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性能检测评分
注:本网站页面html检测工具扫描网站中存在的基本问题,仅供参考。
太原超市设计公司
太原通了“复兴号”! 设计人性化 还有免费WiFi 免费视频课程
今后,乘客乘坐高铁动车组往返太原至北京之间,将全程徜徉在无线网络海洋中,刷电影,玩微博,一路畅享……
1月20日10时22分,随着北京西开往太原南的G601次列车平稳驶入终点,山西迎来了首趟“复兴号”列车。
此次“复兴号”入晋,仅仅是今年“复兴号”向全国23个省市区延伸的序幕之一。2009年,我省首次迎来动车组“和谐号”,拉开了太原乃至山西的“和谐”历程。2014年,随着大西高铁以及太原南站相继投入运营,我省动车事业飞速发展,但无一例外,飞驰在高铁线上的动车,皆为“和谐号”。从2009年到2018年,时隔9年,我省动车组迎来了“复兴号”,这意味着,我省初步迈入了“复兴号”时代。
与此前的“和谐号”相比,此次入晋的“复兴号”动车组仅在石太线上运行,也就是在北京和太原区间。具体到动车本身,运行的“复兴号”为CR400BF中国标准动车组,而此前的“和谐号”为CRH380型。其中400代表最高速度可达400km/h及以上。该型动车组每组8辆,定员576人,重联后达到1152人。每组包括商务座车、一等座车、二等座车和餐吧车。1车为一等/商务座车,商务座5个,一等座28个。2—7车均为二等座,4车设有残疾人专用席位,5车为餐车/二等座车。8车为二等/商务座车,商务座5个,二等座40个。“虽然从北京到太原的车型从‘和谐号’变成了‘复兴号’,但速度并未提升,票价也没变,最大变化是车厢变得更宽阔,座位数增多,且实现了车内WiFi网络全覆盖。”太原南站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此前的“和谐号”列车定员960人,“复兴号”列车则为1152人,增多的是二等座座位数。
记者了解到,从昨日起,北京西—太原南间的G601、G613、G610、G624、G91、G615、G612、G626次高铁的车体均更换为“复兴号”动车组重联运行。“感觉车厢内特别宽敞,设计很人性化。”第一次坐“复兴号”的太原乘客贾林说。据悉,“复兴号”列车高度为4050毫米、宽度为3360毫米,车内空间较大。车厢内座椅间距和座椅长度都进行了加长设计,并且实现了车内WiFi网络全覆盖,加上座椅下方电源插座新增的USB端口,使旅客车上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更加方便。此外,“复兴号”外形设计能够减少列车通过隧道或交会时产生的耳部不适感,列车的多种照明控制模式可根据旅客需求提供不同的光照环境。
“‘复兴号’动车组将牵引、制动和恒速功能统一至一个手柄,操作起来十分便捷。”驾驶首趟G601次的太原机务段高铁司机李伟说,“复兴号”在试验阶段时,他就一直担任试验司机,这次能和“复兴号”再次握手,“非常兴奋和自豪,这不仅实现了我的‘复兴’梦,也圆了咱山西人乘坐‘复兴号’的美梦。”(记者 赵德伟)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来源:山西新闻网
卢慧:太原“软装设计”!市场空间其实很大! 营销视频课程
众生芸芸中,你我都一样,惯性贴标签,定义自己,定义他人,亦定义着生活。
很多女性创业者,需要面临的问题之一,除了爱情、家庭、事业的平衡,还有特定的角色属性,宽容有时,质疑有时,信任有时。在这场角色战役中,多得是成长的蜕变。
今天写她——山西吾舍软装设计工作室创始人——卢慧。
作者:孙佳森
今天着陆【创客志】是她——山西吾舍软装设计工作室创始人——卢慧。
卢慧,出生于1984年,白羊座,山西大学艺术设计专业硕士,有人称她“卢老师”,有人称她“女BOSS”,更多时,她还是喜欢设计师的身份。如果说创业是一场预谋,那么她的创业谋划了多年,真正投身去做,一年又半载。
创业项目:“吾舍”软装设计工作室,通过设计的艺术缔造一种生活方式,在山西软装市场中试图找寻自我定位,与布艺、墙纸、家具、饰品交手,为家居、住宅、商用、办公环境进行软装设计。
个性特点:身上有棱角,内心有白莲。闯入世俗的人,承认现实,也要仰望星空。卢慧,又是“芦荟”,自然而生的草本力量,在她眼中,人都是环境动物,那么,这份环境,我们既要舒适自然,也要“高级质感”。
有人说,女性天生是审美与形象思维的动物,在生活空间的布局内,把想象发挥至特有的美感里,亦庄亦谐,一颦一笑,感性至上,只为和重要的人在一起。
认识卢慧是一场意外,【创·客志】成立至今,我终于等来了一位女性“自荐创客”。兴奋之余,下意识地捕捉着,这是一位什么样的创客?敢攻、善守,雌雄相当,从商业谈判、项目合作、到社交范畴,张弛之间勇夺一份主动权。
身上有棱角,内心有白莲
卢慧所做的行业,和生活美学相关,涉及空间布局。本科、硕士都是在山西大学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学习,从一而终。这期间的她,对软装设计并未有强烈的情感,只是爱上了这种空间搭配,被称为“家庭空间买手”。
硕二时,她前往师母所在的公司,开始实战设计,兑现着对于专业最忠诚的诺言,一件件作品的出炉,激发着内心的志趣,能够通过设计为客户缔造一种生活态度和方式,这样的工作,简直酷极了。
然而,工作越久,卢慧越恐慌。一方面设计本身是其喜爱的专业,但越来越多的同事们都在讲述着设计职业的盲目性;一方面放眼全山西,软装市场,是否有其生长的土壤?将会有怎样的价值回报比。硕士答辩后,卢慧带着这份隐约的不安投身在“双重”工作中,在校给大学生们代课,在外从事着设计师的工作。两样事情,看似冲突,又没什么影响,反而授课时,因实战案例,还能有别于其他教学。
要创业,本是一场预谋
从讲台切换到设计师的身份,彼时卢慧已经成为一家软装工作室的总监,然而,随着对市场的把舵,她似乎也进入一个瓶颈期。要设计,要自由的行走,必须真正投身市场去做,当时高管所接触的范畴,似乎进入一道水平线,隐约有所限制,继续向上伸张的空间探不到。
上学时深藏于内心很久的创业种子,愈加强烈。2013年,卢慧开始筹备设计工作室,2015年10月,正式投身于一场创业风潮中。对于她而言,闯入市场,更像一场“叛逃”,在创作者与商业间的平衡,内心坚守着设计情怀,表面又要直接性的与“钱”打交道,平静之下,又暗藏许多纷争。
卢慧召唤几位志同道合的伙伴组建团队,也会给学生们提供一个设计助理实习的空间。创业之初,她给“吾舍”软装设计工作室的定位是,要带着情怀来创业,立身山西市场,一定要有别于其他公司,他们将更多的目标投向于年轻化市场,将轻奢、舒适、自然理念融入到生活方式中,做“高级的生活美学者”,所有的客户单子,以设计为导向,做新居信任的空间搭配者、买手,打造本土艺术化品牌。
创业,谁都绕不开焦虑期
然而,很快,他们发现一个问题,工作室大多客户还是基于既有的人脉介绍,自然客群寥寥无几,甚至连续几日都处于“开天窗”的状态,这下可急坏了卢慧,她在心里犯起了嘀咕:价格、软装组合、工作室地段…在不景气的市场开局前,所有的问题都成为心中要确凿的因素,真正让她恐惧而又不愿意去想的是:吾舍的决策定位是否出了岔子?
那段时间,内心的忐忑与表面的平静形成极度反差,卢慧陷入大多创业者都会有的“心率焦虑期”。她几番推翻自己,又一次次重塑着信念。凭借这些年在山西家居设计市场的经验,卢慧进行着层层剖析,整体而言,家装这个行业很残酷,设计师在市场中的生存点,有运气成分在内;更多的还是渠道,人脉、资源的属性;而如果没有这些优势,接到的散单,就会很难。业务渠道弱,团队人员储备、后期渠道供应基本是软装行业存在的三大问题。
那么自然客群存在哪些问题?价格、服务,更重要的是“需求不匹配”、“理念认知不够”、对整个市场认知匮乏,其核心会担忧这是“造钱”,性价比并不高;选购时,则是单件定向方式。为了打破这样的局面,卢慧开始意识到,团队必须专门聘请优秀的市场人员,对员工进行着话术、营销模式的推广培训。而她,每天则想着如何保证利润最大化,如何确保设计师们的价值。
用情怀做事大于“谈钱”
在坚持完善、把控细节、跟进服务时,卢慧始终秉承入这行时的设计初衷,用情怀、设计理念、作品打动客户。这时,经朋友介绍,团队迎来了第一个大单,面积500㎡左右的3层别墅,大家商榷后,欲将其作为一件经典作品示范,从设计出发,他们下了很大的功夫,中西错落结合的风格,既凸显客户的尊贵身份,又含蓄而低调的表达着生活理念。整个单子跟下来,卢慧团队并没有赚到钱,但却如他们所预期,这一单产生了较大的反响,客户又给他们介绍了许多朋友。
这是多好的一种状态,慢慢的,卢慧团队所接到的客群,从家居投向商业合作伙伴,大家进入前所未有的忙碌时期。而接下来的这个单子,却着实让团队犯了难
渠道为王,更是作品为王
迈阿密酒吧登陆太原,找到了卢慧。
很少泡吧、玩夜场的卢慧犯难了,要打造什么样的风格,既符合时尚娱乐化、又不失高级感的风格。那段时间,为了揣摩酒吧群体、环境氛围;她逛遍了太原的酒吧,反复找着娱乐的表达窗口,最终拿下迈阿密这一单。
幸运的是,还在后面,X咖啡、地产样板间、星河湾、万达公馆等客群越来越多。吾舍创业一年半时,卢慧多了几分目标,最初,她或许为了市场价值的运作,曾搁置一时的情怀。然而,对于设计师、创作者而言,情怀是不灭的种子,永生永长。
随着创业进入正轨,她开启了下一站的目标,从传统的商业模型跳脱出来,再次构造一个风格化的工作室,这个工作室或将远离家居商厦,隐居在写字楼里。关于名字,卢慧都想好了,起初,吾舍是一个中式禅意的名字;那么这一次,吾舍,亦吾德,要从过去接“大单”,放至“小而精”,将轻奢、浪漫主义与年轻市场更好地结合起来。而,再谈及当时预谋的“创业”,她心怀感恩,真切的感受过市场的残酷之余,那份设计师之初的情怀,还一直都在,足矣。
(“吾舍”部分作品代表)
Q:创业至今,是什么样的状态呢?创收了么?
A:从患得患失进入越来越好的状态,最起码,创业这么久,工作室正在平稳的运营者,而且单子越来越多,还出现人手不够的局面。收支还算平衡,盈利有余,我们马上又将启动新的工作室了。
Q:如何切换老师与创客的身份呢?矛盾么?
A: 从某种层面来说,我做的都是一件事情,软装设计,这个方向从未变。只是,讲台上我是老师,讲台下我是创业者,也是设计师。而站在讲台上,对我而言,也是在温习理论知识,还能够给学生们分享很多实战案例、我的创业历程;站在台下,那就是不争的实战。
Q:软装设计师是一个很琐碎的职业么?
A:很多人说到我们这个行业时,都会用到“零散”,确实,它的涵盖的面很广,除了设计方案、还要去对接市场、渠道采购等,灯饰、窗帘、布艺、装饰画等,物品种类多而杂,需要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做。但是,它又是精致的琐碎,看似杂,反而没那么杂,我们必须投入整体大局去做。它对于家装的直观作用,就是体现着主人的生活品味和方式。
Q:现在很多人都倾向于DIY,自己来设计家装房子,你又怎么看呢?
A:这个完全理解啊,但是真心讲,专业的事情还是要交给专业人士来做。我们团队经常就会处理“烂尾”工程,很多家居风格可能根据网络、图书等路径,搭配乍看有模有样,却未必经得起时间考验。
Q:创业1年多,对你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A:以前我会做家务,操持家里的大小事。现在基本很少做家务了,每天不是在和甲方谈合作,就是在跟进客户们的项目。创业,让我变得更独立、坚韧,也更像个“多面手”。[捂脸]
太原一超市专为懒人设计,再不发愁做饭了 推广视频课程
想到做饭就头疼,买菜,洗菜,削皮,切菜,一大堆流程,花几个小时做的,半个小时不到就吃完了,所以好多人都选择在外面吃,可外面吃又觉得不干净,太原一超市开始卖切好的蔬菜,只需拿回家一炒就行,省去好多环节!
有土豆片,土豆丝,笋丝,胡萝卜
价格也算公道吧,两块多,三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