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开了个小会,
请来了外交学院教授施展老师做开场演讲,
不愧是目前网络上人气最高的老师之一,
一开口就high翻全场:
什么中国制造的前景,
什么中国供应链网络的独特优势,
什么数字化外贸的未来,
都被施展老师整得明明白白,
现场掌声雷动啊~
鉴于会后仍然有大量商家在问:
有没有“划重点”笔记可以分享?
今天我就来简单划划重点,快来围观施展老师的硬核观点!观点1:中国制造业的前景并不悲观,
更多不是转移,而是溢出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鄌郚镇,
生产了全球超过1/3的吉他,
江苏省泰州市黄桥镇,
生产了全球超过1/3的小提琴,
河南省虞城县稍岗镇,
生产了全国超过85%、
全球超过一半以上的钢卷尺,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
生产了全球超过85%的打火机。
……
这些多数人之前甚至没有听说过、
“牛气冲天”的小镇散落于祖国大江南北,
成为全球贸易的重要基石。
中国供应链体系这种综合成本控制能力,
是难以被复制的。
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工厂迁出,
其实只是供应链网络的溢出效应,
而不是实质上的转移。
观点2:中国供应链网络拥有独特的优势,
“世界工厂”地位难被撼动
中国独有的兼具效率和弹性的供应链网络,使得即便劳动力和土地成本在上升,都不会构成实质性的挑战,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也难以被撼动,优势仍将长期存在。比如中国的大疆无人机能占据全世界无人机百分之七八十市场份额,不只是因为技术多么先进,还有大疆依托于珠三角庞大的供应链网络,能够实现极高效率的迭代。这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外的无人机公司,都无法达到的。观点3:数字化的科技让贸易、制造及生产,
都能消除地域和时空的差距
2018年开始的中美贸易摩擦,在之后的两年中谈判不断反复。但从目前增长的情况看,贸易摩擦对线上跨境贸易的增长,并没有形成多少阻碍。当前,跨境贸易正面临数字化转型,贸易模式将由传统跨国企业主导的大宗贸易模式,向分散化、平台化模式转变。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线上出口贸易等跨境贸易新业态兴起,并占据主导地位,大量中小微企业甚至个人,通过线上平台即可参与国际贸易。数字化的科技能够让贸易,甚至让制造、生产都消除地域和时空的差距。数字化转型塑造的,
是一个更加开放和相互融合的全球生产贸易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