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动力 > 头条 > 桥下空间设计

网站性能检测评分

注:本网站页面html检测工具扫描网站中存在的基本问题,仅供参考。

桥下空间设计

顺河高架、燕山立交桥下空间详细规划出炉!先睹为快 营销视频课程

img

麻衣

关注

无线济南6月21日讯

(记者 王洪靓)拆违拆临后,顺河高架、燕山立交桥下空间敞亮了起来,如何利用这部分空间,真正让我们的城市更美好?今天市拆违拆临地块后续利用办公室就顺河高架、燕山立交桥下拆违后空间利用方案进行社会公示。

2017年4月,济南市拆违拆临地块后续利用办公室制定印发《拆违拆临地块后续利用工作规则》,贯彻落实“以建绿为原则、不建绿为例外”,“还路于民、还绿于民”等要求。两处桥下空间将改造为绿化空间、停车场等。

(一)顺河高架桥下空间利用方案

按照优先考虑绿化,确不具备绿化条件的空间(棚盖河道、地面硬化的停车场)优先安排公交停车场,适当设置公益性社会停车场的原则,分三段制定利用方案:

1.青年路桥至经七路段。长约611米,桥墩外侧铺装道路及匝道下改造为绿化空间;桥下原设计建设的停车场调整为两处公交停车场。

2.经七路至经二路段。长约722米,两侧匝道下方空间及桥下铺装道路改造为绿化空间;经七路至经四路桥下原设计建设的停车场作为社会公益性停车空间,经四路至经二路桥下停车空间调整为公交停车场。

3.经二路至铁路桥段。长约2541米,河道护栏外侧铺装道路改造为花坛绿地;在明湖北路交叉口河道转弯处,设置面积约4400平方米的集中绿化空间和林荫步道、亲水空间;经二路至英贤桥下安排一处社会公益性停车场。

此外,通过增设铁丝网围栏栽植攀援植物、护栏挂花、分隔带增设围栏栽植藤本植物等方式,对立交桥进行立体绿化,最大限度落实建绿透绿要求。

改造后,顺河高架桥下新增绿化面积25910平方米;设置公交停车场9255平方米,公交停车位77个;公益性社会停车场8850平方米,机动车停车位467个。其中,公交停车场由市公交公司使用管理,公益性社会停车场由市停车集团统一管理,收费标准执行市有关文件规定。

(二)燕山立交桥下空间利用方案

结合燕山立交桥体下方无公交专用道,交通效率较低的现状,考虑二环东路BRT车道南北贯通的交通需求,分两段实施利用:

1、文化东路至经十路段。利用桥下空间建设BRT专用道以及公交枢纽。公交枢纽占地面积约13000平方米,总长约330米,整合公交场站首末站功能,将BRT2号线、4号线、5号线站点及部分普通公交站点纳入其中。枢纽内新建两座普通公交站台及两座BRT站台。

2、甸新南路至文化东路段。利用桥下空间建设BRT专用道,为快速公交和普通公交提供良好通行条件,向北与现有BRT专用道贯通连接。

改造后可打通燕山立交桥下780米公交通道,实现二环东路公交全贯通。因建设公交枢纽需要,按照“占补平衡、适当增加”的原则,迁移绿化面积约3100平方米,补植绿化面积约3500平方米。

【新闻链接】

(一)顺河高架桥。1998年建成通车,全长约5.2公里。上部为预制板结构,下部为双柱式门式桥墩,基础为桩基础,在墩柱系梁上方设计为混凝土板供车辆停用。青年桥至经一路之间有6处停车场,面积约18000平米,是1995年与顺河高架同步立项、同步规划、同步建设。1998年同步交付给桥梁管理处进行管理。2007年租赁给柏宁公司经营,除停车场外,该公司加建了部分建筑用于经营。2017年4月拆除桥下舜和茶城、爱义行汽修、博宇羽绒服市场等临时建筑。

(二)燕山立交桥。东西方向长1850米,南北方向长1745米。占地约400亩。2002年8月开工建设,2003年8月建成通车。该桥是济南市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节点。2017年4月陆续拆除皇家咖啡、方志洗车、旅游集散中心等临时建筑。

苏州开展高架桥下空间综合利用规划研究 企业视频课程

img

Tuborg

关注

中国江苏网讯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苏城高架桥越建越多,越来越多的高架桥下的空间该如何利用?日前,苏州市规划局发布了“关于苏州市高架桥下空间综合利用规划研究的成交公告”,这也意味着苏州对于高架桥下的空间利用将有整体系统、因地制宜的规划设计。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规划设计,高架桥下空间可以变废为宝,大大完善城市功能,如体育运动、休闲娱乐、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功能,商业零售功能,自行车或机动车停车场等交通功能等,从而提升用地效率,使桥下空间焕发出新的活力。

探索:高架下建停车场和公交场站

市民张先生住在劳动路西环路路口的万科金品家园,由于小区停车特别困难,所以他经常把车停到附近高架下的停车场。“幸好这里还有个收费的停车场,让我的爱车有地方停车!”张先生很庆幸附近的高架下有几处停车场。而停车场的师傅也告诉记者,白天都是到附近交警队办事的人来停车的,晚上基本都是附近几个小区的居民。

随着我市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交通量与日俱增,为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我市中心城区和昆山、常熟等地建设了一定数量的高架桥、立交桥,高架桥下的空间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空间孕育而生,但是现代城市中,高架桥下方的空间往往处于被忽略的状态。

记者对市区部分高架进行了走访,发现目前苏城对高架下的空间利用主要是停车。东西南北环下的空间主要是用作社会停车场,此外,苏州还进行了一些探索,如进行公交场站的建设。苏州市交通局在2013年编制了《苏州市中环及内环延伸工程地面空间公交场站规划》,2017年组织编制了《苏州市绕城高速高架桥地面空间公交场站规划实施方案》、《苏州市苏嘉杭高速高架桥地面空间公交场站规划实施方案》。到2017年底,苏州共有公交首末站144个、公交停保场20个,公交换乘枢纽20个,公交场站面积达到131.84万平方米,其中利用高架桥下空间建设的公交场站有晋源桥停车场(首末站)、绕城高速胥江大桥—孙武路公交停车场、苏嘉杭斜港大桥—九盛港路公交停车场等7个,面积达到8.38万平方米。今年交通部门将继续推进绕城高速尹山斜拉桥—S227西侧公交停车场、绕城高速杨巷港大桥—华金路公交停车场、苏嘉杭城区高架—新苏路公交停车场等项目的建设。

现状:部分高架桥下空间被非法占用

规划部门通过初步调研与分析,发现对苏州城市高架桥下空间的主要利用形式有5大类。绿化类是现有高架桥下部空间最广泛的一种利用方式,以高架桥下桥墩支撑部分作为车道分界线,设置条形绿化带,通常种植一种或搭配几种喜阴植物,用以改善道路空气质量以及美化景观。第二类是停车场类,是一种越来越广泛的利用方式。这类利用形式主要处于商业中心或交通量较大区域,由于停车压力较大、在交通和空间允许的前提下,在高架桥路面以下设置室外停车场,缓解停车压力。第三类是市政设施类,主要是配合沿道路埋设的综合管线,在人群不易到达的地方设置变电箱等各种市政配套设施。第四类是娱乐休闲类,配合居民区设置休闲步道和绿化小品景观,部分设置体育健身器材等。最后一类是商业类,作为商业广场的延伸和市民便利商品零售点等。

同时,相关部门通过对苏州城区高架桥下空间占用进行梳理,基本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按照规划要求合法占用。高架在建设过程中,其下空间已有相关规划,主要用作配电房、绿化设施等。二是按照规定临时占用。部分行政职能部门、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经办理相关手续后,临时占用桥下空间,主要用作公交首末站、市容市政部门养护基地、交警部门临时停车场、社会车辆停车场等。三是违规私自占用。一些企事业单位或个人未办理任何手续,私自占用桥下空间或擅自对外出租,主要是用作废品收购站、货物仓库、办公用房、汽修公司、材料堆场等。针对市管高架桥下空间被随意违规占用的情况,苏州市市容市政管理局开展多部门联合开展桥下空间占用情况清查行动,规范、清理非法占用的情况。同时,规范占用审批手续,进一步明确高架桥下空间的占用审批程序。

规划:作为公共服务及公共开放空间进行利用

尽管苏州对高架桥下的空间利用进行了一些探索,但是总体来看,目前苏州桥下空间利用尚缺乏统一规划,利用还不够充分。为了统筹规划高架桥下空间,市规划局正在组织编制《苏州市高架桥下空间综合利用规划研究》,并将成果应用到高架桥的规划建设中。

据介绍,《苏州市高架桥下空间综合利用规划研究》将以苏州城市总体规划及相关上位规划为依据,提出高架桥下空间综合利用的总体思路与原则、以及控制要求。通过对地区各项现状基础资料的调查分析,进一步完善高架桥下及周边的土地使用功能、空间联系、道路交通联系等。

规划部门希望,通过对高架桥下空间的整体系统、因地制宜的规划设计和有效的管理,未来的高架桥下空间除了发挥道路、停车场、城市管理等功能外,将越来越多地作为公共服务及公共开放空间进行综合性、复合化的利用,减小桥梁对城市环境的破坏、对城市空间的割裂,节约城市空间资源、美化城市空间、提高城市活力和形象。

(大秋)

顺河高架、燕山立交桥下空间详细规划出炉!先睹为快 企业视频课程

img

韩雨旋

关注

无线济南6月21日讯

(记者 王洪靓)拆违拆临后,顺河高架、燕山立交桥下空间敞亮了起来,如何利用这部分空间,真正让我们的城市更美好?今天市拆违拆临地块后续利用办公室就顺河高架、燕山立交桥下拆违后空间利用方案进行社会公示。

2017年4月,济南市拆违拆临地块后续利用办公室制定印发《拆违拆临地块后续利用工作规则》,贯彻落实“以建绿为原则、不建绿为例外”,“还路于民、还绿于民”等要求。两处桥下空间将改造为绿化空间、停车场等。

(一)顺河高架桥下空间利用方案

按照优先考虑绿化,确不具备绿化条件的空间(棚盖河道、地面硬化的停车场)优先安排公交停车场,适当设置公益性社会停车场的原则,分三段制定利用方案:

1.青年路桥至经七路段。长约611米,桥墩外侧铺装道路及匝道下改造为绿化空间;桥下原设计建设的停车场调整为两处公交停车场。

2.经七路至经二路段。长约722米,两侧匝道下方空间及桥下铺装道路改造为绿化空间;经七路至经四路桥下原设计建设的停车场作为社会公益性停车空间,经四路至经二路桥下停车空间调整为公交停车场。

3.经二路至铁路桥段。长约2541米,河道护栏外侧铺装道路改造为花坛绿地;在明湖北路交叉口河道转弯处,设置面积约4400平方米的集中绿化空间和林荫步道、亲水空间;经二路至英贤桥下安排一处社会公益性停车场。

此外,通过增设铁丝网围栏栽植攀援植物、护栏挂花、分隔带增设围栏栽植藤本植物等方式,对立交桥进行立体绿化,最大限度落实建绿透绿要求。

改造后,顺河高架桥下新增绿化面积25910平方米;设置公交停车场9255平方米,公交停车位77个;公益性社会停车场8850平方米,机动车停车位467个。其中,公交停车场由市公交公司使用管理,公益性社会停车场由市停车集团统一管理,收费标准执行市有关文件规定。

(二)燕山立交桥下空间利用方案

结合燕山立交桥体下方无公交专用道,交通效率较低的现状,考虑二环东路BRT车道南北贯通的交通需求,分两段实施利用:

1、文化东路至经十路段。利用桥下空间建设BRT专用道以及公交枢纽。公交枢纽占地面积约13000平方米,总长约330米,整合公交场站首末站功能,将BRT2号线、4号线、5号线站点及部分普通公交站点纳入其中。枢纽内新建两座普通公交站台及两座BRT站台。

2、甸新南路至文化东路段。利用桥下空间建设BRT专用道,为快速公交和普通公交提供良好通行条件,向北与现有BRT专用道贯通连接。

改造后可打通燕山立交桥下780米公交通道,实现二环东路公交全贯通。因建设公交枢纽需要,按照“占补平衡、适当增加”的原则,迁移绿化面积约3100平方米,补植绿化面积约3500平方米。

【新闻链接】

(一)顺河高架桥。1998年建成通车,全长约5.2公里。上部为预制板结构,下部为双柱式门式桥墩,基础为桩基础,在墩柱系梁上方设计为混凝土板供车辆停用。青年桥至经一路之间有6处停车场,面积约18000平米,是1995年与顺河高架同步立项、同步规划、同步建设。1998年同步交付给桥梁管理处进行管理。2007年租赁给柏宁公司经营,除停车场外,该公司加建了部分建筑用于经营。2017年4月拆除桥下舜和茶城、爱义行汽修、博宇羽绒服市场等临时建筑。

(二)燕山立交桥。东西方向长1850米,南北方向长1745米。占地约400亩。2002年8月开工建设,2003年8月建成通车。该桥是济南市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节点。2017年4月陆续拆除皇家咖啡、方志洗车、旅游集散中心等临时建筑。

img

在线咨询

建站在线咨询

img

微信咨询

扫一扫添加
动力姐姐微信

img
im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