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动力 > 头条 > 工资税计算方法

网站性能检测评分

注:本网站页面html检测工具扫描网站中存在的基本问题,仅供参考。

工资税计算方法

最新工资扣税标准表 行业视频课程

img

桃凌

关注

每个月发工资时,我们发到手上的工资会扣掉一大截,其中包括五险一金和工资扣税等。小编估计大多数人不会去计算每个月扣了多少工资税,是如何扣的。今天律师365小编为大家提供最新工资扣税标准表,您以后就可以对照此方法自己进行计算了。

一、2017年的工资扣税标准

工资扣税标准

工资扣除标准3500元/月(2011年9月1日起正式执行)(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扣除三险一金后月收入-扣除标准

二、2017年工资交税计算

工资扣税标准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起征点是35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3500

扣除标准:个税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为50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5000—3500)×3%—0=45(元)。

三、2017年工资纳税税率表

2017年实行7级超额累进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 适用税率- 速算扣除数

扣除标准3500元/月(2011年9月1日起正式执行)(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个税免征额3500元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具体表格如下:

工资扣税标准图

上班族必看!工资个人所得税如何计算 企业视频课程

img

洛克蒂迪

关注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起征点是3500,

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3500

扣除标准:个税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为50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5000—3500)×3%—0=45(元)。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500元 3% 0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 10% 105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 20% 555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 25% 1005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30% 2755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 35% 5505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80000元 45% 13505

(本文内容由百度知道网友丁小儒贡献)

您的年终奖、工资要交多少个税?计算方法大全拿去用! 行业视频课程

img

靖巧

关注

快年底了

心心念念的年终奖要来了

年终奖个税该怎么算?

日常工资个税如何算?

您算对了吗?

想知道?

这都不是事儿

小能手编编为您科普一下工资纳税的来龙去脉~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四、劳务报酬所得;

五、稿酬所得;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八、财产租赁所得;

九、财产转让所得;

十、偶然所得;

十一、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工资是税收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编很荣幸地告诉你

你为国家税收作贡献啦!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捐赠的部分,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从应纳税所得中扣除。

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可以根据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汇率变化情况确定附加减除费用,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一、7种不同工资情况个税计算方法

工资个税计算不用再犯愁了!7种不同工资情况的计算方法,小编给大家奉上秘籍!

为了避免大家看不懂计算,小编特意把工资个税税率表贴出来。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注: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3500费用后的所得额;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不会算?

个税表在此!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1

不超过1500元的

不超过1455元的

3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超过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

10

105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超过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超过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

25

100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超过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

30

2755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过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

35

550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超过57505元的部分

45

13505

情况1:1个月内工资分次发放的计税

小编小编,我2017年10月15日取得上半个月工资收入为3500元,10月31日取得下半个月工资3000元,五险一金为500元,那么我应纳个人所得税为多少?

(1)常规计算法:

3500+3000-3500-500=2500

因为1500

所以1500×3%+1000×10%=145

(2)速算法:(6500-3500-500)×10%-105=145

王小五:还有速算法??

当然有啦!

情况2:2个月的工资在一个月发放的计税

员工刘某2017年8月份一次性取得了6月、7月的工资,其中6月份工资金额4500元,7月份为3000元,计算应纳个税?

刘某应纳个税=(4500+3000-3500)*10%-105=295元

提醒1:

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后计算应纳税所得,按月计征,由扣缴义务人在支付时代扣税款。如果在一个月内取得两个月的工资,应当合并计征个税。

提醒2:

如果属于补发以前月份工资的情形,建议携带相关资料向主管税务机关说明情况,经批准后才可以分解到工资原来所属的月份代扣个税。

情况3:两处以上取得工资的计税

职工刘某7月份从甲公司取得工资4000元,从乙公司也取得工资8000元,请问如何代扣个税?

甲公司扣缴个人所得税为=(4000-3500)×3%-0=15元;

乙公司扣缴个人所得税为=(8000-3500)×10%-105=345元;

如该个人选择到甲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汇总纳税,申报税款为(8000+4000-3500)×20%-555=1145元。

应补个人所得税:1145-345-15=785元。

提醒1:

个人取得两处及以上所得的,应分别由扣缴义务人进行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同时其本人应选择并固定向其中一处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自行申报;

提醒2:

合并纳税是指纳税人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同一项目两处收入要合计,且只能减除一次费用扣除标准;

提醒3:

自行申报的纳税义务人,在申报纳税时,其在中国境内已扣缴的税款,准予按照规定从应纳税额中扣除。

情况4:外籍职工取得工资的计税

职工戴尔属于外籍人士,7月份工资12000元,计算个税?

个税=(12000-3500-1300)*20%-555=885元

提醒1:

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可以根据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汇率变化情况确定附加减除费用,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提醒2:

附加减除费用,是指每月在减除3500元费用的基础上,再减除1300元的费用,相当于减除4800元的费用。

情况5:符合条件的健康险可抵扣工资个税

职工刘某所在公司为自己购买了疾病保险,并取得税优识别码,全年共计保费1200元,假若刘某2017年8月份工资薪金4000元,请计算刘某8月份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多少?

个税=(4000+1200-3500-100)*10%-105=55元

提醒1:

单位统一为员工购买的,视同个人购买,按照单位为每一员工购买的保险金额分别计入其工资薪金,并在2400元/年(200元/月)的标准内按月税前扣除;

提醒2:

单位为员工购买的商业保险应并入当月工资薪金计算个人所得税。

情况6:取得过节福利的计税

职工刘某2017年2月份工资4000元,本月发放了过年福利1000元,计算2月份工资的个税?

个税=(4000+1000-3500)*3%-0=45元

提醒1:

过节发放人人有份的食品、购物券等补贴,是要并入当月工资缴纳个人所得税;

提醒2:

《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第四项规定,福利费免征个人所得税,所说的福利费,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从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提留的福利费或者工会经费中支付给个人的生活补助费;生活补助费是指由于某些特定事件或原因而给纳税人或其家庭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困难,其任职单位按国家规定从提留的福利费或者经费中向其支付的临时性生活困难补助。

情况7:取得差旅补贴的计税

职工刘默2017年7月份工资4000元,本月出差10天,报销差旅补贴1000元,计算7月份工资的个税?

个税=(4000-3500)*3%-0=15元

提醒1: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公告》(国税发〔1994〕089号)规定,“差旅费津贴”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或者不属于纳税人本人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收入,不征个人所得税;

提醒2:

企业发放的差旅费津贴不超过各地财政部门制定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规定的标准;

提醒3:

企业:自行应建立《差旅费管理办法》,差旅费津贴标准符合企业实际经营需要的,在标准内实际支付出差人员的差旅费津贴允许税前扣除;

提醒4:

所在单位没有相关规定的,按各地财政部门制定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规定的差旅费津贴标准执行;

二、年终奖个税计算方法

年终奖个税的计算方法,

遵循1个原则、

2个步骤、

3个注意事项

1个原则:

对于职工个人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

2个步骤:

1、将个人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如果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减除标准,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减除标准的差额”后的余额,按上述方法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2、将个人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按上一步确定出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征税。

(1)、如果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减除标准的,税款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个人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如果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减除标准的,税款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个人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减除标准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3个注意事项:

1、提醒: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方法只允许采用一次;

2、年终奖多发一元钱,但结果拿到手的奖金却少了一千多元。年终奖在1.8万、5.4万、10.8万、42万、66万和96万这几个临界点,会出现年终奖多发1元,税后收入反而减少的情况,如下:

发18001元比18000元多纳税1154.1元;

发54001元比54000元多纳税4950.2元;

发108001元比108000元多纳税4950,25元;

发420001元比420000元多纳税19250.3元;

发660001元比660000元多纳税30250.35元;

发960001元比960000元多纳税88000.4元;

3、提醒:个人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的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案例1

林先生2015年12月份工资4800元,年底取得年终奖42000元,计算12月份工资以及年终奖的个税?

工资的个税=(4800-3500)*3%-0=39元

年终奖的个税计算分为2步

第一步:确定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42000/12个月=3500元

找到对应的税率为10% 以及对应的速算扣除数为105元

第二步:计算应纳税款

应交个税

=42000*10%-105=4095

案例2

林先生是中国公民,2016年12月自单位取得当月工资3000元,同时领取年终奖金20000元。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情况下,计算林先生年终奖应纳的个人所得税款。

案例分析

该笔奖金是单位发给林先生年终奖励,属全年一次性奖金。因此,需要首先确定该笔奖金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之后再计算其应纳税款。

确定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林先生当月工资低于3500元的费用减除标准,故其每月平均奖金=[20000-(3500-3000)]÷12=1625元,对照工资、薪金所得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分别为10%、105。

计算应纳税款:林先生应纳税额=[20000-(3500-3000)]×10%-105

=19500×10%-105=1845(元)

个人所得税税率及速算扣除数 2018年工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营销视频课程

img

家飞凤

关注

2018年工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更多招考信息请点击:http://wuhu.huatu/

税额=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 (应发工资 -四金) -个税起征点

实发工资 =应发工资 -四金 -税额

个税起征点:2011年9月1日起,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案例:某人的工资收入扣除三险一金后为72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7200—3500)×10%—105=265(元)

2018年工资缴税标准及算法:

虽然现在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3500元/月,也就是说月工资超过3500元就要缴税,但是,工资超过3500元/月还是会分不同等级进行计税的,相关的计算步骤为:

步骤一:

2018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3500元/月,注意外籍人员为4800元起征点,在下表列示的7级中,找到自己相对应的税率及对速算扣除数。

2018年工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税额=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 (应发工资 -四金) -个税起征点

实发工资 =应发工资 -四金 -税额

个税起征点:2011年9月1日起,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案例:某人的工资收入扣除三险一金后为72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7200—3500)×10%—105=265(元)

2018年工资缴税标准及算法:

虽然现在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3500元/月,也就是说月工资超过3500元就要缴税,但是,工资超过3500元/月还是会分不同等级进行计税的,相关的计算步骤为:

步骤一:

2018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3500元/月,注意外籍人员为4800元起征点,在下表列示的7级中,找到自己相对应的税率及对速算扣除数。

注:图片文字来源于网络

2017工资税率是多少工资怎么算才正确? 公司视频课程

img

道格拉斯

关注

工资是指雇主或者法定用人单位依据法律规定、或行业规定、或根据与员工之间的约定,以货币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支付的报酬。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那么,2017工资怎么算才正确?

2017工资怎么算才正确?

工资怎么算才正确呢?一、月薪制计算工资有以下三种:应付工资=月薪÷每月应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应付工资=月薪÷每月总天数×工作天数(即实际出勤天数+厂休日+法定节日),依照这种方法,厂休日、法定节假日照付工资。

2017工资税率是多少

二、日薪制计算方法:日工资率是职工每日应得平均工资(用于有缺勤,工作未满一个月等情况下的工资计算)一般有两种计算方法:按全年平均每月日历天数,日工资率=标准工资/30。

按全年平均每月法定工作天数30天计算:(跟月薪制类计算方法相似)21.75天计算:(跟月薪制类计算方法相似),日工资率=标准工资/21.75。备注:全年平均每月法定工作天数=(365天—全年节假日104天)÷12=21.75天。

三、计件工资的计算公式如下:应付计件工资=(合格品数量+料废品数量)×计件单价。计件工资按计件对象不同分为个人计件工资和集体计件工资,集体计件工资以班组为计件对象,按上述方法计算出的计件工资为小组集体应得工资总额,集体计件工资还应在小组组员之间分配,计算出个人应得工资。

2017工资税率是多少?

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的,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0,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105元,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555元。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速算扣除数1005元,全月应纳税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2755元,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速算扣除数5505元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的部分,税率为45%。速算扣除数13505元。

您的年终奖、工资要交多少个税?计算方法大全拿去用! 公司视频课程

img

世德

关注

快年底了

心心念念的年终奖要来了

年终奖个税该怎么算?

日常工资个税如何算?

您算对了吗?

想知道?

这都不是事儿

小能手编编为您科普一下工资纳税的来龙去脉~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四、劳务报酬所得;

五、稿酬所得;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八、财产租赁所得;

九、财产转让所得;

十、偶然所得;

十一、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工资是税收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编很荣幸地告诉你

你为国家税收作贡献啦!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三千五百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捐赠的部分,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从应纳税所得中扣除。

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可以根据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汇率变化情况确定附加减除费用,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一、7种不同工资情况个税计算方法

工资个税计算不用再犯愁了!7种不同工资情况的计算方法,小编给大家奉上秘籍!

为了避免大家看不懂计算,小编特意把工资个税税率表贴出来。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注: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3500费用后的所得额;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不会算?

个税表在此!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1

不超过1500元的

不超过1455元的

3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超过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

10

105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超过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超过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

25

100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超过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

30

2755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过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

35

550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超过57505元的部分

45

13505

情况1:1个月内工资分次发放的计税

小编小编,我2017年10月15日取得上半个月工资收入为3500元,10月31日取得下半个月工资3000元,五险一金为500元,那么我应纳个人所得税为多少?

(1)常规计算法:

3500+3000-3500-500=2500

因为1500

所以1500×3%+1000×10%=145

(2)速算法:(6500-3500-500)×10%-105=145

王小五:还有速算法??

当然有啦!

情况2:2个月的工资在一个月发放的计税

员工刘某2017年8月份一次性取得了6月、7月的工资,其中6月份工资金额4500元,7月份为3000元,计算应纳个税?

刘某应纳个税=(4500+3000-3500)*10%-105=295元

提醒1:

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后计算应纳税所得,按月计征,由扣缴义务人在支付时代扣税款。如果在一个月内取得两个月的工资,应当合并计征个税。

提醒2:

如果属于补发以前月份工资的情形,建议携带相关资料向主管税务机关说明情况,经批准后才可以分解到工资原来所属的月份代扣个税。

情况3:两处以上取得工资的计税

职工刘某7月份从甲公司取得工资4000元,从乙公司也取得工资8000元,请问如何代扣个税?

甲公司扣缴个人所得税为=(4000-3500)×3%-0=15元;

乙公司扣缴个人所得税为=(8000-3500)×10%-105=345元;

如该个人选择到甲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汇总纳税,申报税款为(8000+4000-3500)×20%-555=1145元。

应补个人所得税:1145-345-15=785元。

提醒1:

个人取得两处及以上所得的,应分别由扣缴义务人进行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同时其本人应选择并固定向其中一处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自行申报;

提醒2:

合并纳税是指纳税人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同一项目两处收入要合计,且只能减除一次费用扣除标准;

提醒3:

自行申报的纳税义务人,在申报纳税时,其在中国境内已扣缴的税款,准予按照规定从应纳税额中扣除。

情况4:外籍职工取得工资的计税

职工戴尔属于外籍人士,7月份工资12000元,计算个税?

个税=(12000-3500-1300)*20%-555=885元

提醒1:

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可以根据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汇率变化情况确定附加减除费用,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提醒2:

附加减除费用,是指每月在减除3500元费用的基础上,再减除1300元的费用,相当于减除4800元的费用。

情况5:符合条件的健康险可抵扣工资个税

职工刘某所在公司为自己购买了疾病保险,并取得税优识别码,全年共计保费1200元,假若刘某2017年8月份工资薪金4000元,请计算刘某8月份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多少?

个税=(4000+1200-3500-100)*10%-105=55元

提醒1:

单位统一为员工购买的,视同个人购买,按照单位为每一员工购买的保险金额分别计入其工资薪金,并在2400元/年(200元/月)的标准内按月税前扣除;

提醒2:

单位为员工购买的商业保险应并入当月工资薪金计算个人所得税。

情况6:取得过节福利的计税

职工刘某2017年2月份工资4000元,本月发放了过年福利1000元,计算2月份工资的个税?

个税=(4000+1000-3500)*3%-0=45元

提醒1:

过节发放人人有份的食品、购物券等补贴,是要并入当月工资缴纳个人所得税;

提醒2:

《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第四项规定,福利费免征个人所得税,所说的福利费,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从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提留的福利费或者工会经费中支付给个人的生活补助费;生活补助费是指由于某些特定事件或原因而给纳税人或其家庭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困难,其任职单位按国家规定从提留的福利费或者经费中向其支付的临时性生活困难补助。

情况7:取得差旅补贴的计税

职工刘默2017年7月份工资4000元,本月出差10天,报销差旅补贴1000元,计算7月份工资的个税?

个税=(4000-3500)*3%-0=15元

提醒1: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公告》(国税发〔1994〕089号)规定,“差旅费津贴”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或者不属于纳税人本人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收入,不征个人所得税;

提醒2:

企业发放的差旅费津贴不超过各地财政部门制定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规定的标准;

提醒3:

企业:自行应建立《差旅费管理办法》,差旅费津贴标准符合企业实际经营需要的,在标准内实际支付出差人员的差旅费津贴允许税前扣除;

提醒4:

所在单位没有相关规定的,按各地财政部门制定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规定的差旅费津贴标准执行;

二、年终奖个税计算方法

年终奖个税的计算方法,

遵循1个原则、

2个步骤、

3个注意事项

1个原则:

对于职工个人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

2个步骤:

1、将个人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如果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减除标准,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减除标准的差额”后的余额,按上述方法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2、将个人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按上一步确定出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征税。

(1)、如果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减除标准的,税款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个人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如果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减除标准的,税款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个人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减除标准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3个注意事项:

1、提醒: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方法只允许采用一次;

2、年终奖多发一元钱,但结果拿到手的奖金却少了一千多元。年终奖在1.8万、5.4万、10.8万、42万、66万和96万这几个临界点,会出现年终奖多发1元,税后收入反而减少的情况,如下:

发18001元比18000元多纳税1154.1元;

发54001元比54000元多纳税4950.2元;

发108001元比108000元多纳税4950,25元;

发420001元比420000元多纳税19250.3元;

发660001元比660000元多纳税30250.35元;

发960001元比960000元多纳税88000.4元;

3、提醒:个人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的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案例1

林先生2015年12月份工资4800元,年底取得年终奖42000元,计算12月份工资以及年终奖的个税?

工资的个税=(4800-3500)*3%-0=39元

年终奖的个税计算分为2步

第一步:确定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42000/12个月=3500元

找到对应的税率为10% 以及对应的速算扣除数为105元

第二步:计算应纳税款

应交个税

=42000*10%-105=4095

案例2

林先生是中国公民,2016年12月自单位取得当月工资3000元,同时领取年终奖金20000元。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情况下,计算林先生年终奖应纳的个人所得税款。

案例分析

该笔奖金是单位发给林先生年终奖励,属全年一次性奖金。因此,需要首先确定该笔奖金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之后再计算其应纳税款。

确定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林先生当月工资低于3500元的费用减除标准,故其每月平均奖金=[20000-(3500-3000)]÷12=1625元,对照工资、薪金所得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分别为10%、105。

计算应纳税款:林先生应纳税额=[20000-(3500-3000)]×10%-105

=19500×10%-105=1845(元)

个人所得税税率及速算扣除数 2018年工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营销视频课程

img

温妮

关注

2018年工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更多招考信息请点击:http://wuhu.huatu/

税额=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 (应发工资 -四金) -个税起征点

实发工资 =应发工资 -四金 -税额

个税起征点:2011年9月1日起,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案例:某人的工资收入扣除三险一金后为72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7200—3500)×10%—105=265(元)

2018年工资缴税标准及算法:

虽然现在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3500元/月,也就是说月工资超过3500元就要缴税,但是,工资超过3500元/月还是会分不同等级进行计税的,相关的计算步骤为:

步骤一:

2018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3500元/月,注意外籍人员为4800元起征点,在下表列示的7级中,找到自己相对应的税率及对速算扣除数。

2018年工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税额=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 (应发工资 -四金) -个税起征点

实发工资 =应发工资 -四金 -税额

个税起征点:2011年9月1日起,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案例:某人的工资收入扣除三险一金后为72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7200—3500)×10%—105=265(元)

2018年工资缴税标准及算法:

虽然现在的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3500元/月,也就是说月工资超过3500元就要缴税,但是,工资超过3500元/月还是会分不同等级进行计税的,相关的计算步骤为:

步骤一:

2018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3500元/月,注意外籍人员为4800元起征点,在下表列示的7级中,找到自己相对应的税率及对速算扣除数。

注:图片文字来源于网络

img

在线咨询

建站在线咨询

img

微信咨询

扫一扫添加
动力姐姐微信

img
im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