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性能检测评分
注:本网站页面html检测工具扫描网站中存在的基本问题,仅供参考。
aspnet网站开发
什么是ASP.NET Boilerplate Project(ABP)框架 企业视频课程
转载自百家号作者:数据库及DotNet开发
使用.NET技术进行开发已经多年,偶尔一次网络上搜索.NET开发框架,看到了ABP这个框架,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于是决定对该框架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并将过程全部记录如下,对自己也是一次学习和总结,同时后继我也会分享出来,帮到更多.NET开发者在项目开发中能独挡一面,自己搭建框架,提升开发能力和系统架构水平,为今后的职业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一、 什么是ABP框架?
ABP框架全称为“ASP.NET Boilerplate Project”,中文翻译为“ ASP.NET样板项目”,诞生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NET程序员“秒变”架构师,将.NET企业级项目的主流开发技术、最先进的架构整合起来,让.NET工程师能够更快的开发出更好的项目。
ABP官方网站:http://aspnetboilerplate/ (这个十分重要,开发项目需从官网生成框架源码,从而在VS中载入框架项目的sln文件)
ABP GitHub源码地址:https://github/aspnetboilerplate
ASP.NET Boilerplate是一个用最佳实践和流行技术开发现代WEB应用程序的新起点,它旨在成为一个通用的WEB应用程序框架和项目模板。
ASP.NET Boilerplate 基于DDD的经典分层架构思想,实现了众多DDD的概念(但没有实现所有DDD的概念)。
框架所包含技术如下:
1、 .NET MVC 5、Web API 2、C# 5.0。
2、领域驱动设计,如实体、仓储、领域服务、领域事件、应用服务、数据传输对象、工作单元等。
3、分层体系结构:基础设施层 -> 领域层 -> 应用层 ->展现层。
4、提供一个基础架构来开发可重用可配置的模块。
5、集成现今主流流行的前端开发框架(Bootstrap、Less、AngularJs、jQuery、Modernizr、jQuery.validate、jQuery.form、jQuery.blockUI、json2等)。
6、提供一个基础架构实现IOC(依赖注入,主要采用Castle Windsor)。
7、支持并实现数据迁移,这里主要采用Entity Framework。
8、模块化开发,每个模块可单独指定数据库,拥有独立的EF DbContext。
9、包含一个简单灵活的多语言/本地系统。
10、通过EventBus实现服务端全局领域事件。
11、统一异常处理,应用层不需要自己写异常处理代码。
12、提供针对Application层方法的参数有效性认证。
13、通过Application Service创建Web API层,无需编写ApiController。
14、提供基类帮助用户实现一些常见任务。
15、约定优于配置。
16、Zero模块提供身份验证、授权管理、用户&角色管理、系统设置存取管理、审计日志。
ASP.NET ZERO 是 利用ABP框架搭建的模板项目,它会提供预建的页面及强大的基础设施架构。利用它提供的基础框架代码能让你快速的开发你的应用层。
使用说明:
1、先编译成功,Nuget下载ABP的依赖dll
2、在建立一个名为AbpZeroTemplate的数据库,并修改web.config里的连接字符串
3、选择MyCompanyName.AbpZeroTemplate.Web为启动项,F5运行,此时会自动生成数据库表结构
4、VS菜单:工具->Nuget 程序包管理器->程序包管理器控制台
默认项目里选择:MyCompanyName.AbpZeroTemplate.EntityFramework
PM>update-database 回车
5、再次F5运行即可进入登录,初始帐号:admin 密码:123qwe
6、关于重命名查找:namespace MyCompanyName. 替换为:namespace ABC.
其中,ABP的体系结构图如下:
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大致包含5个项目,每一层可以用一个或多个程序集来实现。
1、领域层(Domain)
领域层就是业务层,是一个项目的核心,所有业务规则都应该在领域层实现。
实体(Entity)实体代表业务领域的数据和操作,在实践中,通过用来映射成数据库表。
仓储(Repository)仓储用来操作数据库进行数据存取。仓储接口在领域层定义,而仓储的实现类应该写在基础设施层。
领域服务(Domain service)当处理的业务规则跨越两个(及以上)实体时,应该写在领域服务方法里面。
领域事件(Domain Event)在领域层某些特定情况发生时可以触发领域事件,并且在相应地方捕获并处理它们。
工作单元(Unit of Work)工作单元是一种设计模式,用于维护一个由已经被修改(如增加、删除和更新等)的业务对象组成的列表。它负责协调这些业务对象的持久化工作及并发问题。
2、应用层(Application)
应用层提供一些应用服务(Application Services)方法供展现层调用。一个应用服务方法接收一个DTO(数据传输对象)作为输入参数,使用这个输入参数执行特定的领域层操作,并根据需要可返回另一个DTO。在展现层到领域层之间,不应该接收或返回实体(Entity)对象,应该进行DTO映射。一个应用服务方法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工作单元(Unit of Work)。用户输入参数的验证工作也应该在应用层实现。ABP提供了一个基础架构让我们很容易地实现输入参数有效性验证。建议使用一种像AutoMapper这样的工具来进行实体与DTO之间的映射。
3、基础设施层(Infrastructure)
当在领域层中为定义了仓储接口,应该在基础设施层中实现这些接口。可以使用ORM工具,例如EntityFramework或NHibernate。ABP的基类已经提供了对这两种ORM工具的支持。数据库迁移也被用于这一层。
4、Web与展现层(Web&Presentation)
Web层使用ASP.NET MVC和Web API来实现。可分别用于多页面应用程序(MPA)和单页面应用程序(SPA)。在SPA中,所有资源被一次加载到客户端浏览器中(或者先只加载核心资源,其他资源懒加载),然后通过AJAX调用服务端WebApi接口获取数据,再根据数据生成HTML代码。不会整个页面刷新。现在已经有很多SPA的JS框架,例如: AngularJs、 DurandalJs、BackboneJs、EmberJs。 ABP可以使用任何类似的前端框架,但是ABP提供了一些帮助类,让我们更方便地使用AngularJs和DurandalJs。
在经典的多页面应用(MPA)中,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出请求,服务器端代码(ASP.NET MVC控制器)从数据库获得数据,并且使用Razor视图生成HTML。这些被生成后的HTML页面被发送回客户端显示。每显示一个新的页面都会整页刷新。
SPA和MPA涉及到完全不同的体系结构,也有不同的应用场景。一个管理后台适合用SPA,博客就更适合用MPA,因为它更利于被搜索引擎抓取。
SignalR是一种从服务器到客户端发送推送通知的完美工具。它能给用户提供丰富的实时的体验。
已经有很多客户端的Javascript框架或库,JQuery是其中最流行的,并且它有成千上万免费的插件。使用Bootstrap可以让我们更轻松地完成写Html和CSS的工作。
ABP也实现了根据Web API接口自动创建 Javascript的代码函数,来简化JS对Web Api的调用。还有把服务器端的菜单、语言、设置等生成到JS端。(但是在我自己的项目中,我是把这些自动生成功能关闭的,因为必要性不是很大,而这些又会比较影响性能)。
ABP会自动处理服务器端返回的异常,并以友好的界面提示用户。
5、其他层:
ABP使用Castle Windsor为整个程序框架提供依赖注入的功能。使用Log4Net日志记录组件,提供给其他各层调用以进行日志记录。
WebForm和ASP.NET MVC,为什么MVC更好一些? 企业视频课程
ASP.NET Webform 后台代码(behind code)—— 福音与诅咒
我们已经在项目开发中使用过ASP.NET Webform技术,大家会发现它更接近可视化设计,换句话说,开发者只需要从设计面板中拖拽控件即可完成UI,接着在behind code中实现逻辑代码即可完成最后的Web页面功能。
所以换句话说,当你从设计面板中拖拽一个按钮时,在后台代码中就会生成一个button对象,你只需要在按钮的点击事件中实现事件响应代码即可。
public partial class WebForm1 : System.Web.UI.Page
{
protected void Page_Load(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Developers write code here
}
protected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当我们在页面中拖拽一些UI元素时,双击它们即可在后台代码中生成一系列事件响应代码,这些逻辑代码都在ASPX.CS文件中。
这个后台代码文件是ASP.NET WebForm的关键,你可以在这个文件中应用.NET的所有特性,包括事件、委托、HTTP协议以及Session等等。
但是这种behind code模式有5个问题,下面我们将一一讲述这5个问题,并用MVC的设计思想来分别解决这些问题。
问题1:基于视图的方案来解决基于行为的需求
我们的网站最终是由用户使用的,用户访问网站肯定会有特定的目的,网站要做的就是通过让用户的交互行为来完成其想要的目的。比如当用户访问一个购物网站时,也许他的交互行为会是这样的:
· 购买产品
· 打印发票
这些交互行为是通过按钮点击、右键点击和浏览器URL实现的。由于这些交互都是基于HTTP协议的,所以如果我们能将这些交互行为映射到具体的一些方法上,那么整个架构将会变得简单很多。
但是微软做不到这样,因为它要实现可视化网页编程,所以他们最终选择了基于视图的解决方案。
从上图可以看出,整个请求过程看上去很奇怪:
· 用户发起一个HTTP请求,比如HTTP POST / GET
· IIS服务器将请求映射到视图
· 视图调用页面的生命周期,通过事件驱动,调用合适的交互方法
· 最后将交互的结果展现给终端用户
因为微软一开始就选择了基于视图的设计方案,所以架构本身很难向基于用户交互的设计思想靠拢。换句话说,当用户发出“购买”请求时,先是访问了视图页面“Shopping.aspx”,后台逻辑代码在“Shopping.aspx.cs”中,页面生命周期中会将页面的计算结果返回给用户。
如果利用MVC的思想,都是基于用户交互行为的话,那么请求流程将会是如下所示:
问题2:坏架构的副作用 —— 紧耦合
当选择了一个错误的架构以后,未来将会出现很多难以解决的副作用,在ASP.NET WebForm中就出现了这个问题。尽管behind code后台代码被分离到不同的文件中,但是ASPX.CS文件和ASPX文件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将导致系统的耦合度很高,并且很难解耦合,这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
简单地说,我们很难将Customer.aspx.cs和CustomerDetailed.aspx简单地剥离开,后台代码已经紧紧地将其捆在一起,而且也很难复用。如果我们可以将请求先通过action,而不通过视图view,action得到的数据再由控制器决定由哪个view展示,那么请求的流程将会是这样的:
所以我们可以很方便地控制最终结果是由移动页面展示还是正常页面展示,如下代码:
public ActionResult Index(string DeviceType)
if (viewType == "Mobile")
return View("MobileView");
else
return View("NormalView");
问题3:HTML不是唯一的返回类型
由于视图view和后台代码behind code紧密耦合在一起,所以默认的返回类型就固定了,都是HTML类型。如果你想改变类型就必须设置Content-type和调用Response.End方法。
如果我们创建一个Action,返回的类型由Action中指定,系统就可以在同一个action中根据不同条件输出不同的返回类型。代码如下:
public ActionResult Index(string viewType)
if (viewType == "JSON")
return Json(new Customer(), JsonRequestBehavior.AllowGet);
return View("DisplayCustomer", new Customer());
问题4:视图和数据的灵活组合
Webform是视图优先的架构,所以视图决定了展现的数据,因此视图的扩展性就很差,如果遇到复杂的数据结构,这种方式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但是如果是行为优先的架构的话,当我们触发action时,action可以根据不同的请求选择不同的数据模型和视图结构,如下图所示:
在MVC中,你可以在不同的view中选择相同的数据模型,比如下面的代码,customerdata数据既可以绑定在DetailCustomer视图中,也可以绑定在Customer视图中。
public ActionResult Index(string ViewName,Customer customerdata)
if (ViewName == "Detailed")
return View("DetailCustomer",customerdata);
return View("Customer",customerdata);
但这在WebForm中实现起来是非常麻烦的。
问题5、将behind code当做普通的类来进行单元测试
behind code后台代码在WebForm中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类,并且不能简单地实例化。要知道WebForm是继承于Page类的,Page类不能直接实例化,因为它有太多的依赖项。
public void Button1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Session["SomeSession"] = "Is this set";
为什么我们想要实例化Page类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可以方便单元测试。比如我要测试一个按钮点击事件,用来检查Session是否设置成功。在WebForm中的代码看起来不是那么舒服:
[TestMethod]
public void TestMethod1()
WebApplication22.WebForm1 obj = new WebApplication22.WebForm1();
obj.Button1_Click(this, new EventArgs());
并且运行时还会抛出一个异常:
在MVC中,这个类变成了一个普通类,我们可以在测试工程中将它实例化,并对类里面的属性方法、Session、ViewBag 、 TempData等进行单元测试。
public class HomeController : Controller // this class is simple
public ActionResult Index()
return View("SomeView");
所以是否选择MVC解决方案?
从WebForm架构切换到MVC架构,我们需要做以下几件事情:
· 将behind code中的代码转移到controller类中,并将原来的方法转换成action方法。
· 中间层用数据模型和逻辑接口代替。
· 视图view只用来展现数据和页面布局。
· DAL层和其他层没有什么变化,因为它和behind code关系不大。
所以MVC架构中,用户的请求分为下面3个步骤:
· 终端用户发送请求,路由器将请求路由到合适的Controller,Controller是逻辑实体和行为Action的集合。
· Controller将请求映射到特定的Action。
· Action有两个任务,第一是获取合适的数据,第二是将这些数据和视图View绑定起来。Action创建数据模型,并将数据模型连接到指定View,输出最终的相应结果。
Asp.Net MVC开发实例教程 三层构架(初学篇)网站开发教程 流量视频课程
在上一篇文章中简单介绍了《SQL Server基础教学S ql分页查询每页10条数据》介绍数据增删改查和在Sql中分页查询今天我们就综合讲解网站开发的实例教学。
在学习之前,如果你没有看过之前的文章,我们需要准备SQL Server数据库和开发工具VS2017,其他版本也可以建议VS2012以上的版本。好了我们先创建一个数据库test和建立一张表test。
在建表之前我们需要设置主键并设置标识规范为自增。
创建完成之后数据库设计就就算完成了,接下来我们一个MVC项目。
之前简单讲过MVC,我们看看下面的结构。之后我们主要的工作就是在Controllers和Views这两个文件里面。
细致看过课本的同学会发现我们做一个简单的登录功能代码量会在50到100行左右,这对初学者来说都还没理解怎么记得住?之前有个大学老师说叫我们自己背代码,我认为这样不是最佳的学习方法。这里我教大家如何10行以内搞定一个登录功能。首先我们需要建立EF实体模型步骤如下:
这里需要勾选我们需要的表。我们勾选test。
模型命名空间之后我们会经常用到,记住了。到此开发环境和数据库都有了,数据库链接我们可以在配置文件中看到以后需要更换数据库地址我们只需修改Web.config里面的connectionStrings节点下的testEntities。我们打开实体看看有哪些内容呢?
现在我们就以注册和登录为例简单介绍EF、json和jquery的用法,为了以后用户体验上我还是让大家接触一下。这里使用ajax请求我们看看代码:
到这里插入和查询都有了 那么给大家预留几个问题:删除、(使用Remove方法)更新参考一下。
总结:这种方法对初学者来说简单易学,相对课本上的代码量少了很多而且很容易理解。但是这种方法使用不当时当数据量达到成千上万条会很慢影响用户体验,之后的教程我们将直接使用sql语句执行也很简单。下面文章我们会使用layui,有兴趣的可以到官网看看文档。
Asp.net网站开发实战教程:经典语录 企业视频课程
之前的教程分别讲了数据库基本语法、Asp搭建一个简单的页面、使用EF实体模型实现数据库的增删改查,今天我们将一个简单的《经典语录》网站实际开发。当然需要源码研究的,等教程完成后我会发布到爱上歆随懿恫网站,如果需要的可以下载来看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基本功能:
1.管理员发布语录、删除、编辑
2.留言管理:删除留言
3.用户前端主要显示语录、收藏语录、点赞、登录、注册
简单详情页
简单用户收藏页面
功能相对简单,数据库也比较简单,简单看一下。这里需要的可以找我要源代码
数据库设计完成后我们先建立模型分别为每张表建立Dal、Bll和Mode,以T_allinfo表为例:所以操作数据库的都写在Bll里面。
之前我们用的是EF实体模型,现在我们直接使用SQL语句这样的话效率上相对更2好些,还记得我吗在讲SQL语句的使用说过分页查询并查出所有姓刘的学生按生日降序排,这里我们就需要用到相同的思路了,SQL语句一样我们只需拼接一下即可。这里我们这样传入page, 页面需要显示的语录条数limit
通过T_allinfoDal.Instance.GetList(sql, new { }).ToList();我们就可以获得T_allinfo表中的数据,为了便于前段处理我们将获得的对象转换为JSON格式。前端只需要GET方式请求GetinfoListList就可以获得数据了。
好了我们看看前端,还记得angularjs使用吗?我们只要定义ng-app="web" ng-controller="webcontroller"就可以使用数据双向绑定
总结:前端ui使用的layui框架,可以到layui官网学习同时也用到了angularjs 基本的思路就是这样建议先看看源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