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性能检测评分
注:本网站页面html检测工具扫描网站中存在的基本问题,仅供参考。
nutanix公司
从超融合到企业云的跃迁 Nutanix未来的雄心与壮志 企业视频课程
毫无疑问,像人类历史上其他重大技术革命一样,云的影响远远超过技术本身,还影响了商业模式和人的思维模式,进而引发了一系列商业创新的革命。随着云快速发展和迭代,未来企业是云化的主角,各行各业将在云中成长,各种行业云也将不断兴起。
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的云计算市场规模,在2016年达到654亿,到2020年将达到1435亿美元的规模。此外,全球使用云计算的企业比例,也将由2016年的33%上升到2020年的53%,使用云的比例从三分之一上升到超过二分之一,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改变。
在这种大背景之下,作为超融合市场领导者的Nutanix也在加速进化,并将目标定位于更为广阔的企业云服务市场。
在我看来,Nutanix新的变化,无疑是它过去几年在超融合市场中技术实践、经验积累、品牌影响力以及市场覆盖继续放大的一种外在表现。更重要的是,这背后也隐藏着Nutanix新的雄心与壮志。换句话说,向企业云市场加速迈进,不仅是Nutanix未来的使命和目标,更肩负着新的开疆拓土的重任。
全面云化时代正汹涌而来
众所周知,过去几年,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兴起,导致了传统行业上云成为新的趋势,产业互联网成为了下一阶段互联网的新热点,这也标志着全面云化时代的带来,这种变化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来做观察:
Nutanix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陈满恒
首先,是全云化,如今越来越多大中型企业对云计算的态度已经有了重新的认识,云计算的“冻土层”正在加速解冻。所谓“冻土层”,是指更多大中型企业积极拥抱云化,这对云计算市场显然有着更多的示范效应和牵引作用。
其次,是平台化,即云计算支撑系统呈现从云资源管理系统向云操作系统演化的趋势。未来云计算平台除了继续承担向下的基础设施整合外,其更多的将会管理云上各种各样的作业,各种各样的应用容器和中间件,以支撑各类云原生应用服务。
最后,是行业化,未来大型私有云会逐步演变成行业云,行业云将成为一个新的亮点,而中国无疑将成为全球最主要的行业云市场。数据显示,到2020年,80%以上的500强企业都将通过行业云,向客户提供政务云、金融云、电力云、医疗云以及交通云等细分行业的云服务。
不难看出,市场的变化和客户新需求出现,为Nutanix从超融合向企业云市场的进化,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此前,Nutanix就已经提出了“One OS. One Click. Any Cloud”的新口号,One OS表示任何环境都可以通过一个操作系统进行管理和控制;One Click意味着基础设施是隐形的,用户只要关注自己的应用即可;而Any Cloud则代表着Nutanix可以给客户更多选择的自由。
正如Nutanix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陈满恒所言:“在公司创立之初,我们就一直想将软件定义的思路、以AWS为代表的新型的公有云服务模式、苹果公司产品所体现的令人愉悦的体验,全部带入企业级应用市场,而超融合只不过是实现这一愿景的第一步而已。”
实际上,陈满恒的这段话,释放了两个关键信息,那就是Nutanix新的目标不是从超融合向企业云完成了转型,而是真正回到了Nutanix的“初心”,超融合架构只是Nutanix用来帮助用户搭建企业云服务或者企业云应用平台的支撑工具。
不仅如此,在向企业云跃迁的过程中,Nutanix本身就具备强大的技术能力和落地实力,无论从硬件、虚拟化、安全乃至到应用交付,这些都集成在了Nutanix的解决方案之中,为客户提供“一键上云”的能力已经成为了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从超融合到企业云的跃迁
那么,在全面云化时代的背景下,Nutanix新的定位是什么呢?对此,陈满恒表示,Nutanix未来希望通过“一个操作系统、一个界面、一个管理方案”把客户的私有云、公有云无缝集成、并横向的拉通,从而让客户构建一个对“跨云”乃至“多云”管理的能力。
在这个新目标之下,Nutanix将把自身的企业云操作系统(Cloud OS)以纯软件堆栈的方式进行交付,并提供全新的Nutanix Calm多云计算能力和Nutanix Xi云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Nutanix的解决方案还可以通过混合云模式,让客户能够在多云部署环境中使用Nutanix的企业云软件,包括通过IBM、Dell EMC、联想、思科、HPE的平台进行本地部署,以及通过亚马逊AWS、Google Cloud Platform和微软Azure进行云端部署,以及运用Nutanix Xi云服务进行云原生的部署。
在Nutanix中国区技术总监夏峰看来,尽管市场上目前提供此类解决方案的公司同样很多,但相比其他友商的解决方案,Nutanix的方案有两个“独特”的优势:
第一,Nutanix提供给了用户完全自由的选择权,其云操作系统和软硬件之间完全是一个“松耦合”的关系。举例来说,在虚拟化层面,客户可以选择VMware、微软Hypervisor,Citrix,以及Nutanix;而在硬件层面,客户同样可以选择Nutanix的超融合架构,或者是联想、HPE、Dell EMC等OEM合作伙伴的硬件。
第二,在帮助客户向云迁移的过程中,Nutanix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那就是“不能让数据跟着云跑,而是要让云跟着数据跑”。换句话说,今天的诸多的云服务商,他们希望客户的数据迁移到云端,但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在操作中也不好落地,而Nutanix希望提供一种能力,真正让云为客户的数据、应用服务。
为此,陈满恒也形容的比喻说:“过去Nutanix的超融合一体化解决方案,就像一杯装满了水的水杯,客户不仅要支付水杯的费用,也要支付购买水的成本,但在未来我们只负责卖水,而用户选择什么样的杯子来装水都是自由的。”
由此可见,面对全面云化时代的带来,Nutanix已经做好的充分的准备,并给出了清晰明了的路线规划图。更关键的是,在这个过程中,Nutanix还希望能体现出更多自身的技术创新和差异化能力,这也说明了Nutanix未来的梦想更加远大。
Nutanix新的雄心与壮志
据了解,从今年2月1日开始,Nutanix将在全球销售纯软件产品,从而成为一家能提供云管理平台的公司,这也是其加速向企业云市场进化的关键一步。
显然,这对Nutanix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即未来要建立竞争优势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也取决于在生态系统的定位、与成员伙伴的关系,以及对外部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等。
对此,陈满恒强调,Nutanix中国团队接下来将围绕这个新目标,主要做好以下几件事情,具体来说:
一是,在中国市场继续“招兵买马”,陈满恒说:“现在Nutanix中国团队已经有接近70人了,在未来一年半左右的时间里,我们希望把团队的规模翻倍,在不同的领域,包括从售前到售后,我们都在不停地挖掘人才。”
在他看来,Nutanix在中国有着绝佳的发展机遇,今年Nutanix一季度的财报显示,全球年增长率高达46%,而在中国市场的增长则远超这一数字。这不仅得益于超融合市场的成长,更多还有基于企业云市场刚性需求,这让Nutanix将拥有更多的想象力和发挥的空间。
二是,推动超融合在中国市场的普及力度。在陈满恒看来,超融合是客户基础架构升级的一个重要方向。从市场的情况来看,超融合从过去的测试环境和简单应用起步,到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客户把核心应用也部署在了超融合系统上。更重要的,超融合的进一步普及,无疑也将为Nutanix落地云操作系统,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三是,Nutanix希望建立和打造一个包容不容伙伴类型,倡导多样性的生态系统。陈满恒表示,“在中国,我们不会排除和其他不同的合作伙伴的合作。”此外,对于众多的集成商和软件开发商来说,Nutanix未来“纯软件”的销售方式,也将提供更多的灵活度和合作空间。
总而言之,在新的一年,Nutanix希望向外界传递这样的一个清晰的形象,那就是“Nutanix是一家云操作系统的公司,一家Cloud OS的公司。”
全文总结,如今,一个全新的Nutanix正扑面而来,随着Nutanix各项工作的全面推进,无疑将推动云计算在中国的加速落地,让云计算能够迅速地渗透到各行各业,也势必带动整个社会的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更为关键的是,目前中国使用云计算的企业占比仅为5%,未来五年云计算必将会成为所有商业基础设施中的底层支撑,并支持更多大中型企业的创新。所以,Nutanix新的定位和新的梦想,必将让它未来的想象空间变得更为强大。
Nutanix:以HCI为起点,迈向多云融合的世界 公司视频课程
至顶网服务器频道 11月02日 新闻消息(文/邹大斌):“Nutanix并不是一家HCI(超融合)公司,我们不想就把自己限制在超融合的范围里。”Nutanix 总裁Sudheesh Nair在日前举行的Nutanix .NEXT大会(北京站)期间接受至顶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类似的表述,记者在多个场合听不同的Nutanix高管说过。由于Nutanix在超融合市场领头羊的身份,人们很容易将其定位为超融合厂商,但Nutanix显然并不满足于此,而是有着更大的目标,这就是企业云平台提供商。实际上,走在企业云平台供应商道路上的Nutanix如今已经远不是一个超融合厂商能定义的了,而Nutanix企业操作系统的发布则是一个标志,意味着Nutanix 已经跻身云平台市场,在与众多云平台供应商开始市场竞争。
多云融合是大趋势
在“Nutanix .NEXT”大会(北京站)上,超融合依然是大会的主要内容,但很明显Nutanix更希望告诉大家,超融合只是Nutanix整个云平台的一个组成部分。用Sudheesh Nair的话说,就是Nutanix企业云平台的根基。在此之上,Nutanix还在不断添砖加瓦,还有众多组件和产品。
Nutanix 总裁Sudheesh Nair
“调查显示,对于一个现代企业而言,75%的IT预算用于运营,只有25%用以创新,其背后的原因在于IT系统的复杂性。”Sudheesh Nair在演讲时表示,Nutanix希望为大家提供一个简单的IT部署和管理方式。
为此,Nutanix在今年的全球.NEXT大会宣布推出企业云操作系统,该操作系统将以全套软件堆栈进行交付,支持各类硬件平台、技术指标及第三方设备,比如能借助IBM、Dell EMC、Lenovo、Cisco和HPE平台进行本地部署,从而确保统一管理的单一软件架构能够在各类企业环境中运行。
Nutanix企业云操作系统提供了全新多云管理能力。其中的Nutanix Calm可从底层基础架构抽取应用环境,为合适的工作负荷推荐合适的云,同时协调不同的云操作。通过Nutanix Calm,企业可利用操作便捷的蓝本定义应用,该蓝本可配置、管理并扩展到不同的云环境中。
Nutanix企业云操作系统中的Nutanix Xi云服务让其成为真正的混合云提供商之一。借助此项服务,企业可以顺利实现私有云和公有云的自由迁移,包括通过AWS、Google Cloud Platform和Azure进行的云端部署或运用Nutanix Xi云服务进行的本地部署。
Sudheesh Nair介绍说,目前已经和Google达成合作,联手推出Xi云服务。Xi云服务基于Google Cloud Platform交付,会提供一套与核心Nutanix企业云平台使用同样工具和SLA并搭建在同样架构堆栈的“交钥匙”云服务。借此客户能够即时按需配置和购买Nutanix基础架构,并原生扩展企业的数据中心。Sudheesh Nair说,接下来Nutanix还会和更多的公有云服务商达成合作,以满足客户不同的需求。
“Nutanix希望做到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能够让企业云,也就是私有云,具有与公有云一样的用户体验。第二件事情就是能够让用户在公有云和私有云间自由迁移,起到桥梁的作用。”Sudheesh Nair说。
HCI只是企业迈向云世界的一个起点
Nutanix设计了一条从HCI开始逐渐迈向多云融合世界的企业上云之路。在Nutanix看来,企业内部的私有云建设是企业上云的第一步,也是Nutanix帮助企业简化云部署和管理的重点,而这也正好是HCI的优势所在。
Sudheesh Nair表示,Nutanix的计划是以HCI作为企业上云的起点,Nutanix先帮助企业建立起私有云;接下来,Nutanix会帮助客户在公有云和私有云上面打造一个自动化、自服务的平台。最后再和谷歌等公有云服务供应商合作,来共同交付公有云服务。
根据Nutanix的设计,企业上云可以分为五步:
1. 从传统架构改换成Nutanix的超融合系统,享受超融合带来的管理和运维方便。过去超融合常常被定位为VDI的基础设施,但在Nutanix看来,超融合完全可以成为企业更多核心应用的基础架构,包括Oracle数据库、SAP应用等。
2. 再部署Nutanix基于AHV的全栈自动化软件,借此实现自动化、自服务和基于策略的管理,从而确保私有云具有与公有云一样的用户体验。
3. 部署Nutanix Calm实现对多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4. 将数据中心的云扩展到各个分支机构,实现统一管理。
5. 将Nutanix的数据中心能力推送到智能边缘。
对于Nutanix在智能边缘的作为,Sudheesh Nair进行了解释。他告诉至顶网记者,Nutanix希望对中央控制的云和智能的边缘云之间实现集中的控制,同时管理数据之间的传输。目前,Nutanix正在和一些客户进行联合开发,比如,把石油勘探里的钻井平台和无人机作为智能边缘云。
Sudheesh Nair表示,Nutanix认为云的未来一定是分布式的。Nutanix将帮助企业建立自己的私有云来支撑可预测的应用,同时也允许通过公有云服务来支持不可预测的负载。未来公有云、私有云、IOT、边缘部署融为一体是最终疆界。因此,企业云操作系统也需要融合网络、计算、存储、安全模型,同时,提供一同质化体验的控制平面,模糊自有和租用的管理界限,这是Nutanix未来10年的旅程。
Nutanix:以HCI为起点,迈向多云融合的世界 互联网视频课程
至顶网服务器频道 11月02日 新闻消息(文/邹大斌):“Nutanix并不是一家HCI(超融合)公司,我们不想就把自己限制在超融合的范围里。”Nutanix 总裁Sudheesh Nair在日前举行的Nutanix .NEXT大会(北京站)期间接受至顶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类似的表述,记者在多个场合听不同的Nutanix高管说过。由于Nutanix在超融合市场领头羊的身份,人们很容易将其定位为超融合厂商,但Nutanix显然并不满足于此,而是有着更大的目标,这就是企业云平台提供商。实际上,走在企业云平台供应商道路上的Nutanix如今已经远不是一个超融合厂商能定义的了,而Nutanix企业操作系统的发布则是一个标志,意味着Nutanix 已经跻身云平台市场,在与众多云平台供应商开始市场竞争。
多云融合是大趋势
在“Nutanix .NEXT”大会(北京站)上,超融合依然是大会的主要内容,但很明显Nutanix更希望告诉大家,超融合只是Nutanix整个云平台的一个组成部分。用Sudheesh Nair的话说,就是Nutanix企业云平台的根基。在此之上,Nutanix还在不断添砖加瓦,还有众多组件和产品。
Nutanix 总裁Sudheesh Nair
“调查显示,对于一个现代企业而言,75%的IT预算用于运营,只有25%用以创新,其背后的原因在于IT系统的复杂性。”Sudheesh Nair在演讲时表示,Nutanix希望为大家提供一个简单的IT部署和管理方式。
为此,Nutanix在今年的全球.NEXT大会宣布推出企业云操作系统,该操作系统将以全套软件堆栈进行交付,支持各类硬件平台、技术指标及第三方设备,比如能借助IBM、Dell EMC、Lenovo、Cisco和HPE平台进行本地部署,从而确保统一管理的单一软件架构能够在各类企业环境中运行。
Nutanix企业云操作系统提供了全新多云管理能力。其中的Nutanix Calm可从底层基础架构抽取应用环境,为合适的工作负荷推荐合适的云,同时协调不同的云操作。通过Nutanix Calm,企业可利用操作便捷的蓝本定义应用,该蓝本可配置、管理并扩展到不同的云环境中。
Nutanix企业云操作系统中的Nutanix Xi云服务让其成为真正的混合云提供商之一。借助此项服务,企业可以顺利实现私有云和公有云的自由迁移,包括通过AWS、Google Cloud Platform和Azure进行的云端部署或运用Nutanix Xi云服务进行的本地部署。
Sudheesh Nair介绍说,目前已经和Google达成合作,联手推出Xi云服务。Xi云服务基于Google Cloud Platform交付,会提供一套与核心Nutanix企业云平台使用同样工具和SLA并搭建在同样架构堆栈的“交钥匙”云服务。借此客户能够即时按需配置和购买Nutanix基础架构,并原生扩展企业的数据中心。Sudheesh Nair说,接下来Nutanix还会和更多的公有云服务商达成合作,以满足客户不同的需求。
“Nutanix希望做到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能够让企业云,也就是私有云,具有与公有云一样的用户体验。第二件事情就是能够让用户在公有云和私有云间自由迁移,起到桥梁的作用。”Sudheesh Nair说。
HCI只是企业迈向云世界的一个起点
Nutanix设计了一条从HCI开始逐渐迈向多云融合世界的企业上云之路。在Nutanix看来,企业内部的私有云建设是企业上云的第一步,也是Nutanix帮助企业简化云部署和管理的重点,而这也正好是HCI的优势所在。
Sudheesh Nair表示,Nutanix的计划是以HCI作为企业上云的起点,Nutanix先帮助企业建立起私有云;接下来,Nutanix会帮助客户在公有云和私有云上面打造一个自动化、自服务的平台。最后再和谷歌等公有云服务供应商合作,来共同交付公有云服务。
根据Nutanix的设计,企业上云可以分为五步:
1. 从传统架构改换成Nutanix的超融合系统,享受超融合带来的管理和运维方便。过去超融合常常被定位为VDI的基础设施,但在Nutanix看来,超融合完全可以成为企业更多核心应用的基础架构,包括Oracle数据库、SAP应用等。
2. 再部署Nutanix基于AHV的全栈自动化软件,借此实现自动化、自服务和基于策略的管理,从而确保私有云具有与公有云一样的用户体验。
3. 部署Nutanix Calm实现对多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4. 将数据中心的云扩展到各个分支机构,实现统一管理。
5. 将Nutanix的数据中心能力推送到智能边缘。
对于Nutanix在智能边缘的作为,Sudheesh Nair进行了解释。他告诉至顶网记者,Nutanix希望对中央控制的云和智能的边缘云之间实现集中的控制,同时管理数据之间的传输。目前,Nutanix正在和一些客户进行联合开发,比如,把石油勘探里的钻井平台和无人机作为智能边缘云。
Sudheesh Nair表示,Nutanix认为云的未来一定是分布式的。Nutanix将帮助企业建立自己的私有云来支撑可预测的应用,同时也允许通过公有云服务来支持不可预测的负载。未来公有云、私有云、IOT、边缘部署融为一体是最终疆界。因此,企业云操作系统也需要融合网络、计算、存储、安全模型,同时,提供一同质化体验的控制平面,模糊自有和租用的管理界限,这是Nutanix未来10年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