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动力 > 头条 > 2016房地产百强

网站性能检测评分

注:本网站页面html检测工具扫描网站中存在的基本问题,仅供参考。

2016房地产百强

2016年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利润排行榜 利润视频课程

img

诗婕

关注

截至5月2日,除ST烯碳外,沪深两市3209家上市公司年报全部出炉,其中房地产企业126家。在楼市调控升级和“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之下,2016年度上市房企似乎受政策和环境的影响并不显著,整体效益较好,资产负债率有小幅上涨,全行业迎来增员和涨薪。

中商产业研究院梳理出2016年房地产A股上市公司利润排行榜,净利总和为1622.4亿元,净利过百亿的企业有3家,分别为万科A、保利地产和招商蛇口。其中,拔得头筹的是一直处于风口浪尖的万科A,净利为283.50亿元,同比增长9.25%,其次是保利地产,净利为170.73亿元,排在第三位的是招商蛇口,净利达121.87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同属雄安概念股的华夏幸福和金隅股份净利润分别达到了61.68亿元和26.9亿元,居于榜单的第七位和第十四位。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聚焦|2017百强房企榜单出炉回顾20强房企武汉进击之路 互联网视频课程

img

百合

关注

3月16日上午,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和中国指数研究院三家研究机构组成的“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办“2017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成果发布会暨第十四届中国房地百强企业家峰会”。

在金融信贷政策与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规划的强力助推下,“中三角”地区成为品牌房企布局重点,2016年,武汉、长沙、南昌房地产市场发展势头迅猛。根据2017百强房企榜单,目前百强房企中已经有40余家进驻武汉,其中,前20强分别为恒大、万科、碧桂园、保利、中海、绿地、绿城、华夏幸福、华润、融创、龙湖、金地、招商、世茂、新城、金科、旭辉、中南置地;前50强还有:阳光城、卓越、蓝光、正荣、复地、海伦堡、福星惠誉、红星美凯龙、花样年、中冶、海航、北辰、祥生、沿海绿色家园;第51至100强分别有联发、武汉地产集团、中国葛洲坝、爱家、朗诗、当代置业、百步亭、美好、阳光100、新力、中锐、奥山、庭瑞。

值得关注的是,前20强房企中已有18家进驻武汉。可以说,18强房企的入汉历程,也是一部武汉楼市的发展史。

金科:2017年进入武汉

渝派房企挺进大武汉

2017年1月24日的武汉首场土拍中,金科以底价约27亿元摘得洪山大洲村住宅地块,这也是金科集团首进武汉。据悉,作为渝派房企代表,金科早期扎根重庆,打造诸多精品楼盘。2016年,金科走出川渝地区,先后在柳州、合肥、天津拿地,2016年初金科即开始筹备进入武汉。

金科所获的大洲村A包地块,位于四号线仁和路附近,紧邻青山滨江商务区,净用地面积约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64万方,起始楼面价4267元/㎡。周边在售楼盘包括金地自在城,金地自在城的商业部分(含创客基地、购物中心等)也将在2018年开业。

融创、绿城:2015年进入武汉

华夏幸福、龙湖、中南置地:2016年进入武汉

五大房企抢滩 后入者的进击之路

年,武汉楼市迎来全国房企抢驻的高峰期。随着武汉楼市竞争的日益激烈,房企进入方式多样化,不再依靠单纯的土拍拿地的模式,合作开发与收购模式尤其受到青睐。

2015年的8月,融创通过与美联地产合作首次进入武汉市场,凭借融创公园壹号打响品牌知名度。

2016年,融创与湖北星科集团武汉星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推出融创融公馆。通过合作收购等方式拿下包括华中金融城九方城项目在内的多宗地块,打造融创中心。同年8月,融创首次以土拍形式获取一宗东西湖地块,并打破该片区楼面地价记录。2017年1月,融创东西湖地块动工并命名为融创观澜府。同时,融创在东西湖地块上引入中铁共同开发。

根据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总体规划(2014—2030年)通知显示,武昌区将进一步加快华中金融城功能区建设。

2014年,中航旗下的武汉会昌置业投资有限公司和尚文地产成立了九方城的项目公司武汉合富联银置业,共同开发该地块,项目命名为“九方城”,也是华中金融城一期项目。2016年6月,武汉合富联银进行了法人信息变更,融创取代中航地产成为“九方城”项目的大股东,融创接手姚家岭百万方地块。2016年8月,融创召开新品发布会,将华中金融城项目案名确定为“融创中心”,拟将打造成顶级豪宅“壹号院”系列产品。

在2017年农历新年前,武汉国土资源局公示了姚家岭城中村改造K2地块的规划方案,意味着华中金融城核心区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2015年末,绿城借道湖北省长江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代建进入藏龙岛龙苑澜岸项目。2016年11月22日,绿城首次通过公开拍卖底价拿下新洲阳逻街一宗住宅地块:成交价1.809亿元,楼面价仅942元/㎡。

近几年,华夏幸福凭持续增长首次跻身2016房企排行榜前十。2016年,华夏幸福正式进入湖北。5月至9月,华夏幸福相继与政府签署武汉新洲问津、咸宁嘉鱼、武汉江夏郑店、武汉新洲双柳等4个产业新城项目合作备忘录,拟就约定区域整体开发进行合作。

10月20日,问津产业新城PPP项目协议签订,意味着华夏幸福完成了长江经济带城市集群布局的全面覆盖,也预示着问津产业新城将在华夏幸福“产业优先”的建设推动下华丽蜕变。

2017年,3月16日,由华夏幸福联手武汉市新洲区人民政府共同建设运营的问津产业新城,全面启动建设。

2016年,龙湖地产进入武汉,成立武汉分公司。2016年12月20日,龙湖地产有限公司公布,以4.35亿元对价 (人民币,下同)受让东湖高新集团持有的武汉园博园置业有限公司60%股权,并由此获得武汉长丰村A包项目开发权。此举标志着龙湖正式进入武汉市场,全国化布局的城市数量进一步增至26个。

该地块属于汉口古田版块,紧邻长丰大道。周边拥有园博园、竹叶海公园等景观资源。地块占地总面积13.78万㎡,规划建筑面积69.11万㎡,规划用地性质为住宅、商业,项目拟打造改善类住宅及商业产品。目前,该地块周边有华润、蓝光、美好集团打造的项目。

2016年11月24日,江苏中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南置地)通过规划评比后,以33.2189亿成功竞得11月22日武汉土拍熔断的东西湖P号和位于黄陂的P、109号3宗地块,首次拿地入驻江城,开启中南置地全国战略布局新格局。

旭辉:2013年进入武汉

深耕细作用产品说话

2013年8月,旭辉以13.46亿元夺得光谷高新四路一宗纯住宅用地,正式亮相武汉。2014年7月,旭辉在武汉的第一个项目——旭辉御府正式面市。

2015年8月,旭辉与钰龙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汉阳汉桥村钰龙湾C包项目,打造钰龙旭辉半岛。2016年5月16日,旭辉集团与钰龙具体按就武汉汉桥村“城中村”改造项目再次签署合作协议,将继续合作开发汉桥村B包地块,打造大规模的高顿滨水生活区。

在竞争激烈的武汉楼市中,旭辉对于产品布局的前景、对于产品的打磨总有自己的坚持,旭辉在打造项目过程中的细致的匠心之处早已声名在外。

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旭辉集团的销售业绩位列2016中国房地产销售额百亿企业20强。在武汉,旭辉挺进2016年武汉房企30强,也是自2013年入汉来、以两个项目的销售业绩即进入该榜单。

2017年,旭辉开启在汉的装修产品元年。位于光谷的旭辉御府三期将在产品方面推陈出新,力求实现大突破,以装修产品形态面市。

新城:2011年进入武汉

华东品牌房企加速布局武昌

2011年,这家从江苏起步的品牌房企进驻武汉,选址汉阳四新;2012年,其武汉首发新城春天里开盘;2013年底,新城春天里首期正式交付,实现18个月交房的“新城速度”。

2014年底,新城控股持续深耕华中,其汉阳四新第二个项目新城璟悦城正式亮相;2015年下半年,新城璟悦城首期开盘。从入驻武汉市场到深耕,新城控股一直都是以产品发声。

但其实,这家华东品牌房企还有诸多不为人知的卓越之处,在业内更有“小万科”、“小万达”之称。

在开发了汉阳、汉口项目后,新城控股也在加速布局武昌。

2016年初,美好置业底价竞得洪山区建和村A包和B包地块,净用地面积共26.44公顷,总金额18.63亿元,楼面价约2000元/平。同年9月,美好置业将建和村A包以25亿元出售给新城控股,这也使新城增加34万方土地储备,同时也成功落地大武昌片。据了解,新城白沙洲项目或将在今年二季度首次亮相。

中海:2011年进入武汉

地产界工科状元的稳扎稳打

2011年,中海地产进入武汉,成立全资子公司。2012年,中海地产与中国水电房地产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在武汉的首个项目——万锦江城。同年11月,中海斩获汉阳月湖桥片区地块,打造高端盘中海琴台华府。

这家在业界素有“工科状元”之称的房地产公司,将自己独具创新的产品之道融入武汉的本土市场。稳扎稳打,步步突围。

2016年12月27日的土拍中,中海地产斩获位于江夏藏龙岛的一宗热门地块。此后,在拿地不到一个月后,中海位于江夏藏龙岛的项目浮出水面。武汉建设网上信息显示,由武汉华盛志远房地产有限公司报建的中海光谷锦城项目于2017年1月18日报建,该项目即为江夏藏龙岛地块项目。据了解,“中海锦城”项目已分别在深圳、佛山、成都等城市落户,在全国也有比较高的知名度

2017年1月24日的土拍中,中海地产竞得青年路ICC对面的151号雪松路商住地块,成交价28.64亿元,楼面价元/平,溢价率12.32%,刷新江汉区及大汉口片的楼面价地价。

招商:2011年进入武汉

循序渐进成就三镇布局路

2011年第二季度首场土拍中,招商地产第一次在武汉拿地,开发招商雍华府。此后,陆续开发招商公园1872、招商江湾国际等楼盘。

近年来,招商地产希望进驻青山滨江商务区。2015年11月,招商地产曾参与竞拍同属滨江商务区组团中的青山滨江商务区地块,最终地块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武汉交投旗下的地产公司夺走。

2016年7月,招商拿地青山地块,将参与青山区滨江商务区东片的整体开发建设,并力争将该片打造成为华中首屈一指的金融创意中心。

2017年1月,招商蛇口红钢城地块规划图被曝光。资料显示,地块规划将包括1栋220m写字楼,1栋180m写字楼,2栋150m公寓和一栋3层的商业街。而这将成为青山规划的第3座200米+高楼,也可能成为青山区建起的第一座200+高楼。

绿地:2010年进入武汉

从单打独斗到合作深耕

2010年,绿地进驻湖北,成立绿地控股集团武汉房地产事业部。截止目前已开发包括绿地中央广场、绿地国际金融城、绿地国际理想城、绿地香树花城、绿地城、荆州海外滩、襄阳绿地中央广场等在项目。

从进入武汉市场至今,绿地集团一直动作不断,先后摘取10宗地。其中绿地国际金融城、绿地香树花城、绿地汉口中心等多个项目均获购房者广泛关注。

2014年,绿地一年内斩获三宗地块:1月拿地青山,推出绿地香树花城; 9月购得汉口塔子湖地块,推出绿地汉口中心;10月,在四新拿地,绿地悦澜湾亮相。

至2016年,绿地20天斩获三宗地块:汉口沿江商服地块以及光谷东的两宗纯住宅用地。其中,汉口沿江地块为联手中邮基金、光大控股摘得。其深耕武汉之意更加明显。

碧桂园:2008年进入武汉

进军武汉主城区

2008年,碧桂园走进湖北。8年来,碧桂园先后开发了咸宁、荆门碧桂园、碧桂园生态城、碧桂园凰城和碧桂园学府壹号、碧桂园海昌天澜等楼盘,始终秉承着为广大购房者打造一种贴心舒适的生活方式的原则。在产品上,品以高层洋房为主,别墅为辅,满足不同购房者的置业需求。

近两年,碧桂园集团一直在进行战略转型,在武汉,布局武汉三镇主城区的变革正在拉开帷幕。

2015年底,碧桂园和海昌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约定“双方将各自发挥在地产开发、海洋公园运营方面的优势,携手共同发展。”合作的主要方向是碧桂园专注做房地产项目的开发,海昌集团专注做主题公园项目的开发与运营。2016年上半年,武汉宏图大道附近的海昌天澜更名为碧桂园海昌天澜,碧桂园接手武汉海昌天澜项目住宅部分。

2016年4月27日,在2016碧桂园湖北区域品牌战略发布会上,碧桂园宣布将正式进军武汉主城区,碧桂园中心化战略转型即将全面启动,标杆性全新项目也将在武汉三镇陆续登陆。

2017年2月7日土拍中,碧桂园斩获黄陂区前川一宗宅地。

恒大:2005年进入武汉

"强者恒强" 提速布局武汉楼市

2005年,恒大正式进驻湖北。11年来,恒大先后在武汉、宜昌、襄阳、荆州、孝感、鄂州、随州等城市开发建设了恒大华府、恒大名都、恒大城、恒大御景湾、恒大世纪旅游城等住宅、写字楼、旅游地产多个产品系的30余精品楼盘。

2015年5月,恒大斥资16.07亿元收购武汉三江航天地产67.08%股权,将三江航天旗下产品纳入恒大版图。同年12月,恒大以总金额135亿元收购了新世界位于海南海口、湖北武汉、广东惠州三大城市的四个项目,创下中国房地产收购史上最高纪录。

在武汉,恒大将三江航天旗下产品纳入恒大体系后,布局更是覆盖三镇各大热门区域,影响力之大令人折服。

2016年以来,湖北恒大销售业绩屡创新高,不断刷新历史记录,仅前5个月即完成了2014年全年销售额,前6个月完成2015年全年销售额。截至2016年8月6日11:08,湖北恒大总销售金额已超100亿元,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236%。

实际上,频繁的行业动作、亮眼的市场成绩、强势进取的市场战略,无不使得恒大集团的企业形象愈加深入人心。随之而来紧紧吸引市场聚焦点,无形中提升其品牌影响力。

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统计,2016年武汉房企销售额TOP30强榜单中,恒大以3.54%的市场占有率排列第二。

世茂:2005年进入武汉

"亲水"路线下的转变

2005年,世茂集团摘得武汉鹦鹉洲地块,开始了其在武汉的征程。11年来,相继开发世茂锦绣长江、世茂龙湾、世茂林屿岸及世茂云锦等楼盘。

从最初的世茂锦绣长江到世茂龙湾再到世茂林屿岸,到2015年9月,一直走“亲水”路线的世茂在非滨水区域的白沙洲拿地,世茂在武汉的每一步都脚踏实地。

2016年6月...

2017年12家房企跌出百强,2018年行业将继续分化 企业视频课程

img

曲不尤

关注

导读:2017百强房企格局分化明显,龙头三强均超5000亿,十强最后两席竞争激励,12家房企跌出百强。

2017年TOP100房企整体销售业绩增幅较大,规模创下历史新高。预计全年,三家龙头房企规模都将突破5000亿,千亿房企数量或达18家,TOP50门槛近400亿元。展望2018,百强房企分化的格局将得以延续,行业集中度也将进一步提升。

2017年房企格局总结

TOP3:龙头三强房企全年均超5000亿

目前,碧桂园、万科、恒大稳居TOP100房企前三强的行列。预计2017年全年,这三家龙头房企的业绩规模都将突破5000亿元。其中碧桂园截止11月末成为首个销售业绩破5000亿的房企,并提前完成上调后的全年目标。恒大、万科前11月也分别实现了4704亿元和4676.5亿元,5000亿规模近在咫尺。2017年,碧桂园榜首位置确立,恒大、万科在最后一个月将对榜单的第二位展开争夺。

TOP4-10:十强房企最后两席竞争激烈

除了三家5000亿规模的龙头房企之外,TOP10中还将有4家房企分别冲击3000亿和2000亿的规模。融创借助其收并购优势、充足的可售货值以及良好的项目品质,截止11月末累计实现2978.5亿元销售业绩,全年破3000亿已无悬念,排在行业第四位。保利、绿地前11月分别实现销售金额2742.7亿元和2464亿元,全年有望迈入3000亿房企阵营。龙湖和中海则将冲击2000亿规模。其中,龙湖得益于全年近2240亿元的货值、且主要分布在高能级城市,销售规模大幅增长,名次从2016年末的第13位提升至第8位。另外,目前绿城、金地和排在TOP10行列的华润、华夏幸福的差距都在三四十亿之内。2017年最后一个月,TOP10房企梯队的最后两席竞争激烈。

TOP11-20:梯队内房企最晚明年达到千亿

TOP11-20梯队内除了已经过千亿的4家房企之外,其他6家也都极有希望在今明两年达到千亿。截止11月末千亿房企已有14家,预计全年千亿房企的数量将达到18家。目前绿城、金地、新城和招商都已迈过千亿门槛。除此之外,旭辉、世茂目前的规模在800-900亿元左右,全年都有机会冲击千亿。雅居乐、富力、中南、阳光城、泰禾也在冲千亿的过程中全力冲刺,年底预计会在900-1000多亿的规模。阳光城今年以来业绩高速增长,与积极组织推盘供货和集团加大营销力度密不可分;12月阳光城预计新推货值达168亿元,预计全年有望冲击20强。同时,在TOP11-20梯队的房企中,新城、旭辉、鲁能、雅居乐的名次都较2016年末提升了2位。梯队内,万达的业绩排名从2016年末的第10位跌至第17位。

TOP21-50:全年门槛或近400亿

TOP50房企的门槛截止11月末已经达到340亿元,预计全年将接近400亿,相比2016年有较大的提升。泰禾、中梁、蓝光2017年业绩增幅较高,名次提升显著。美的、金辉、福晟、新力、奥园、俊发等房企则在今年新进入50强行列。其中,中梁地产在深耕三四线的同时,凭借着高品质、高周转的运营策略已超额完成全年668亿元的销售目标。福晟在土地投资和项目营销上都有独到之处,排名从2016年末的71位提升至47位。俊发则受益于昆明楼市火爆,前11月累计销售金额同比大幅增长142.7%。而卓越、华发以及九龙仓、仁恒分别受自身布局和内地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2017年名次跌出了TOP50的行列。

TOP51-100:12家房企跌出百强

TOP51-70梯队的房企竞争进一步加剧,不同房企的名次变动也呈现两极分化。对于这个梯队中竞争力较强的房企来说,业绩增速明显高于行业水平,名次提升较大,如建业、海伦堡、联发、德信、光明等。另外,实地、中建东孚、协信、华宇集团表现突出,均为首次入围百强。其中实地集团得益于较强的产品塑造能力,2017年在全国多地的项目销售额均位居当地城市前列。广州蔷薇国际下半年至今单盘销售额已超40亿元,成为广州楼市销冠。而相比之下,天房、深业等房企受自身布局集中及市场政策的影响,名次降幅较为明显,目前该梯队相比2016年末已有12家房企跌出百强。

2018年房企格局展望

展望2018,我们认为TOP100房企仍将保持规模分化的格局,而随着市场调控压力的持续,未来百强房企的整体业绩规模将趋于稳定。同时,2017年末TOP3、10、20、30房企的金额集中度已分别达到近13%、25%、35%和40%,预计2018年各梯队房企的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我们预计,未来以龙头房企为首的大型房企将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龙头房企依靠出色的品牌、稳健的运营能力快速发展。2018年碧桂园、恒大、万科、融创四家房企的业绩总规模或将近3万亿元,TOP10房企的行业集中度有望达35%。同时,2018年2000亿房企、千亿房企有望继续扩容,未来千亿房企将成为行业主流。TOP11-20梯队中,即使有些企业今年没能实现千亿目标,明年突破千亿也没有太大问题。

TOP21-50梯队的房企中较多的房企提出了3-5年达成千亿规模的目标。在冲击千亿的过程中企业拥有怎样的核心能力将成为制胜关键。收并购较多的房企如阳光城、福晟,区域型和三四线布局的房企如中梁、祥生等未来业绩增长潜力较大。企业内部运营战略机制也将助力业绩增长,如阳光城的三全五圆、中梁的项目跟投、蓝光的蓝色共享等。

TOP50-100梯队房企的竞争格局将进一步加剧,名次变动也将更趋频繁。但总体的业绩规模或与2017年保持持平,增速也将显著小于TOP50房企。这个梯队中建业、俊发、禹洲、和昌、实地等房企也都提出了在几年内冲击千亿的目标,未来极具上升空间。

img

在线咨询

建站在线咨询

img

微信咨询

扫一扫添加
动力姐姐微信

img
im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