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动力 > 头条 > 报税实操

网站性能检测评分

注:本网站页面html检测工具扫描网站中存在的基本问题,仅供参考。

报税实操

【案例填报实操】最新!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填报示范~~ 企业视频课程

img

黎含玉

关注

案例一:享受小型微利优惠

某公司是一家工业企业,2014年资产总额300万元,职工人数30人,生产经营情况如下:实现营业收入160万元,发生主营业务成本100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2万元,销售费用28万元,管理费用20万元(其中业务招待费3万元),财务费用5万元。成本中职工工资计提并发放30万元,福利费5万元,工会会费1万元,教育经费1万元。

1、基础信息表:“104从业人数”:30;

“105资产总额(万元)”:300。

2、1010表:第3行“销售商品收入”填160万。

3、2010表:第3行“销售商品成本”填100万。

4、4000表:销售费用28万,管理费用20万,财务费用5万。

5.主表:第3行“营业税金及附加”20000。

6、5000表:第15行“业务招待费支出”“账载金额”填2万,税收金额0.8万。

7、5050表:第1行“工资薪金支出”“账载金额”和“税收金额”30万;

第3行“职工福利费支出”填5万;

第5行“其中:按税收规定比例扣除的职工教育经费”填1万;

第7行“工会经费支出”填1万。

8、7040表第1行“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填12975。

案例二:房地产企业

某房地产开发企业2014年有两个项目,开发项目A:2014年新开发项目,当年预售收入8000万元,实际发生营业税金及附加600万元,未计入当期损益。(假定:A、B开发项目的预计毛利额均为20%,不考虑土地增值税因素)

开发项目B:2014年7月份达到完工调减,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10000万元,其中2012、2013年预售结转开发产品收入7000万元、结转开发产品成本6000万元,实际发生营业税金及附加625万元,其中525万元是在预售时发生扣除并在2014年转入当期损益;

2014年共发生销售费用2000万元(含业务招待费80万元,广宣费1600万),管理费用300万元,财务费用50万元。

职工工资400万元,发生福利费60万元,工会经费5万元,教育经费8万元。

1、1010表第3行“销售商品收入”填10000万。

2、2010表第3行“销售商品成本”填6000万。

3、主表第3行“营业税金及附加”填625万。

4、4000表“销售费用”2000万,“管理费用”300万,“财务费用”5万。

5、5010表第23行“销售未完工产品的收入”填8000万;

第24行“销售未完工产品预计毛利额”填1600万;

第25行“实际发生的营业税金及附加、土地增值税”填600万;

第27行“销售未完工产品转完工产品确认的销售收入”填7000万;

第28行“转回的未完工产品预计毛利额”填1400万;

第29行“转回实际发生的营业税金及附加、土地增值税”525万。

6、5000表第15行“业务招待费支出””账载金额”填80万,“税收金额”填48万。

7、5060表第1行“本年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填1600万。

8、5050表第1行“工资薪金支出”第1列“账载金额”和第4列“税收金额”都填4000000;

第3行“职工福利费支出”第1列“账载金额”填60万;

第5行“其中:按税收规定比例扣除的职工教育经费”第1列“账载金额”填8万;

第7行“工会经费支出”第1列“账载金额”填5万。

9、主表第32行“减:本年累计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填75万。

案例三:农林牧渔企业

某茶叶种植企业2014年实现收入160万,发生成本100万,相关税费2万,应分摊期间费用53万,不符合规定票据调整3万,纳税调整后所得为8万元。

1、7020表第14行“1.花卉、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第1列“项目收入”填160万;

第2列“项目成本”填100万;

第3列“相关税费”填2万;

第4列“应分摊期间费用”填53万;

第5列“纳税调整额”3万。

2、7040表第1行“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填6000元;

第28行“五、减:项目所得额按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叠加享受减免税优惠”填4000元。

案例四:弥补亏损项目

某公司成立至今的经营情况如下:成立至今的经营情况为:2008年亏损1000万元,2009年亏损1200万元,2010年盈利800万元,2011年盈利800万元,2012年亏损400万元,2013年盈利900万元,2014年纳税调整后所得为50万元,无所得减免和抵扣应纳税所得额税收优惠项目。

1、6000表第2列第1行至第5行分别填写-1200万、800万、800万、-400万、900万;

第2列第6行自动填写50万,其余数据亦自动生成。

案例五:不征税收入项目

琴岛公司2009、2014年均从某县级科技主管部门取得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假设该专项资金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且该企业已作为不征税收入处理;专项资金结余部分无需上缴相应资金拨付部门,留企业自行支配使用。2009年、2014年收、支情况详见下表,其中2014年资本化支出发生在12月。该纳税人机器设备2014年度共计提折旧40万元,其中2009年取得的不征税收入资本化支出部分在2014年累计计提折旧6万元。

纳税年度

2009

2014

当年取得的财政性资金

350

200

取得财政性资金的具体时间

当年2月

当年9月

2009年资金使用情况

费用化支出

15

资本化支出

20

2010年资金使用情况

2011年资金使用情况

2012年资金使用情况

30

40

2013年资金使用情况

60

2014年资金使用情况

45

35

0

1、5040表第1行第2、3列均为350万,

第5列35万,第6、7列40万,第8列70万,第9列100万;

第10、11列45万,12列20万,13列0;

第6行第2、3列均为200万,第10列75万,11列35万。

2、5080表第3行第2列40万;

第3行第5列34万。

案例六:固定资产加速折旧项目

2014年,琴岛公司固定资产情况如下:

1、2010年12月31日,管理部门购入房产,价值1200万元,会计核算按20年折旧年限,直线法折旧。

2、2014年6月30日,生产部门购入研发设备1台,价值300万元,会计核算按10年折旧年限,直线法折旧。

假定公司不属于政策规定的6大行业,未计提残值,计税基础与会计原值一致。研发设备折旧税务处理,选择缩短折旧年限方法6年计提折旧。

1.5080表第2行“房屋建筑物”“账载金额”与“计税基础”一致,分别为1200万、60万、240万。

2.5081表第8行“其他行业”第4列填300万,第5、6列填25万,第17、19列填15万。

3.5080表第3行第1、4列填300万,第2、3列填15万,第6、8列填25万,第10列填“折旧年限”。

案例七:资产损失项目

某公司发生业务如下:

1、企业发生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正常报废业务,清理损失9万元。

2、2014年甲库存商品因管理不善造成盘亏损失账面成本26万元,相应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为4.42万元,该存货已累计计提跌价准备3万元,责任人赔偿1万元。上述损失会计上已计入2014年的“管理费用”科目。

1.5090表第4行的“账载金额”和“税收金额”均为90000。

2.5091表第7行账载金额填26.42万,赔偿收入1万,计税基础30.42万。

3.2010表第17行9万,第20行26.42万。

案例八:投资收益项目

某公司2014年投资收益明细如下:1.该公司2010年以100万元投资C企业,占C企业30%股份,2014年C企业进行清算,清算时C企业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300万元,该公司分得C企业清算剩余财产现金250万元。2、该公司2008年以100万元投资M公司,占M公司30%股份,2014年1月经股东会决议,同意公司抽回其投资,该公司分得一栋物业,账面价值200万元,评估市价250万元。截止2013年底M公司共有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300万元,其中琴岛公司按照注册资本份额享有90万元(假设琴岛公司未对M公司以前年度盈利按权益法确认收益)。

1、7011表第1行,“被投资企业”为C企业,“投资性质”选择“直接投资”,投资成本100万,投资比例30%,第7列250万,第8列90万;

第2行“被投资企业”为M企业,“投资性质”选择“直接投资”,投资成本100万,投资比例30%,第10列填250万,11列填1,第14列填105万

案例九:研究费用加计扣除

料费用10万元,直接从事研发活动的本企业在职人员费用30万,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有关折旧费15万元,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无形资产摊销费10万元,中间试验费用20万元。最终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有45万元,其余40万元费用化处理。85万元总投入中40万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并已做不征税收入处理),40万中有10万符合资本化条件,30万进行了费用化处理。以往年度研发形成无形资产100万元,当年加计摊销额为10万。

1、7014表第1行第2列10万,第3列30万,第4列15万,第5列10万,第6列20万;

第11列40万,第13列10万,第15列45万,第17列10万,其余数据自动带出。

来源:青岛国税、北京国税

51会计网专场大促,领专享红包尽享会计实操、会计初级、会计中级、CPA史诗级优惠!

财务人员注意了!总分公司汇总纳税全流程实操:预缴申报! 财务视频课程

img

是离愁

关注

适用于《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57号印发,以下简称57号公告)的总分公司,属于汇总纳税企业,应当适用「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缴、汇总清算、财政调库」的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本法。

上述管理办法既适用于年度汇算清缴,也适用于季度(月)预缴,为了便于大家理解,今天以一个完整的案例,先探讨下总公司和分公司在预缴阶段如何计算和申报企业所得税。

案例背景

甲公司为商业零售企业,注册地在北京,总部为管理机构,没有经营业务,下属两个分公司分别位于上海市和天津市,均符合57号关于就地分摊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条件,总分公司所得税按照季度实际利润额预缴,适用所得税率为25%。

总公司要做的事儿

第一步:甲公司应将上海分公司和天津分公司的收入成本汇总计算,填报在甲公司《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5年版)》(以下简称《预缴申报表主表》)相应栏次。

假定,2017年第一季度,上海分公司实际利润额为300万元(收入1000万元,成本600万元,费用100万元),天津分公司实际利润额150万元(500万元,成本300万元,费用50万元),甲公司总部发生费用50万元,甲公司本季度《预缴申报表主表》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甲公司尽管是空壳,没有取得收入,但是其机构所在地北京也分得了50%的应纳税额。

这一步操作的目标是,将企业汇总的应纳税额在总公司和两个分公司之间平分,可以将其称为一次分配。

甲公司分得的50万元税额,25万元入北京库,25万元入中央库,这是财政分配的问题,企业无需关注太多。

两个分公司一共分得的50万元,将由甲公司在上海分公司和天津分公司之间再做一次分配,也就是第二次分配。

分公司之间分配的比例,就要考虑两个分公司的贡献了。

第二步:根据57号文的规定,分公司的分摊比例要按照上年度各分公司的营业收入、职工薪酬和资产总额三个因素计算,三因素的权重依次为0.35、0.35、0.30。

假定,2016年度两个分公司营业收入占比为60%:40%(上海:北京),职工薪酬和资产总额占比均为50%:50%,则上海分公司2017年分摊比例为:0.6×0.35+0.5×0.35+0.5×0.30=0.535,天津分公司2017年分摊比例为:0.4×0.35+0.5×0.35+0.5×0.30=0.465。

注意:上述分摊比例自2017年汇算清缴起,应保留小数点后10位。

上海分公司分配所得税额为:0.535×50=26.75万元

天津分公司分配所得税额为:0.465×50=23.25万元

甲公司填报预缴申报表附件3《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2015年版)》(以下简称《分配表》)如下:

第三步:甲公司在预缴申报时,除需要报送《预缴申报表主表》和《分配表》外,还要报送:甲公司本季度财务报表(佐证实际利润额)和两个分公司2016年度的财务报表(佐证分摊比例)。

第四步:甲公司预缴申报后,要取得加盖主管税务机关受理专用章的《分配表》,将复印件分别交由上海和天津分公司。

这一步至关重要,如果没有,总分公司都有风险。

分公司要做的事儿

第一步:分公司根据甲公司分配的所得税额,填报《预缴申报表主表》,向各自主管税务机关做预缴申报,注意:分公司只需要填写第30行、第32行、第33行三行。

第二步:分公司将取得的加盖甲公司主管税务机关受理专用章的《分配表》复印件,随同分公司的《预缴申报表主表》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

【免费领取】最全会计入门书籍合集,《会计入门全知道》、《三天学会纳税(你的第一本纳税书)》、《零基础学会计》、《跟着笨笨干会计》、《跟老会计学财务会计》

戳【了解更多】,赶紧领取!

「实操案例」正常申报纳税,如何网上补缴税款 互联网视频课程

img

戚悲

关注

很多小伙伴在刚刚接触申报纳税的时候应该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在网上申报了某项税种,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银行卡余额不足、突然断网、电脑死机等)无法及时扣款,后来想在网上进行补缴税款时找不到入口。

这里,小小君以房地产税申报为例,在广东省电子税务局(网页版)上作演示:

1. 房产税申报

路径:“申报纳税”→“其他申报”→“房地产申报(优化版)”,点击“填写申报表”(见图1)。

图1:找到房产税申报入口

在填写好“税款所属时期”后,点击页面底部“填写申报表”进入申报(见图2)

图2:进入房产税申报所属期限

进入“房产税纳税申报表”页面,核对相关信息、数据无误后,填写好“联系人”和“联系方式”,然后点击页面底部“申报”按钮(见图3)

图3:房产税纳税申报表页面

申报后,系统会再次确认提示,然后出现扣缴选择。

此时,若未能进行扣缴,进行后续扣缴时,操作如下:

2. 房产税扣缴

路径:“申报纳税”→“清缴税款”,出现已正常申报,但尚未扣缴税款的项目(见图4)。

图4:网上补缴税款路径

此时,点击“立即缴款”,进入相应扣款页面进行正常操作即可。(小小商业笔记->政治经济组:June)

财务人员注意了!总分公司汇总纳税全流程实操:预缴申报! 财务视频课程

img

曹梦凡

关注

适用于《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57号印发,以下简称57号公告)的总分公司,属于汇总纳税企业,应当适用「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缴、汇总清算、财政调库」的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本法。

上述管理办法既适用于年度汇算清缴,也适用于季度(月)预缴,为了便于大家理解,今天以一个完整的案例,先探讨下总公司和分公司在预缴阶段如何计算和申报企业所得税。

案例背景

甲公司为商业零售企业,注册地在北京,总部为管理机构,没有经营业务,下属两个分公司分别位于上海市和天津市,均符合57号关于就地分摊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条件,总分公司所得税按照季度实际利润额预缴,适用所得税率为25%。

总公司要做的事儿

第一步:甲公司应将上海分公司和天津分公司的收入成本汇总计算,填报在甲公司《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15年版)》(以下简称《预缴申报表主表》)相应栏次。

假定,2017年第一季度,上海分公司实际利润额为300万元(收入1000万元,成本600万元,费用100万元),天津分公司实际利润额150万元(500万元,成本300万元,费用50万元),甲公司总部发生费用50万元,甲公司本季度《预缴申报表主表》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甲公司尽管是空壳,没有取得收入,但是其机构所在地北京也分得了50%的应纳税额。

这一步操作的目标是,将企业汇总的应纳税额在总公司和两个分公司之间平分,可以将其称为一次分配。

甲公司分得的50万元税额,25万元入北京库,25万元入中央库,这是财政分配的问题,企业无需关注太多。

两个分公司一共分得的50万元,将由甲公司在上海分公司和天津分公司之间再做一次分配,也就是第二次分配。

分公司之间分配的比例,就要考虑两个分公司的贡献了。

第二步:根据57号文的规定,分公司的分摊比例要按照上年度各分公司的营业收入、职工薪酬和资产总额三个因素计算,三因素的权重依次为0.35、0.35、0.30。

假定,2016年度两个分公司营业收入占比为60%:40%(上海:北京),职工薪酬和资产总额占比均为50%:50%,则上海分公司2017年分摊比例为:0.6×0.35+0.5×0.35+0.5×0.30=0.535,天津分公司2017年分摊比例为:0.4×0.35+0.5×0.35+0.5×0.30=0.465。

注意:上述分摊比例自2017年汇算清缴起,应保留小数点后10位。

上海分公司分配所得税额为:0.535×50=26.75万元

天津分公司分配所得税额为:0.465×50=23.25万元

甲公司填报预缴申报表附件3《企业所得税汇总纳税分支机构所得税分配表(2015年版)》(以下简称《分配表》)如下:

第三步:甲公司在预缴申报时,除需要报送《预缴申报表主表》和《分配表》外,还要报送:甲公司本季度财务报表(佐证实际利润额)和两个分公司2016年度的财务报表(佐证分摊比例)。

第四步:甲公司预缴申报后,要取得加盖主管税务机关受理专用章的《分配表》,将复印件分别交由上海和天津分公司。

这一步至关重要,如果没有,总分公司都有风险。

分公司要做的事儿

第一步:分公司根据甲公司分配的所得税额,填报《预缴申报表主表》,向各自主管税务机关做预缴申报,注意:分公司只需要填写第30行、第32行、第33行三行。

第二步:分公司将取得的加盖甲公司主管税务机关受理专用章的《分配表》复印件,随同分公司的《预缴申报表主表》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

【免费领取】最全会计入门书籍合集,《会计入门全知道》、《三天学会纳税(你的第一本纳税书)》、《零基础学会计》、《跟着笨笨干会计》、《跟老会计学财务会计》

戳【了解更多】,赶紧领取!

img

在线咨询

建站在线咨询

img

微信咨询

扫一扫添加
动力姐姐微信

img
im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