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动力 > 头条 > 递延所得税税率

网站性能检测评分

注:本网站页面html检测工具扫描网站中存在的基本问题,仅供参考。

递延所得税税率

四个中级所得税案例分析,让你一步到位了解所得税! 行业视频课程

img

幻露

关注

四个中级所得税案例分析,让你一步到位了解所得税!

最近有同学给小宏留言,今年的中级的所得税学起来非常吃力,小宏针对同学的需求整理了如下四个案例,供同学们学习。

案例一:

甲企业2017年的利润总额1000万元,本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从成本500万元减少到公允价值400万元,所得税率25%,请描述递延事项形成的暂时性差异和递延所得税。

根据教材常规的思路

账面价值=400万元,计税基础=500万元

账面价值<计税基础,说明未来可以税前列支的多一些,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资产增加自然在借方。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5

贷:其他综合收益 25

这里有一个小技巧,如果业务本身影响的是损益,递延所得税对应的是所得税费用;如果业务本身对应的是其他综合收益,递延所得税对应的就是其他综合收益;递延所得税对应的项目与业务本身记入那里息息相关.

那么,运用小宏的思路怎么去理解呢?

本期其他综合收益减少100万元,其实无论利润减少还是所有者权益直接减少,对于会计而言都是收益减少,但是税法并不能扣除,以后处置时才可以扣除。

现在相对多缴税,以后相对少缴税,预期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企业,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5

贷:其他综合收益 25

两种思路,殊途同归,聪明的你,应该是明白了吧?

案例二、

甲企业2017年的利润总额1000万元,本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从成本500万元增加到公允价值600万元,所得税率25%,请描述递延事项形成的暂时性差异和递延所得税。

根据教材常规的思路:账面价值=600万元,计税基础=500万元,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负债增加自然在贷方。

借:其他综合收益 2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25

这里有一个小技巧,如果业务本身影响的是损益,递延所得税对应的是所得税费用;如果业务本身对应的是其他综合收益,递延所得税对应的就是其他综合收益;递延所得税对应的项目与业务本身记入那里息息相关。

那么,运用小宏的思路怎么去理解呢?

本期其他综合收益增加100万元,其实无论利润增加还是所有者权益直接增加,对于会计而言都是收益增加,但是当期税法并不记入应纳税所得额,以后处置时才记入应纳税所得额。现在相对少缴税,以后相对多缴税,预期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负债。

借:其他综合收益 2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25

案例三:

甲企业2017年对某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100万元,所得税率25%,税法规定处置时该减值才可以扣除。请描述递延事项形成的暂时性差异和递延所得税。

根据教材常规的思路:账面价值=X-100 万元,计税基础=X 万元,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资产增加自然在借方。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5

贷:所得税费用 25

那么,运用小宏的思路怎么去理解呢?

本期计提减值准备100万元,会计记录了收益的减少,但是税法并不能扣除,以后处置实现时才可以扣除。

也就是说,站在税法的角度,现在相对多缴税,未来相对少缴税,预期导致经济利益流入企业,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资产增加自然在借方。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5

贷:所得税费用 25

案例四:

甲企业2017年的利润总额1000万元,国债利息收入10万元,本期交易性金融资产从成本500万元增加到公允价值600万元,所得税率25%,请计算2017年净利润。

关于此类题目,要计算净利润,首先必须计算所得税费用,用利润总额1000万元减去所得税费用,就得到了净利润。

那么,所得税费用等于多少呢?

这里又要引用一个非常重要的只是点了,那就是: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

当期所得税费用=应纳税所得额×25%=(1000-10-100)×25%=222.50万元

为什么要调减10?因为10万元的国债利息收入是免税收入,本期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为什么要调减100?因为100万元的公允价值增加本期不纳入应纳税所得额,所以也要调减。

再去看递延所得税,国债利息是非暂时性差异,什么意思?就是说免税,免了就永远的免了,不会调回来。

而公允价值增加的100万元,税法今年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但是未来处置实现时,需要记入应纳税所得额,所以,今年会计和税法的差异只是暂时的,我们称之为暂时性差异。

根据小宏的理解思维模式:现在相对少缴税,未来相对多缴税,预期导致经济利益流出,则是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注意了,是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负债增加自然就是在贷方。

借:所得税费用 2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25

当然,你要使用常规的方法也是可以的,账面价值=600万元,计税基础=500万元,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

到期为止,真相大白了,当期所得税费用=222.50万元,递延所得税费用=25万元,所得税费用=222.50+25=247.50万元,净利润=1000-247.50=752.50万元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否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问题 企业视频课程

img

解冷亦

关注

最近实务中遇到了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否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问题,就该问题搜索了相关资料整理之后和大家分享如下:

如下文“背景”资料所述,A公司收到的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否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因2008年“5.12”大地震,根据国家税收优惠政策,A公司2008-2010年3年免交企业所得税。A公司2008、2009、2010年分别收到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300万元、100万元、2850万元,在收款当年已作纳税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由于在免税期,实际不需要缴纳所得税。这部分递延收益从2011年开始按10年分摊。

解答:

对于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一个基本原则是不能单独考虑递延收益是否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问题,而是要把递延收益的余额从对应的资产账面价值中减去,得到调整后的资产账面价值,再以调整后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相比较,确定暂时性差异是否存在及其金额,并就其暂时性差异事项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条件(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转回;预计转回时将可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的前提下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时所适用的税率是预计暂时性差异转回年度的实际执行税率。以下讨论均假设可以满足《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所规定的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一般条件。

在本案例中,需要判断按照财税[2008]151号和财税[2009]87号文(2011年度后为财税[2011]70号文)的规定,所涉及的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否属于不征税收入。(1)如果既不是免税收入也不是不征税收入,即属于常规的应税收入,则在以后年度,与该补助款对应的资产折旧、摊销等仍可税前扣除,即资产的计税基础仍为其原始成本,但调整后账面价值为原始成本减去递延收益余额,所以调整后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存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满足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一般条件的前提下,应当按照预计以后年度折旧期间的适用税率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尽管2008~2010三年内的适用税率为零,导致实际取得补助时并未纳税,但未来资产折旧时仍可享受到税收抵免利益,所享受的抵免利益金额等于以后年度所计提的与补助款对应的资产折旧部分乘以该折旧计提年度的实际适用税率。(2)如果属于不征税收入,则按照财税[2009]87号文(2011年度及以后年度为财税[2011]70号文)的规定,不征税收入形成资产价值对应的后续折旧、摊销额不得在以后年度税前扣除,即此时相关资产的计税基础与调整后账面价值相等,就没有递延税款影响。

个人认为解释的还是比较详尽的,有理论支撑也有实务解读,相信对大家理解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否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有一定的帮助。

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确认和计量(全) 营销视频课程

img

穆尔芙

关注

一、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确认和计量

(1)确认

企业应该将当期和以前期间应交未交的所得税确认为负债。 资产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或负债的账面价值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v=>企业应该将其确认为负债,作为递延所得税负债加以处理。

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同时,应增加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2)计量

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于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当根据相关税法规定,按照预期收回该项资产或清偿该负债期间的适用税率计量。

即递延所得税负债应以相关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量。

1、除所得税准则中明确规定不可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情况外,企业对于所有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均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2010年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8200-6000)×25%=550(万元)

2010年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550(万元)

2011年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6000-3600)×25%=600(万元)

2011年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600-550=50(万元)

BD

【答案解析】2010年初,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2100(万元),计税基础=2000-2000/20=1900(万元),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2100-1900)×25%=50(万元);

2010年末,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1980(万元),计税基础=2000-2000/20×2=180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1980-1800)×25%=45(万元),2010年末应转回递延所得税负债5万元。

2.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特殊情况

一是商誉的初始确认;

二是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交易中产生的资产或负债的初始确认:该项交易不是企业合并;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或可抵扣亏损)。

三是与子公司、联营企业、合营企业投资等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一般应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但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第一,投资企业能够控制暂时性差异转回的时间;第二,该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不会转回。

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应以未来期间可能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

比如2009年亏损100万元,如果现在已有证据表明该企业未来5年的盈利最多只有50万元,则不能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5万(100×25%),只能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2.5万(50×25%)。

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计入所有者权益。

某公司2015年12月1日取得一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成本为220万元,2015年12月31日,该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00万元。大海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编制2015年大海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期末公允价值变动及期末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会计分录。

可以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特殊情况:

(1)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 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转回; v未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

(2)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交易中因资产或负债的初始确认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不予确认:

该项交易不是企业合并;

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或可抵扣亏损)。

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特殊情况:

在某些情况下,企业发生的某项交易或事项不属于企业合并,并且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且该项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

无形资产2015年按准则规定计入管理费用金额=20+60+120÷5÷12×6=92(万元)

2015年纳税调减金额=92×50%=46(万元) v2015年应交所得税=(1 000-46)×25%=238.5(万元)

2015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120-120÷5÷12×6 =108(万元)

计税基础=108×150%=162(万元) v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62-108=54(万元),但不能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由于税率变化带来的税差如何处理? 行业视频课程

img

Stade

关注

导读:所得税税率变化时,你觉得直接影响的财务工作是什么,自然是递延所得税的处理,郑老师下面就来讲讲由于税率变化带来的税差如何处理,前后的税率差异性造成的变化如何呢。

由于税率变化带来的税差如何处理

当年已知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

如果企业当年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时,就已经知道本期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在未来转回期问适用的所得税税率,那么应选择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

由于2008年企业选择的是暂时性差异未来转回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而不是现行税率)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而这一数额代表的正是企业未来期间暂时性差异转回时对应交所得税金额的影响数。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抵减后,计算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包含了因税率变化对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调整数,因此,无需再单独对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调整进行处理。

当年未知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

如果企业当年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时,并不知道本期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在未来转回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也不知道以后年度适用的所得税税率的变更,那么应选择现行税率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适用税率发生变化时,再对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按照新税率进行调整。

营改增后增值税税率有哪些新的变化

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

(一)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除本条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规定外,税率为6%。

(二)提供交通运输、邮政、基础电信、建筑、不动产租赁服务,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税率为11%。

(三)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税率为17%。

关于简并增值税税率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17〕37号)

自2017年7月1日起,简并增值税税率结构,取消13%的增值税税率。

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下列货物,税率为11%:

农产品(含粮食)、自来水、暖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食用植物油、冷气、热水、煤气、居民用煤炭制品、食用盐、农机、饲料、农药、农膜、化肥、沼气、二甲醚、图书、报纸、杂志、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含义大家如果不清楚话可以这样理解,就是现在少交,以后补上,就是时间上往后移,总量不变,郑老师整理的由于税率变化带来的税差如何处理讲述完毕。

img

在线咨询

建站在线咨询

img

微信咨询

扫一扫添加
动力姐姐微信

img
im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