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址:www.300.cn

业务简介:中企动力(300.cn)为您提供网站建设、网站制作、网页设计及定制高端网站建设服务,中企动力专注于企业网站建设、高端网页制作领域26年,对企业网站制作、平台高端网站建设,包括汽车、家装、农业、外贸、机械等多个行业拥有丰富建站经验,选择中企动力,为网站保驾护航。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网站设计头条

  •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县直中小学学区划分

    为保证察布查尔县所有适龄儿童就近入学,2017年,察布查尔县继续优化学区管理改革范围,按照地理位置相对就近、优化组合的原则,学区的划分无疑是就近原则,这也是教育部门的指导原则。但是,就近并不意味着离学校更近的小区就一定会分到该学区,因为这一块区域并不一定是以这所学校本身为圆心划分。学区划分是根据学校现有布局规模,既考虑到相对就近,合理划分,又兼顾学校班额的相对均衡;学区划分基本保持稳定,年度适当微调。

    一、县直小学学区划分

    1. 察布查尔县第一小学(国家通用语言教学)

    青年街为界,青年街以东沿查鲁盖东街至交警大队门口,以固尔扎路为界,固尔扎路以南区域的适龄儿童。向南延伸至新城区、以西至纳尔浑街(万隆酒店巷)以东的区域。

    (包含:公安局家属院、三中家属院、养路段家属院、林场家属院、交警大队、绿岛小区、教育局、新城区)

    2. 察布查尔县第二小学(国家通用语言教学)

    以浩兰街为界,以西至雀尔盘村,常盛花园、以南延至源圃园以西的区域。

    (包含:额腾街,常盛花园,苗圃站、雀尔盘村)

    3. 察布查尔县第三小学(国家通用语言教学)

    以青年街为界,向西沿查鲁盖西街延伸至浩兰街止,向南沿华锡街向南延伸至源圃园以东的区域。青年街以西向南延伸至纳尔浑街以西的区域、青年街向东沿查鲁盖东街延客运站向北包含查鲁盖东街社区、党校延固尔扎路至伊昭公路以北的适龄儿童。

    (包含:供电公司、家和小区、邮电局家属院、菜市场、疾控中心、县医院、客运站、党校、良繁场)

    4. 纳达齐乡中心校(国家通用语言教学)

    纳达齐乡、龙沟村、以及县直范围内要求到该校上学的适龄儿童少年。

    二、县直初中学校学区划分

    1.县第一中学

    招收县一小、纳达齐乡中心校、孙扎齐镇中心校、绰霍尔乡中心校、绰霍尔乡布占小学的汉语系毕业生;收持有察布查尔镇居住证,务工合同,居住在城镇第一社区(果尔敏街以北)、二、三、四社区的本县以外务工人员家庭的适龄小学毕业生;持有我县孙扎齐镇、纳达齐乡、绰霍尔乡等乡镇场户口或者居住证的小学毕业生;持有察布查尔镇房产证或户口本,居住在城镇第一社区(果尔敏街以北)、二、三、四社区的我县各乡镇(场)户口的小学毕业生。

    2.第三中学

    招收县三小、县二小、县一小(维语系)、乌宗布拉克小学、纳达齐乡中心校(维、哈语系)、孙扎齐镇中心校(维语系)的小学毕业生;招收持有察布查尔镇居住证,务工合同,居住在城镇蒙霍尔村、第一(果尔敏街以南)、第五社区、城南新区的外地务工人员家庭的适龄少年;持有我县良繁场、扎格斯台乡、琼博乐乡等乡镇场居住证的汉语系外县务工人员子女;持有察布查尔镇房产证或户口本,居住在居住在城镇蒙霍尔村、第一(果尔敏街以南)、五社区、城南新区的我县各乡镇(场)户口的小学毕业生。县直二小、三小毕业生中持有爱新色里镇、托布中心、扎库齐乡、米粮泉乡户口的哈语、汉语系毕业生以及持有海努克乡、加尕斯台乡、阔洪齐乡、琼博拉乡户口的维语系、哈语系毕业生,如不具备县城户口或房产证(购房合同)的,原则上回户口所在地初中就读。学校不提供该类学生的住宿。

    备注:

    1、堆齐乡中心校小学毕业生可视距离家庭住址远近,自主选择到爱新舍里镇或种羊场中心校就读。堆齐佛营小学的毕业生到种羊场中心校就读。

    2、察布查尔县2017年中小学学区中,各学校学区的表述为学校学区的基本方位,具体录取以划定学区的路段名称、门牌号码为依据,请家长咨询学校,以招生开始前学校门前张贴的招生公告为准。凡是乡镇场户籍的一律在乡镇学校就读。

    来源 | 县教育局

    编辑 | 阿依努尔

    责编 | 任 艳

    审核 | 舒 丁

  • 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走“特色旅游”路

    锡伯古城景区 新华网 盛元摄

    【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美丽家乡 富足生活——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走出了“特色旅游”路

    “咱们每个民族都有崇拜的图腾,汉民族崇拜的是龙图腾,而浮雕上的这个动物就是我们锡伯族崇拜的图腾,它叫鲜卑瑞兽,也叫锡伯神兽……”八月的伊犁天清气朗,在察布查尔锡伯民族博物院里,讲解员韩玮玮正在给游客们介绍锡伯族的独特文化。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生活有两万多锡伯族人。博物院所在的“锡伯古城”景区,为更多的人了解锡伯族打开了一扇门。

    锡伯民族博物院讲解员韩玮玮介绍锡伯族历史 新华网 周欣摄

    古城景区包括锡伯文化展示区、靖远寺佛教文化展示区、关圣文化区、靖远路特色街区、弓箭文化体验区和民俗休闲度假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锡伯族传统的饮食、服饰、刺绣、弓箭、舞蹈等民族符号,更能对锡伯族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产生深刻的印象。

    游人在锡伯古城体验射箭 新华网 周欣摄

    同时,锡伯古城也展示汉文化、维吾尔文化等,体现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自古以来的民族融合画卷和共同发展的历史。

    “我之前从事婚庆行业,主要做锡伯民族传统婚礼,因为热爱咱们锡伯族的文化,所以来到这里成为一名讲解员,做一个锡伯族文化的使者。”韩玮玮说。据她介绍,旺季时每天会有上千名游客参观锡伯民族博物馆。

    纳达齐牛录乡的稻田画 新华网 周欣摄

    与韩玮玮一样居住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锡伯族人大多从事农业,种植水稻、小麦等。如今,当地农业旅游的发展,让水稻不再只是填饱肚子的农作物,摇身一变,成为观光客镜头中的美丽风景。

    在察布查尔县纳达齐牛录乡,有一片总占地面积600多亩的稻田画,游人们站在27米的观光塔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战狼2”“功夫熊猫”“米老鼠唐老鸭”等彩稻组成的图案。这个名叫“绿梦飞扬”的稻田画基地始建于2015年,水稻品种均引自沈阳市沈北新区彩色水稻系列。

    纳达齐牛录乡的稻田画 新华网 郝广鹏 无人机摄

    稻田画的主题是如何确定的呢?蓝旗儿旅游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志刚解开了大家的疑惑:每年乡里都通过网上征集意见的形式,由网友来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图案。纳达齐牛录乡文化站站长郭艳丽介绍说,在冬天时就要筹备育苗,四月时要设计今年稻田画的图案,五月插秧,七八月进入黄金观光期,“每天来的大巴车都有七八辆”。谈起引进稻田画的缘由,郭艳丽说,沈阳沈北新区是锡伯族的第一故乡,因此牛录乡想要借鉴沈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些特色。“第一年只是想要试一试,没想到来的游客特别多。我们乡党委也觉得,光种地不行,农业加旅游才是一条好路。”

  •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180名城乡劳动力到江苏盐城就业

    伊犁台记者:张静予

    6月22日上午,180名来自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城乡劳动力统一乘坐火车,前往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就业。

    来自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阔洪齐乡的依热夏提·买斯木江告诉记者,这次他们180人将全部到阜宁县荣威集团从事玩具生产工作:“伙食、宿舍全部安排好了,很放心。在那边出色的表现,好好工作、好好挣钱,我很感谢党的政策。”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吴丽娜介绍,目前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在阜宁就业的劳动力约有300人:“在疆外务工人员我们成立了工青妇组织,党建工作有序在开展。这些农民工在一年之内顺利地转变为产业工人,然后,把所有的工人纳入组织管理体系里面,让更多的农民工、富余劳动力走出家门、走出新疆。”

    伊犁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就业服务管理局局长李文永表示,今年伊犁州要通过就近就地就业、外出转移就业和到疆外就业,实现转移就业50万人次,实现劳务创收33亿元的目标。截至5月底,州直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22.5万人次,其中向疆外转移就业3900多人。李文永说:“目前已开展各类人员培训460余期,2.3万人参加培训。另外,通过实施州直城乡劳动力向疆内外其他地州省市企业有组织转移就业计划,劳动者就业观念、就业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非农收入有效增加。”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来源: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直播新疆

  • 【秒懂百科】你去过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吗?

  • 明日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停电通知

    停电时间:2017-10-10 09:00—2017-10-10 18:00停电范围:伊犁地区【察布查尔县】绰霍尔乡:龙沟村、村委会、温室大棚、龙沟检查站、绰霍乡政府、绰霍检查站、城镇八组、博斯坦村、清真寺、派出所、医院、信用社、精米加工场全部用户。影响户数:400户停电线路:10kV1013金龙三线,公变名称:001号杆温馨提示:应对停电,要事先准备好手电筒、电池、应急灯、蜡烛等,并储备必要的食物及水。养成床边放一个小手电筒、客厅或厨房放一盏应急灯的习惯,以备停电时使用。如用蜡烛照明,点燃的蜡烛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并保持烛台平稳。在停电期间如家中无人,请您在外出时关闭室内电源,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 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摘帽之后接着干

    核心阅读

    摘掉“穷帽”的贫困户,如何让他们不返贫、能致富?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进行了探索:身患残疾、因病致贫的,用贷款和奖励助其发展“庭院经济”;缺乏技能的,组织其参加砌筑、电焊等培训班;实施生态产业扶贫,提供管护生态林工作,给予补助、分红,既让戈壁绿起来,也让群众富起来。

    零下25摄氏度,伊犁河在一片冰天雪地中静静冬眠。从县城出发,行驶了大约40公里后,一幢幢颜色鲜艳的房屋在眼前排列开来。“这些房子,都是脱贫老百姓的。”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扶贫办负责人周元利说,“这里面啊,暖和得很。”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是以锡伯族为主体的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经过多年努力,2017年11月1日,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摘帽脱贫。

    但对当地政府而言,扶贫工作还没有结束。“摘了帽,让老百姓住得暖、吃得饱,这只是第一步。”有干部表示,“我们要持续发力,避免返贫,让老百姓心里踏实、浑身有干劲。”

    给予贷款和奖励,继续巩固庭院经济

    一进院子,左边是牛棚,十几头牛低头吃着饲料;右边是羊圈,绵羊三三两两抱团休憩。屋门开了,吐尔汗巴衣·吾格斯巴衣用双手“走”了出来。

    3岁时,一场高烧让吐尔汗巴衣再也无法站立行走,只能用双手支撑着移动。如今,45岁的他早已适应了这样的行走方式,一双皮手套就是他的“鞋”。

    “别看我双腿残疾,在政府的帮助下,我用双手把‘贫困帽’摘掉了。”吐尔汗巴衣说。上个月,他卖了1头牛、5只羊,收入1.5万元。再加上承包的70亩红花地的收入,他去年至少收入2.4万元。

    曾经,吐尔汗巴衣带着一家4口住在牧场。一头毛驴,是他唯一的交通工具。几只羊,是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

    2009年,得益于当地的牧民安居工程,吐尔汗巴衣一家从山上搬了下来,住进了60平方米的保障房。“但当时只是刚能吃饱,离脱贫还很远。”

    一次摘葡萄的经历,彻底改变了吐尔汗巴衣的心态。2011年,为了补贴家用,他和妻子前去镇上的葡萄园摘葡萄。“葡萄架子很低,我也能够得着。刚开始,碍于身体残疾,摘得慢。后来熟练了,就好了。”10天下来,他和妻子一共挣了2800元。

    吐尔汗巴衣又问邻居借了2000元,买了第一头牛。后来,牛的数量逐渐增长。就这样,靠着发展庭院经济,吐尔汗巴衣在2016年底脱了贫。

    “拿掉了‘穷帽子’,政府的帮助并没有断。”吐尔汗巴衣说,乡干部还和他一起讨论致富计划——利用好这个院子,养好这些牛羊,跟屠宰场对接,尽量创造更多利润。

    考虑到吐尔汗巴衣身体残疾、妻子又有白内障,属于因病致贫,乡干部帮他申请了无息贷款,还送来了1000元的养殖奖励。吐尔汗巴衣用这两笔钱购置了两头牛、一批鸡苗和饲料。

    “继续发展好庭院经济,对他来说是最合适的选择。”扶贫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推出了“庭院不闲置”奖励机制,鼓励贫困户在庭院内发展养殖。同时,重点关注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即便脱贫后,相关帮扶政策仍要继续落实,直至完全巩固。

    “今年的愿望,就是好好赚钱,给我媳妇开个小商店。”吐尔汗巴衣说。

    加强技能培训,力求不返贫、能致富

    “他家的致贫原因,是缺技术。”扎格斯台乡副乡长李虎说的是现年34岁的木鲁提江·肉扎洪。

    “我昨天刚从乡里的技能培训班回来,学了不少东西。”坐在自家的炕上,木鲁提江兴致勃勃地介绍起这40天的收获。如何更好地打地基、如何更精准地测距离……他越说越兴奋。

    对比今昔生活,木鲁提江更是有话说。2013年之前,他家还没有自己的房子,只能借住在父亲的朋友家里。当时,他家里还有3个孩子,最小的儿子不到1岁。妻子照顾孩子们,他出去打工。但由于文化水平只有小学三年级,木鲁提江只能干一些工地上的粗活、重活,一天赚不到50元,还常常找不到活干。

    当地村干部了解到情况后,将木鲁提江一家列为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2013年年底,木鲁提江分得了一套保障房。“有自己的房子后,感觉有安全感了。”

    紧接着,结对干部帮他出主意:“你那10亩地,都种麦子不合适,拿出一部分地种红花吧。打工也不必局限在乡里,外地的机会更多。”

    在一系列政策的帮扶下,木鲁提江在2014年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然而,如何确保不返贫?

    “还得从拔‘穷根’入手。”李虎认为,木鲁提江一身力气,就是缺技术,所以只能在施工队干些粗活。如果能通过培训,提升专业能力,就可以干技术含量更高的活,收入也能多一些。

    于是,木鲁提江在近期参加了约有190人的砌筑培训班。除此之外,还有电焊工培训班在同时进行。

    据周元利介绍,目前全县约有5000名农民工在建筑行业打工,其中持有建筑施工技能证书的不足300人。大部分人受自身专业技能的限制,无法到建筑企业打工。为此,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提出开展“青蓝工程”,通过对农村从事建筑行业的群众进行技能培训,提升就业水平,最终达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目的。

    “有了技能,感觉更踏实了。当然,我还得继续学,好好学。脱贫,是国家帮了我;致富,我想靠自己的双手。”木鲁提江说。

    生态产业助力,让贫困户享受长期红利

    扶贫结对干部舒丁来家里了,木沙江·阿西依木热情地迎上去。

    想当初,舒丁可是在木沙江家吃过闭门羹的,那时弄得很不愉快。2014年,舒丁第一次走进木沙江的院子里。看到门前的自留地被闲置,他向木沙江建议:可以养些鸡,或者种点菜。“买饲料要花钱,种菜也很麻烦。”木沙江一口拒绝,舒丁转而劝说木沙江的妻子再乃特古丽。犹豫再三后,她同意先养几只试试看。

    几个月后,鸡养大了,舒丁帮忙联系买家,一共卖出去了10只,一只90元。“原来养鸡这么赚钱。”再乃特古丽决定继续把鸡养下去,还跟丈夫商量买了几只羊。

    “那时候,他们家‘等靠要’思想严重,什么都想让政府给他们做好。”舒丁告诉记者,经过乡干部们一轮一轮来做思想工作,木沙江的心态才开始有了转变,最终在2016年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摘帽后,为了不再返贫,木沙江又踏上了一条新路子——承包果树。“今年政府让我承包了50亩果树。按考核出工,每年能有1.2万块钱的管护费。我们在乡政府的组织下定期来管理果树,大伙都夸我管理得好。”

    木沙江所说的,是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正在实施的“生态+扶贫”产业扶贫工程。据悉,第一期1.1万亩生态扶贫经济林共种植苗木101万株,其中白杨、榆树、沙枣、刺槐等防护林36万株,苹果、山杏经济林65万株。按照要求,苗木成活率要达到85%以上。

    为了保证造林成果,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按照“谁主管,谁受益”的原则,成立了察布查尔生态扶贫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前期筛选确定建档立卡贫困户220户,每户管护生态林50亩。挂果前5年无收益时,给予每户每年1.2万元的补助。5年挂果后,进行二次分配,户均享受15亩收益分红。

    “从刨土到种苗,从打药到修剪,我都精心打理那些果树。这片果树不仅让戈壁滩绿了起来,还能让我有份稳定的收入。”木沙江说,“5年后还能分红,想到这,我就充满了干劲。”

  • 少数民族数量多达25个的县城,中国唯一锡伯族自治县:察布查尔

    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民族博物院里有这么一段文字记载:18世纪中叶,清政府将大批八旗兵从东北调往新疆,而这些八旗兵就是东北盛京等处的锡伯官兵,他们一共四千余人,携带家眷,组成西迁大军,远赴新疆屯垦戍边。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艰苦跋涉,到达察布查尔。从此察布查尔锡伯族将农历四月十八西迁开始日定为“西迁节”,察布查尔也成了我国唯一一个锡伯族自治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位于中国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原伊犁地区板块的西部,地处伊犁河以南、天山支脉乌孙山北麓,与伊犁州首府伊宁市隔河相望,西接可克达拉市及哈萨克斯坦。全县人口大约20万,由锡伯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回族、蒙古族等25个民族组成,少数民族占72%,在学校里,我们经常可以看见穿着不同民族服饰的同学坐在一起。

    还记得著名演员佟丽娅吗?她就是来自察布查尔的锡伯族女孩。今天的察布查尔锡伯族女孩虽然生长在新疆,却依然保留着东北女孩高挑俊秀的身材与样貌。

    前两年遇见的两个志愿者中的其中一个锡伯族女孩,今天已成为一个为人师表的教师。

    察布查尔有“中国箭乡”之称,这里的锡伯族人依然保留着很多传统,尤其是当年戍边御敌的骑马射箭本领依然在民间中广泛流传,每年还会进行相关竞赛。

    锡伯族当年西迁时的传统将士服饰。

    在这里不同民族共同生活在一起,一群人,可能就会是来自不同民族小伙伴,假如不是听他们讲着中国话,穿着中国服饰,真有点让人感觉像是置身于联合国。

    每个民族其实都有自己的特征,无论是在相貌上,还是在穿着上,而在同一条街上,又是在一个非常小的县城里,能一次遇见如此多的民族,真的是非常少见。

    大家生活在一起,友善、热情,哪怕是对于我这么一个陌生人,当我请求拍张照片时,她们也非常乐意,哪怕是在行走途中我跟她说“请回下头......”

    我也不清楚察布查尔里所包含的25个民族,到底是哪25个,以我目前的能力也无法查阅了解,但是这并不影响我对这个县城充满各种好奇。

    她是什么民族,我根本也不了解,对少数民族认知上的局限性,也不允许我随便与她们闲聊。

    女孩一身民族盛装打扮,带着一张明媚的笑脸。

    这里的人似乎天生就有舞蹈的天赋,没听见他们唱歌,但当音乐声响起时,无论男女还是老少,舞蹈却一直令人陶醉,你刚跳罢,我就上场,天生乐观、外向。

    这身装束是锡伯族吗?我不知道。但是这两小伙伴身上带着一股喜气,让人倍感愉悦。

    在清水湾公园遇见的女孩。

    在察布查尔夜市里遇见的女孩。

    在山上遇见的女孩。

    在饭店里遇见的女孩。

    在琼博拉乡遇见的饭店父女。

    25个民族共同生活在察布查尔,组成了察布查尔最美的人文景观。

  • 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走“特色旅游”路

    锡伯古城景区 新华网 盛元摄

    【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美丽家乡 富足生活——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走出了“特色旅游”路

    “咱们每个民族都有崇拜的图腾,汉民族崇拜的是龙图腾,而浮雕上的这个动物就是我们锡伯族崇拜的图腾,它叫鲜卑瑞兽,也叫锡伯神兽……”八月的伊犁天清气朗,在察布查尔锡伯民族博物院里,讲解员韩玮玮正在给游客们介绍锡伯族的独特文化。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生活有两万多锡伯族人。博物院所在的“锡伯古城”景区,为更多的人了解锡伯族打开了一扇门。

    锡伯民族博物院讲解员韩玮玮介绍锡伯族历史 新华网 周欣摄

    古城景区包括锡伯文化展示区、靖远寺佛教文化展示区、关圣文化区、靖远路特色街区、弓箭文化体验区和民俗休闲度假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锡伯族传统的饮食、服饰、刺绣、弓箭、舞蹈等民族符号,更能对锡伯族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产生深刻的印象。

    游人在锡伯古城体验射箭 新华网 周欣摄

    同时,锡伯古城也展示汉文化、维吾尔文化等,体现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自古以来的民族融合画卷和共同发展的历史。

    “我之前从事婚庆行业,主要做锡伯民族传统婚礼,因为热爱咱们锡伯族的文化,所以来到这里成为一名讲解员,做一个锡伯族文化的使者。”韩玮玮说。据她介绍,旺季时每天会有上千名游客参观锡伯民族博物馆。

    纳达齐牛录乡的稻田画 新华网 周欣摄

    与韩玮玮一样居住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锡伯族人大多从事农业,种植水稻、小麦等。如今,当地农业旅游的发展,让水稻不再只是填饱肚子的农作物,摇身一变,成为观光客镜头中的美丽风景。

    在察布查尔县纳达齐牛录乡,有一片总占地面积600多亩的稻田画,游人们站在27米的观光塔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战狼2”“功夫熊猫”“米老鼠唐老鸭”等彩稻组成的图案。这个名叫“绿梦飞扬”的稻田画基地始建于2015年,水稻品种均引自沈阳市沈北新区彩色水稻系列。

    纳达齐牛录乡的稻田画 新华网 郝广鹏 无人机摄

    稻田画的主题是如何确定的呢?蓝旗儿旅游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志刚解开了大家的疑惑:每年乡里都通过网上征集意见的形式,由网友来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图案。纳达齐牛录乡文化站站长郭艳丽介绍说,在冬天时就要筹备育苗,四月时要设计今年稻田画的图案,五月插秧,七八月进入黄金观光期,“每天来的大巴车都有七八辆”。谈起引进稻田画的缘由,郭艳丽说,沈阳沈北新区是锡伯族的第一故乡,因此牛录乡想要借鉴沈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些特色。“第一年只是想要试一试,没想到来的游客特别多。我们乡党委也觉得,光种地不行,农业加旅游才是一条好路。”

  •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县直中小学学区划分

    为保证察布查尔县所有适龄儿童就近入学,2017年,察布查尔县继续优化学区管理改革范围,按照地理位置相对就近、优化组合的原则,学区的划分无疑是就近原则,这也是教育部门的指导原则。但是,就近并不意味着离学校更近的小区就一定会分到该学区,因为这一块区域并不一定是以这所学校本身为圆心划分。学区划分是根据学校现有布局规模,既考虑到相对就近,合理划分,又兼顾学校班额的相对均衡;学区划分基本保持稳定,年度适当微调。

    一、县直小学学区划分

    1. 察布查尔县第一小学(国家通用语言教学)

    青年街为界,青年街以东沿查鲁盖东街至交警大队门口,以固尔扎路为界,固尔扎路以南区域的适龄儿童。向南延伸至新城区、以西至纳尔浑街(万隆酒店巷)以东的区域。

    (包含:公安局家属院、三中家属院、养路段家属院、林场家属院、交警大队、绿岛小区、教育局、新城区)

    2. 察布查尔县第二小学(国家通用语言教学)

    以浩兰街为界,以西至雀尔盘村,常盛花园、以南延至源圃园以西的区域。

    (包含:额腾街,常盛花园,苗圃站、雀尔盘村)

    3. 察布查尔县第三小学(国家通用语言教学)

    以青年街为界,向西沿查鲁盖西街延伸至浩兰街止,向南沿华锡街向南延伸至源圃园以东的区域。青年街以西向南延伸至纳尔浑街以西的区域、青年街向东沿查鲁盖东街延客运站向北包含查鲁盖东街社区、党校延固尔扎路至伊昭公路以北的适龄儿童。

    (包含:供电公司、家和小区、邮电局家属院、菜市场、疾控中心、县医院、客运站、党校、良繁场)

    4. 纳达齐乡中心校(国家通用语言教学)

    纳达齐乡、龙沟村、以及县直范围内要求到该校上学的适龄儿童少年。

    二、县直初中学校学区划分

    1.县第一中学

    招收县一小、纳达齐乡中心校、孙扎齐镇中心校、绰霍尔乡中心校、绰霍尔乡布占小学的汉语系毕业生;收持有察布查尔镇居住证,务工合同,居住在城镇第一社区(果尔敏街以北)、二、三、四社区的本县以外务工人员家庭的适龄小学毕业生;持有我县孙扎齐镇、纳达齐乡、绰霍尔乡等乡镇场户口或者居住证的小学毕业生;持有察布查尔镇房产证或户口本,居住在城镇第一社区(果尔敏街以北)、二、三、四社区的我县各乡镇(场)户口的小学毕业生。

    2.第三中学

    招收县三小、县二小、县一小(维语系)、乌宗布拉克小学、纳达齐乡中心校(维、哈语系)、孙扎齐镇中心校(维语系)的小学毕业生;招收持有察布查尔镇居住证,务工合同,居住在城镇蒙霍尔村、第一(果尔敏街以南)、第五社区、城南新区的外地务工人员家庭的适龄少年;持有我县良繁场、扎格斯台乡、琼博乐乡等乡镇场居住证的汉语系外县务工人员子女;持有察布查尔镇房产证或户口本,居住在居住在城镇蒙霍尔村、第一(果尔敏街以南)、五社区、城南新区的我县各乡镇(场)户口的小学毕业生。县直二小、三小毕业生中持有爱新色里镇、托布中心、扎库齐乡、米粮泉乡户口的哈语、汉语系毕业生以及持有海努克乡、加尕斯台乡、阔洪齐乡、琼博拉乡户口的维语系、哈语系毕业生,如不具备县城户口或房产证(购房合同)的,原则上回户口所在地初中就读。学校不提供该类学生的住宿。

    备注:

    1、堆齐乡中心校小学毕业生可视距离家庭住址远近,自主选择到爱新舍里镇或种羊场中心校就读。堆齐佛营小学的毕业生到种羊场中心校就读。

    2、察布查尔县2017年中小学学区中,各学校学区的表述为学校学区的基本方位,具体录取以划定学区的路段名称、门牌号码为依据,请家长咨询学校,以招生开始前学校门前张贴的招生公告为准。凡是乡镇场户籍的一律在乡镇学校就读。

    来源 | 县教育局

    编辑 | 阿依努尔

    责编 | 任 艳

    审核 | 舒 丁

  • 【秒懂百科】你去过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吗?

  • 本页内容为企业、个人自主上传或来源网络,所有资料仅供用户参考;我单位不对其版权负责、不保证亦不表示本网的资料全面及准确无误,也不保证亦不表示这些资料为最新信息,如因任何原因,本网内容或者用户因倚赖本网内容造成任何损失或损害,我单位将不会负任何法律责任。

img

在线咨询

建站在线咨询

img

微信咨询

扫一扫添加
动力姐姐微信

img
im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