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动力 > 头条 > 缴税会计分录

网站性能检测评分

注:本网站页面html检测工具扫描网站中存在的基本问题,仅供参考。

缴税会计分录

【会计案例】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案例解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推广视频课程

img

华盼晴

关注

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构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定义: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

很多初学者看到这几句话如坠云雾,迷茫不已,暂且莫慌,看看便知。

川哥以固定资产为例,某固定资产2014年1月1日刚购入,入账金额100万,残值为0,使用年限2年,会计每年折旧额50万、50万,税法要求每年折旧额30万、70万。

201411

账面价值=100万

计税基础=未来可税前扣除的金额=100万

分析:站在起点,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相等。

20141231

账面价值=100-50=50万

计税基础=未来可税前扣除的金额=100-30=70万

分析:满1年时,会计上折旧了50万,账面价值变为50万,很容易理解。关键是税法要求第1年只能税前扣除30万,那么未来可以税前扣除70万,显然计税基础为70万。

20151231

账面价值=100-50-50=0

计税基础=未来可税前扣除的金额=100-30-70=0

分析:使用期满无残值,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都变为0.

川哥讲会计小结:站在2014年12月31日的位置,2014年度会计上折旧了50万,税法只能扣除30万,也就是说2014年税法比会计多缴税了,那么2015年税法比会计要少缴税,那么2015年税法可以多扣除,因此称之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预期2015年可以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符合资产的定义,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案例拓展:假设2014年利润总额100万,2015年利润总额200万,企业所得税率25%,那么

2014年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25(100*25%)

    递延所得税资产        5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30((100+20)*25%)

2015年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50(200*25%)

  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45((200-20)*25%)

      递延所得税资产           5

现在再回头看看这句话

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构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2014年12月31日,资产账面价值50万<计税基础70万,税法上未来可以扣除70万,可以比会计多扣除20万,当然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资产了。


小规模纳税人按季度申报增值税的账务处理 行业视频课程

img

Gretel

关注

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合理简并纳税人申报缴税次数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6号)规定,自2016年4月1日起,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缴纳增值税、消费税、文化事业建设费,以及随增值税、消费税附征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税费,原则上实行按季度申报。小规模纳税人按季度申报增值税的会计是如何处理呢?

【例】某小规模纳税人是工业企业,企业所得税实行核定征收,应税所得率为10%,2018年第一季度销售收入合计为80 000元(不含税,下同),其中1月销售收入为50 000元,2月销售收入为20 000元,3月销售收入为10 000元,如何申报增值税?(暂不考虑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

按照《财政部印发〈关于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和营业税的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财会〔2013〕24号)规定,会计分录如下:(单位:元,下同)

一、按月申报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一)1月会计处理:

借:应收账款 51 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1 500

(二)2月会计处理:

1.缴纳上月计提的增值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1 500

贷:银行存款 1 500

2.借:应收账款 20 6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额) 600

3.减免税额转营业外收入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额) 600

贷:营业外收入 600

(三)3月会计处理:

1.借:应收账款 0 3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额) 300

2.减免税额转营业外收入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额) 300

贷:营业外收入 300

二、按季度申报增值税的会计处理

(一)1月会计处理:

借:应收账款 51 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1 500

(二)2月会计处理:

借:应收账款 20 6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额) 600

(三)3月会计处理:

1.借:应收账款 10 3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额) 300

2.3月末,计算本季度销售收入是否达到免征增值税条件,如果达到免征增值税条件时,将有关应交增值税转入营业外收入。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1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额) 6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额) 300

贷:营业外收入 2 400

3.季度末计算企业所得税2 000元

借:所得税费用 2 000(80000×10%×25%)

贷:应交税费——应纳企业所得税 2 000

如果按月申报增值税,1月缴纳增值税1 500元,2月免征增值税600元,3月免征增值税300元;第一季度合计缴纳增值税1 500元,免征增值税合计900元。

如果按季度申报增值税,缴纳增值税为零,免征增值税合计2 400元。可见,按月申报比按季度申报出现多缴增值税1 500元。

因此,按季度申报增值税时,每月只做计提增值税的会计处理,不做缴纳或免征增值税的会计处理,季度末合并计算销售额,如果达到免征增值税条件时就将计提的增值税合计转入营业外收入,如果不符合免征增值税条件时,按季度合并销售额全额计算缴纳增值税。

固定资产清理后亏损需要交税吗? 营销视频课程

img

韦代男

关注

导读:本文所述是关于固定资产清理后亏损需不需要交税的相关内容介绍,对此不知道大家对于该问题是否了解,根据小编的了解一般需要看情况而论,通常是净损失抵减了所得税,如下文。

固定资产清理后亏损需要交税吗?

答:所得税是按利润总额计算,你公司这个业务即使产生利润,如果利润总额为零或负数,同样不需缴税.

不用缴纳企业所得税了.前提是你们的销售不是关联方交易.

因你是低于净值销售的,所以最终会计分录是转入到营业外支出的.

分录如下:

借:营业外支出--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固定资产清理净损失可以抵税;

固定资产清理净损失记入营业外支出;

因此企业的利润总额因营业外支出增加而减少,从而少交企业所得税.

固定资产损失不能够税前扣除?

答:根据相关规定:

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应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后方能在税前扣除.

未经申报的损失,不得在税前扣除.

因此,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税前扣除,需要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25号准备资产损失申报资料,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后方能在税前扣除.

企业已经作为损失处理的资产,在以后纳税年度又全部收回或者部分收回时,应当计入当期收入.

因此,固定资产清理后亏损一般是不需要交税的,固定资产清理净损失可以抵税,本文由会计学堂小编为大家提供参考,更多详细内容敬请关注会计学堂官网进行了解.

税控盘维护费抵减的申报表填写方法+会计分录 企业视频课程

img

小鲜鱼

关注

今天给大家讲一下小规模和一般纳税人的税控盘维护费抵减的申报表填写和账务处理。

这里有一个粉丝的问题:我们公司是小规模的,7月份交了税控盘维护费,但是这个季度我们不用缴税,这个费用能留到下个季度全额抵减吗?

下图是小规模纳税人的申报表部分截图:

税控设备费用及技术维护费可全额抵减,具体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讲就是填写在申报表的16行进行抵减。

当本期发生额小于或等于第15栏“本期应纳税额”时,按本期实际发生额填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第16栏“本期应纳税额减征额”抵减当期税额;

当本期发生额大于第15栏“本期应纳税额”时,按本期第15栏“本期应纳税额”的金额填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第16栏“本期应纳税额减征额”,本期减征额不足抵减部分结转下期继续抵减。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关于降低增值税税控系统产品及维护服务价格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7〕1243号)规定,将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专用设备中的USB金税盘零售价格由每个490元降为200元,报税盘零售价格由每个230元降为100元。从事增值税税控系统技术维护服务的有关单位,向使用税控系统产品的纳税人提供技术维护服务收取的费用 , 由每户每年每套330元降为280元;对使用两套及以上税控系统产品的,从第二套起减半收取技术维护服务费用。

1

纳税人缴纳了2017年的维护费280,当期应纳税额为1000,填表如下:

直接一次性抵减完毕了。

缴纳手续费时:

借:管理费用 280

贷:银行存款 280

同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280

贷:管理费用 280

2

纳税人缴纳了2017年的维护费280,当期应纳税额为200,填表如下:

只能够在当期抵减200,剩余的80结转下期继续抵减。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200

贷:管理费用 200

如果下期仍然没有产生应纳税额,则16,行不填写数字。直到有了应纳税额,比如下期应纳税额又是1000,则把最后的80抵减了。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80

贷:管理费用 80

一般纳税人涉及填写三张表:

情况一、本期产生500的应纳税额,那么330可以全部抵减完。那么申报表填写如下:

1、《增值税减免税申报明细表》

选择减免性质名称:财税[2012]15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和技术维护费用抵减增值税税额有关政策的通知。

本期发生额填写330;本期应抵减税额填写330;本期实际抵减税额填写330。

2、《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4》税额抵减情况表。

3、主表第23行,填写330。

情况二、本期产生200的应纳税额,那么330不能全部抵减完。剩下的部分只能留到下次继续抵减。那么申报表填写如下:

1、《增值税减免税申报明细表》选择减免性质名称:财税[2012]15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和技术维护费用抵减增值税税额有关政策的通知。

本期发生额填写330;本期应抵减税额填写200;本期实际抵减税额填写200,期末余额130。

本期发生额填写330;本期应抵减税额填写200;本期实际抵减税额填写200。

3、主表第23行,填写200。

/

账务处理

一般纳税人:

缴纳服务费时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同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减免税款)

贷:管理费用

来源:二哥税税念,作者:蓝色螺钉。

会计实务——增值税进项税额和销项税的会计处理怎样做账? 营销视频课程

img

Liao

关注

一、增值税帐务处理

1、发生销售时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纳增值税—销项税额

2、购进原材料时

借:原材料

借:应纳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

3、如果当月有进项税额转出

借:在建工程(或固定资产、应付福利费等)

贷:应纳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二、月末结转

1、月末,增值税经计算为应交的,即:余额在贷方(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则: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次月交纳时:

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2、月末,增值税经计算为多交的,则: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多交增值税)

收到退库时(抵减以后期间应交增值税的,无需编制会计分录):

3、月末,增值税经计算为期末留抵税额的(余额在借方),暂时就不用缴税了,也无需进行会计处理,待以后实现销项税额大于留抵数时(也就是以后月份)再纳税。

销项税的会计处理:

会计处理为: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预收账款

借:发出商品

贷:库存商品

销售货物或有应税项的税金时应交的税金 即销项税金 。 所谓进项税和销项税是指增值税的进项和销项税。销项税额是一般纳税人在销售货物时,向购货方收取的货物增值税税额。一般纳税人在销售货物时要收两部分钱,一部分是不含税价款,一部分是销项税额。

(本文内容由百度知道网友默美男子贡献)

img

在线咨询

建站在线咨询

img

微信咨询

扫一扫添加
动力姐姐微信

img
im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