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性能检测评分
注:本网站页面html检测工具扫描网站中存在的基本问题,仅供参考。
加工致富网
抓产业、能增收、可致富 推广视频课程
9月29日,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秀麻乡赛隆社区的藏服和帐篷加工厂正是一派忙碌景象。近年来,同德县秀麻乡赛隆社区紧抓脱贫攻坚的政策机遇,按照“抓产业、能增收、可致富”的目标,以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形式,积极发展藏服和帐篷加工、牛羊养殖育肥等产业,让贫困户及入股群众在合作社打工收益之外,年人均可分红1000元左右,实现了社区三江源生态移民群众的持续稳定收入。本报记者 黄灵燕 通讯员 李元福 摄
作者:黄灵燕 通讯员 李元福 来源:青海日报
昔日农业害虫 今天致富宝贝:人工养豆虫效益高 流量视频课程
豆虫是常见的农业害虫,主要取食大豆的叶片等,农民谈之色变。然而,这种害虫在安徽省太和县肖口镇邢小街村民王松领手中摇身一变,成了脱贫致富的宝贝。
这几天,太和县顺源种植专业合作社养殖的豆虫进入了成熟期,合作社理事长王松领带着合作社成员以及周边的贫困户,忙着到豆地里捕捉豆虫。
一只只圆嘟嘟的豆虫被俘获后,王松岭用锯末把豆虫封存下来,准备销售到连云港市用于食品加工,“我们这边售价60元/斤,运到连云港后80元/斤。 ”
年过半百的王松领是一名残疾人。2010年经朋友介绍,他做起了豆虫收购生意,在家乡专门收购野生豆虫。 “当时以每斤20元的价格收购,然后以每斤30元的价格销售,一年大约收购400斤,能赚4000元到5000元。 ”
后来,王松领了解到自己收购的豆虫运到连云港后身价倍增,于是他动起了心思:“如果自己养殖销售的话,每斤的利润岂不是可以达几十元? ”
时隔不久,他到河南省参加了一场观摩会,发现当地的一家专业合作社从事豆虫的规模化养殖,效益喜人。
王松岭虚心学习,第二年他就试养了4亩地的豆虫。“豆虫的天敌很多,产卵时蚂蚁是最大的天敌;刚刚孵化时,蜘蛛、蜗牛、蟋蟀都会捕食它们;待到虫子长大,要用网罩住,否则鸟儿会成群结队前来觅食。 ”总结经验后,王松领流转土地500多亩,成立了太和县顺源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园中园+贫困户”的方式,吸纳25户贫困户入园自主经营,合作社免费提供种苗、技术,统一收购,带动贫困户增收。
太和县肖口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王松香介绍,目前一户贫困户养殖豆虫4亩,预计平均亩产豆虫100多斤。按照每年养殖三茬计算,每亩地的销售额高达一万多元。从目前的效益来看,每年可以收入6000元左右。同时,这4亩地可以享受国家特色种养业的财政奖补,一户贫困户每年可以获得3000元的奖补资金。
源自安徽日报农村版。
藏帽生产助力脱贫致富 公司视频课程
西藏扎囊县羊嘎藏帽加工厂建于2013年。该厂从当地贫困家庭和农村富余劳动力中吸纳45名工人进行藏帽制作,产品备受市场欢迎,工人月均收入超过6500元。目前加工厂正在扩大招工,为更多的农牧民贫困家庭提供就业机会。图为两名姑娘在试戴藏帽。
(责任编辑:罗伯特)
新农村致富“4大商机”!低成本高收益,农民赶紧看看 行业视频课程
导语:新农村致富“4大商机”!低成本高收益,农民赶紧看看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加深,对健康绿色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像一些绿色食品、绿色生态旅游等都很受欢迎,对于农村来说,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独特的绿色山川在农村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也有很多的商机,就像这四个平淡无奇的产业,只要农民愿意劳动,就会有很大的利润。
一,牛粪回收
牛粪在很多人眼里是一种很谦逊的东西,味道很浓。但是牛粪也是一种很好的有机肥。首先,它可以用于蔬菜回收后的施肥,也可以提供农作物疾病和害虫的机会。其次,它是生产蘑菇的主要肥料。虽然牛粪的回收利用在农村地区仍然不太流行,但大多数人拒绝这样做。然而,也会有一些人在寻找商机的同时也在投资,我相信未来的收益会相当可观。
二,乡村农家乐
近几年来,乡村音乐的流行程度持续上升,尤其是在节假日,甚至是一个艰难的场面。农家乐之所以如此受欢迎,第一个原因是农家乐位于一些方便而美丽的村庄,能让人们感到轻松和快乐。对于一些长期在压力下生活和工作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生活地方。第二,这里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而且还有美味的食物。一般情况下,经营者自己加工一些天然绿色蔬菜、家禽等。他们用古老的方法烹饪,味道很甜。对于那些已经厌倦了快餐的人来说,它也是非常令人感动的食指。当然,食物与美丽、健康与绿色都深受大家的喜爱。
三,本地养鸡业
事实上,吃过本地鸡和喂过鸡的人会发现这种区别。肉很好吃,汤很香,当地的鸡肉更有营养。如果你每天都需要养鸡的话,用土生土长的鸡就更合适了。饲料鸡的味道,味道不如当地的鸡肉,虽然单价稍贵,但市场还是很广。事实上,如果形成一个养殖生态链,养殖成本也可以降低,这样的收入也是可能的。
四,有机蔬菜栽培
如前所述,现在许多城市白领都注重均衡的饮食,比如一些水果沙拉也很受一些女性的欢迎,她们对身体有兴趣。同时,有机蔬菜营养丰富、安全、无污染,许多人更喜欢这种新型的饮食方式。大卖场里许多以前昂贵的有机蔬菜现在几乎卖光了。野生蘑菇、无土菜等有机蔬菜的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
三十余载风雨无阻 带领姐妹脱贫致富 推广视频课程
陈桂芝是天镇县马家皂乡东要泉村的一名农村妇女,今年57岁,自1985年开始办起皮毛厂以来,三十余载风雨无阻带领村里姐妹们利用农闲时间加工皮毛脱贫致富,年可为村里妇女们提供创收20余万元。
马家皂乡东要泉村是典型的深度贫困村,陈桂芝嫁入该村后,深深地感受到村内贫穷落后的生产条件,一向要强的她不向困难低头,决心闯出一条既适合自己,又能带领村里姐妹们致富的路子。当年,她结合周边县区皮毛加工业发展十分兴盛的实际,经过找亲戚帮忙到一家皮毛厂拜师学习了加工皮毛手艺。
历经三年辛苦,终于掌握了加工皮毛技术,准备回村办一家自己的皮毛厂,于是在自己家里三间土窑洞里,吸收了本村五六名妇女搞起了皮毛加工。这一干就是三十多年,虽然条件艰苦,但是陈桂芝发展皮毛加工业,带领村里姐妹们脱贫致富痴心不改。该村党支部村委会为了支持陈桂芝办好皮毛厂,带领村里更多的妇女从事皮毛加工脱贫致富,将村委会办公场所腾出来支持她扩大生产。现在,从事加工皮毛的妇女,夏季农忙时10余人,冬季农闲时20余人。
据陈桂芝介绍,虽然皮毛厂条件简陋,但是每年为村民创收机会近20余万元。截至目前,今年已经为加工皮毛的妇女支付工资6万余元。(宁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