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址:www.300.cn

业务简介:中企动力(300.cn)为您提供网站建设、网站制作、网页设计及定制高端网站建设服务,中企动力专注于企业网站建设、高端网页制作领域24年,对企业网站制作、平台高端网站建设,包括汽车、家装、农业、外贸、机械等多个行业拥有丰富建站经验,选择中企动力,为网站保驾护航。

阿多乡网站设计头条

  • 杂多团县委携手佐力药业等赴阿多乡开展“我为玉树捐冬衣”活动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杂多团县委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努力拓展捐资渠道,深入开展捐资助学、关爱留守儿童等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参与。10月13日,团县委携手浙江省寅幸基金会、浙江佐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珠峰药业公司的爱心人士赴阿多乡中心寄校开展“我为玉树捐冬衣”活动。

    爱心人士远道而来,他们将所募捐和购置的价值75000余元的被褥、衣物、洗衣机等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发放到学生手中。浙江省寅幸基金会王秘书长告诉孩子们要不怕困难,坚强勇敢地面对生活、学习。孩子们拿着捐赠的物品个个满心欢喜,这份满载爱心的捐赠,让孩子们倍感冬日的温暖。整个活动温情满满,其乐融融。

    人们常说“社会多一份关爱,孩子们就多一份信心,我们的未来就多一份希望”。团县委书记格来卓玛对浙江省寅幸基金会、浙江佐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珠峰药业公司的爱心义举表示衷心的感谢!她说:“感谢各位爱心人士百忙之中光临下基层学校,送来了关怀与温暖;感谢所有关心基层教育、支持基层教育的爱心人士,有了你们的支持,基层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并鼓励孩子们要好好学习,增长才干,用成绩回报爱心人士,用知识改变家庭状况。

    社会爱心人士的关心与关爱让学生们感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到爱的力量。团县委将进一步拓宽救助渠道,发挥好平台作用,为我县扶危济困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文章转载自共青团杂多县委 微信公众号

  • 不可思议,青海省玉树州杂多县发生6.2级左右地震

    听说有人说我写的不好,意见尽管提,反正我也不改

      (原标题:青海玉树州杂多县发生6.2级左右地震)

      #地震快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0月17日15时14分在青海玉树州杂多县(北纬32.81度,东经94.93度)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震中位于高原,平均海拔4700米。

      本次地震周边5公里内的村庄有郎群能、加巧能、巴纳能和刚青能等,20公里内的乡镇有阿多乡。 震中距杂多36公里,距玉树195公里,距拉萨506公里。杂多县面积3.5万平方公里。2013年的人口3.4万,以藏族为主,有汉、土、回、蒙古等民族。气候属于高原气候,平均海拔4069米。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0月17日15时33分在青海玉树州杂多县(北纬32.89度,东经95.00度)发生余震3.6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青海杂多6.2级地震#【杂多县震感强烈】记者从青海玉树州杂多县县委宣传部获悉:杂多县城震感强烈,当地水电、通讯正常,目前没有人员伤亡报告。

      #青海杂多6.2级地震# 根据地震人口热力数据初步分析,震中现场周边20公里内人口极其稀少,50公里内约1.2万人,100公里内约1.3万人。

      青海省地震局2016年10月17日15时40分:地震发生后,我局立即启动Ⅱ级响应,应急人员立即到岗。玉树州地震局立即了解灾情,经了解,杂多县城震感强烈,目前尚无人员和财产损失报告。其他情况正在了解当中。

    欢迎下次光临

  • 杜军:“我已融入这片雪域高原”

    新华社西宁11月14日电题:杜军:“我已融入这片雪域高原”

    贾启龙、谭健

    脸颊黑里透红,身材高大魁梧,在青藏高原坚守了28年的青海省杂多县人武部部长杜军说:“我已融入这片雪域高原。”

    (小标题)情怀

    一场雪过后,杜军带着米面油茶,来到铁力角村敬老院,看望生活在这里的20余名藏族老阿妈。在这里,他与老人们围坐在火炉旁,喝着酥油茶,聊着家长里短,欢笑声不断。

    20年前,在玉树骑兵连当排长的杜军带队路过铁力角村,天降暴雪,不得不在村边一所小院短暂停留。那天,相依为命的6名藏族老阿妈为解放军煮起了奶茶。

    小院,正是如今的敬老院。之后,杜军就经常来这里看望老人们。玉树骑兵连也形成一个传统:老兵复员离队前必到敬老院跟老人们道别,新兵入队后必到敬老院“认亲”。

    杂多县有一个孤儿学校。刚到县里工作不久,杜军便被孩子们一双双质朴灵动的眼睛深深触动。从那以后,他经常买些学习用品来看望孩子。后来,他又组织县人武部官兵开展“一助一、一帮一”的捐资助学,并呼吁社会资源关注学校。

    如今,这所孤儿学校已成为有6个年级的全日制寄宿小学了。

    (小标题)坚守

    杂多县平均海拔4300米,一年四季很难见到绿色。

    到杂多县人武部工作后,杜军也常感到胸闷、气短、头疼,入睡难。但他依旧保持着一贯作风,按时准点起床、正常工作,任部长8年来,各项建设节节攀升。

    前年冬,杂多县发生6.2级地震,杜军第一时间带领56名民兵挺进受灾地阿多乡进行抗震救灾。他们连续奋战两昼夜,搭建帐篷34顶,排查危房73间,转移受灾群众262人。

    杂多被誉为“虫草第一县”,采挖虫草是当地藏族群众创收的重要渠道。由于经济效益高,一些投机分子潜入当地偷挖,导致纠纷案件不断。每逢虫草采挖季节,杂多县委县政府便请杜军组织指挥地方干部、公安干警和民兵维护生产秩序。几年来,未发生过一起纠纷。

    杂多县位于澜沧江源头,是三江源生态保护核心区。杜军还组建了生态民兵巡护队,定期走村入户宣传、巡护保护地区、打击盗猎行为,为保护生态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

    (小标题)奉献

    从军28载,杜军和家人聚少离多。孝敬老人、照顾孩子、安排家务……结婚21年来,妻子张妙红一个人操持着整个家。

    2016年夏,杜军的母亲身患癌症。时值改革,人武部只剩下他一个主官,无法离岗。妻子只能一个人带着婆婆做手术。半年后,杜军才匆匆赶回家。

    杜军第一次见到儿子时,儿子已经1个月大了。第二次见面,儿子已开始蹒跚学步了。高中时,儿子进入青春叛逆期,经常和忙忙碌碌的杜军吵架,学习成绩也直线下滑。

    高二那年春节,儿子来到杂多和父亲一起过年。其间,杜军像往常一样,组织留守的官兵、职工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冒雪慰问贫困群众。

    杜军的日常工作,深深触动了儿子的心。回家后,儿子像变了个人,性格变温和了,学习态度也认真了很多,最终考上了一所军队院校。(完)

  • 绿色情怀向江源

    项目工程部门。

    项目工程施工现场 。

    杂多县阿多乡。

    杂多县阿多乡公路沿途。

    9月10日晚8点,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阿多乡普克村天和路桥杂多至查吾公路工程ZCLJ项目部与往常一样,所有职工准时到会议室以分组形式开始讨论学习,大家各抒己见,分析当天施工情况,总结施工中的不足,查找原因,制定措施……这是项目部雷打不动的 “晚自习”。 “喷雾器抽水时耗时又耗油,能不能不用喷雾器?” “不行,不用喷雾器,粉尘怎么办?即使再大的代价也要用。” 沙料场工人说的喷雾器,是碎石机在碎石时为了减少粉尘而配备的一种机器,在他们看来,使用喷雾器,不仅要从河道取水,还要发电,代价着实不小。

    然而,在项目部经理王龙眼中,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腹地施工,不管有任何困难和代价,首先考虑的是保护环境。

    杂多县生态地位重要,是澜沧江的发源地,享有“澜沧江源第一县、长江南源第一县、中国冬虫夏草第一县、中国雪豹之乡、格萨尔说唱艺术之乡、雪域牦牛文化发祥地”等美誉,全境属国家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项目建设出精品,生态环保留美名。”这是天和路桥经过反复思考后确立的项目管理理念和目标,也是行动决心和指南。

    在项目施工段,一台挂有“环境保护宣传车”标语的皮卡车来回穿梭于长达百公里的公路上,车上坐镇的正是项目部总工马海峰。

    2004年,马海峰从学校毕业后进入天和路桥。经过14年的磨砺,如今他已成为公司的中层管理者,也是杂查公路ZCLJ项目部总工程师。

    行进在杂多草原,马总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和同事,一定要确保沿途风景不受破坏。

    “可以利用环境保护宣传车加大环保宣传力度。”马海峰的想法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公司领导认可,等到实施时,效果更是明显。

    杂多县阿多乡平均海拔4500米,即使在酷暑时节,早晚的气温都在零摄氏度以下。即便如此,工人们每日都要打扫项目部周围环境卫生,收集生活垃圾到固定地点进行填埋——这已经成了项目部的常态。

    “过去,项目部周围生活垃圾随处可见,大家环保意识不强。”马海峰告诉记者,这几年天和路桥加强了对环保意识宣传力度,所有的项目部都安装了垃圾箱。

    ZCLJ工程项目参建人员较多,每名员工进场后所上第一课的主要内容必然包含生态环保和个人行为的具体要求。项目部墙上挂着一幅“有了青山绿水,才有金山银山”标语,这12个大字无时不刻的提醒着大家:爱护环境从我做起,保护生态人人有责。

    持之以恒的宣传教育,使参建人员普遍树立了生态环保意识,爱护环境、保护生态已成为大家的自觉行为。

    如果不知内情,在ZCLJ工程施工沿线,你可能根本找不到项目临时沙场在哪里,这是因为取料时工人们选用老料区,取完后第一时间修复。传统公路施工将挖出的草甸放晒在开阔地,这样常常会导致植被枯死,ZCLJ项目部的做法则将草甸集中在一起,用土覆盖并每天进行洒水,早晚铺上塑料薄膜达到保温效果。

    “这块是这几天刚修复好的,所有的植被都成活了。”顺着ZCLJ工程项目副总经理崔明所指的方向望去,一处沙料场外围斜坡上的修复植被青翠欲滴。

    在崔明看来,生态施工是天和路桥公司这些年在管理模式上的创新,将这一模式贯穿于公司承建的所有项目中,是贯彻落实省委提出的“一优两高”战略的最好诠释。

    今年4月份,ZCLJ公路工程项目开工伊始,天和路桥邀请天津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的专家亲临杂多县阿多乡施工现场,根据实际情况,首次制定了环保施工方案。

    离阿多乡ZCLJ项目部10公里处的碎石场,有一台从德国引起的碎石机,从崔明口中记者得知,这台碎石机价格不菲,其主要功能为碎石粉尘少、移动灵活。

    崔明介绍说,如果换成传统碎石设备,工人需要带厚厚的口罩。这台碎石机则不然,除了本身除尘功能外,外加一台喷雾机器,根本不用但心粉尘污染。

    “很多人都说花如此高昂的代价,就是为了保护环境?”崔明总会瞪大眼睛反问,“环境破坏了挣再多的钱又有何用呢?”

    为了生态,不惜代价;为了环保,力所能及;天和路桥这样的担当和勇气,这样的做法,得到了杂多县各族干部群众的点赞。

    “开车走在土路上,车身却又不见土。”阿克多乡普克村牧民依西的话虽然夸张,但也不是无中生有。

    晴天施工道路尘土飞扬,怎么办呢?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项目部专门抽出一辆洒水车,每天不间断在路面上洒水,以最大限度减少尘土。这样一来,即方便了工人施工,又方便了出行的当地牧民。

    在人们的印象中,公路施工工人们普遍身上沾满泥土,道路上泥浆随处倾流。然而在ZCLJ公路工程段,这一现象却难寻。 原来,公司桩基基础施工采用的旋挖钻代替了传统冲击钻,旋挖钻的好处在于将其岩土装入钻斗之内,无需将岩土搅碎靠泥浆运出孔外。也就是说旋挖钻开钻到成孔用不着泥浆,出的都是干土。 没有了泥浆,工人满身泥土无从谈起,更谈不上污染河道了。天和路桥通过“生态施工”履行社会责任,赢得了各地党委政府和群众的认可和高度评价,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杂多县至扎青乡公路也属天和路桥承建,王龙建议我们到现场看看植被恢复情况。不到一个小时的路程,杂扎公里就在眼前。

    从车窗望去,公里两旁青草碧绿,各色野花争奇斗艳,几乎看不出曾经有过开挖和修复的痕迹。

    “走,到以前采沙的地方去看看!”话语间,我们来到了一处杂扎公里采沙点。眼前的采沙点青草泛绿,看不出任何采挖过的痕迹。王龙介绍说,这是天和路桥独有的“无痕迹施工法”,恢复草皮成活率能达到100%。

    早在2011年,天和路桥承建的共玉高速,就已全线推广 “无痕迹施工法”。而后,G214线共玉公路B4标段清水河合同段也用了同样的方法,这一高标准的绿色景观公路施工法,得到了专业人士的赞誉和项目指挥部的奖励。

    连续四年,天和路桥先后荣获“边坡植草项目技术创新奖”、“边坡植草项目优胜单位”、 “全省优秀建筑企业”、“全省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全省“重合同守信用”单位……等荣誉称号。

    始建于1977年的海南公路工程队,2001年通过改制组建了海南天和路桥工程有限公司,15年的艰苦奋斗,如今已发展成为具有1.7亿元注册资本、公路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的公司。

    采访中,王龙多次提到,天和路桥的荣誉属于所有“天和路桥人”,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多优秀的员工,有了员工们辛勤的付出,公司才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在ZCLJ项目部大门前,一面鲜红的党旗飘扬在阿多草原。不光是保护生态,以党建引领企业文化建设,是天和路桥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

    王龙谈到,坚持把党的建设与促进企业经营发展实际相统一,在公司上下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这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了保障。

    “是员工,就要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王龙介绍说,除了给员工提供施展自我的平台,公司本着“人文、进取、开放”的理念,听取员工呼声,解决员工实际问题,让员工切实感受到公司大家庭的温暖。

    凡是员工子女考入大学的公司每年发放5000元助学金;满五年工龄便可享受每年600元的天和育苗基金;家庭困难的员工每年可领到慰问金……

    众多暖心举动,一方面增强了公司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员工对企业有依托感;另一方面又引导职工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常年在高原施工的 “天和路桥人”比谁都明白,草皮是青藏高原的主要植被,在这里一块不起眼的草皮的生长历史可能要经历上千年或上万年。

    面对高原脆弱的生态,“天和路桥人”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关爱着他们所走过的一草一木,精心呵护着路过的每一寸沃土。

    遥望杂查公路,机器轰鸣,车辆穿梭,在海拔4600米的高原上,面对缺氧寒冷,“天和路桥人”无所畏惧。走在生态环保路上的他们,如同勇士一般,用坚持与热血书写着天和路桥人的绿色情怀。

    作者:通讯员 才让本 本报记者 王 珺 来源:青海日报

  • 杜军:“我已融入这片雪域高原”

    新华社西宁11月14日电题:杜军:“我已融入这片雪域高原”

    贾启龙、谭健

    脸颊黑里透红,身材高大魁梧,在青藏高原坚守了28年的青海省杂多县人武部部长杜军说:“我已融入这片雪域高原。”

    情怀

    一场雪过后,杜军带着米面油茶,来到铁力角村敬老院,看望生活在这里的20余名藏族老阿妈。在这里,他与老人们围坐在火炉旁,喝着酥油茶,聊着家长里短,欢笑声不断。

    20年前,在玉树骑兵连当排长的杜军带队路过铁力角村,天降暴雪,不得不在村边一所小院短暂停留。那天,相依为命的6名藏族老阿妈为解放军煮起了奶茶。

    小院,正是如今的敬老院。之后,杜军就经常来这里看望老人们。玉树骑兵连也形成一个传统:老兵复员离队前必到敬老院跟老人们道别,新兵入队后必到敬老院“认亲”。

    杂多县有一个孤儿学校。刚到县里工作不久,杜军便被孩子们一双双质朴灵动的眼睛深深触动。从那以后,他经常买些学习用品来看望孩子。后来,他又组织县人武部官兵开展“一助一、一帮一”的捐资助学,并呼吁社会资源关注学校。

    如今,这所孤儿学校已成为有6个年级的全日制寄宿小学了。

    坚守

    杂多县平均海拔4300米,一年四季很难见到绿色。

    到杂多县人武部工作后,杜军也常感到胸闷、气短、头疼,入睡难。但他依旧保持着一贯作风,按时准点起床、正常工作,任部长8年来,各项建设节节攀升。

    前年冬,杂多县发生6.2级地震,杜军第一时间带领56名民兵挺进受灾地阿多乡进行抗震救灾。他们连续奋战两昼夜,搭建帐篷34顶,排查危房73间,转移受灾群众262人。

    杂多被誉为“虫草第一县”,采挖虫草是当地藏族群众创收的重要渠道。由于经济效益高,一些投机分子潜入当地偷挖,导致纠纷案件不断。每逢虫草采挖季节,杂多县委县政府便请杜军组织指挥地方干部、公安干警和民兵维护生产秩序。几年来,未发生过一起纠纷。

    杂多县位于澜沧江源头,是三江源生态保护核心区。杜军还组建了生态民兵巡护队,定期走村入户宣传、巡护保护地区、打击盗猎行为,为保护生态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

    奉献

    从军28载,杜军和家人聚少离多。孝敬老人、照顾孩子、安排家务……结婚21年来,妻子张妙红一个人操持着整个家。

    2016年夏,杜军的母亲身患癌症。时值改革,人武部只剩下他一个主官,无法离岗。妻子只能一个人带着婆婆做手术。半年后,杜军才匆匆赶回家。

    杜军第一次见到儿子时,儿子已经1个月大了。第二次见面,儿子已开始蹒跚学步了。高中时,儿子进入青春叛逆期,经常和忙忙碌碌的杜军吵架,学习成绩也直线下滑。

    高二那年春节,儿子来到杂多和父亲一起过年。其间,杜军像往常一样,组织留守的官兵、职工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冒雪慰问贫困群众。

    杜军的日常工作,深深触动了儿子的心。回家后,儿子像变了个人,性格变温和了,学习态度也认真了很多,最终考上了一所军队院校。

    编辑:刘憬杭

  • 杜军:“我已融入这片雪域高原”

    新华社西宁11月14日电 题:杜军:“我已融入这片雪域高原”

    贾启龙、谭健

    脸颊黑里透红,身材高大魁梧,在青藏高原坚守了28年的青海省杂多县人武部部长杜军说:“我已融入这片雪域高原。”

    情怀

    一场雪过后,杜军带着米面油茶,来到铁力角村敬老院,看望生活在这里的20余名藏族老阿妈。在这里,他与老人们围坐在火炉旁,喝着酥油茶,聊着家长里短,欢笑声不断。

    20年前,在玉树骑兵连当排长的杜军带队路过铁力角村,天降暴雪,不得不在村边一所小院短暂停留。那天,相依为命的6名藏族老阿妈为解放军煮起了奶茶。

    小院,正是如今的敬老院。之后,杜军就经常来这里看望老人们。玉树骑兵连也形成一个传统:老兵复员离队前必到敬老院跟老人们道别,新兵入队后必到敬老院“认亲”。

    杂多县有一个孤儿学校。刚到县里工作不久,杜军便被孩子们一双双质朴灵动的眼睛深深触动。从那以后,他经常买些学习用品来看望孩子。后来,他又组织县人武部官兵开展“一助一、一帮一”的捐资助学,并呼吁社会资源关注学校。

    如今,这所孤儿学校已成为有6个年级的全日制寄宿小学了。

    坚守

    杂多县平均海拔4300米,一年四季很难见到绿色。

    到杂多县人武部工作后,杜军也常感到胸闷、气短、头疼,入睡难。但他依旧保持着一贯作风,按时准点起床、正常工作,任部长8年来,各项建设节节攀升。

    前年冬,杂多县发生6.2级地震,杜军第一时间带领56名民兵挺进受灾地阿多乡进行抗震救灾。他们连续奋战两昼夜,搭建帐篷34顶,排查危房73间,转移受灾群众262人。

    杂多被誉为“虫草第一县”,采挖虫草是当地藏族群众创收的重要渠道。由于经济效益高,一些投机分子潜入当地偷挖,导致纠纷案件不断。每逢虫草采挖季节,杂多县委县政府便请杜军组织指挥地方干部、公安干警和民兵维护生产秩序。几年来,未发生过一起纠纷。

    杂多县位于澜沧江源头,是三江源生态保护核心区。杜军还组建了生态民兵巡护队,定期走村入户宣传、巡护保护地区、打击盗猎行为,为保护生态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

    奉献

    从军28载,杜军和家人聚少离多。孝敬老人、照顾孩子、安排家务……结婚21年来,妻子张妙红一个人操持着整个家。

    2016年夏,杜军的母亲身患癌症。时值改革,人武部只剩下他一个主官,无法离岗。妻子只能一个人带着婆婆做手术。半年后,杜军才匆匆赶回家。

    杜军第一次见到儿子时,儿子已经1个月大了。第二次见面,儿子已开始蹒跚学步了。高中时,儿子进入青春叛逆期,经常和忙忙碌碌的杜军吵架,学习成绩也直线下滑。

    高二那年春节,儿子来到杂多和父亲一起过年。其间,杜军像往常一样,组织留守的官兵、职工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冒雪慰问贫困群众。

    杜军的日常工作,深深触动了儿子的心。回家后,儿子像变了个人,性格变温和了,学习态度也认真了很多,最终考上了一所军队院校。

    来源:新华网

  • 杜军:“我已融入这片雪域高原”

    新华社西宁11月14日电题:杜军:“我已融入这片雪域高原”

    贾启龙、谭健

    脸颊黑里透红,身材高大魁梧,在青藏高原坚守了28年的青海省杂多县人武部部长杜军说:“我已融入这片雪域高原。”

    情怀

    一场雪过后,杜军带着米面油茶,来到铁力角村敬老院,看望生活在这里的20余名藏族老阿妈。在这里,他与老人们围坐在火炉旁,喝着酥油茶,聊着家长里短,欢笑声不断。

    20年前,在玉树骑兵连当排长的杜军带队路过铁力角村,天降暴雪,不得不在村边一所小院短暂停留。那天,相依为命的6名藏族老阿妈为解放军煮起了奶茶。

    小院,正是如今的敬老院。之后,杜军就经常来这里看望老人们。玉树骑兵连也形成一个传统:老兵复员离队前必到敬老院跟老人们道别,新兵入队后必到敬老院“认亲”。

    杂多县有一个孤儿学校。刚到县里工作不久,杜军便被孩子们一双双质朴灵动的眼睛深深触动。从那以后,他经常买些学习用品来看望孩子。后来,他又组织县人武部官兵开展“一助一、一帮一”的捐资助学,并呼吁社会资源关注学校。

    如今,这所孤儿学校已成为有6个年级的全日制寄宿小学了。

    坚守

    杂多县平均海拔4300米,一年四季很难见到绿色。

    到杂多县人武部工作后,杜军也常感到胸闷、气短、头疼,入睡难。但他依旧保持着一贯作风,按时准点起床、正常工作,任部长8年来,各项建设节节攀升。

    前年冬,杂多县发生6.2级地震,杜军第一时间带领56名民兵挺进受灾地阿多乡进行抗震救灾。他们连续奋战两昼夜,搭建帐篷34顶,排查危房73间,转移受灾群众262人。

    杂多被誉为“虫草第一县”,采挖虫草是当地藏族群众创收的重要渠道。由于经济效益高,一些投机分子潜入当地偷挖,导致纠纷案件不断。每逢虫草采挖季节,杂多县委县政府便请杜军组织指挥地方干部、公安干警和民兵维护生产秩序。几年来,未发生过一起纠纷。

    杂多县位于澜沧江源头,是三江源生态保护核心区。杜军还组建了生态民兵巡护队,定期走村入户宣传、巡护保护地区、打击盗猎行为,为保护生态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

    奉献

    从军28载,杜军和家人聚少离多。孝敬老人、照顾孩子、安排家务……结婚21年来,妻子张妙红一个人操持着整个家。

    2016年夏,杜军的母亲身患癌症。时值改革,人武部只剩下他一个主官,无法离岗。妻子只能一个人带着婆婆做手术。半年后,杜军才匆匆赶回家。

    杜军第一次见到儿子时,儿子已经1个月大了。第二次见面,儿子已开始蹒跚学步了。高中时,儿子进入青春叛逆期,经常和忙忙碌碌的杜军吵架,学习成绩也直线下滑。

    高二那年春节,儿子来到杂多和父亲一起过年。其间,杜军像往常一样,组织留守的官兵、职工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冒雪慰问贫困群众。

    杜军的日常工作,深深触动了儿子的心。回家后,儿子像变了个人,性格变温和了,学习态度也认真了很多,最终考上了一所军队院校。

    编辑:刘憬杭

  • 本页内容为企业、个人自主上传或来源网络,所有资料仅供用户参考;我单位不对其版权负责、不保证亦不表示本网的资料全面及准确无误,也不保证亦不表示这些资料为最新信息,如因任何原因,本网内容或者用户因倚赖本网内容造成任何损失或损害,我单位将不会负任何法律责任。

img

在线咨询

建站在线咨询

img

微信咨询

扫一扫添加
动力姐姐微信

img
im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