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动力 > 头条 > 2009年致富经

网站性能检测评分

注:本网站页面html检测工具扫描网站中存在的基本问题,仅供参考。

2009年致富经

大学生钱永强:创业抓老鼠灭白蚁年赚200万致富 果真赚钱行行出状元 赚钱视频课程

img

灵雁

关注

创业赚钱行行都能出状元,大学生抓老鼠灭白蚁年赚200万,1年变身百万富翁。而这一切是是顶着农民老父反对与质疑进行的。

农民老父拼命供养出的两个大学生,竟然先后辞职跑去抓老鼠,这让老父亲怎么也想不通。更想不通的是抓老鼠一年抓出了100万。

大学生发现了抓老鼠的什么商机?一种令人生畏的昆虫,他如何又发现了年入百万的商机?

一.双兄弟大学毕业痴迷抓老鼠,气煞老父亲

2012年,湖南农民钱守彬怎么想不通,自己辛苦了半辈子,才培养上大学的小儿子,竟然辞掉工作,跑去抓老鼠开始创业赚钱致富之路。

更让父亲窝心的是,没过多久,同样大学毕业的大儿子竟然也把工作给扔了,也跟小儿子一起去抓老鼠创业。

父亲想不明白,为什么两个儿子都被抓老鼠迷了心窍。

更让他想不到的是,两个大学毕业的儿子,光抓老鼠一年居然就抓出了100多万元的营业收入。

二.超市付费请人灭鼠,发现商机

大学刚毕业的时候,钱永强曾经在一家超市做售货员。

一天超市负责人请来了专业的灭鼠公司,灭一次老鼠收费100多块钱,这让钱永强看到了发财致富商机。

在一些专业机构培训之后,钱永强获取了有害生物防治员资格。

2012年2月,他注册了一家公司,专业抓老鼠,不久之后,他还鼓动了同样大学毕业的哥哥辞职跟他一起创业。兄弟俩走在大街上挨家挨户的问人家要不要抓老鼠。

10多天后,钱永强接到了第一单生意。

三.切准刚需市场,年入200万元

当完成第一单生意时,客户却赖账拒绝付钱,认为没有从根本上杜绝鼠患。

这次看似不合理的遭遇,让钱永强找到了灭老鼠市场的刚需。

就是“以防为主、以杀为辅”。这种理念,让钱永强赢得了更多的客户。

到2013年3月,创业的第一年,钱永强就拿下了40多万元的灭鼠业务。

就在这一年,钱永强又招聘了5名大学生,组成了一个大学生专业捕鼠灭白蚁队。

到2014年,钱永强把营业收入做到了200多万元,其中100多万来自灭鼠,100多万来自灭白蚁。

目前,钱永强将目光锁定在了更多的企业客户身上,他开始帮一些食品企业通过虫害审厂认证,为一些对外出口的食品厂提供灭虫害服务。

高电压、微电流,老鼠个头小,只要碰到这些电线,就立马被电晕……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媒生物控制科科长黄谊:电击老鼠也是一种灭鼠的方法,电击的伏度要保证对人体是比较安全的,不是说一电击人一碰到就把人电死了,不会的,这个要保证人的安全,它的电力正好能把老鼠打晕。

记者:人碰上去是什么感觉呢?

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媒生物控制科科长黄谊:比较麻吧。

像这样的一次电击老鼠,钱永强收费500元。他告诉记者,电击老鼠只是他灭鼠方法的其中一种。2014年,钱永强单单凭借灭老鼠,就足足收获了100多万的营业收入!钱永强是如何靠着灭老鼠年营业收入过百万的呢?命运又是如何推着他从一名大学生成为一个专业灭老鼠的呢?

2009年,钱永强的父母亲相继生病,家里急需一笔30多万元的手术费。一下子上哪弄这么多钱呢?!钱永强想起了以前打工时的一段经历。大学刚毕业的时候,钱永强曾经在一家超市做售货员。一天,在清点货物时,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钱永强:发现香肠咬了个小孔,就不知道怎么回事,最后问了一下一些老员工,他说这是老鼠咬的。

老鼠的食性杂,爱吃的东西很多,几乎人吃的东西它都吃,酸、甜、苦、辣全不怕,为了灭掉老鼠,超市负责人请来了专业的灭鼠公司,灭一次老鼠收费100多块钱。这让钱永强觉得很新鲜。

钱永强:灭老鼠不就是买老鼠药吗,不就是买几块板子吗,哪能还会请人上门灭鼠,灭一次还要一百多元钱,感觉钱来挺快。

就是这一次发现,开启了钱永强灭老鼠年营业收入过百万的财富序幕。

在一些专业机构培训之后,钱永强获取了有害生物防治员资格。2012年2月,他注册了一家公司,专业抓老鼠,不久之后,他还鼓动了同样大学毕业的哥哥辞职跟他一起干。兄弟俩走在大街上挨家挨户的问人家要不要抓老鼠。

钱永强的哥哥钱彪:刚开始真是拉不下那个脸去,你去过之后,别人看着你,你们干什么的?再说一遍没听清。我说我们灭鼠公司的,真的是受到白眼的,灭鼠公司的,我们不需要。

为了让他们这个只有两个人的公司显得有些实力,兄弟二人想了个好办法。

钱永强的哥哥钱彪:他接的业务我去做,我接的业务他去做。不然别人会说,你这公司怎么这样,自己做业务又当经理又来做事,别人说你这是什么公司啊,首先就产生不信任,你肯定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公司,你做不了的。

十多天后,钱永强接到了第一单生意,可是,当他把抓到的老鼠摆到客户面前的时候,对方却拒绝付钱。

钱永强:人家客户说,你灭了还有灭了还有,咱也不能说你没效果,你怎么灭了还有,灭了还有,永远都灭不完,灭了这么多老鼠,老鼠还有我怎么办。

老鼠抓得再多,客户却不给钱,然而就是这次看似不合理的遭遇,让钱永强找到了灭老鼠年营业收入过百万的财富关键。记者采访时,钱永强遇到了一件蹊跷事。一个家住31层的客户打来电话说家里发现了老鼠。钱永强赶紧赶了过去,他还特意带了两个苹果。

记者:这里面还有大苹果呢,这是你自己要吃的吗等一下?

钱永强:等一下给老鼠准备的。

31层怎么也会有老鼠呢?在房间里查看一番过后,钱永强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苹果,切了起来。

客户:还给它吃苹果。

记者:你知道他现在要怎么弄吗?

客户:不知道。我只知道他还在削皮,好像给人吃的一样。

女主人告诉我们,她们一家刚搬到这里,房间天天打扫,她怎么也想不明白,31层楼,老鼠是从哪里飞进来的。

客户:一条整鱼,这么大的鱼,两斤多全部吃完了,我回来就只是看到骨头,零零碎碎,地上掉了一地。

钱永强:看到了吗,这是老鼠拖进去的,老鼠已经给咬坏了,客户:是的。

记者:这是什么?

客户:巧克力。

钱永强:看到了吗?这个尖已经被老鼠咬掉了,老鼠咬过的,看到没有。

在这个看似寻常的房间里,钱永强却找到了很多老鼠的痕迹。

记者:这就是老鼠屎啊?

钱永强:对。

记者:当地特色美食吗这个是?

客户:这是湘西腊肉。

记者:这里肉和鱼这么多不会有老鼠吗?

客户:我们就是怕老鼠所以才用绳子挂在这里,可能挂着会好一点吧,没发现咬过的痕迹。

钱永强:看到没?

客户:有老鼠吃过吗?

钱永强:你看到吗,这点明显是它咬过的印子,这边刚好是暗色,这里有点明色,看到没有?

客户:我还吃呢。

老鼠有磨牙的习惯,这种硬邦邦的腊肉,不但可以给老鼠磨牙,还能让它饱餐一顿。钱永强把新鲜的苹果切碎,拌入鼠药,这种用新鲜苹果做成的鼠药果盘,老鼠吃着又方便又好吃。但是,31层楼的高楼,老鼠是怎么上来的呢?钱永强注意到了这里没有安装纱窗的窗口。

钱永强:这个地方,你如果不加装纱窗的话,老鼠完全可以从外面进来。

老鼠的身体十分灵巧,它可以缩骨,穿过狭小的缝隙,也能飞檐走壁。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把老鼠的天敌猫,当做宠物养,很多家养的猫都不逮老鼠了,老鼠竟然也跟猫做起了朋友,足见老鼠的厉害。

从窗户上发现的老鼠脚印就可以看出,31层的高楼,老鼠就是从这里进来的。找到老鼠进来的途径,一次完整的灭鼠服务才算结束。然而回去的路上,钱永强却告诉记者:这家根本就没有老鼠!

钱永强:摸的时候,戴着手套摸的时候,发现老鼠屎都是硬的,就是说明这个老鼠可能是三五天到十天以前的,所以说很有可能不在室内,可能就是没事晚上过来串串门,看有好吃的东西,就过来吃点,然后吃了就走了。

记者:那就给它放一些鼠药就管用吗?

钱永强:只要堵上路了,进不来了,如果说里面还有,咱们有药物控制,就解决了。

以前抓了再多的老鼠,客户却不给钱。现在,一只老鼠没抓到,客户却付了钱。这就是钱永强灭老鼠年营业收入过百万的关键所在。

钱永强:以防为主,以杀为辅,防杀结合。你怎么灭如果说你源头这一块没控制好的话,它还有啊,它不可能你灭了以后它就没有了,它从别的地方还是往这跑。

“以防为主、以杀为辅”这种理念,让钱永强赢得了更多的客户。

到2013年3月,创业的第一年,钱永强就拿下了40多万元的灭鼠业务。就在这一年,钱永强又招聘了5名大学生,组成了一个大学生专业捕鼠队。钱永强发现,很多市民并不都了解专业的灭鼠常识。老鼠药该去哪里买,买回来要怎么用,鼠笼该放在什么地方才能捕到老鼠?

钱永强:把这个放在老鼠经常过的地方,你别到处放。

这样的一种宣传活动,既普及了灭鼠知识,也打开了大学生捕鼠队的知名度,更是给他们带来了一个新的商机。

2015年春节刚过,很多人都给钱永强打来了电话,说自己家的周围发现了令他们感到害怕的景象。

在长沙郊区的一间工厂的院子里,这里的很多树,已经只剩下树干。

钱永强:这是空的,看,看到没有,这是空的。

就在这片位于厂房旁边的树林里,距离地面约一米深的地下,钱永强挖出了罪魁祸首。

钱永强:你看吗?

记者:哪?


钱永强:这就是白蚁的其中一个副巢。

记者:这还是副巢啊?

钱永强:你看这是蚁路,这就是白蚁的蚁道,看一下。

眼前的这个蚁巢足有篮球大小,上面布满密密麻麻的小孔,在这些小孔里,进进出出的就是白蚁。

白蚁是一种危害性极强的世界性害虫,最为可怕的是它的危害极其隐蔽,它会在无声无息中蛀蚀着房屋、家具、树木。被白蚁破坏过的地方外表看似完好,里面却千疮百孔。等到被人发现的时候,损失已经非常严重。

想要灭掉白蚁,就要挖出蚁巢,捉到蚁王、蚁后,捣毁蚁群。钱永强小心翼翼地刨开蚁巢周围的土,一点点将一个完整的蚁巢剥了出来。

记者:这样能端出来不会碎吗?

钱永强:不会碎。

记者:慢点。轻点。

钱永强:看到吗?看到吗?看到吗?看白蚁。看到吗?看里面。

...

农村大哥放弃城市生活,回乡创业种植此物,一年毛利200多万! 创业视频课程

img

若山

关注

蓝点击上方色按钮,欢迎关注小农不懂啦,了解更多农业资讯!

春节已过,又到了农民工返城的时候了。但是来自贵州遵义市农民工伍师傅再也不用远离家乡和亲人出门打工了,因为他已经返乡创业了,他在自己的家乡开办了香菇种植基地。现在已经初具规模,菌菇种植大棚就有40多座。

香菇市场吃香,产品供不应求

据伍大哥介绍:“今年的香菇需求比较旺盛,接的订单也较多,并且每公斤要比往年高三块多钱,虽说今年总产量比往年还多,但香菇仍是供不应求的状态。”

自年初1月份开始,每天都会有新的订单进入。为了能够准时的交付顾客所需要的订单数量,伍大哥和妻子以及厂里的工人是忙得不可开交,虽然累点,但是能挣到钱,伍大哥还是挺开心的。

在2008年之前,伍大哥和妻子一直在外面打工,在外多年的打拼,也积累下了一些经验,伍大哥觉得跟人打一辈子工也不是办法,所以选择回乡创业。

夫妻双双把家还,回乡创业谱新篇

在浙江打工的时候,伍大哥机缘巧合下,学会了一些香菇种植方面的经验和技术。所以他们回乡创业的首选目标就是发展香菇产业。由于在浙江只是接触了一点皮毛,对于一些种植香菇方面不懂的地方,夫妻俩都会购买书籍自学,或者外出到别人的种植基地,实地进行考察,学习种植技术。

2008年末2009年初,夫妻俩的种植基地总算是建立起来了。虽然创业之初备尝艰辛,但是夫妻俩坚持下来了,种植场也随之渐渐步入正轨。现在香菇种植床已经发展为占地5000多平方米的香菇种植基地了,40多座的大棚每年能成70多万斤的香菇,每年的销售额能达到两百多万。

不安于现状,勇于探索

由于香菇种植基地的面积比较大,可利用的空地比较多,伍大哥就自学了养殖蜜蜂的技术。在香菇种植基地内套养蜜蜂,每年可收获数百斤的蜂蜜,由于是采用微商销售,每年可多获净利润3万多元。

苟富贵不相忘,带领村民同致富

每天除了忙活自己香菇种植基地的事情外,伍大哥还要抽出一些时间免费向村民传授香菇种植技术,带动周边的村民致富增收,养殖场还为周边村民提供了数十个工作,这些村民不用外出打工,在自己家里就能够得到一份稳定可靠的收入。

伍大哥谈到,让自己的亲人和老乡能够过上富足的生活,一直是他的理想。从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娃,独闯大城市,现在这个农村娃回来了,带来了新想法,新点子,新项目,不仅自己赚了钱,还带领村民有钱赚。伍大哥表示自己的脚步不会停下来,他希望自己的这个产业可以规模化,然后建立合作社,让更多的百姓加入自己的合作社,带领他们一起走向富裕。

如果您有什么想法,欢迎到下方评论区评论

创业初期惨遭失败,短短两年又年销4000万!凭啥? 创业视频课程

img

诸涵菱

关注

清晨的西双版纳,雾绕群山,山中间的原始森林若隐若现。熊剑经常进山到原始森林里寻找一件宝贝。这宝贝既稀少又珍贵,就是森林里的野生蜂蜜。

在过去,当地少数民族村民养蜂的很少,蜂蜜的产量也不多。熊剑来到这里后,不仅提高了蜂蜜的产量,还把这些蜂蜜卖向全国,2017年销售额突破4000万元。这是什么样的蜂蜜,熊剑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熊剑,生于1984 年,是重庆市丰都县人。从他爷爷那辈起,家里就养蜜蜂,所以熊剑打小就喜欢蜜蜂。2002年高考,熊剑竟偷偷改了志愿选择了一个当时极冷门的专业——蜂学专业。

大学期间,熊剑经常会去校外推销蜂蜜进行课外实践。在校门口和火车站摆摊位,每次推销蜂蜜都会给消费者讲一些专业知识,通过口口相传,吸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来购买。2006年7月,熊剑大学毕业,就靠着卖蜂蜜,四年时间已经赚了100万元。

2007年春节过后,熊剑注册了公司走上创业这条路,然而因为他的一次疏忽,损失惨重,公司几乎倒闭。

“其实我已经快崩溃了,心里那种难受,因为我不是一个特别喜欢表达感情的人,但是那个时候我已经头是晕的。”

——熊剑

到底发生了什么呢?原来熊剑在收购一批蜂蜜时,因为疏忽大意,没有严格把关,检测结果那批蜂蜜都掺了假。

2009年3月,熊剑到云南各地的养蜂场学习,从源头上把控蜂蜜的品质,充分了解各地的蜜源情况与当地蜂农的养蜂习惯。为了成立养蜂专业合作社,熊剑还卖掉了自己的房子。

一次偶然的机会给熊剑带来500万的订单。他靠着这笔订单谷底翻身,仅用一年时间,蜂蜜网络销售额从800万元增长到2400万元。到底又发生了什么呢?

熊剑因为蜂蜜品质过关,为人真诚厚道,被泰国一家蜂业公司的老板看中,派自己公司的总经理来云南考察熊剑的企业,考察后跟熊剑签订了一年500万的订货合同。

到2012年底,国外蜂蜜进入中国,国内的蜂蜜市场遭遇冲击,许多蜂业公司和加工厂受到很大影响,熊剑也不例外。合伙人李薇考察了许多国外的养蜂场和蜂业公司,还带回来一份关于进口蜂蜜的资料,熊剑看过资料顿时恍然大悟。

熊剑开始去云南各地考察,了解当地少数民族的蜂蜜,为了搜集更多的资料,有时他在蜂农的养蜂场一住就是两三个月。经过一年的考察,熊剑发现许多少数民族的蜂蜜各不相同,颜色、浓度、味道也不一样。

2015年6月,熊剑决定整合资源,在各地域发展合作社社员,改进当地传统的养蜂模式,提高蜂蜜的产量。熊剑每到一个少数民族村寨,都会结合当地传统的养蜂习惯和民族风俗,指导蜂农用现代的技术取蜂蜜。

熊剑还利用云南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结合少数民族特点,把蜂蜜融入当地民俗文化中,让更多的游客尝到不同民族不同风味的蜂蜜。

熊剑心中始终有个信念:我想让世界各地的人民都能尝到这个蜂蜜的味道,这个路可能也很艰辛,也很难,但是我相信,因为我一直坚信,民族的一定就是世界的。

两年时间,熊剑陆续推出7款少数民族蜂蜜,通过互联网销售到全国各地,2017年销售额达到4000万元。

从大学选择蜂学专业到现在从事蜂蜜行业,熊剑经历了太多的酸甜苦辣,他告诉记者,未来不论遭遇什么样的磨难,自己都会不忘初心,勇往直前。

img

在线咨询

建站在线咨询

img

微信咨询

扫一扫添加
动力姐姐微信

img
im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