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性能检测评分
注:本网站页面html检测工具扫描网站中存在的基本问题,仅供参考。
工资所得税计算方法
最新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行业视频课程
现在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自由职业者,以个人的身份对外提供劳务。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劳务报酬所得是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那你知道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如何计算吗?广东常正律师事务所王镇德律师为大家介绍最新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敬请阅读。
工资等等所有的收入只要超过了征税的固定,都是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其中要是走劳务报酬的征税路线,那么交税的门槛就会比较低,当事人要缴纳的税费也会比较高。那么,最新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是什么?
王镇德律师详细介绍:
一、最新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劳务报酬所得以个人每次取得的收入,定额或定率减除规定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定额减除费用800元;每次入在4000元以上的,定率减除20%的费用。其计算公式为:
(1)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800元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1-20%)
(3)对收入畸高的,实行加成征收:
1、不超过20000元的部分 20%
2、超过20000~50000元的部分 30% 速算扣除数 2000
3、超过50000元的部分 40% 速算扣除数 7000
劳务报酬所得因其一般具有不固定、不经常性,不便于按月计算,所以,规定凡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按次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凡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据以确定应纳税所得额。考虑属地管辖与时间划定有交叉的特殊情况,统一规定以县(含县级市、区)为一地,其管辖内的一个月内的劳务服务为一次;当月跨县地域的,则应分别计算。
上述劳务报酬所得中的“同一项目”,是指劳务报酬所得列举29项具体劳务项目中的某一单项,如果个人兼有不同的劳务报酬所得,应当分别按不同的项目所得定额或定率减除费用。
此外,获得劳务报酬所得的纳税人从其收入中支付给中介人和相关人员的报酬,在定率扣除20%的费用后,一律不再扣除。对中介人和相关人员取得的报酬,应分别计征个人所得税。
王镇德律师补充:
二、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由谁来缴纳
《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包括“劳务报酬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发生授课费、评审费和咨询费等劳务报酬支付时,劳务报酬所得者没有自觉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支付给劳务报酬所得者的行政事业单位也没有依法尽到代扣代缴的义务,使得国家应得的税款流失,更有损于国家税法的严肃性,有必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给予纠正。
以上就是王镇德律师对于最新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的详细介绍,同时还介绍了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由谁来缴纳,如果该征收的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却不依法缴纳,当事人是需要为自己的漏税偷税等行为付出一定的责任。
上班族必看!工资个人所得税如何计算 互联网视频课程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起征点是3500,
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3500
扣除标准:个税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为50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5000—3500)×3%—0=45(元)。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500元 3% 0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 10% 105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 20% 555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 25% 1005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30% 2755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 35% 5505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80000元 45% 13505
(本文内容由百度知道网友丁小儒贡献)
8个案例让你了解常见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营销视频课程
案例1:1个月内工资分次发放的计税
职工刘某2017年7月15日取得上半个月工资3000元,7月31日取得下半个月工资3000元,当月共计工资6000元,请问是否代扣个税?
答复:
刘某应纳个税=(3000+3000-3500)*10%-105=145元
提醒:
个人所得税是按月计征的,这与分多次发放没有关系,都需要合并计算征收个税。
案例2:2个月的工资在一个月发放的计税
职工刘某2017年7月份一次性取得了5月、6月的工资,其中5月份工资金额2800元,6月份为3000元,计算应纳个税?
答复:
刘某应纳个税=(2800+3000-3500)*10%-105=125元
提醒1:
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后计算应纳税所得,按月计征,由扣缴义务人在支付时代扣税款。如果在一个月内取得两个月的工资,应当合并计征个税。
提醒2:
如果属于补发以前月份工资的情形,建议携带相关资料向主管税务机关说明情况,经批准后分解到所属月份代扣个税。
案例3:取得年终奖的计税
职工刘默2016年12月份工资4000元,年底取得年终奖36000元,计算12月份工资以及年终奖的个税?
答复:
工资的个税=(4000-3500)*3%-0=15元
年终奖的个税计算分为2步
第一步:确定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36000/12个月=3000元
找到对应的税率为10% 以及对应的速算扣除数为105元
第二步:计算应纳税款
个税=36000*10%-105=3495元
提醒1:
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方法只允许采用一次;
提醒2:
个人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的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案例4:两处以上取得工资的计税
职工刘某7月份从甲公司取得工资4000元,从乙公司也取得工资8000元,请问如何代扣个税?
答复:
甲公司扣缴个人所得税为=(4000-3500)×3%-0=15元;
乙公司扣缴个人所得税为=(8000-3500)×10%-105=345元;
如该个人选择到甲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汇总纳税,申报税款为(8000+4000-3500)×20%-555=1145元。
应补个人所得税:1145-345-15=785元。
提醒1:
个人取得两处及以上所得的,应分别由扣缴义务人进行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同时其本人应选择并固定向其中一处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自行申报;
提醒2:
合并纳税是指纳税人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同一项目两处收入要合计,且只能减除一次费用扣除标准;
提醒3:
自行申报的纳税义务人,在申报纳税时,其在中国境内已扣缴的税款,准予按照规定从应纳税额中扣除。
案例5:外籍职工取得工资的计税
职工戴尔属于外籍人士,7月份工资12000元,计算个税?
答复:
个税=(12000-3500-1300)*20%-555=885元
提醒1:
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可以根据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汇率变化情况确定附加减除费用,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提醒2:
附加减除费用,是指每月在减除3500元费用的基础上,再减除1300元的费用,相当于减除4800元的费用。
案例6:符合条件的健康险可抵扣工资个税
职工刘某所在公司为自己购买了疾病保险,并取得税优识别码,全年共计保费1200元,假若刘某2017年8月份工资薪金4000元,请计算刘某8月份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多少?
个税=(4000+1200-3500-100)*10%-105=55元
提醒1:
单位统一为员工购买的,视同个人购买,按照单位为每一员工购买的保险金额分别计入其工资薪金,并在2400元/年(200元/月)的标准内按月税前扣除;
提醒2:
单位为员工购买的商业保险应并入当月工资薪金计算个人所得税。
案例7:取得过节福利的计税
职工刘默2017年2月份工资4000元,本月发放了过年福利1000元,计算2月份工资的个税?
答复:
个税=(4000+1000-3500)*3%-0=45元
提醒1:
过节发放人人有份的食品、购物券等补贴,是要并入当月工资缴纳个人所得税;
提醒2:
《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第四项规定,福利费免征个人所得税,所说的福利费,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从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提留的福利费或者工会经费中支付给个人的生活补助费;生活补助费是指由于某些特定事件或原因而给纳税人或其家庭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困难,其任职单位按国家规定从提留的福利费或者经费中向其支付的临时性生活困难补助。
案例8:取得差旅补贴的计税
职工刘默2017年7月份工资4000元,本月出差10天,报销差旅补贴1000元,计算7月份工资的个税?
答复:
个税=(4000-3500)*3%-0=15元
提醒1: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公告》(国税发〔1994〕089号)规定,“差旅费津贴”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或者不属于纳税人本人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收入,不征个人所得税;
提醒2:
企业发放的差旅费津贴不超过各地财政部门制定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规定的标准;
提醒3:
企业:自行应建立《差旅费管理办法》,差旅费津贴标准符合企业实际经营需要的,在标准内实际支付出差人员的差旅费津贴允许税前扣除;
提醒4:
所在单位没有相关规定的,按各地财政部门制定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规定的差旅费津贴标准执行;
高顿 成就你财税职业梦想!
高顿财税学院,来源:转载于郝老师说会计
个人所得税税率及速算扣除数 2018年工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行业视频课程
2018年工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更多招考信息请点击:http://wuhu.huatu/
税额=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 (应发工资 -四金) -个税起征点
实发工资 =应发工资 -四金 -税额
个税起征点:2011年9月1日起,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案例:某人的工资收入扣除三险一金后为72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7200—3500)×10%—105=265(元)
2018年工资缴税标准及算法:
虽然现在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3500元/月,也就是说月工资超过3500元就要缴税,但是,工资超过3500元/月还是会分不同等级进行计税的,相关的计算步骤为:
步骤一:
2018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3500元/月,注意外籍人员为4800元起征点,在下表列示的7级中,找到自己相对应的税率及对速算扣除数。
2018年工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税额=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 (应发工资 -四金) -个税起征点
实发工资 =应发工资 -四金 -税额
个税起征点:2011年9月1日起,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案例:某人的工资收入扣除三险一金后为72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7200—3500)×10%—105=265(元)
2018年工资缴税标准及算法:
虽然现在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3500元/月,也就是说月工资超过3500元就要缴税,但是,工资超过3500元/月还是会分不同等级进行计税的,相关的计算步骤为:
步骤一:
2018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3500元/月,注意外籍人员为4800元起征点,在下表列示的7级中,找到自己相对应的税率及对速算扣除数。
注:图片文字来源于网络
个人所得税税率及速算扣除数 2018年工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公司视频课程
2018年工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更多招考信息请点击:http://wuhu.huatu/
税额=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 (应发工资 -四金) -个税起征点
实发工资 =应发工资 -四金 -税额
个税起征点:2011年9月1日起,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案例:某人的工资收入扣除三险一金后为72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7200—3500)×10%—105=265(元)
2018年工资缴税标准及算法:
虽然现在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3500元/月,也就是说月工资超过3500元就要缴税,但是,工资超过3500元/月还是会分不同等级进行计税的,相关的计算步骤为:
步骤一:
2018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3500元/月,注意外籍人员为4800元起征点,在下表列示的7级中,找到自己相对应的税率及对速算扣除数。
2018年工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税额=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 (应发工资 -四金) -个税起征点
实发工资 =应发工资 -四金 -税额
个税起征点:2011年9月1日起,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案例:某人的工资收入扣除三险一金后为72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7200—3500)×10%—105=265(元)
2018年工资缴税标准及算法:
虽然现在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3500元/月,也就是说月工资超过3500元就要缴税,但是,工资超过3500元/月还是会分不同等级进行计税的,相关的计算步骤为:
步骤一:
2018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3500元/月,注意外籍人员为4800元起征点,在下表列示的7级中,找到自己相对应的税率及对速算扣除数。
注:图片文字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