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动力 > 头条 > 如何确定投资项目

网站性能检测评分

注:本网站页面html检测工具扫描网站中存在的基本问题,仅供参考。

如何确定投资项目

如何判断一个创业项目是否靠谱? 创业视频课程

img

翠丝

关注

其实,创业跟造反一样——成功都是小概率事件。

看一个项目是否靠谱,重要的并不是看它如果成功会有多爽,而是要看它究竟有没有发现「关键问题」的所在,并想办法解决。

那么到底如何发现?

每年开春,都有不少人计划在新的一年,倒腾点什么“新项目”——有人打算辞去原有的工作去创业;有人打算为自己的公司开拓新的业务;还有人在忙着到处寻找项目去投资...

而一旦涉及一个“新项目”,所有人都会面临一个问题——不确定这个项目是否靠谱。

比如我在春节见的一位老乡,他本来在做水果纸箱的生意——他家的纸箱由于结构的特殊性,非常结实耐用(装在里面的水果几乎不可能出现被压烂的情况),所以很受一些水果商家的欢迎。光靠卖纸箱,其年营业额就有近4000万。

不过,随着现有业务增长瓶颈的到来,他也感到了一丝不安——觉得自己应该寻找新的业务,寻求新的增长。

他告诉我:

那些商家之所以选择我们的纸箱,就是因为终端消费者对我们的包装非常满意。

那既然是这样,我们是否可能跟一些农户合作,把他们的产品贴上我们的牌子,我们自己来做一个水果电商的渠道品牌呢?

其实,在跟我聊这个想法的时候,他也表现出一些迟疑,因为他也明白:2B的生意与2C的生意,完全是两码事。

就拿推广来说:之前他们的生意,基本都是靠地推,那些农户或商家,如果觉得满意,就会持续的大批量购买;但如果做2C的生意,就“卖水果”而言,他们之前的推广经验,几乎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换句话说,如果真打算做2C的生意,无论是上游的供应链还是内部的团队,都需要进行大规模变动,这无疑是一项巨大的“风险投资”。

其实,不仅仅是我这位老乡,包括我自己也在考虑:是否要去做一个创业项目...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判断一个项目是否靠谱,如何判断它是否值得我们为其投入宝贵的资源呢?

大市场?刚需?高频?

前段时间,我一直在看一些投资机构或投资人写的文章,想看看他们是如何判断一个项目是否值得投资。

而他们最常提到的,其实就是:如果一个项目,它的市场空间很大,并且是刚需、高频的产品,那它的商业价值就很大。

是啊,毕竟市场大就意味着覆盖面广,需求刚就意味着购买概率大,频率高就意味着单位时间内购买的次数多。

这看上去非常符合投资的逻辑,也是很多人判断一个项目的标准...

不过,只要你稍微想想就会发现:市场上很多项目,其实并不符合这三点要求,但它们依然非常成功。

就拿东阿阿胶来说:十年前的阿胶市场一点都不大,很多人都不知道这种东西,就更谈不上刚需和高频了。

不过,当时的它(东阿阿胶)是一个值得投资的项目吗?

从现在的结果来看,当然是...别的先不说,光从它十年间能涨价54倍,就足以看出它的增长价值...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难道那些投资机构的逻辑是错的?

其实,(大部分)投资机构的投资逻辑,并不适合普通的创业者。

因为对于专业的投资机构来讲,它有非常高的“投资容错率”——假设一共投资了10个项目,最终只有1个成功,那可能也算是成功的。

但对于大部分创业者来说,根本就没机会尝试这么多(失败的)项目...

另一方面,投资人口中的“大市场,刚需,高频”,其实就相当于大公司在招聘人才的时候,上面写的“重点毕业,成绩优异”等条件。

符合这些条件的应聘者,的确更有可能是优秀的人才,但这些「外周条件」与应聘者是否能胜任这项工作,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关联。

毕竟,大公司的1个岗位,可能会面临1000个应聘者的相互竞争,为了提高筛选的效率,就不得不提出“重点毕业,成绩优异”等条件,否者面试官哪有这么多时间...

同样,投资机构每天也会面对大量待投资项目,为了提高筛选的效率,也不得不提出“大市场,刚需,高频”等条件,否则投资人也没这么多时间...

不过,对普通创业者来说,由于本身就没有这么多待选项,也没有这么高的容错率。所以,采用外周条件(大市场,刚需,高频)来判断项目的商业价值,明显是不合适的做法。

重点毕业的就一定更加优秀?刚需产品的商业价值就一定更高?

显然不是。

顺便一说:刚才那三个标准,我认为最不靠谱的就是“刚需”。

因为其实没什么东西是刚需,所谓的“刚需”,大多都是营销的结果。

换句话说:如果一种产品已经被定义为“刚需产品”,那基本都是因为——市场上早就有很多人都在做了。

看一个项目是否靠谱,重要的并不是看它如果成功会有多爽,而是要看它究竟有没有发现「关键问题」的所在,并想办法解决。

img

在线咨询

建站在线咨询

img

微信咨询

扫一扫添加
动力姐姐微信

img
im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