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动力 > 头条 > 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区别

网站性能检测评分

注:本网站页面html检测工具扫描网站中存在的基本问题,仅供参考。

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区别

知道注册什么类型的公司交税最少吗?来,马上就告诉你! 企业视频课程

img

白树根

关注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注册公司的越来越多!公司的类型可不少!你知道注册什么类型的公司交税少,收益大吗?今天就来帮大家算一算

一、常见的公司类型都有哪些?

1.有限责任公司;2.股份有限公司;3.国有独资公司;4.个人独资企业;5.合伙企业;6.个体工商户;7.外商投资企业;8.私营企业;9.另外还有以前登记的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 (现在已不能登记这类性质的了)

二、不同类型的公司有何区别?

1.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2.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3.国有独资公司:是指国家授权投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单独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

4.个人独资企业: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

5.合伙企业: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

6.个体工商户:是指生产资料属于私人所有,主要以个人劳动为基础,劳动所得归个体劳动者自已支配的一种经济形式。个体工商户有个人经营、家庭经营与个人合伙经营三种组织形式。由于个体工商户对债务承担无限责任,所以个体工商户不具备法人资格。

7.外商投资企业:是外国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以各种方式在中国境内投资,并依法律设立的承担民事责任的企业。分为: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中外合资企业。

8.私营企业:是指由自然人投资设立或由自然人控股,以雇用劳动为基础的营利性经济组织。

9.以前登记的企业

全民所有制企业:指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由国家作为代表行使所有权,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以营得为目的的企业。

集体所有制企业:指生产资料或财产归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劳动群众共同劳动,实行按劳分配为主、适当分红为辅、提取一定公共积累企业。

三、不同类型的公司纳税有何区别?

(一)流转税:不同类型的公司在流转税缴纳上没有区别,只是能否享受税收优惠的区别,跟企业销售额有关,跟公司类型没有特殊规定。

(二)企业所得税:以下类型的公司缴纳企业所得税:1.有限责任公司;2.股份有限公司;3.国有独资公司;4.外商投资企业;5.私营企业(注意注册类型);6.以前登记的企业: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

(三)个人所得税:以下类型的公司缴纳个人所得税

1.个人独资企业;2.合伙企业(其中个人合伙人);3.个体工商户。

四、不同类型的公司所得如何纳税?

(一)企业所得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

1、一般企业,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

2、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3、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4、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为20%。

(二)个人所得税:

根据财税〔2000〕91号第四条规定,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作为投资者个人的生产经营所得,比照个人所得税法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税项目,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五、不同类型的公司收益有何差异?

(一)业务案例

A、B两个企业,都是做餐饮的,投入的资本金都是200万元,生产规模相同、产量、利润也都相同。那么,老板在注册企业时,选择什么类型的企业,老板的收益最大呢?

假设A企业为个人独资企业,B企业为有限责任公司,为了便于分析,本案例所分析的税负为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经营利润为“应纳税所得额”,而且该扣除的相关费用与损失均已扣除。

(二)收益分析

1、当A、B两个企业“应纳税所得额”都不超过15,000元时

A企业老板取得税后收益=15000-15000×5%=14250元

B企业老板取得税后收益=(15000-15000×50%×20%)×(1-20%)=10800元

2、当A、B两个企业“应纳税所得额”都超过15,000元至30,000元时

A企业老板取得税后收益=30000-(30000×10%-750)=27750元

B企业老板取得税后收益=(30000-30000×50%×20%)×(1-20%)=21600元

3、当A、B两个企业“应纳税所得额”都超过30,000元至60,000元时

A企业老板取得税后收益=60000-(60000×20%-3750)=51750元

B企业老板取得税后收益=(60000-60000×50%×20%)×(1-20%)=43200元

4、当A、B两个企业“应纳税所得额”都超过60,000元至100,000元时

A企业老板取得税后收益=100000-(100000×30%-9750)=79750元

B企业老板取得税后收益=(100000-100000×50%×20%)×(1-20%)=72000元

5、当A、B两个企业“应纳税所得额”都超过100,000元至500,000元时

A企业老板取得税后收益=500000-(500000×35%-14750)=339750元

B企业老板取得税后收益=(500000-500000×50%×20%)×(1-20%)=360000元

6、当A、B两个企业“应纳税所得额”都超过500,000元至600,000元时

A企业老板取得税后收益=600000-(600000×35%-14750)=404750元

B企业老板取得税后收益=(600000-600000×25%)×(1-20%)=360000元

六、不同类型的公司收益分析

对于我们个人投资者来说,经营企业的根本目的就是追求盈利最大化,由于增值税是价外税,所以,无论经营什么类型的企业,对企业的经营成果影响并不大,因此,真正影响投资者收益的是经营所得,也就是盈利。

1、对于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对其经营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后,便是投资者的净收益;

2、对于有限责任公司,对其经营所得,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税后净利分红时,对于个人投资者取得的分红所得,还要征收20%的个人所得税,显然多征了一次税。

3、通过以上6个不同收益阶段的收益分析,我们发现,只有当A、B两个企业“应纳税所得额”都超过100,000元至500,000元时,个人独资企业的个人投资者,税后净收益略微少一些,其他任何一个阶段的所得,个人独资企业的个人投资者取得的税后收益,都大于有限责任公司。

4、以上以个人独资企业进行案例分析只是一个代表,实质上税收缴纳的分析,也就是,个人所得税与企业所得税的分析。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中的个人合伙人,都具体同样的纳税性质。

5、当然,本案例只是站在个人投资者净收益的角度来分析企业类型,实际操作中,企业注册类型选择,税收缴纳仅仅只是其中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还有众多因素需要考虑,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经营决策。

来源昌尧讲税,作者马昌尧,长沙金盾财务整理发布,转载须注明以上来源。

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的区别在哪里呢? 流量视频课程

img

中学生

关注

王二加入了一个新公司,跑到公司的食堂去买饭票。卖饭票的人说,公司的饭票是这么卖的:面值再加上10%的手续费。换句话说,100元的饭票,你得缴110元。不过,手续费可以用两种方式支付。一种方式是在买的时候支付,这样拿到手的饭票上面就会盖着一个章:手续费已缴。第二种方式是,如果你现在不想缴,可以在用饭票的时候再支付,也就是,如果王二拿着一张没有盖过章的饭票去买饭,那还得在买饭的时候另缴10%的费用。

王二问:这怎么听上去没什么区别啊?卖饭票的说:大的区别是没什么。先缴的好处是今后你就不用麻烦了,问题是,如果你花不掉这些饭票或者丢了,那你就得损失。后缴的好处是,你花多少缴多少手续费,问题就是麻烦。

王二一听,觉得这件事情可以改进,说:你规定食堂在收饭票的时候,如果是没有盖章的饭票,多收10%的饭菜价格不就行了,哪有什么麻烦的?其实,最简单的办法是,你们根本不用在卖饭票的时候收10%的手续费,把菜价按照基准价格统一提高10%,不就完事了?这样大家都方便。

这件事情反映到了食堂领导那里,领导觉得是个好主意,于是就开始采纳。不过,整件事情还是引起了不少的争议,公司的许多职工觉得这是变相涨价:菜价无缘无故地涨了10%。

自己缴了多少税,是越来越多国人开始关注的问题。很多人似乎突然意识到,原来老百姓缴的税不仅包括直接出自自己腰包的,比如说个人收入所得税,也包括那些根本不经过老百姓的,而是体现在商品价格里的税,特别是增值税。

如果要用一句话总结增值税和个人收入所得税的区别,那就是它们很不相同但是又实质相似。不相同就不用多说了,相似是因为它们最终都是对收入收税,只是交的时间和环节不一样而已。

个人收入所得税,就好像是王二买饭票的时候就缴手续费,在拿到收入的同时就把税缴了简单、直接、明了。而且,税率在理论上和在不少国家的实践中还可以量身定做,收入水平、家庭状况、支出结构等因素都可以作为税率调整的依据。当然,这种调整本身也是有利有弊的,因为调整越多,整个个税体系也会越复杂,运行起来难度也会更大,成本更高。中国现在的个税就属于很简单的,有可能是太简单的:只对劳动报酬收税,而且税率基本上只考虑收入水平,而不考虑其他的因素。

但收入所得税的最大弊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国家而言,就是收入本身很难衡量。只对劳动报酬,特别是工资征税,使得个税覆盖的人群非常狭窄,基本上就是打工一族。对于高收入阶层,比如说企业主,这些人的收入中最主要的部分不是工资,而是投资回报,他们的那些收入反而不用缴税。对于那些灰色收入、实物福利和隐性补贴,个税也都很难征收。这些都使得中国的个税看起来是用来调节收入分配的,但最后缴税的主力其实都是普通的中产者。

另一种对收入征税的方式是,不在发钱的时候征,而是在用钱的时候征。这就像王二缴手续费的第二种方式,不是在买饭票的时候缴,而是在用饭票的时候缴。这种征税法也有复杂和简单的两种方式,复杂的方式就是在每一笔交易发生的时候都额外收税,这就是销售税。这样的好处也是直接明了,但坏处是想要逃税也非常简单。简单的方式就是不在销售环节征税,而是在生产环节征税,这就是增值税。税最后转移到消费者头上的方式是价格上升,就像王二公司的食堂一次性提价10%那样。

增值税最大的优点是征收的效率非常高,毕竟现在征税的对象变成了企业,而不是零星的消费者。对很多发展中国家而言,这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因为在这些国家,用别的方式很可能收不上税来,政府最后只能提高税率。但税率越高,逃税现象就越严重,就更加收不上税来。增值税的另一点好处是,只要人花钱消费,不管钱是来自工资还是投资回报,不管钱的来路是不是干净,也不管这些钱有没有记录,都无法逃税,因为税已经包含在商品的价格里了。这就解决了收入本身难衡量的问题。

增值税当然不是没有缺点,其中一个就是其再分配的功能弱。因为不管穷人富人,最后面对的都是一样的商品价格,因此支付的也是一样的税率。在这个意义上,增值税的税率对所有收入的人都是水平的,而不是累进的,也就是说收入越高的人税负也越重。但是,这个理论上的弱点,对于中国可能却完全不成问题。原因很简单,中国的高收入人群可能反而不缴所得税,因为他们的收入不用体现为工资。这意味着中国法定的个人收入所得税率虽然是累进的,但实际执行的税率极有可能是先累进后累退的,从中产到高收入阶层,实际税率很有可能是越来越低。与这种情况相比,增值税的税率虽然是水平的,但增值税反而是一个更有效的再分配税种。毕竟高收入人群的花费也大,花费越多,缴的税也越多,这比起收入越高的人反而越不用缴个税是一个进步。

最后,还有一个抱怨就是双重征税。在既有个税又有增值税的情形下,一个人的收入其实会被收两次税,一次是拿到收入时缴的个人收入所得税,一次是买东西时缴的隐性的增值税。这是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但需要指出的一点是,这种双重征税是绝大多数国家都存在的情形。在欧洲和在中国一样,个人收入所得税和增值税都要缴;在美国,虽然没有增值税,但在大部分州都有销售税,因此也是个人收入所得税和销售税双重征税。美国的资本回报也存在双重征税的问题,公司分红之前先得缴公司所得税,个人拿到分红之后,还得缴个人收入所得税。因此,同样一份利润,在公司和个人的层面都被征了税。双重征税不是经济学家喜欢的税收体系,但从绝大多数国家的做法看,政治还有经济的因素阻止了这些国家采用更简单税收体系的可能性。

当然,中国税收体系更大的问题不是个税还是增值税,或者双重征税的问题。如果抱怨这些就抱怨错地方了,更大的问题是税率是否合理、分配是否合理以及税收的用途是否合理,对这些问题的答案恐怕只能是:未必,未必,未必了。

img

在线咨询

建站在线咨询

img

微信咨询

扫一扫添加
动力姐姐微信

img
im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