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性能检测评分
注:本网站页面html检测工具扫描网站中存在的基本问题,仅供参考。
信用中国网站查询
查询个人信用“一键直达”|银行、网购诚信情况一目了然 查询视频课程
过去一说查征信,最先想到的是“央行征信”,现在,除了银行征信,网购、通讯等方面的征信,可在一个频道查询。近日,记者从由省“诚信龙江”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工商局共同主办的“信用黑龙江”网站了解到,日前“信用中国”网站开通个人信用信息查询功能,除2个地方查询渠道外,有12个个人信用查询渠道供市民查询,涵盖银行、通讯、网购等方面征信。
据介绍, 为方便用户查询个人信用信息,全面多角度了解个人信用状况,近日“信用中国”网站(网址:)开通个人信用信息查询功能,汇总了包括央行征信信息、信用服务机构信用分、地方信用分、电信运营商信用分等4类14个个人信用信息查询渠道,实现了主流个人信用信息查询的“一键直达”。
编辑:马云鹏
“信用中国”网站让“老赖”无处遁形 推广视频课程
【诚信建设万里行】
光明网记者 邱晓琴
想要知道企业或个人的信用是否良好,只要登录“信用中国”网站一查便知。除提供失信黑名单、守信红名单、重点关注名单查询外,限飞限乘名单及环保、食药监等多个领域的信息也在这里公示。
诚信“红黑名单”等信息的公示,让众多失信被执行人慑于信用惩戒,主动履行义务。在“互联网+”的诚信大潮中,“信用中国”网站的窗口效应日益凸显,全国各级信用门户网站的一体化建设也在加速推进中。
黑名单助推转变,“老赖”从选择逃避到主动履行责任
不重视个人信用,在当今社会已寸步难行。在浏览器搜索框输入“失信”二字,就可以在弹出界面中查看“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名单涉及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而在“信用中国”网站上,不仅可以查询多个领域的诚信“红黑名单”,还可以将失信行为在线投诉举报给中央或地方相关部门。
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主任周民介绍,“信用中国”网站自2015年6月1日正式上线以来,截至6月底,已累计归集各地区、各部门可向社会公开的信用信息1.8亿余条,“红黑名单”信息1559万条,行政许可与行政处罚信息9374万条,重点关注名单789万条,向社会公开累计签署的37项联合惩戒与守信激励备忘录。
继2017年8月开始公示涉金融严重失信行为人名单后,今年6月1日起,“信用中国”网站每月受托公示限制乘坐火车、飞机严重失信人名单,涉及铁路、民航、税务、证券、期货等领域。第一期发布名单共计169人,其中有52人因存在不缴纳或少缴纳应纳税款等税务、金融领域的“老赖”行为被列入名单,这些失信行为人中不乏知名社会公众人物。
在最新一期的名单中,共有458人被限制搭乘火车飞机,其中证监会提供46人。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第一批资本市场“老赖”名单发布后,当事人杨某某主动联系证监会派出机构,缴纳拖欠一年多的罚款。证监会依规将其从名单中移除。邢某、钱某某、杨某某等人主动缴纳全部罚款,证监会依规不再将其列入拟公布名单。
“互联网+诚信”,让包括“老赖”在内的众多失信人不得不直面自身的问题和责任,从无视、逃避转向了自觉履行。据“信用中国”网站发布的《失信黑名单月度报告》显示,5月份新增失信黑名单主体24.8万,其中失信自然人21万,法人和其他组织3.8万。黑名单退出方面,5月份整改退出失信黑名单主体12.7万,约为新增黑名单主体数量的二分之一。
3.0版本将开启,推进全国“信用中国”网站一体化
据了解,“信用中国”网站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指导,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支持,依托互联网建设,主要承担信用宣传、信息发布等工作,提供面向社会公众的公开信用信息查询服务,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好评。
2017年10月,网站2.0版本更新上线。今年5月底,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已启动3.0版方案编制工作,将进一步从业务设计上形成信用承诺、信息共享、信用报告、信用评价、信息公示、异议处理、信用修复等全流程的系统服务,预计近期完成方案编制,并全面启动系统版本升级工作。
“‘信用中国’网站大力助推信息公开,已成为信用政策法规发布以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效全景展示的总窗口,同时也是信用信息集中公开、一站式查询的权威媒介,褒扬诚信、惩戒失信,营造诚实守信社会风尚的重要平台。”周民谈道。
“今后,我们将以‘信用承诺、信用公示、信易+’作为主打品牌,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强化网站服务水平、提升网站影响力。”周民提到,“信用中国”网站将在重点民生领域拓展社会化、市场化奖惩机制,提升信用修复水平,不断加强“信用中国”网站面向社会大众的服务水平,鼓励诚实守信,惩戒违法失信,充分发挥“诚信总窗口”的作用。同时,积极推进信用产品的普及应用,扩大信用知识普及,促进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协同共享,宣扬诚实守信的社会正能量,帮助社会公众强化信用知识,鼓励大家“知信、用信、守信”,努力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助力我国信用体系建设。
当前,信用中国(贵州)网、信用中国(江苏)网等一批地方信用网站业已建立,同时,全国各地信用门户网站一体化建设也在稳步推进中。在“信用中国”的“地方信用网站”栏目下,点击各省区市、试点城市名称,即可跳转至相关地方信用网站,查看相关信用信息。
《光明日报》( 2018年08月02日 04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