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建设 社群运营 【阿里巴巴交流群】全球疫情肆虐阴霾下,跨境电商的“危”与“机”

【阿里巴巴交流群】全球疫情肆虐阴霾下,跨境电商的“危”与“机”

中企动力企业交流群

爆发于2019年末的这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因其广泛的传播性和致命性,注定将载入史册,成为一代人无法忘怀的历史。进入3月下旬以来,随着国家采取大力度隔离政策,全国民众集体带口罩两个月之后,中国基本实现了本土病例的零新增。各行各业开始了有条不紊的复工,复产。而海外的爆发趋势却开始愈演愈烈。

截止2020年3月30日12:00,全球累计确诊人数已达到72万,且仍然呈高速增长状态。美国确诊感染总数已超过中国,成为全球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

紧随中国之后的意大利也以超过9万的确诊人数超越中国,排名第二。除此美,意之外,海外确诊数量过万的国家已经超过了10个,中国前20大贸易伙伴无一幸免。(▲中国出口贸易额前二十国家疫情现状▲)随着疫情在海外各国的快速爆发,对于全球各国的经济活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作为一直以来中国经济三驾马车之一的外贸行业首当其冲。(图片来源:网络)1)展会取消疫情首先冲击的是传统外贸最主要的获客渠道:线下展会。2月12日,西班牙巴塞罗那原计划在2月24日举行的世界移动通讯大会MWC宣布取消。紧接着,一系列科技巨头大会也随之受到影响:美国SXSW大会34年来首次取消;Facebook取消2020 F8开发者大会;Google取消最大开发者盛会:Google I/O;亚马逊取消2020年云计算大会;苹果宣布2020年WWDC大会改线上召开;亚洲最大家电与消费电子展AWE官方宣布因受新冠疫情影响,将与AWE2021合办;除此之外,据欧洲展览业联盟(EEIA)发布的调查显示,截至3月19日,欧洲取消或推迟的展览数量已超过220个,包括汉诺威工业展、日内瓦表展、日内瓦车展等知名展会。3月23日,广东省商务厅宣布原计划于4月15日举办的第127届广交会延期。要知道广交会一直被视为中国外贸晴雨表,每年都有来自21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20万名境外采购商参会。这是广交会自1957 年4月首次举办,63年以来,第一次被取消。3月24日,原定于7月24日至8月9日的东京奥运会最终宣布推迟至2021年举办,为2020年全球大型会展按下了最终的暂停键。2)各国封城随着疫情的爆发,意大利,西班牙,法国,英国等国家封城,商场,学校等公共场所全部关闭,除采购生活必需品之外,任何居民都一律不得外出。3)股市暴跌受疫情及国际原油价格暴跌的双重影响,全球股市也是一片惨跌,美股更是创下了一月之内4次熔断的历史记录。随着海外消费者除了防疫物资和生活必需品之外需求的暂时冷冻,以及处于对经济形势的极度担忧,中国工厂的海外客户纷纷暂停或取消订单。“跨境电商的第一次危急时刻!”作为发展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外贸新兴子行业,跨境电商(出口)行业,也迎来了第一次真正的行业大考!3月17日,Amazon FBA入库政策调整,品类影响,且宣布暂时不接受15kg的包裹的入库。3月19日,东南亚新型的电商平台Shopee也宣布限制部分商品的入库。3月22日,欧洲Amazon FBA宣布暂停接受意大利和法国站非必须订单。再来看看跨境电商的命脉,物流航线方面。受各国防疫管制措施影响,国际客运航线停飞线路不断扩散,国际航线网络被进一步阻断,航班减少,导致一仓难求。海外物流及部分疫情严重地区本地派送渠道严重受阻受限,派送时效大幅度延长。而这随之而来的,则是订单的断崖式下滑!根据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7%的亚马逊卖家北美市场出现暴跌,欧洲市场单量下降占20%,另有27%的卖家在北美、欧洲、日本都出现订单下降的趋势。其中,有46%的卖家订单同比去年下跌20%~50%,18%的卖家订单下降50%~80%,过半的卖家订单数量出现“腰斩”,另有2%的卖家单量直接挂零为负。外贸和跨境电商行业迎来了2001年入世以来的最大危机!受疫情影响,众多外贸工厂,小规模外贸卖家纷纷关店,关厂,裁员,努力断臂求生!(图片来源于网络)“活下来”成了众多中小外贸工厂和跨境电商卖家的共同努力目标!总的来说,短期来看,海外疫情主要有如下影响:1、海外仓储物流及本地派送渠道部分受阻受限;2、部分海外消费者非防护用品或生活必需品消费意愿的降低;3、股市财富缩水以及失业率增加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危中有“机”!虽然短期来看,传统外贸和电商行业收到冲击巨大;但笔者认为,中长期来看,跨境电商仍然是 危中有“机”,且机会巨大。首先,中国供应链和制造业的能力没有改变,而且通过这一次疫情中,不少制造企业转型防护物资的快速生产和出口,中国制造的快速应变能力更加得以显现。来自新京报的消息,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以工商注册变更信息为标准,若把经营范围限定在“口罩”、“防护服”、“消毒液”、“医疗器械”、“测温仪”和“呼吸防护”,我国目前共有196万家经营相关业务的企业。2020年以来,全国范围内新注册的相关企业接近3万家。疫情期间,已有多家企业“跨界”生产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如富士康新增从事医用口罩的生产,比亚迪援产口罩和消毒液。其中,出口大省广东省出现了最多“跨界”企业,数量达1620家。快速转型防护物资生产出口,也为先行的部分工厂或外贸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对于现在才打算进入的厂家或卖家来说,现阶段该行业投资已经出现过热的状态。一旦海外疫情缓解,很可能会因为产能严重过剩而造成损失和浪费。因此对于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的项目,建议谨慎考虑。其次,疫情凸显中国在消费领域的轻工制造业方面的优势。海外消费者对于服装,电子产品,家居,玩具等等生活消费品的刚性需求不会改变,对中国制造商品的需求不会改变。再次,疫情之后,相对于实体线下零售,非接触的线上零售-电商在海外的渗透率可能加大。有利于海外电商市场的进一步增长。(海外的“线下抢购”VS中国的“网上抢购”)最后,中国对海外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友好国家进行大力援助,捐赠/出口物资,派出医疗专家,体现大国担当,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声誉。疫情过后,Made in China有望以更具亲近感的姿态走向海外市场和消费者。全行业危机,也是优胜劣汰,甚至弯道超车的机会!

丘吉尔:“永远不要浪费一场好危机。”

(图片来自网络) 转“危”为“机”!疫情期间的短期机会:短期内,因为疫情影响,人们对于社交,旅行,户外运动,社交娱乐等相关的需求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首先是寻求安全和健康,因此能够给消费者安全感,促进消费者健康的产品短期机会巨大。同时,因为社交减少,人们更多的时间在家里,因此居家生活、个人/家庭娱乐等相关的产品也迎来了爆发。疫情期间,国内电商的畅销品类参考国内疫情期间的电商销售数据,在跨境电商方向可能的品类商机如下:

Google对于疫情期间的品类趋势分析

疫情带来的部分品类商机1、健康防疫用品:口罩,洗手液,防护服,护目镜,体温计/额温枪,紫外线消毒电器等等都有不错的商机。说明:健康防疫用品,需要考虑产品出口国家的资质认证要求。口罩产品,目前在Google和Facebook,以及独立站建站平台Shopify都是受限的品类。但线下销售渠道通畅。 (Facebook禁止投放和疫情相关的任何产品)2、居家用品:防护物资之外,因为疫情,消费者在家待的时间越来越多。因此居家用品需求有望增加,包括:卫生卷纸,小型家用电器,小型厨房电器,料理机,蒸汽炸锅,蒸汽拖把,真空吸尘器,等等都有很不错的机会。3、娱乐游戏产品:电脑游戏周边配件,电脑扩展屏,游戏手柄,便携式投影仪,游戏耳机,拼图游戏,儿童玩具等等。4、家庭办公产品:这次疫情,也开启了以美国五大科技巨头为代表的全球远程办公潮流。因此,家庭办公类产品也有很不错的需求。包括:移动隔断屏风,台灯,办公椅,人体工学椅,儿童学习椅等等。5、室内健身产品:因为疫情影响,户外活动减少,因此家庭室内健身可能成为部分人的选择,由此也为相关品类带来了商机。比如:瑜伽垫、瑜伽服、手持拉力器、家用跑步机、弹力带、筋膜枪和健腹轮等等。因此,对于跨境电商卖家来说,如果能够及时转向这些疫情利好的品类进行销售,相信对于渡过当前的危机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长期转“机”:跨境电商的新格局 每一次大的危机,都是格局重新洗牌的机会;对于跨境电商行业来说,也不例外。从这次疫情影响来看,受影响最深重的跨境电商企业,是那些一直以来采取铺货模式、粗放增长型的卖家。这一模式,在过去几年平台流量红利期时的确非常有效,但这次却集中暴露出几个核心问题:1、缺乏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产品,人均产值不高,且人力成本重2、品类数量众多,库存及资金周转压力巨大3、过于依赖第三方平台,缺乏自有品牌及用户积累,受平台政策变化冲击巨大。中长期来看,“海量选品+人海战术+店群”的粗放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开店铺货即赚钱的捡钱时代已过。 跨境电商长期突“危”之道1)性价比为王:重视产品研发和设计,主打高性价比这次疫情带来的股灾,失业率的上升等等附加伤害最终可能会影响到消费者部分非必要商品的消费意愿,以及必要商品的消费选择。2008年之后,主打低价的跨境电商也迎来了12年的高速发展。相信本次疫情之后,低价之外,高性价比更加会是海外广大中低等收入人群的主要消费选择。众多具备一定程度研发能力的工厂型外贸企业,也可以充分把握这样的机会,实现从单纯的B2B向B2B+B2C的转型,以及自有品牌的布局。受本次疫情影响,部分具备产品研发,设计能力的优秀人才,也可能不幸随着B2B工厂的裁员/倒闭而暂时失业。优秀的跨境电商卖家,可以尝试抄底这些优秀人才,提升产品的研发设计能力。(某优秀跨境电商企业的人才招聘需求)2)私有渠道,私域流量布局从这次事件,可以明显看到对于第三方过于依赖的卖家风险更大。不同于国内市场消费者基本只在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这几个平台购物。海外消费者对于分散的垂直品类的站点和品牌自营商城的信任度很高。在北美市场,亚马逊,Ebay,Walmart三大电商平台电商市场占比为59.4%,其他行业垂直商城以及品牌自营商城的销售额占比为40.6%。为全球独立商城提供SAAS建站系统的Shopify,市值超过Ebay的2倍,预估2019年用Shopify平台交易额高达1000亿美元,也高于Ebay的902亿美元。也从一定的侧面说明了海外市场自建销售渠道的机会。因此,布局自有品牌销售渠道,建设自有品牌的私域流量池,也是应对外部销售渠道政策变化的护城河。2)内容营销和视频营销布局随着这次疫情影响,海外消费者的线下活动短期受到抑制;线上消费时长有望大幅增加。线上内容渠道和社交媒体渠道有望迎来用户和活跃时长的同步增长。参考国内电商的发展,海外电商,预计也将从图文电商向视频电商,直播电商逐步过渡。海外消费者对线上内容的消费增长,可能带来类似国内短视频和直播带货的新机遇。目前国内大火的抖音的海外版Tiktok,已经逐步成长为可以挑战Facebook,Instagram的超级应用,有兴趣或资源的跨境电商商家可以提前进行一些探索和布局。2020年2月,Tiktok苹果应用商店和Google Play应用商店新增下载双冠王! 结语 尼采说:”那些没有消灭我们的东西,将使我们变得更强大。”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成立于1984年的平价服装品牌优衣库,以其平价优质摇粒绒产品,迅速获得了广大日本消费者的喜爱,之后更是逐步扩展到东南亚,美国,中国大陆,港台等海外市场,2008年,受益于优衣库的高速发展,优衣库创始人柳井正成为日本首富。2008年之后,众多在金融风暴中受到冲击的中产阶级,转而寻求价格低廉的优质商品。从这一时期起,中国的廉价商品乘着跨境电商和互联网红利的东风,快速兴起。成立于这一年的中国跨境快时尚服装品牌SHEIN,也在12年后,成长为一家年销200亿,市值数十亿美元的独角兽。无独有偶,另一家与SHEIN齐名的跨境电商消费电子品牌Anker,也成立于金融危机之后的2009年。在此后10余年的高速发展后,成长为一家年销数十亿的全球知名新兴科技品牌。我相信,那些成功渡过此次危机,把握机会并实现长远布局的优秀跨境电商企业,必将会在未来的十年里,趁势而起,以闪亮的姿态,引领全球消费市场。加油,中国跨境电商!

中企动力企业交流群

声明:本页内容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我单位不保证亦不表示资料全面及准确无误,也不保证亦不表示这些资料为最新信息,如因任何原因,本网内容或者用户因倚赖本网内容造成任何损失或损害,我单位将不会负任何法律责任。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提交至online#300.cn邮箱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以上产品还未完全满足我的所有需求,在下方提交我的专属需求
我的专属需求:
*手机号:
*验证码:
img
咨询报价
现在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