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动力 > 头条 > 我国税收的性质

网站性能检测评分

注:本网站页面html检测工具扫描网站中存在的基本问题,仅供参考。

我国税收的性质

国税局、地税局如何进行税收评定 互联网视频课程

img

吕玉兰

关注

1、税收评定是税收征管程序的重要内容

2、税收评定

税收评定是税务机关依法确定和记录纳税人税收义务的税收管理活动。

评定目标对纳税人的纳税义务作出明确结论。 ü评定机构是税务机关。

评定对象包括已申报的纳税人,也包括未申报的纳税人。

评定的基础包括纳税人的申报表,也包括税务机关获得的涉税信息。

评定的方法灵活多样,可以采取案头审核、约谈、实地检查等方法。评定的结果,是确定纳税人税收义务。

3、我国现行税收征管法尚未明确“税收评定”的法律地位

没有明确提出“税收确定”的概念

没有明确区分税收确定行为与税收征收行为

没有严格区分税收确定程序和税收征收程序,而是直接用税款征收行为涵盖了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税收法律行为,从而缺乏一些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制度安排,以致税务机关内部职能划分不清。

4、税收评定与税收确定的关系

税收评定是税收信息化管理、服务强化、对纳税人权利保护,制度体系不可少的一项征管制度,征管制度越是完善越是需要。

在外国税收法律中对税收评定的界定包含两层意思:其一,审核分析申报纳税人的申报情况,判定纳税人是否足额申报纳税。其二,对应申报未申报纳税人的纳税义务进行核定,最终确定纳税人的应纳税款。

因税收评定所确定的应纳税额并非永远不变,若要变则须满足法定条件和法定期限。

5、美国的做法

(1)评定程序(以所得税、遗产税、赠与税和特定消费税等为例)

报税不足。(应纳税额与申报税额之间存在差额)

报税不足通知。(通过挂号邮件的方式向纳税人邮寄欠税通知)

纳税人向税务法庭提起诉讼。通知邮寄后90天(邮寄给境外主体为150天)内,纳税人可以向税务法庭提起重新确定报税不足的诉讼。税务局在报税不足通知邮寄给纳税人之前,以及在90天或者150天期间届满之前,如果纳税人向税务法庭提起申诉则在税务法庭的判决生效之前,禁止进行任何报税不足评定,也不得进行任何征税或者法院程序。

税务法庭的确认税款和报税不足评定。

纳税人未向税务法庭提起诉讼。(予以评定)

(2)评定期限

一般在纳税人提交纳税申报后的3年内进行。

按期申报,法定期限届满时起算;

逾期申报,实际提交申报时起算;

修正申报,仍从原申报时起算;

对于实质漏税的项目、个人控股公司税等,可以在提交纳税申报后的6年内进行。

主要是遗漏的所得与申报所得差异较大,达到25%或以上;

差异是属于遗漏,而非主观上的故意。

对于虚假纳税申报、故意试图逃税、无纳税申报的,税务机关可以在任何时候进行评定,不受评定时效的限制。

启迪

现代税收征管流程:自主申报—税收评定—税款追征—违法调查—争议处理。

我国在法律层面并没有规定税收评定制度。

税收征管法修订草案“税额确认”

到底什么是税法? 公司视频课程

img

姓名

关注

税法的概念

一、税法的概念

(一)税收: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从几个方面理解税收的内涵

  1.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重要工具,其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

  2.国家征税的依据是政治权力,有别于按要素进行的分配。税收分配是以国家为主体进行的分配;

3.国家课征税款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例题·单选题】以下关于对税收概念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税收是目前我国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工具

B.国家征税依据的是财产权利

C.国家征税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D.税收分配是以国家为主体进行的分配

【答案】B

【解释】国家征税的依据是政治权力。

(二)税法的概念

1.税法的概念

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是国家及纳税人依法征税、依法纳税的行为准则,其目的是保障国家利益和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税收秩序,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2.税法的特点

从法律性质上看,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以规定纳税人的义务为主。

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并不是指税法没有规定纳税人的权利,而是指纳税人的权利是建立在其纳税义务的基础之上,处于从属地位。

税法属义务性法规的这一特点是由税收的无偿性和强制性特点所决定的。

税法的另一特点是具有综合性。

它是由一系列单行税收法律法规及行政规章制度组成的体系,其内容涉及课税的基本原则、征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税收管理规则、法律责任、解决税务争议的法律规范等。

税法的综合性特点是由税收制度所调整的税收分配关系和税收法律关系的复杂性所决定的。

二、税收法律关系

税收法律关系是税法所确认和调整的,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以及各级政府之间在税收分配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税收法律关系包括三方面内容:

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

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

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

(一)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

税法是引起税收法律关系的前提条件,但税法本身并不能产生具体的税收法律关系。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必须由税收法律事实来决定。

(二)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

(三)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

【例题·单选题】下列关于税收法律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2010年)

  A.税法是引起法律关系的前提条件,税法可以产生具体的税收法律关系

  B.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双方法律地位并不平等,双方的权利义务也不对等

  C.代表国家行使征税职责的各级国家税务机关是税收法律关系中的权利主体之一

  D.税收法律关系总体上与其他法律关系一样,都是由权利主体、权利客体两方面构成

【答案】C

【解析】选项A,税法是引起税收法律关系的前提条件,但税法本身并不能产生具体的税收法律关系;选项B,税收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双方法律地位平等;选项D,税收法律关系在总体上与其他法律关系一样,都是由权利主体、客体和法律关系内容三方面构成的。

三、税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一)税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调整国家与各个经济单位及公民个人间分配关系的基本法律规范。

税法属于国家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部门法,性质上属于公法。不过与宪法、行政法、刑法等典型公法相比,税法仍具有一些私法的属性。

(二)税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1.税法与宪法的关系

税法对宪法要服从,依据宪法的原则制定。宪法是制定税法和向公民征税及公民依法纳税的直接法律依据。

2.税法与民法的关系

民法的调整方法的特点是平等、等价、有偿;

税法的调整方法的特点是命令、服从。

民法与税法不发生冲突时,税法不再另行规定;

出现不一致时,按税法规定纳税。

3.税法与刑法的关系

调整范围不同,但违反税法情节严重触及刑律者,将受刑事处罚。修订后的《刑法》用“逃避缴纳税款”取代了“偷税”。但目前我国的《税收征收管理法》中还没有作出相应修改。

4.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税法具有行政法的一般特性。

税收法律关系中居于领导地位的一方总是国家,体现国家单方面意志,不需要征纳双方意思表示完全一致。

行政法大多为授权性法规,而税法则是一种义务性法规。

【例题·单选题】下列法律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答案】A

有财税问题就问解税宝,有财税难题就找解税宝!

img

在线咨询

建站在线咨询

img

微信咨询

扫一扫添加
动力姐姐微信

img
im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