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沧源县翁丁村,佤族家宴,尝鸡肉烂饭,饮苞谷老酒
沧源县公安局进一步强化安保维稳工作措施全力确保节庆社会治安秩序平稳有序
10月2日晚至3日,沧源县2017年中国佤族新米节精彩节目继续上演,期间,举行了燃烧的歌场——篝火狂欢夜、火塘酒歌-佤族原生态风情文化展示、“乡音乡愁”月下情歌对唱、开镰割稻取新谷喜迎谷魂仪式、叫谷魂和舂新米赛等活动。
针对人流、车流增大的规律特点,沧源县公安局坚持显性用警,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全面加强了街面武装巡逻、预警防范、重点部位管控、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防范、交通和消防安全管理及景区秩序维护等各项工作,确保了节日期间社会治安平稳有序,各项节庆活动的正常顺利开展。
「农产出云」云南129县特产之沧源特产
沧源佤族自治县隶属云南省临沧市,地处东经98°52′~99°43′,北纬23°04′~23°40′之间,沧源俗称阿佤山区,也称“葫芦王地”。1949年4月,沧源佤族武装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建立了沧源县临时人民政府,1964年成立了沧源佤族自治县,是临沧市唯一的革命老区县。2010全县辖6乡4镇,93个村民委员会,一个国营勐省农场,总人口18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93.4%,佤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5.1%,占全国佤族人口的40%以上,是一个以佤族为主体,傣、汉、拉祜、彝等20多种民族杂居的边疆民族自治县,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
云南129县特产
观音菜又叫紫背天葵、補血芽,属半野生蔬菜。可食可药,生长健壮,无病虫害,不需喷施农药,是绿色无公害蔬菜的佼佼者,有很好的营养保健作用。原引自云南昆明世博园(世博会金奖产品)。据测定:每100克干物质中含钙1.4-4克,磷0.17-0.39克,钾2.83-4.63克,铜1.34-2.52毫克,锌26-75毫克,铁、锰含量更为突出,其中含铁129-209毫克,含锰47-148毫克;特别是含有药用成份黄酮苷,可以延长维生素C的作用,减少血管紫殿;有提高抗寄生虫和抗病毒的能力,并对恶性生长细胞有中度抗效。实践证明:经常食用有治咳血、血崩、痛经、血气亏、支气管炎、中暑、阿米巴痢疾和外用创伤止血等功效。观音菜食用方法多样:嫩稍和幼叶可与菇类素炒、与肉类荤炒或糖醋渍,亦可焯后凉拌,或做拼盘、火锅配料,也可放入姜沫、蒜茸等调料清炒,还可做馅、做汤。叶片润滑,茎部爽口,风味别具一格。煮食时先用开水杀青,再加入蒜、酱油、香油等即可食用。凉拌时先用盐处理半小时,再倒去盐水,加入糖和醋即可;炒食拌加腐乳,沙辣酱等佐料,风味更佳。它野生强,常温下可鲜储4-7天不变色,不腐烂,是当前最理想的营养保健蔬菜。
云南129县特产
云南省是迄今所知的世界上古茶园保存面积最大、古茶树保存数量最多的省份,主要分布在思茅、临沧、西双版纳和保山等地。临沧市主要分布是南起沧源县单甲乡,北至凤庆县诗礼乡,绵延200公里,在9000多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和次生林中,都有古茶树群落分布,古茶树总面积15万亩以上。沧源共有野生古茶树面积8万亩以上,占临沧古茶树面积53%以上,但是,近五十年来的人口增长、不合理采摘、过度开发、大面积毁茶种粮、种甘蔗、单一化茶园替代以及在古茶园周围建新茶园等。导致了茶叶基因漂变,尤其是最近几年来古茶园生产的天然有机茶引起了国际国内市场的极大关注,商家过分炒作古树茶叶,当地茶农受经济利益驱使,砍伐野生古茶树,毁灭性采摘古茶园茶叶,古茶园的面积逐年减少。古茶树这一具有重要生态意义的资源面临严重危机,对古茶树的价值进行全面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开发和保护政策,对于合理实现其商业价值和可持续利用意义重大。如何保护这些珍贵的古茶树资源,并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利用、合理开发,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紧迫任务。
云南129县特产
作者声明 部分图片文字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云南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翁丁,杂志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
简单了解一下云南翁丁
翁丁村位于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城西北方向约40公里处勐角傣族彝族拉祜族乡。这是目前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原生态佤族村。
翁丁,佤山群落中最独特的地方,“翁”为水,“丁”为接,翁丁意为连接之水。这里生活着传承了四千多年的佤族人民,这里保留着原始的民居建筑及其独有的佤族文化,这里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原始部落”。有人评价翁丁寨里寨外的一切事物都是佤族历史文化的自然博物馆,翁丁就如同阿佤山的缩影一般,记录着佤山的远古和现在。
佤族在古语当中的意思为“住在山上的人”。由于佤族地处中国偏远地区,解放前一直处于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阶段,解放后一举过渡到现代社会,留下了很多原始社会的印记,以翁丁古寨最为突出,寨子里迄今还保持着男耕女织的传统,寨子里的妇女一般空闲的时候都会在自己家门口拉起纱线就地织起布来。阿佤族姑娘自己做的挎包非常漂亮,随处可见,实用且美观。
翁丁佤寨的民俗特色
翁丁佤寨依山而居,房与房之间的距离不是很远,原生态佤族茅草屋民居,是干栏式竹木楼。一般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干燥凉爽,下层堆放杂物,或养猪、或喂牛。传统的干栏式房屋,一般都用稻草覆盖,竹木结构,竹笆围墙、竹笆地板,其外形犹如孔明帽。为了避风防寒,屋顶总是离地面很近,远远望去,就像一丛一丛的蘑菇。佤族民居从大的方面分两类,一是单身成人住的屋顶很矮的单层椭圆型屋,成年未婚和孤寡中老年都住这样的房;另一种就是普遍的上下两层楼,楼上住人,楼下畜居。但是新婚的夫妻住的是单层的草房,不管多么有钱都必须住满3年以后才能搬到两层楼的房子里。此外,佤族人家都会在寨子边建自己的一间储藏屋,主要装粮食,且都不上锁,佤族还保留着路不拾遗的遗风。
去过的朋友这么评价TA
(1)阿佤人民的肤色黝黑黝黑的特别美,非常健康,有亚洲野玫瑰、中国黑牡丹、云南黑珍珠、沧源黑巧克力之称。他们不用去海边晒日光浴的,老人和孩子都一样的肤色。那种巧克力色的肤色一定会感染到你、触动到你的心灵。
(2)阿佤妇女非常的勤劳,而且她们还能歌善舞。有件事一定要让你知道,当在佤族吃佤王宴时,如果她们对着你热情的唱歌,那你就要不停的喝酒,唱多少喝多少酒,不停的唱就要不停的喝,估计你一定会被阿佤的妹子灌醉的。
(3)门前用石头垒砌的院子里,女主人悠闲的纺纱织布,我远远的瞧见这一幕,赶紧拿起相机,把这悠闲淳朴的瞬间保留了下来。阿佤族妇女心灵手巧,她们自己织布自己做衣服,所用的物料都是原生态的,没点点污染。
交通信息
沧源县城距临沧市府所在地200多公里,全程均为柏油路。自驾、公路客运班车均可到达。翁丁村隶属于沧源县勐角乡,距沧源县城约40公里,基本上是柏油路,路况良好,轿车车程为一个半小时左右。
吃住:在翁丁村吃住比较方便,基本上农户家里都能提供食宿,而且价格公道
本文由云果树官方网络收集整理,如有侵犯还请联系删除!
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共度“摸你黑”狂欢节
4月30日,开心的民众。当日,中外游客汇聚于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共度“摸你黑”狂欢节,人们用天然原料“娘布洛”配置而成的涂料相互涂抹,这种类似于泥巴的糊状物在佤族传说中具有起死回生的神奇功效。佤族以黑为美,人们互相涂抹泥浆表示祝福,摸得越黑,代表快乐幸福越长久。
看看佤族人怎么过节,云南沧源县佤族“摸你黑”群像
文/图:船夫
在祖国的最西南边陲,中缅边界中段,有一个全国最大的佤族聚居的地方一一沧源佤族自治县。这里有4000多年的历史传承,有沿袭至今的司岗里文化。每年5月1日在沧源举办“中国佤族司岗里摸你黑狂欢节”。
“摸你黑”取意于佤族民间用锅底灰、牛血、泥土涂抹在额头上以驱邪祈福求平安。相互涂抹,互相祝福。摸黑一脸、幸福一年;摸黑一身、幸福终生。
“摸你黑”是佤语“就是这样”的意思。人们在狂欢的时候,边狂欢边唱着“摸你黑……摸你黑……”让狂欢的人们黑一回,当一回阿佤人。
【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将保护民族文化作为安居乐业奔小康新动力
央广网北京2月4日消息(记者李健飞)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要求。在位于云南西南的沧源佤族自治县,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成为古老边寨群众安居乐业奔小康的新动力。
绿树环绕四周,牛头相伴左右,佤族民歌《加林赛》飘出寨门。在距离沧源县城约40公里的翁丁村,远道而来的游客杨林,一进村口就被这样的秘境、这样的歌声所吸引。
杨林:原滋原味的体验!下了飞机,一路赶过来就被这些树桩上的牛头、佤族的甩发舞,还有这些歌声震撼了。
79岁的村民杨艾登,这些天都在高大的佤王府里为客人们吹奏芦笙,讲佤族创世史诗司岗里的传说。
杨艾登:现在县里通航班了,我们这里水电好了,路也好走了,环境也漂亮卫生了。外面的人来了都很舒服。但他们来了,最喜欢的还是我们这里传统的佤族音乐和舞蹈,这是最吸引他们的地方。
翁丁村鲜明的佤族文化,也引来了文化界人士的频频光顾,佤族作家伊蒙红木就长期在这里进行研究和创作。在伊蒙红木看来,传承民族文化,让当地村民的精神和物质生活水平同时得到提高。
伊蒙红木:老百姓经济生活有了改善,他就有时间来做手工艺的东西,他自己做的时候把自己的喜悦、欢欣编进去。卖出去的时候,自己的文化得到了外界的承认,他自己有了收入,他是很乐意的。
沧源自治县检察院驻村检察官为孩子们送去小书包
近日,沧源自治县检察院驻村检察官带着公益团队为孩子们送去小书包。
据悉,驻村检察官在驻村期间了解到扶贫挂钩村岩帅镇贺南村小学的49名在校学生想要拥有一个自己的新书包。为了帮助孩子们实现愿望,经过努力,终于找到了愿意出资为孩子们圆梦的公益团队。
贺南村小学校长说道,检察官和公益团队给孩子们送来的不仅仅是书包,更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
百度
沧源:美了乡村富了农家
日前,笔者前往云南沧源自治县勐董镇刀董村四组易地扶贫搬迁点采访,从县城出发,车子沿着起伏弯曲的柏油路向刀董村方向行驶,沿途翠绿满眼,清新扑鼻,犹如置身于天然氧吧,让人心旷神怡。
走进农户鲍国政家,院内清扫得干干净净,房前屋后都种满果树和蔬菜。看着长势喜人的黄瓜、辣椒、茄子等蔬菜,鲍国政说:“种上这些果树和蔬菜,不仅可省下买菜和水果的钱,还能拿到街上卖,增加一笔收入。”
除了种植果树和蔬菜,不少村民还在离家不远的林地里发展林下生态养鸡。四组组长鲍尼惹说:“我们四组山高、林子大,发展林下养鸡条件很好,可以增加收入。”通过前期动员,做思想工作,搬迁户群众积极加入刀董林下生态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目前,四组共有22户农户加入合作社。鲍尼惹说:“今年已出售土鸡300只,鸡蛋200枚,鸡苗100羽,销售总额2万元。”
这只是沧源县发展庭院经济的一个缩影。摘自《临沧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页内容为企业、个人自主上传或来源网络,所有资料仅供用户参考;我单位不对其版权负责、不保证亦不表示本网的资料全面及准确无误,也不保证亦不表示这些资料为最新信息,如因任何原因,本网内容或者用户因倚赖本网内容造成任何损失或损害,我单位将不会负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