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性能检测评分
注:本网站页面html检测工具扫描网站中存在的基本问题,仅供参考。
团队建设多少钱
做一个APP需要多少钱? 营销视频课程
做一个APP需要多少钱?
几千?几万?还是几十万?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人都在梦想着做一款APP就能从此改变世界,后者被巨头收购抱上大腿。其实自己都没有想清楚到底要做一款什么样的APP,可能认为只需要几千块钱,买个模板,找个技术,找个设计,做一段时间出来原形就可以上线beta版了。
如果你真的想创业,互联网方向,做一款APP的费用会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首先,你需要组件自己的团队,如果你真想创业做一款值得自己用一生精力去奋斗的产品,那么你需要有自己团队,而不是外包。
第一步:招兵买马
如果你在一线城市,那么你找人会相对容易,但是,毕竟是创业公司,薪资如果不能超出一线大厂,挖过来的可能性很低。如果你是在二三线城市,那么招人会显得力不从心,很可能几个月都招不到一个技术,而且技术水平也可能相较于一线城市低一些。创业公司在3个月内都招不到一个合适的人选是很常见的事儿。
所以第一步的花费大概是--招聘平台网站会员费:平均1000元/家*3=3000元。然后是假设你3个月就招聘齐活儿了。
这三个月平均要发4个人工资,试用期内薪资80%算,而且还不用五险一金。常州此类人才一般需要招聘至少有过一年以上开发经验的,要不然开发质量难以保障。
这样人才平均薪资大概在8K左右。所以这三个月你要发(8000元*80%试用期*4个人*3个月=76800).
第二步:场地
8人团队可以选择中低端的办公场所,这类的办公场所在大约是70元/㎡,大约需要100平米,并不是很好找。
创业孵化器是很不错的选择。在现在的大背景下,孵化器现在很多很容易找。孵化器的租金会比较便宜甚至免费,在接纳创业团队之前一般会签署协议,需要以场地作为股权置换条件,或者是优先投资权。至于孵化器是否划算,得创业团队自己掂量。算上水电、物业,一个月10000左右算比较节省。
第三步:设备
普通的人体工程学椅子价格在150元左右,如果不买工程学椅子用普通的椅子代替,加上桌子平摊成本,桌椅需要200左右。这些一次性付出,6000元可以搞定吧,拍脑袋也得付。
加上设计师和程序猿电脑,配置在4000一台,一共七台包括一台IOS机。开发移动APP需要提供样机,二手就行,安卓系统4部,2000元一部,苹果系统也要4部,3500一部。
好,算一算6000元+4000元*7+2000元*4+3500*4=56000元
第四步:工具齐活,正式开始
APP开发之前,你知道自己想做个什么样的APP软件,但一般不知道自己具体要做什么东西,需求是什么,产品定位是什么。这时候产品经理就需要出马,跟老板各种沟通、理清需求、找产品定位。
这阶段大概需要花费两周,好说歹说仔细分析,才会把产品的定位、一期的需求想清楚。期间架构师可以开始构思产品的技术架构,还未能正式开工。产品定位以及早期的需求确定出来之后,需要构思产品名称、需求调研、竞品调研分析、注册域名、购置服务器以及周边基础能力(如CDN存储、短信服务、消息推送等)、商标(未注册商标、很多团队就是吃了这个亏)、抢注域名、设计logo。这阶段如果不中途改变计划、不变更产品需求和定位的前提下,最起码花费一周时间。这时候产品的原型、技术架构的雏形也呈现,基本可以进入真刀真枪的干活。
这一步假设域名不需要花大价钱购买,全部费用算起来拍脑袋15000元/年。
其中短信2000,服务器1000一个月。域名等商标注册2000一个,商标,软著,LOGO一次性投入有10000左右。
第五步:产品版本策划、架构设计
看似一切都准备就绪之后,产品开始整理需求,按照需求优先级规划版本。架构师按照产品的发展方向构想,开始着手进入开发环境、生产环境部署、基础代码研发阶段。
很有必要提一下的是,做APP比较常见的两种功能实现方式有native原生和webview方式,这两种方式的优劣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一般为了保证体验,以原生的方式为主,webview的方式为辅。以原生的方式做开发,版本是尤为重要的。
其一,APP开发完成之后,需要把上架到APPstore(假设我们只上iOS和安卓),iOS的APPStore有冗长的应用审核周期,你必须提前把往后几个中小版本的功能规划好了才不至于在这个环节自乱阵脚;
其二,你的APP安装到用户的手机上时你肯定希望他大部分时候运行的都是最新的版本,如果你的版本更新过于频繁,用户也会嫌烦。
看起来过程似乎非常顺利,产品经理把产品的思路理清之后,开始准备产品V1.0的规划。
新产品从无到有常见的工作:
(1)产品官网,产品官网是产品、公司、团队的脸面,让用户进入之后能以最快的速度了解你的定位以及产品特性,也就是什么样的人在为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做着什么样的事情。
(2)用户协议。是的,如果用户要注册、使用你的产品,你得起草你的用户协议,跟律师或法务不断沟通调整。
(3)种子用户。你要思考你的第一批种子用户从哪里来,如何组织,怎么管理,他们是检验你产品的第一群人,对于验证你的产品定位、发现产品问题、提升产品体验来说至关重要。
(4)基础数据上报规划。你要知道产品一旦发布,在对用户行为一无所知的情况下,需要收集什么数据来优化、调整你的产品设计,思考你的产品方向。
(5)UI设计与交互标准制定。不能保证产品的UI以及交互一上线就有让用户觉得惊艳的效果,但是必须保证UI/交互在一致性上没有问题。
(6)后台管理系统。如论是查看数据还是内容管理,后台管理系统是你工作的有效辅助,也不能少。
(7)APP。这是你的产品的重中之重,密切观察跟踪。
如果一切顺利,那么在3-6个月之后,你的APP第一版应该有了第一个雏形。
内部测试、打磨阶段
在这个阶段,你要跟设计、研发、种子用户之间保持密切沟通,不断收集问题、发现问题、优化、解决问题,期间可能需要发布1-3个beta子版本。同时,你要想办法保持种子用户的活跃与配合的激情,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谁做谁知道。
发布阶段
发布的时候,不算渠道宣传费用,不打广告,上线iOSAPPStore需要注册开发者账号,购买证书,也需要花费一定的费用,不多,也就99美元/年。
如果你做得多一些,找安全团队帮你做安全评估,这里也要花上一些钱,这里就不算了。至于负载均衡、加速技术什么的,你的APP刚上线,应该用不上。
6个月的时间,一个APP从无到有已经十分迅速。那么这一整个步骤里面。可能人员成本最大,8个人平均薪资是8K。一般当时急着招人都会有其它福利的。
五险一金,公司最低要为每个人补贴1100元左右。十三薪,折合每个月,相当于每个月多发1000元。团队刚招过来没有磨合时间,所以需要尽快出产品,肯定需要加班,加班是要有加班工资的,周末加一天班算200一天。
那么平均每人加班工资是500.将近7个月,肯定有节假日,还需要有节日福利吧,平常肯定有团队建设费用吧。平均每人每月摊头上多100元。
好的,那么一个人一个月平均费用为(8000+1100+1000+200+500+100=10900)
我这里假设招聘完全后,开发只用了4个月上线(这还是算快的)。就是(10900*4个月*8个人=348800元)。这还不算什么,你要想,现在做互联网的哪个是一开始能赚钱的,这批功臣,每个月固定人员开销是87200元。
那么最后,如果你要创业自己组建技术团队的话,从招人到产品制作完成。一共算是招全人3个月,制作4个月。一共7个月计算的总花费是:
人员费用:76800元(招人期间)+348800(正式阶段)=425600
房租水电:10000/月*7个月=70000
办公设备:56000元
商标等注册服务器:20000元
一共是:425600+70000+56000+10000=571600元
这里还没有算你的市场人员,财务人员,营销推广。而且只算了4个月的正式开发期,每个月你的固定技术人员开销是87200。
所以当有人问自己组建团队做一个APP需要多少钱时,你可以回答一个不太复杂的APP,如果在二线城市,从无到有半年第一个版本出来,至少需要60万。如果在一线城市,至少也是100万。
如果找别的成熟团队或公司做,4个月上架的话,他们的成本大概是87200*4=348800元。不过一般可以接外包的公司,很多类型都已经做过,做一些死板的开发不需要太高的成本。
每天一篇干货
风投一千万,两年之后公司升职,要分给风投多少钱,风投分成模式 互联网视频课程
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亦可发光;创业并非老板的特权,人人皆可创业。我是李合伟,今天跟大家聊一聊
风投分成的问题。
首先是给现在的公司做个估值,比如估值1000万,加上风投的一千万,一共两千万,那么理论上讲各百分之五十,两年后,风投退出给2500万。这是一道简单的算数题。
问题是在现实生活之中的问题要复杂很多,有很多客观因素。
第一:很少给风投这么多股权的,容易造就公司控制权旁落。
像是我之前回答过的很多问题,很多创始人最怕的就是风投抢走公司的控制权,所以在初期谈判的时候不会给风投到百分之五十的这个比例。一般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比较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还需要参考风投的出资比例,和对于公司是否有除了财务以外的其他方面帮助,例如:如市场营销、团队建设、运营管理、财务管理等等。
第二:公司法规定,公司股东不得抽逃资金。
除非有人收购他的股权。所以风投想要这么快的抽身退出也不是这么一件简简单单,十分容易的事情。一般来讲,风投的退出和股权的稀释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风投的股权会一点一点的转让出去,在这个过程中公司的股价可能会发生波动,导致最终风投获利不好计算。
第三,风投一般不会按净资产退出的,都按估值(净资产的N倍)退出。
毕竟这么多年下来风投也是需要赚钱的,至于赚钱的多少就要按照你公司的经营情况来。
而关于风投的分成模式。
其实就两种,一种是风险一方承担,一种是风险双方共担,至于分派的比例,要由权责的划分来确定,这还是一个评估和讨价还价的过程。
作为创业者,你想不担风险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投资人要求不担风险,那就是借债,不是投资,你要计算好财务费用和你的偿债能力。
投资的话,投资人是要用他的资金来承担风险,这是基本,但是如果投资人除了出资,还做很多其他的工作,那么分成比例就会高,风险也就随之更高,因为他除了出钱,还投入了其他的如时间、智慧、人力等等。
总之,分成比例要看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