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动力 > 头条 > 公司上市时间

网站性能检测评分

注:本网站页面html检测工具扫描网站中存在的基本问题,仅供参考。

公司上市时间

两家企业上市仅差6天 一个市值暴涨到了4000亿 一个却跌到了140亿 企业视频课程

img

沛蓝

关注

2018年,可以说是国内公司上市比较密集的一年了。国内的很多互联网公司都选择在这一年上市,比如如今在手机市场正如日中天的小米就于今年7月份在港股登陆了。起初,业内的大部分都认为小米只是个做手机的,普遍看低小米的行情,似乎也印证了这类人群的想法,小米在上市当天就迅速下跌。但下跌的景象并没有持续多久,后面几天小米的股价便迅速回升。截至目前,小米公司的总市值已经来到了4205亿元,让之前诸多不看好的“专家”大跌眼镜。

看到小米上市取得成功,很多企业都迫不及待的想试试自己的水准了。比如在国内口碑并不怎么好的拼多多和趣头条以及餐饮巨头美团、新能源汽车的蔚来,都在这一段时间选择上市。其中,能冒头的也就只有拼多多、趣头条和美团了。

这哥三里面最能吸引火力的当属拼多多了,相信很多朋友都在拼多多上买过东西,而且买到的假货估计还都不少,网上拼多多的“买家秀”更是让人亮瞎了眼,拼多多也就成了今天的“拼夕夕”、“坑多多”、”假多多“等等。口碑如此之差、背负着一片骂名的电商平台都能上市,也是让人感觉到很清奇了。

其次就是趣头条了,这名字一听很容易就知道是个新闻平台了,估计大多数朋友们都还处于只知道今日头条的状态中。和拼多多一样,趣头条能上市也是被人普遍看低。但趣头条去没能像拼多多一样跳起来打脸,趣头条在上市之后便一路走低,趣头条的一路下跌也为自己赢得了”妖股“的美称。从9月14日上市,一路跌跌跌,公司市场总值也从上市之初的45亿美元暴跌到了24.5亿美元,蒸发了20个亿,你说这是何必呢。

和趣头条形成强烈反差的就是美团了,两家企业上市时间仅仅相差6天,局势却又天差之别。趣头条上市是一路暴跌,而拼多多则是一路飞涨。

时至今日,美团和小米一样,都有了8年时间的积累。美团从早期的团购做到今天餐饮行业龙头地位,是当家人王兴带领着美团一路披荆斩棘,闯过各样难关,终于在9月20日,美团成功在港交所登录。美团是继小米之后第二家在港交所登录的创新试点企业,也是国内三小巨头(今日头条、美团、滴滴打车)中率先上市的一家。和趣头条正好相反,美团上市之后股价便一路暴涨,截至目前,美团的市值已经高达4000亿,成功超越了京东、网易和小米,成为继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之后的中国第四大互联网企业。而创始人王兴的身价也得益于美团的市值成功超越了小米的雷军和网易的丁磊,身价来到了400亿。

80后学霸创业,3年时间公司上市,身家超刘强东 创业视频课程

img

蓝星

关注

2015年,拼多多正式成立,距今仅3年时间,黄峥带领其敲钟上市,身家超过京东的刘强东。也从此体现了黄峥是一个商业天才。伴随这一消息,惹起了很多的争议,什么“假货横行”的话题和文章也是层出不穷。黄峥也成为大家关注的对象。

黄峥,属于第一批80后,不仅有着很强的商业头脑,上学时还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学霸。1998年,黄峥放弃了清华大学,而选择进入浙江大学的计算机专业。随后,认识了他的伯乐“段永平”。

2004年,刘强东在中关村成立京东多媒体网,这年的黄峥也选择加入初创的谷歌。再次期间,黄峥接触了电商领域的搜索算法。2006年,和李开复一起回国创了谷歌中国。

一年后,黄峥从谷歌中国辞职,投身进入社交游戏及电商领域。2015年4月,创办拼好货,同年9月,旗下公司又孵化出拼多多。第二年的9月,两者合并,黄峥担任公司董事长。当年拼多多的订单量和用户量就赶上了唯品会。

前不久,拼多多在美国上市,发行价19美元,估值240亿美元。上市首日开盘价26.5亿美元,较发行价上涨39.5%。黄峥的净资产也随之上涨至150亿美元,超过京东创始人刘强东94亿美元的身家。

这么多公司借壳上市,原来是因为这个! 企业视频课程

img

吕玉兰

关注

这么多公司借壳上市,原来是因为这个!

上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融资,而不是为了让别人炒自己的股份。虽然上市企业被高估的可能性较大,但市场行情或业绩不行出现亏损,也可能导致企业被严重低估,从而影响到企业运营。

所以,上市对企业来说并不代表一定是好事,这也就为什么很多企业不愿意上市的原因,特别是香港或国外采用的是注册制机制,就如阿里巴巴需要钱的时候就上市,而自身有资金的时候就选择退市。

当然,在我国核准制机制、涨跌停板制度和T+0制度的相结合下,导致了很多企业一上市就被炒作,甚至长久被高估,成为很多上市企业的捞钱机制。只要企业一上市,主要股东都是亿万富翁,所以企业对于能在A股上市趋之若鹜,从而导致上市并不是主要为了融资,而是为了圈钱,比如即使卖壳都能卖十几亿。

既然是为了圈钱,那么监管就必然会更加严格的进行审核,而对企业来说具有运营风险和时间成本。

运营风险:有的公司目前根本不符合上市规则,如连续三年获利,很多公司都不能达到这个条件,但是未来又是很有希望能够成为好企业,这样的企业可以通过大量的融资从而借壳上市。在排队的两三年等待期要保持有上市所需资质条件,那么企业在运营方面就会比较保守,而一旦保守可能跟不上市场行情变化,那么就可能导致企业运营不理想,落后于其他企业,甚至不能满足上市条件。

收益性:壳公司一般都是业绩不好,公司股价较低,所以收购壳公司可以以较低的价格获得筹码,待上市成功后,又可以赚一笔。

时间成本:正规上市时间周期长,而时间就是成本,很多公司上市的钱都是借来的,三年的时间太长了,而且很多公司的投资者都是股权投资者,想要尽可能地块的兑现利益。

同时,上市是为了筹钱,要么扩大产能,迅速扩大市场,要么就是提供科研经费,这些机会都是有时间限制的,在如此快速变化的今天,如果不能够快速上市,机会成本很高;上市成功不仅需要你的业绩满足,还得满足很多其他的条件,如证监会的人脉等,排队的IPO企业那么多,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够上市的,而借壳则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上市公司。

所以,不管是出自股东,还是公司本身的利益出发,借壳上市都是比较好的方法;

既然直接上是存在较大的运营风险和时间成本,那么很多企业就会采用借壳上市。虽然借壳上市成本较高,比如随便买个壳都要十几亿,但只要借壳成功,证监会审核通过,那十几亿又算得了什么呢?特别是运营和时间都耗不起的企业,比如国内上市的所有快递公司都是借壳上市,比如三六零这样的互联网企业也会选择借壳上市,还有比如独角兽企业(如今一般能通过绿色通道上市)。

img

在线咨询

建站在线咨询

img

微信咨询

扫一扫添加
动力姐姐微信

img
im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