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建设 社群运营 数据指标体系搭建实战(一)——业务洞察篇

数据指标体系搭建实战(一)——业务洞察篇

中企动力企业交流群

编辑导语:在工作中,我们会接触不同的数据和指标。如果我们针对单个点的层面去做,最终显示出来的数据往往比较零散,无法发现全局的问题。数据指标体系化,就是将零散的数据串联起来,通过单点看到全局,通过全局解决单点的问题。今天,本文作者为我们分享了数据指标体系搭建实战之业务洞察篇。

和大家分享下个人经历与视角下的数据指标体系建立,希望给大家在处理相关工作时提供一些思路与借鉴,该篇是第一部分也是决定效率与成败的一环。

没错,指标体系的前置充分条件——了解/熟悉业务。很多同学缺乏对业务经营模式的敬畏,况且还是经过市场验证过的经营模式。

生搬硬套上家公司的业务理解与行业认知来处理新公司的问题,小公司或比较传统的公司有几率忽悠过去,更多存活中的企业都普遍是有能人的,脱离业务整花活可是要被领导锤的。

一、尽可能理解业务到最细粒度

这个要求非常重要,难度也比较高,它包含两个要求:

  • 对企业业务的理解足够宽:换种说法,能够站在足够的高度,纵览全局。
  • 对企业业务的理解足够细:最怕浅尝辄止,想当然,也是大多数分析者的现状。他要求个体有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全面了解业务的历史,变化节点,设计目的等等。
  • 要做到这点条件比较苛刻:

    1. 个人开放的心态、警惕”技术傲慢”

    个体难免受过往环境、专业影响,自成一套认知与思维模型,很容易把自己代入项目负责人的角色,预期如何如何处理,很快困难就会迎刃而解。

    这么做的对错就不评论了,或者你真的见解深刻,但很容易让业务方产生 “你不懂业务”,“你在教我做事?”的负面感观,而这些对于你快速了解业务的目标会产生很大的负向影响。

    所以在了解业务前期——多想、多问、少评论。

    2. 高超的提问技巧

    1)找到合适的提问对象

    通常是这环业务的直接负责人,也不排除个别执行层业务理解超群。

    2)事前准备,设计问题

    清晰的提问方向与内容,降低沟通成本,避免沟通中散乱无重点,受访者不清楚提问者真实期望获得的信息。

    3)沟通中即时的 信息获取—处理—再提问

    往往问题与问题之间,有着很强的关联性与层次性,从上一个回答快速定位到更深,更细节的问题非常重要。同样你得去考虑他人的时间,不能每次想到一个问题,就去耽误别人的时间。

    4)记录与复盘

    好记性着实不如烂笔头。早年吃了不少去沟通光带嘴的亏,结束后记忆内容稀稀拉拉,结构混乱。自从带了纸笔,速记能力提升不说,信息利用率大大提高。

    至于复盘,老生常谈的好习惯了,理清楚,想明白,每一次沟通才能发挥最大价值。

    3. 天时—外部条件

    这个部分主要取决于你的直属领导,简单说两个因素:

    1)精细的了解业务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与精力

    这对于企业来说其实都是成本。而且给你机会去了解,思考整个业务这件事很可能是没有结果的(前面说过这件事本身要求蛮高)。

    因此,如果你现在或者将来,有幸得到这样的机会,好好把握,不要拎不清楚。

    2)了解到什么程度才算足够精细

    如果没有外部反馈或者自我跃升,通常你只能达到当时的认知天花板。这时候只有一个真正去过山顶的人,才能告诉你,离山顶还有多远,路上可能存在的陡坡。至于顶峰的风景有多好。

    当然还有更多更复杂的因素,综合来看,这是一个提前布局的长线行为,需要一定的行业高度与格局。想要真正做好这个事情,个人努力、选择、运气都不可或缺。

    二、如何切入业务

    1. 从企业组织结构入手

    企业组织结构通常是和经营模式的各个环节对应上的,不同的部门/子部门/个体角色 对应各个业务目标,工作方式等等。

    可以利用新员工培训的机会,主动找各部门的同事或leader,请教各个部门的架构,职能与目标,与其他部门的合作关系等等。

    绘制组织架构图 (企业目标>>部门架构—部门目标>>个人职责—个人目标),巩固理解。

    2. 阅读理解现有业务报表与分类字段

    哪个部门提出的报表需求,常看的指标,高频使用的分类维度等等。读报表是分析师的基本功。

    此处也容易产生想当然的理解,读系统报表获取的业务理解需要和业务沟通,业务大图相互串联,才能得到更接近业务真相的理解。

    3. 读经营数据

    常见核心度量:销售额,用户线索,签约数,退货情况等等;常见核心维度:获客/销售渠道,用户阶段,目标客户画像,业务动作发生/确认时间等等;

    数读百遍,其义自见——这也是快速了解业务现状的一大手段。

    4. 紧密的业务沟通

    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经常去参加业务部门周会。通常在周会中,团队会总结本周期的业绩情况,客户需求与整体数据等。

    这些都是部门最核心、最需要关注的点。不能参加部门周会的话,带着问题多多与部门leader或业绩好的员工沟通交流,一定会收获很多。

    三、小结

    就我目前理解,数据指标体系前期还是一个描述与量化;流程化与体系化的工作,一切上来想要大刀阔斧,指导业务环节全面“升级”的行为都是耍流氓。

    接受与理解业务,扎实地为后续的指标体系工作打下基础。

    作者:范十八;公众号:半仙范十八

    中企动力企业交流群

    声明:本页内容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我单位不保证亦不表示资料全面及准确无误,也不保证亦不表示这些资料为最新信息,如因任何原因,本网内容或者用户因倚赖本网内容造成任何损失或损害,我单位将不会负任何法律责任。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提交至online#300.cn邮箱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以上产品还未完全满足我的所有需求,在下方提交我的专属需求
    我的专属需求:
    *手机号:
    *验证码:
    img
    咨询报价
    现在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