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动力 > 头条 > 发工资个人所得税是怎么扣的

网站性能检测评分

注:本网站页面html检测工具扫描网站中存在的基本问题,仅供参考。

发工资个人所得税是怎么扣的

个税大稽查!今天起这七种避税方式查到必罚!以后这样发工资将不再安全! 推广视频课程

img

嵇太君

关注

一提到个税,很多人就想到什么筹划啊,甚至很多人还跟人炫耀我们公司的福利好:每个月还可以1000元的报销额度呢?你们公司呢?……听到这话,还没交过个税的你,是不是哭晕在办公室啊。

税务政策正一步一步在规范会计人的工作方式,整体在提高行业的发展,但是依然有不少企业不以为然,各种方式偷税漏税避税,提醒大家最近各地税务都在加大企业个人所得税税务清查,对于一切偷税的违规行为,严查严打!

请禁止这七种避税方式

结合目前国内企业的主流做法,目前这7类个税违规手段一经查出必受罚。

1 到处找发票抵税,造成费用异常!

其实这样操作很多企业都感觉比较简单,比如每个月员工找2000元发票去报销,很多会计图省事,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计入什么福利费、差旅费等。 如果长期大额处理的话,会造成企业期间费用异常。 之前爆料过,一家互联网企业的油费超过物流公司了。不查你,查谁啊!

2 故意不用银行发工资

当移动支付成为潮流的时候,你们还在苦苦的用现金发工资。你自己想一下正常吗?公司基本户都有,员工也不少。公司也不在偏远山区。据不完全统计, 不通过银行发放工资的企业,不申报个税、少申报 的情况基本都存在。此类企业请注意,再有这样的做法将你会承担后果的。

3 补贴不申报个税

也许因为会计税法不熟悉,也许企业故意不申报个税。总有部分企业 把企业的饭补、话补、房补、结婚补贴、生日礼金没有合并工资进行纳税申报 ,你们公司有吗?抓紧整改吧!

4 大量员工零申报!

这里一定要强调一个比例问题, 一个企业如果和同地区同行业相比,工资在3500以下的明显偏低的话,你们已经是高风险企业了 ,此时准备好工资表、银行流水、考勤表吧,你已经在稽查名单里面了!

5 李鬼发工资!

工资太高,找个李鬼代发工资。这也是很多企业的伎俩。到底这样操作是否靠谱,请回答: 是否有考勤?是否有简历?没有那你还要这样做吗?

6 故意混淆劳务和工资申报!

尤其是很多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务工、临时工、第三方员工,很多属于劳务所得进行纳税申报,但是按照工资进行申报了!尤其是营改增之后劳务公司、建筑企业等都要高度重视。虽然你们可能还有怨言,但是根据个人所得税税法 不是全职员工是不可以工资申报个税的!

7 外包福利也是个火坑!

很多企业现在搞得新式的 将员工部分福利和工资外包给人力资源个税、管理咨询公司,让他们给你们开发票,然后让他们给你们员工发放工资。 这种情况,在实质角度来看也是变相发放工资,是要补税的!

提到工资个税问题,以后工资个税计算不用再犯愁了!首先,小编先给大家上个大全,掌握了这8种情况的计算方法,你就基本掌握了工资个税计算全部内容,可以出师了!

为了避免大家看不懂计算,小编特意把工资个税税率表先贴出来。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注:

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3500费用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1

不超过1500元的

不超过1455元的

3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超过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

10

105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超过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超过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

25

100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超过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

30

2755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过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

35

550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超过57505元的部分

45

13505

情况一 1个月内工资分次发放的计税

职工刘某2017年7月15日取得上半个月工资3000元,7月31日取得下半个月工资3000元,当月共计工资6000元,请问是否代扣个税?

刘某应纳个税=(3000+3000-3500)*10%-105=145元

提醒:个人所得税是按月计征的,这与分多次发放没有关系,都需要合并计算征收个税。

情况二 2个月的工资在一个月发放的计税

职工刘某2017年7月份一次性取得了5月、6月的工资,其中5月份工资金额2800元,6月份为3000元,计算应纳个税?

刘某应纳个税=(2800+3000-3500)*10%-105=125元

提醒1: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后计算应纳税所得,按月计征,由扣缴义务人在支付时代扣税款。如果在一个月内取得两个月的工资,应当合并计征个税。

提醒2:如果属于补发以前月份工资的情形,建议携带相关资料向主管税务机关说明情况,经批准后才可以分解到工资原来所属的月份代扣个税。

情况三 取得年终奖的计税

职工刘某2016年12月份工资4000元,年底取得年终奖36000元,计算12月份工资以及年终奖的个税?

工资的个税=(4000-3500)*3%-0=15元

年终奖的个税计算分为2步:

第一步:确定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36000/12个月=3000元

找到对应的税率为10% 以及对应的速算扣除数为105元

第二步:计算应纳税款

应交个税=36000*10%-105=3495元

提醒1: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方法只允许采用一次;

提醒2:个人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的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情况四 两处以上取得工资的计税

职工刘某7月份从甲公司取得工资4000元,从乙公司也取得工资8000元,请问如何代扣个税?

甲公司扣缴个人所得税为=(4000-3500)×3%-0=15元;

乙公司扣缴个人所得税为=(8000-3500)×10%-105=345元;

如该个人选择到甲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汇总纳税,申报税款为(8000+4000-3500)×20%-555=1145元。

应补个人所得税:1145-345-15=785元。

提醒1:个人取得两处及以上所得的,应分别由扣缴义务人进行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同时其本人应选择并固定向其中一处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自行申报;

提醒2:合并纳税是指纳税人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同一项目两处收入要合计,且只能减除一次费用扣除标准;

提醒3:自行申报的纳税义务人,在申报纳税时,其在中国境内已扣缴的税款,准予按照规定从应纳税额中扣除。

情况五 外籍职工取得工资的计税

职工戴尔属于外籍人士,7月份工资12000元,计算个税?

个税=(12000-3500-1300)*20%-555=885元

提醒1: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可以根据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汇率变化情况确定附加减除费用,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提醒2:附加减除费用,是指每月在减除3500元费用的基础上,再减除1300元的费用,相当于减除4800元的费用。

情况六 符合条件的健康险可抵扣工资个税

职工刘某所在公司为自己购买了疾病保险,并取得税优识别码,全年共计保费1200元,假若刘某2017年8月份工资薪金4000元,请计算刘某8月份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多少?

个税=(4000+1200-3500-100)*10%-105=55元

提醒1:单位统一为员工购买的,视同个人购买,按照单位为每一员工购买的保险金额分别计入其工资薪金,并在2400元/年(200元/月)的标准内按月税前扣除;

提醒2:单位为员工购买的商业保险应并入当月工资薪金计算个人所得税。

情况七 取得过节福利的计税

职工刘某2017年2月份工资4000元,本月发放了过年福利1000元,计算2月份工资的个税?

个税=(4000+1000-3500)*3%-0=45元

提醒1:过节发放人人有份的食品、购物券等补贴,是要并入当月工资缴纳个人所得税;

提醒2:《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第四项规定, 福利费免征个人所得税,所说的福利费,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从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提留的福利费或者工会经费中支付给个人的生活补助费;生活补助费是指由于某些特定事件或原因而给纳税人或其家庭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困难,其任职单位按国家规定从提留的福利费或者经费中向其支付的临时性生活困难补助。

情况八 取得差旅补贴的计税

职工刘默2017年7月份工资4000元,本月出差10天,报销差旅补贴1000元,计算7月份工资的个税?

个税=(4000-3500)*3%-0=15元

提醒1: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公告》(国税发〔1994〕089号)规定,“差旅费津贴”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或者不属于纳税人本人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收入,不征个人所得税;

提醒2:企业发放的差旅费津贴不超过各地财政部门制定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规定的标准;

提醒3:企业:自行应建立《差旅费管理办法》,差旅费津贴标准符合企业实际经营需要的,在标准内实际支付出差人员的差旅费津贴允许税前扣除;

提醒4:所在单位没有相关规定的,按各地财政部门制定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规定的差旅费津贴标准执行。

再次提醒大家,税务政策正在规范行业的发展,每一项决策也在全面提高企业以及个人的操作标准,所以请大家配合税务,切勿违规。

工资已入账未发放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行业视频课程

img

申屠莹

关注

工资已入账未发放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1)计提职工工资时: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生产成本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

(2)代职工个人缴纳社保及个税时:

借:其他应收款-个人社保

其他应收款-个税

贷:银行存款

(3)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银行存款

(4)下月发放工资,扣回本月未扣代付的社保及个税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其他应收款-个人社保

其他应收款-个税

工资未发如何申报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1)根据现行税法规定,个人取得的应税所得,应按规定交纳个人所得税,并由支付单位代扣代缴税款。一般地说,企业应按规定依期支付职工工资,如确因特殊情况,未能依期支付而在以后月份补发以前月份拖欠的工资,应事先报经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备案,经审查属实其补发以前月份拖欠的工资,可按规定月份征个人所得税,由支付单位代扣代缴税款。

(2)对为客户发工资是否要计缴个人所得税问题我们认为,企业与本企业的职工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企业支付本企业职工的工资,负有法定的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义务。尽管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繁杂多样,一般地说,企业不会有代其他企业发放其职工的工资。如情况特殊,确需代其他企业发放其职工的工资,仍属于企业之间约定的代办业务关系。既可以约定代发职工的工资,也可以约定代扣其交纳的个人所得税税款。在会计核算上,代办者仍在往来账户中反映,被代办者则应在成本费用账户中列支。就这次代办业务来说,代办者没有直接的税务责任。但必须明确,如以这种业务关系,偷逃国家税收,将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补发工资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是怎样的? 营销视频课程

img

Sampson

关注

导读:不少的企业年底会有年终奖的发放,或者是补发工资等等,那么补发工资的相关税务处理是怎样的,本文来为大家详细解答补发工资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是怎样的。

补发工资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是怎样的?

答:关于补发工资的个税缴纳,目前的普遍做法是允许还原至所属月份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为:所属月份补发工资应纳税额={[(所属月份补发工资+原所属月份的工资薪金所得)-费用减除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原所属月份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补发工资的个人所得税,很多地方可以分月计算补交个人所得税的。具体各地方有所不同。比如:

《关于对补发以往月份工资计算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粤地税发[1999]239号)的规定,把补发的工资分摊回所属月份工资薪金所得合并计征个人所得税。

福建地税2015年发布了《关于补发工资个人所得税政策问题的公告》应把补发工资还原到所属月份重新计算当月应纳个人所得税税款,减去相应月份已缴纳税款,计算出补发工资各月应调整的税款,汇总合并到补发工资月份一并申报缴纳 个人所得税。

上班族必看!工资个人所得税如何计算 企业视频课程

img

人情味

关注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起征点是3500,

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3500

扣除标准:个税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为50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5000—3500)×3%—0=45(元)。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500元 3% 0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 10% 105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 20% 555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 25% 1005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30% 2755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 35% 5505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80000元 45% 13505

(本文内容由百度知道网友丁小儒贡献)

工资怎么扣税?2018最新工资扣税标准(扣税率表) 行业视频课程

img

Joy

关注

2018年最新工资扣税率标准是怎么样的?最近个人所得税将进行改革,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将会发生变化。但目前我们仍然适用工资扣税标准的个税起征点3500元,然后进行个人所得税计算。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2018年最新工资扣税率标准(扣税率表)。

一、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个税起征点)×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起征点是35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最后劳动者拿到手的工资,也就是实发工资=应发工资-五险一金-缴税。

【举例】  扣除标准:个税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为50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5000—3500)×3%—0=45(元)。

 二、个人所得税征收方法  个人所得税实行源泉扣缴和自行申报两种征收方式,支付所得的单位或个人为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在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和没有扣缴义务人的,以及有扣缴义务人,但扣缴义务人没有依照税法规定代扣代缴税款的,纳税义务人应当自行申报纳税。

最新工资扣税标准(扣税率表)  税率表一: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率表

注:  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税率表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

注:  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税率表三:(劳务报酬所得适用)

注:  1、表中含税级距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不含税劳务报酬收入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国税发[2000]192号)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2018年最新扣税率标准,希望对您有帮助。看着税率表,满足扣税标准的可以更快的得知自己的实发工资。有法律问题是,上法律快车!

img

在线咨询

建站在线咨询

img

微信咨询

扫一扫添加
动力姐姐微信

img
im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