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动力 > 头条 > 企业注销后

网站性能检测评分

注:本网站页面html检测工具扫描网站中存在的基本问题,仅供参考。

企业注销后

公司注销后,商标还能继续用吗? 行业视频课程

img

岸上鱼

关注

公司注销后,以公司名义申请下来的商标该怎么办?

两种处理方法:

1、商标转让

在公司注销前,名下的商标可以选择转让给其他公司或者个体经营者,但要记得留好电子档、营业执照复印件和公章,以便用作转移证明条件。

如果注销时还未决定归属的,可以由原公司的全体股东就公司注销清算时遗漏的财产予以处理。如果想对商标进行转让,可由接受该企业财产的清算组织或部门提出商标转让申请。

2、商标转移

如果公司在注销时未将商标转让,对于已经决定归属的,则企业可以通过移转将商标转移出来。

注册商标转移是指商标专用权因转让以外的其他事由发生转移的情形,主要是因商标权主体消灭由其继受人继受商标权。商标权的转移不同于商标权的转让,它不是双方法律行为,它是被继受人消灭这一事件引起的,只要继受人表示接受商标权并向商标局履行转移注册商标手续即可实现商标权的转移。

一般发生转移有以下两种情况:

1、作为商标权人的自然人死亡,由其继承人按照继承法的有关规定继承其注册商标。

2、作为商标权人的企业破产或被合并、兼并,其商标权由被合并或兼并后的企业继受。注册商标的转移,接受该注册商标专用权转移的当事人应当凭有关证明文件或法律文书到商标局办理注册商标专用权转移手续。

注意啦!!!

公司注销后,商标转让、转移有效期仅为一年!

《商标法实施条例》规定:

商标注册人死亡或者终止,自死亡或者终止之日起1年期满,该注册商标没有办理移转手续的,任何人可以向商标局申请注销该注册商标。

也就是说,公司主体消失一年后,商标会自动被注销。一年内可以凭相关注销的证明来转移商标,一年后就没有这个权利了。

公司注销登记后的救济途径 行业视频课程

img

蔺凝雁

关注

经公司登记机关注销登记,公司终止,法人资格终止,与之相应,民事诉讼主体资格也终止,不能再成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但在某些情形下,与已注销公司相关的债权债务关系并未随之注销而消灭,但责任(或权利)主体的确定却是司法实践中的一个难题。为保护债权人及公司的权益,避免因注销公司逃避债务、损害公司利益,现行法律法规明确了公司注销后的救济途径,具体包括公司诉讼案件的主体确定、执行程序中当事人的变更追加等,本文对此进行了梳理。

一、公司注销登记后执行程序中变更、追加执行当事人公司注销后,执行当事人的主体地位也随之不存在,于是便产生执行主体的变更、追加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的规定》(2016年8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91次会议通过,自2016年12月1日起施行)第4条规定了因为公司注销产生的申请执行人变更、追加,该规定第21条至第23条规定了公司、其他组织因为注销登记而导致的被执行人的变更、追加问题,以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1)作为申请执行人的公司注销:作为申请执行人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因该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依法承受生效法律文书确定权利的主体,可以申请变更、追加其为执行案件的申请执行人。

(2)作为被执行人的公司注销,被执行人的变更、追加及其责任承担较为复杂,其具体情形如下表所示。

二、公司注销登记后相关诉讼主体及法律责任的确定为保护债权人以及公司的利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第19条至23条对公司法人注销登记后责任主体及法律责任进行了规定。相关内容如下表所示。

三、因企业改制出售国有小型企业注销登记后债务承担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2002年12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59次会议通过)第25条、第26条对涉及国有小型企业出售中所购企业法人予以注销后债务承担问题进行了规定。

(1)企业售出后,买受人将所购企业资产作价入股与他人重新组建新公司,所购企业法人予以注销的,对所购企业出售前的债务,买受人应当以其所有财产,包括在新组建公司中的股权承担民事责任。

(2)企业售出后,买受人将所购企业重新注册为新的企业法人,所购企业法人被注销的,所购企业出售前的债务,应当由新注册的企业法人承担。但买卖双方另有约定,并经债权人认可的除外。

四、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企业下落不明、歇业、撤销、被吊销营业执照、注销后诉讼主体及责任承担处理意见》(2001年10月9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该处理意见第23条至26条对企业注销登记后的诉讼问题进行了专门规定,虽然是地方性规范文件,但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其主要内容如下:

(1)企业被注销登记时,清算主体或第三人在工商管理部门承诺企业注销登记后遗留的债权债务由其负责的,债权人可以做出承诺的清算主体或第三人为被告,要求其承担清偿责任。

(2)企业未经清算即被注销登记,第三人在工商管理部门的注销登记中承诺偿债,债权人既可以对清算主体或承诺偿债人择一而诉,要求其承担清偿责任;也可以二者为共同被告要求二者承担共同清偿责任。

(3)被注销登记的企业为债权人的,如有权利义务承受人,可应其申请直接变更其为诉讼主体;无权利义务承受人或权利义务承受人表示不参加诉讼的,终结诉讼。

五、公司注销后公司原股东可向债务人主张原公司遗留债权在公司被登记注销、公司法人资格终止后,公司原股东可以对清算中未处理的债权主张权利。

这是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在《关于公司注销后公司原股东是否可向债务人主张原公司遗留债权的答复》提出的处理意见,对处理类似案件也有参考价值。北京高院在该答复中具体指出:

(1)公司的财产是在股东出资或者认购股份的基础上形成的。股东将自己的财产以投资方式交付公司后,就因取得公司的股权而丧失了对该财产的所有权,而公司在取得股东所交付财产的所有权后形成公司法人财产权。公司与公司股东在法律上虽然是两个独立的民事主体,但因存在投资关系,股东对公司经营成果享有收益权利,并对公司解散负有清算责任。在公司注销登记后对尚未处理的债权,公司股东根据民法权利承继原则,全体股东成为权利主体。虽然公司注销后,其法人人格已经消灭,但公司的债权不因其主体的消灭而灭失。公司的原股东仍可以一般债权人的身份主张其权利。

(2)在公司注销后,仍有未处理的债务存在的情况下,清算主体或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应承担清算责任。根据权利义务对等原则,在公司注销后存在未处理债权的情况下,清算主体也可以自己的名义作为原告提起诉讼。

img

在线咨询

建站在线咨询

img

微信咨询

扫一扫添加
动力姐姐微信

img
im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