月工资缴纳个人所得税;
提醒2:
《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第四项规定,福利费免征个人所得税,所说的福利费,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从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提留的福利费或者工会经费中支付给个人的生活补助费;生活补助费是指由于某些特定事件或原因而给纳税人或其家庭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困难,其任职单位按国家规定从提留的福利费或者经费中向其支付的临时性生活困难补助。
情况7:取得差旅补贴的计税
职工刘默2017年7月份工资4000元,本月出差10天,报销差旅补贴1000元,计算7月份工资的个税?
个税=(4000-3500)*3%-0=15元
提醒1: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公告》(国税发〔1994〕089号)规定,“差旅费津贴”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或者不属于纳税人本人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收入,不征个人所得税;
提醒2:
企业发放的差旅费津贴不超过各地财政部门制定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规定的标准;
提醒3:
企业:自行应建立《差旅费管理办法》,差旅费津贴标准符合企业实际经营需要的,在标准内实际支付出差人员的差旅费津贴允许税前扣除;
提醒4:
所在单位没有相关规定的,按各地财政部门制定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规定的差旅费津贴标准执行;
二、年终奖个税计算方法
年终奖个税的计算方法,
遵循1个原则、
2个步骤、
3个注意事项
1个原则:
对于职工个人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
2个步骤:
1、将个人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如果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减除标准,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减除标准的差额”后的余额,按上述方法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2、将个人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按上一步确定出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征税。
(1)、如果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减除标准的,税款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个人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如果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减除标准的,税款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个人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减除标准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3个注意事项:
1、提醒: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方法只允许采用一次;
2、年终奖多发一元钱,但结果拿到手的奖金却少了一千多元。年终奖在1.8万、5.4万、10.8万、42万、66万和96万这几个临界点,会出现年终奖多发1元,税后收入反而减少的情况,如下:
发18001元比18000元多纳税1154.1元;
发54001元比54000元多纳税4950.2元;
发108001元比108000元多纳税4950,25元;
发420001元比420000元多纳税19250.3元;
发660001元比660000元多纳税30250.35元;
发960001元比960000元多纳税88000.4元;
3、提醒:个人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的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案例1
林先生2015年12月份工资4800元,年底取得年终奖42000元,计算12月份工资以及年终奖的个税?
工资的个税=(4800-3500)*3%-0=39元
年终奖的个税计算分为2步
第一步:确定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42000/12个月=3500元
找到对应的税率为10% 以及对应的速算扣除数为105元
第二步:计算应纳税款
应交个税
=42000*10%-105=4095
案例2
林先生是中国公民,2016年12月自单位取得当月工资3000元,同时领取年终奖金20000元。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情况下,计算林先生年终奖应纳的个人所得税款。
案例分析
该笔奖金是单位发给林先生年终奖励,属全年一次性奖金。因此,需要首先确定该笔奖金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之后再计算其应纳税款。
确定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林先生当月工资低于3500元的费用减除标准,故其每月平均奖金=[20000-(3500-3000)]÷12=1625元,对照工资、薪金所得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分别为10%、105。
计算应纳税款:林先生应纳税额=[20000-(3500-3000)]×10%-105
=19500×10%-105=1845(元)
举报偷漏税违法行为,获得的奖励,需要缴纳个税吗? 营销视频课程
实名举报当地一家公司偷逃税款,获得市税务局奖励5万元,需要缴纳个税吗?
不需要缴纳个税,免征个税。
提醒大家:并非所有的奖金都能免征个人所得税,而对于纳税人从单位获得的季度奖金、年终奖金、超额奖金等名目繁多的奖金都应该按照税法规定缴纳个税。
政策:按照(1994)财税字第020号文件规定,下列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①个人举报、协查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而得到的奖金;
②个人办理代扣代缴税款手续,按规定取得的扣缴手续费;
③个人转让自用达5年以上、并且是惟一的家庭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
④达到离休、退休年龄,但确因工作需要,适当延长离休退休年龄的高级专家(指享受国家发放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学者),其在延长离休退休期间的工资、薪金所得,视同退休工资、离休工资免征个人所得税。
来源:郝老师说会计
理财 - 2017绩效工资怎么算绩效工资要交个税吗? 营销视频课程
绩效工资分为广义绩效工资和狭义绩效工资,广义绩效工资又称绩效加薪、奖励工资或与评估挂钩的工资。那么,2017绩效工资怎么算,绩效工资要交个税吗,下面就随小编来了解下吧。
绩效工资要交个税吗
绩效工资又称绩效加薪、奖励工资或与评估挂钩的工资,是以职工被聘上岗的工作岗位为主,根据岗位技术含量、责任大小、劳动强度和环境优劣确定岗级,以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力价位确定工资总量,以职工的劳动成果为依据支付劳动报酬,是劳动制度、人事制度与工资制度密切结合的工资制度。
2017绩效工资怎么算?
首先根据企业净利润来制定整体员工工资总额,在根据工资总额制定计件工资与基数。大致是生产数量×计件工资×基数=绩效工资这是一般公司的计算标准。事业单位的绩效评估办法不能变成简单“计工分”的形式,要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在规范事业单位工资、津贴制度的同时,逐步形成合理的绩效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完善的分配激励机制和健全的分配宏观调控机制。
其次,绩效管理应该更多关注员工内在的积极性,让他们有发自内心的对单位的热爱,有发自内心的主人公感觉,有充足的能量,有高度的责任感。最后,绩效工资改革应该规范事业单位本身的经费使用,使得其更专注于“提高公益服务水平”。
绩效工资要交个税吗?
绩效工资要交个税吗?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的规定,实行年薪和绩效工资的单位,个人取得年终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按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由扣缴义务人发放时代扣代缴。
绩效工资具体计税办法是:(一)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如果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按上述办法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二)将雇员个人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按本条第一项确定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征税,计算公式如下:1、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
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三)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其它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重磅!个税改革后关于年终奖看这里!别多缴税! 流量视频课程
1.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计算缴纳工资个税,按照适用5000元新的费用标准和新的税率表,还是“一个月一个月的算”,并没有说“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也就是说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是存在的。
@所有人,10月1日后这么算工资个税!含计算方法、税率表及速算扣除数
2.自2019年1月1日起,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至于,2019年1月1日起,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是否存在,真的不知道!等政策明确。如果不存在,可能会变向增加以年终奖为主要来源的个人的个税税负。
3.建议发年终奖“等会”
在不考虑当月发放工资的情况下计算年终奖个税(即假设当月扣除三险一金工资超过5000元),年终奖金额就是应纳税所得额。
【心急状态下】如果9月份发,适用3500元旧的费用标准和旧的税率表
(1)应纳税所得额=年终奖金额=140,000.00
(2)平均每月=应纳税所得额÷12=140,000.00÷12 =11,666.67
(3)平均每月11,666.67,参照2018年10月前税率表,得到税率25%,速算扣除数1,005.00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140,000.00×25%-1,005.00 =33,995.00
(4)税后年终奖=税前年终奖-应纳税额 =140,000.00-33,995.00 =106,005.00
【看过文章情况下】按照公布《个人所得税法》修改方案,如果在10月份以后发,适用5000元新的费用标准和新的税率表
(1)应纳税所得额=年终奖金额=140,000.00
(2)平均每月=应纳税所得额÷12 =140,000.00÷12 =11,666.67
(3)平均每月11,666.67,参照修正案公布税率表,得到税率10%,速算扣除数210.00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40,000.00×10%-210.00 =13,790.00
(4)税后年终奖=税前年终奖-应纳税额=140,000.00-13,790.00=126,210.00
没有对比没有伤害
税后年终奖相差=126,210.00-106,005.00=20,205.00
或个税多缴额=33,995.00-13,790.00=20,205.00
提醒一下,年终奖(不考虑当月发放工资的情况下)10万元,个税多缴额9655元。
4.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个人纳税人,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只允许采用一次(国税发〔2005〕9号文件)2018年度已经发过全年一次性奖金的企业您就“飘过”(没有年终奖的企业在蓝天上飘过,有点高)至于2019年1月1日起,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是否存在真的不知道,属于2018年还没有发过全年一次性奖金的企业,一定要好好珍惜“只允许采用一次”的机会,过期不候。
5.多发一元钱,年终奖多缴个税8.8万元的!适用5000元新的费用标准和新的税率表的年终奖“坑”表如下:
来源:xiaochenshuiwu
您的年终奖、工资要交多少个税?计算方法大全拿去用! 推广视频课程
快年底了
心心念念的年终奖要来了
年终奖个税该怎么算?
日常工资个税如何算?
您算对了吗?
想知道?
这都不是事儿
小能手编编为您科普一下工资纳税的来龙去脉~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四、劳务报酬所得;
五、稿酬所得;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八、财产租赁所得;
九、财产转让所得;
十、偶然所得;
十一、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工资是税收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编很荣幸地告诉你
你为国家税收作贡献啦!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捐赠的部分,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从应纳税所得中扣除。
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可以根据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汇率变化情况确定附加减除费用,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一、7种不同工资情况个税计算方法
工资个税计算不用再犯愁了!7种不同工资情况的计算方法,小编给大家奉上秘籍!
为了避免大家看不懂计算,小编特意把工资个税税率表贴出来。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注: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3500费用后的所得额;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不会算?
个税表在此!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1
不超过1500元的
不超过1455元的
3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超过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
10
105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超过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超过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
25
100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超过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
30
2755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过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
35
550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超过57505元的部分
45
13505
情况1:1个月内工资分次发放的计税
小编小编,我2017年10月15日取得上半个月工资收入为3500元,10月31日取得下半个月工资3000元,五险一金为500元,那么我应纳个人所得税为多少?
(1)常规计算法:
3500+3000-3500-500=2500
因为1500
所以1500×3%+1000×10%=145
(2)速算法:(6500-3500-500)×10%-105=145
王小五:还有速算法??
当然有啦!
情况2:2个月的工资在一个月发放的计税
员工刘某2017年8月份一次性取得了6月、7月的工资,其中6月份工资金额4500元,7月份为3000元,计算应纳个税?
刘某应纳个税=(4500+3000-3500)*10%-105=295元
提醒1:
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后计算应纳税所得,按月计征,由扣缴义务人在支付时代扣税款。如果在一个月内取得两个月的工资,应当合并计征个税。
提醒2:
如果属于补发以前月份工资的情形,建议携带相关资料向主管税务机关说明情况,经批准后才可以分解到工资原来所属的月份代扣个税。
情况3:两处以上取得工资的计税
职工刘某7月份从甲公司取得工资4000元,从乙公司也取得工资8000元,请问如何代扣个税?
甲公司扣缴个人所得税为=(4000-3500)×3%-0=15元;
乙公司扣缴个人所得税为=(8000-3500)×10%-105=345元;
如该个人选择到甲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汇总纳税,申报税款为(8000+4000-3500)×20%-555=1145元。
应补个人所得税:1145-345-15=785元。
提醒1:
个人取得两处及以上所得的,应分别由扣缴义务人进行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同时其本人应选择并固定向其中一处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自行申报;
提醒2:
合并纳税是指纳税人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同一项目两处收入要合计,且只能减除一次费用扣除标准;
提醒3:
自行申报的纳税义务人,在申报纳税时,其在中国境内已扣缴的税款,准予按照规定从应纳税额中扣除。
情况4:外籍职工取得工资的计税
职工戴尔属于外籍人士,7月份工资12000元,计算个税?
个税=(12000-3500-1300)*20%-555=885元
提醒1:
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可以根据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汇率变化情况确定附加减除费用,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提醒2:
附加减除费用,是指每月在减除3500元费用的基础上,再减除1300元的费用,相当于减除4800元的费用。
情况5:符合条件的健康险可抵扣工资个税
职工刘某所在公司为自己购买了疾病保险,并取得税优识别码,全年共计保费1200元,假若刘某2017年8月份工资薪金4000元,请计算刘某8月份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多少?
个税=(4000+1200-3500-100)*10%-105=55元
提醒1:
单位统一为员工购买的,视同个人购买,按照单位为每一员工购买的保险金额分别计入其工资薪金,并在2400元/年(200元/月)的标准内按月税前扣除;
提醒2:
单位为员工购买的商业保险应并入当月工资薪金计算个人所得税。
情况6:取得过节福利的计税
职工刘某2017年2月份工资4000元,本月发放了过年福利1000元,计算2月份工资的个税?
个税=(4000+1000-3500)*3%-0=45元
提醒1:
过节发放人人有份的食品、购物券等补贴,是要并入当月工资缴纳个人所得税;
提醒2:
《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第四项规定,福利费免征个人所得税,所说的福利费,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从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提留的福利费或者工会经费中支付给个人的生活补助费;生活补助费是指由于某些特定事件或原因而给纳税人或其家庭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困难,其任职单位按国家规定从提留的福利费或者经费中向其支付的临时性生活困难补助。
情况7:取得差旅补贴的计税
职工刘默2017年7月份工资4000元,本月出差10天,报销差旅补贴1000元,计算7月份工资的个税?
个税=(4000-3500)*3%-0=15元
提醒1: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公告》(国税发〔1994〕089号)规定,“差旅费津贴”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或者不属于纳税人本人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收入,不征个人所得税;
提醒2:
企业发放的差旅费津贴不超过各地财政部门制定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规定的标准;
提醒3:
企业:自行应建立《差旅费管理办法》,差旅费津贴标准符合企业实际经营需要的,在标准内实际支付出差人员的差旅费津贴允许税前扣除;
提醒4:
所在单位没有相关规定的,按各地财政部门制定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规定的差旅费津贴标准执行;
二、年终奖个税计算方法
年终奖个税的计算方法,
遵循1个原则、
2个步骤、
3个注意事项
1个原则:
对于职工个人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
2个步骤:
1、将个人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如果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减除标准,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减除标准的差额”后的余额,按上述方法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2、将个人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按上一步确定出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征税。
(1)、如果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减除标准的,税款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个人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如果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减除标准的,税款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个人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减除标准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3个注意事项:
1、提醒: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方法只允许采用一次;
2、年终奖多发一元钱,但结果拿到手的奖金却少了一千多元。年终奖在1.8万、5.4万、10.8万、42万、66万和96万这几个临界点,会出现年终奖多发1元,税后收入反而减少的情况,如下:
发18001元比18000元多纳税1154.1元;
发54001元比54000元多纳税4950.2元;
发108001元比108000元多纳税4950,25元;
发420001元比420000元多纳税19250.3元;
发660001元比660000元多纳税30250.35元;
发960001元比960000元多纳税88000.4元;
3、提醒:个人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的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案例1
林先生2015年12月份工资4800元,年底取得年终奖42000元,计算12月份工资以及年终奖的个税?
工资的个税=(4800-3500)*3%-0=39元
年终奖的个税计算分为2步
第一步:确定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42000/12个月=3500元
找到对应的税率为10% 以及对应的速算扣除数为105元
第二步:计算应纳税款
应交个税
=42000*10%-105=4095
案例2
林先生是中国公民,2016年12月自单位取得当月工资3000元,同时领取年终奖金20000元。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情况下,计算林先生年终奖应纳的个人所得税款。
案例分析
该笔奖金是单位发给林先生年终奖励,属全年一次性奖金。因此,需要首先确定该笔奖金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之后再计算其应纳税款。
确定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林先生当月工资低于3500元的费用减除标准,故其每月平均奖金=[20000-(3500-3000)]÷12=1625元,对照工资、薪金所得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分别为10%、105。
计算应纳税款:林先生应纳税额=[20000-(3500-3000)]×10%-105
=19500×10%-105=184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