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址:www.300.cn

业务简介:中企动力(300.cn)为您提供网站建设、网站制作、网页设计及定制高端网站建设服务,中企动力专注于企业网站建设、高端网页制作领域24年,对企业网站制作、平台高端网站建设,包括汽车、家装、农业、外贸、机械等多个行业拥有丰富建站经验,选择中企动力,为网站保驾护航。

平遥网站设计头条

  • 平遥有一名优秀的设计师,也许你认识!

    中蒙俄万里茶道(晋中·平遥)市长峰会期间嘉宾们都领到了一份会议资料,其中有一件既实用,又别具特色,那就是-----晋商文化创意公文包。很多人猜测这款公文包应该是国内某个大城市里某个大设计师的作品,其实不然,这可是我们平遥本土设计师肖旭的萃谱园工作室设计并生产的。

    晋商文化创意公文包设计效果图

    晋商文化创意公文包实物图

    晋商文化创意公文包细节图

    晋商文化创意公文包的设计理念融入了晋商文化。矗立的城楼与坚固的城墙寓意诚信是金的创业精神,沙漠与驼队再现了晋商创业的艰辛场景,整幅作品诠释了晋商“纵横欧亚九千里,驰骋商场五百年”的辉煌。

    肖旭是土生土长的平遥人,对于平遥古城有着独特的情怀,尤其是对于晋商文化理解,从2008年开始就把晋商文化的精髓运用到了创作与设计的作品中。

    2008年原创作品《汇通天下》之一

    2010年原创作品《汇通天下》之二

    创意元宝包――晋商票号元宝造型布艺包

    提在手里的“大元宝”,此款布包创意来自平遥古城晋商票号文化。古人很早就用布包装纳物品,随着人类生活不断变迁,布包依然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物品。作者在造型上大胆运用票号大院里面的元宝造型,采用传统亚麻布料,结合印花布、棉衬、铜,设计制作出一款既有时尚品味,同时又富含山西地方文化特色的新中式布包产品。

    创意钱包----大掌柜的钱袋子里有宝贝

    创意花插------平遥古城墙上风景

    那么很多人开始好奇了肖旭是何人?肖东家是什么来路?

    冀晓旭

    萃谱园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创始人

    笔名肖旭,平遥古城人,祖上为晋商冀氏家族。

    跨界创意人,从事工艺美术十余年,文创,设计,绘画,策划,均有建树,业余喜欢摄影。

    萃谱园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创始人(下设两个直营店,一个工作室,一个生产基地)

    荣获2016年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家庭代表还受到了习大大的接见

    入选2016国家文化部、财政部文化产业创业创意扶持计划人才库

    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

    山西省工艺美术家协会理事

    无锡市职业技术学院专家组成员

    第十五届平遥县政协委员

    平遥文化创意联盟发起人之一

    2014--2016年平遥古城创意市集策划人

    武夷山的红茶,平遥城的市楼

    经过多年的积累,肖旭关于平遥古城文化元素的设计手稿有数百张

    2010年为第十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设计的<<信心·力量>>主题作品

    2009年肖旭为国外内的十八家银行设计的信用卡面具,以模特走秀的形式展示

    2013年肖旭为大型舞剧《粉墨春秋》设计的创意手工笔

    2014--2016年平遥古城创意市集的策划人就是肖旭

    其作品多次在美国夏威夷、法国普罗旺斯、北京文博会、山西文博会等地以专展或参展的形式展览。受到了中央电视台、广东东南卫视、山西电视台、山西晚报等国内外主流媒体七十余次的采访报道。

    怎么样?我们平遥本土的这位设计师大家认识了吧!小编带头为他点个赞!

  • 品伊设计再发现美学之旅:走进中国四大古城之平遥古城

    2016.9.20-9.23由PINKIEDU品伊国际创意美学院先锋学生委员会主办的为期4天的DesignRe-find设计·再发现-中国创意设计先锋山西文化体验之旅圆满成功。DesignRe-find设计再发现美学之旅第②辑第二站走进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平遥古城。

    当你来到平遥,

    来到这座古城的时候。

    你会看见一个一个的院落,

    一条一条的街道,一砖一瓦一石,

    都是活的,这就是《又见平遥》的来源,

    和我们叙述的故事!

    《又见平遥》讲述了一个关于血脉传承、生生不息的故事:清朝末期,平遥古城票号东家赵易硕抵尽家产,从沙俄保回了分号王掌柜的一条血脉。同兴公镖局232名镖师同去。七年过后,赵东家本人连同232名镖师全部死在途中,而王家血脉得以延续。

    《又见平遥》成为中国第一部室内情景体验剧目,该剧让海内外游客“穿越”到中国明清时代,体验先人的生活片段,如“晋商大院”、“镖局”、“茶馆”、“古代街市”等。

    『平遥摄影展』

    平遥县衙座落于平遥古城中心,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保存下来最早的建筑在元至正六年(1346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每年的九月,县衙将变成图片的海洋。展出作品类型:县衙展区主要展出机构、协会选送的作品。

    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是一个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国际摄影展,按照国际惯例运行。每届大展都会有数百名中国和世界各地的优秀摄影师和摄影机构参展,来自世界各国各地十多万专业摄影家和业余摄影爱好者前来观看展览和参加各项活动。

    『协同庆钱庄博物馆』

    协同庆是中国票号业中一家独具特色的票号。它创办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歇业于民国2年(1913年)。财东系榆次聂店王姓和平遥王智村米姓。协同庆票号经营特色非常鲜明,主要有:一是以人为本,知人善任;二是注重资金灵活调度;三是突出重点地域经营,具有现代成功企业的重要特征。

    明清以来,平遥商业贸易发达,一度成为全国商业金融中心。货币流通量异乎寻常庞大,作为市场交换中介—货币兑换,自然有别于其他地区。当时平遥之发达,并非全为平遥当地人氏,更多的来自周边县份和其他地域商人。

    我们所在的协同庆钱庄,则是由榆次聂店王姓和平遥王智村米姓共同投资开设的大钱庄。资本三万六千两白银,每股五千两,二姓各半。时间在钱庄职能发生大变化的咸丰六年。现在看到的协同庆钱庄柜房,是当年钱庄柜台的基本陈设。

    经历多些,

    让我们学会沉淀,

    学会记忆,学会回味,

    学会生活每一次的相遇都是生命的丰富,

    永垂不朽让我们脆弱,当下却是让我们能真实地存在着。

    特别鸣谢:设计再发现山西站筹备负责人、群思堂·雅致·生活美学张磊。

    第三站

    DesignRe-find设计·再发现

    走进享有“王家归来不看院”的美誉”

    王家大院

    敬请关注!

    __________

    PINKIEDU品伊国际创意美学院

    整合美学塑造自我

    pinki.hk

  • 说到心坎了!聊聊设计师的六大瓶颈期

    工作中的“瓶颈期”很容易令设计师们手足无措,但事实上,瓶颈期并非不可预见。作者与诸多设计从业者交流探讨后,总结出设计师的六大“瓶颈期”及其应对方法,希望可以帮助更多青年设计师顺利度过。

    那么什么是“瓶颈”呢?“瓶颈”就是一种停滞不前的状态;就像瓶子的颈部一样是一个关口,再往上便是出口,如果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向就有可能一直被困在瓶颈处。不管你从事的是哪一种职业,都需要有一个积累和积淀的过程。

    基本上,每一个设计师都会遇到自己职业生涯的“瓶颈”期,处理得好,便可以找到事业新的发展出口,取得更大的成功,但是也有很多人在这个时期放弃了破开重围的努力,从而导致职业生涯的搁浅甚至倒退。其实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时候是需要你静下来思考何去何从的,“瓶颈期”就是这样的一个时间段。而“瓶颈”状态的出现表明事业进行得并不是很顺利,但是这恰恰给你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反思自己的机会。人的一生就像大海一样有波峰和波谷,如果一直都很顺利,没有遇到任何挫折,一旦掀起一个大浪,跌下来,会是更大的危险。瓶颈一时期正如波峰和波谷的衔接处,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关键的时刻,它让你有时间去反思自己对事业的选择是不是正确,自己对事业的追求方式是不是最恰当。从这个角度来讲,出现“瓶颈”状态不但是正常的,而且还对你今后事业的发展也是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利用“瓶颈期”呢?首先,你要把握和预见 “瓶颈期”的分期。

    以下是Goodmor宁整理的“设计师六大瓶颈期”:

    毕业迷茫期:刚毕业,面对工作和生存压力,感觉无从下手。

    一年局限期:正式工作1年半,被能力,眼界和环境敏感度所限制,看不清自己。

    三年突破期:正式工作3年,创作枯竭,思考该何去何从。

    五年思考期:是否能继续设计这条路,还是换个行业重新出发。

    八年重塑期:重塑自己。

    十年稳定期:着眼现实,放眼未来。

    一、毕业迷茫期

    毕业等于失业,估计这是很多大学生的想法。

    当我们站在毕业的走廊上,我们迷茫了。

    当我们站在校门口面对社会时,我们迷茫了。

    在我所接触的许多大学生中,很大一部分同学都很迷茫,不知道未来应该何去何从。

    记得有一天,一位微友问我:Goodmor宁老师,您好,我快毕业了,但是我不知道我要选什么行业,广告设计,游戏设计,UI设计……我不知道怎么去选择,不知道未来该怎么去走。

    我说:我无法告诉你应该选什么,但我可以做到的,是教会你怎么选,选择的方法。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学生,你需要清晰的认识到自己想要什么,期望自己未来能得到什么。只有想通你才知道路该怎么选择。人生导师李开复,关于人生目标,他是这样说的:“人生只有一次,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最大的影响力,能够帮助自己、帮助家庭、帮助国家、帮助世界、帮助后人,能够让他们的日子过得更好、更有效率,能够为他们带来幸福和快乐”。正因为有了这个信念,他才放弃在美国的工作,只身回到中国创立微软中国研究院,才有了现在的李开复。因为他觉得后一项工作有更大的影响力,和他的人生目标更加吻合。

    但你非常坚定你的目标的时候,这个信念会在你人生的旅途中帮你做出选择。

    作为Goodmor宁创始人的我,在毕业初期也经历过迷茫,下面我就跟大家分享下,我在当时是如何抉择,如何冲破“瓶颈期”的。

    大学的象牙塔时光曼妙而又轻盈,当我还沉醉其中无法自拔的时候,它却飘着飘着就逝去了。但是“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呢?很自然地,我也和身边大多数的朋友一样,开始了我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生活——“学而实习之”。

    情理之中也是意料之外,现实的生活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坎坷与泪水同行,梦想与坚强为伴,但它们也正是生活最鲜活、最吸引我的地方。

    在那一段不太顺利的时间里,我心里一直记着这样的一句诗:“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我狠狠地把自己丢进社会的大熔炉里,希望能让自己百炼成钢。很快,我便能很好地适应新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我便选择用“内拓以书,外展以旅”的方式全面地丰满自己——毕竟实现梦想需要的不是想,而是需要脚踏实地去做。

    “内拓以书”

    为了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以迎合社会需求,我跑遍了武汉大大小小的书店,特别是规划类的书,几乎被我翻了个遍。还好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大量的阅读使我提升了自身的文学素养,也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工作中技巧。

    除了自己研究,我也经常请教前辈们尤其是设计圈的资深大师,了解他们的人生经验,这让我感觉受益匪浅。这个习惯我一直保持到了现在,就算工作再忙,我也会抽空出来和公司的前辈们聊聊天,一席之谈胜读万卷。

    这段时间里,我看清了很多东西,也一直有所思考。开始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兴趣,并同时积累工作经验,提升工作能力。除此之外,我决定,要结合自己外向的性格特点,走出一条属于自己路。

    “外展以旅”

    为了开拓自己的眼界以寻求在设计上有更多的灵感,在2010年,我开始了我的设计之旅——以旅行工作的方式走人生路。边旅行,边工作,用上一个城市赚取的资金支付下一个城市的生活支出。在路上,我逐渐确立了人生的短,中,长三个目标。

    1、短期目标:得到一份设计方面的工作。

    2、中期目标:进入一家知名设计公司。

    3、长期目标:建立一家属于自己的设计公司。

    幸运的是,如今,前两个目标已被我逐个实现。只是这一路走来,冷暖自知。

    你所有的付出,将在未来给予你回报。

    前几天有微友跟我沟通,具体如下:

    前辈你好!拜读了您的文章,令我心里产生了很大的触动,想跟您交流交流。我出生在一个小县城——平遥古城,现在在一个地级市的一个非常不知名的2本b类的大学上大三,平面设计专业。个人而言很爱设计,看见网上的好的作品就会细细拜读。可现实生活中有好多羁绊:父亲在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工伤逝世,母亲一人在家,领的一个月2000多块钱的退休金供我读大学,两个姐姐都已嫁人,大姐还有轻微的心理疾病。现在我正在一个小公司当美编,刚应聘了不到一个月,老板对我很好,开2000的工资加提成。工作有时忙的没时间吃饭,有时候又闲的一天没事干。可公司只有我一个美编,没有能讨论的同伴,对我的设计思想也没法起到太大帮助。我有时在想,我想要的是什么生活,又想安安稳稳,以后能养活一家老小就行;又不甘平庸,放弃我的设计师梦想。家庭条件不好,想去培训班也去不起,仅有的一点ps技能还是自己捣鼓自己玩出来的。大一大二也没好好听理论课,到现在才觉得理论也挺重要,又想补起来。暑假才正儿八经自学了一点东西。怎么办?好迷茫?

    Goodmor宁:每个人走上设计都会有束缚,那么问题出现了,是该继续追寻设计梦想,还是跟现实妥协呢?我们都知道,鱼跟熊掌不可兼得。你想要继续追求设计梦想,却被家庭所束缚。再加上你说你的理论基础不扎实,设计之路就更加艰辛了,但这并不是没办法,需要你强大的毅力。

    针对你的情况,我有以下几个建议:

    1、既然现在不能选择梦想,不如先干着积累资金的支持, 过几年有了积累在去追寻自己的梦想。但时间不宜过长,三年以内为佳。

    2、理论底子,你可以加强对理论的学习,把高考的精神拿出来,白天工作,晚上学习,用别人玩的时间为你的梦想添砖加瓦。

    3、至于你对设计软件不熟练,这个没有捷径,就是多练习,网上很多教程足够你学习,但这需要你有毅力,能坚持。不然什么热爱设计,什么希望提高,就是扯淡。

    4、孩子,不要总抱怨现实,不要总感觉没办法,你要有背水一战的危机感,多把时间放在你热爱的设计上。网站有很多设计QQ群,设计交流群之类的,多交些朋友,多学习。相信自己,开发自己最大的潜能,既然设计是梦想,就要做出个梦想的样子来。别只是嘴里喊着。

    二、一年局限期

    工作一年多的设计师,熟悉所有工作需要用到软件,基本功已经没问题了,并且有了一点小小的创作经验,他们中的一部分开始自以为是高手了,开始对客户的观点极不认同了,觉得他们胡搅蛮缠,不可理喻,他们根本就不懂设计,对待自己的作品像亲身儿子一样,甚至有时候总监提出修改建议,他们也会开始反抗,仿佛谁对自己作品有意见,就是对他的挑衅。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情绪,如抱怨工作枯燥、没有技术含量、看不到前方、没有发展等等。

    这些举动表明一个问题,你开始遇到职场中的第一个“瓶颈期”了。这个阶段,你无法放开自己的胸怀去接受他人对你的建议,因为才工作一年的你,所接触的东西还没累积到一定量,包括设计技能,沟通技巧,创意流程等都还很欠缺,这个时候你抱怨什么工作枯燥、重复、没有空间,这些都只会阻碍你们的发展,影响你们的心态,制约着你们的空间!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时候的你,应该努力修炼“内功”。打稳基础,继续前进。小事,杂事,并不会影响你的成长,每个职场成功的人,都是从基础做起,都是从你们现在天天抱怨的枯燥、无味、没有空间的初级职位做起来的 ————–而区别在于,成功的人往往能够通过这样的工作学习成长以及不断的前进,但失败的人却只会抱怨!

    我自己,当时在这个阶段的时候也犯过错误,事情是这样的。

    刚毕业不到一年,我在杭州的一家设计公司找到工作。但也许是因为当时能力有限,上级没有给我机会大展拳脚,每天的生活仅仅是帮助主设计师找找资料,扣扣图,打打杂。每天感叹工作枯燥乏味,缺乏激情,令人大失所望。强大的心理落差充斥我的内心,既然自己有技术,有经验,为什么总是让我做这些杂七杂八的,一会儿做个名片,一会儿扣个图,这难道不是虚度光阴,大材小用?我希望做项目,做大项目,可我又不知道怎么去表达我的苦闷,把愤怒发泄在身边人身上,跟同事、跟BOSS玩“冷战”。幸好,当时公司的总监对于新手设计师的心境非常了解,就找我谈心。当他明白我的想法后,就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参加最近做的一个标志提案。

    然而,当我千辛万苦完成一家药店标志设计,欢天喜地地拿去给总监过目时,得到的却是他冷冰冰的一句:你觉得这像是一个设计师的水平吗?当然,他立即收到了我的振振有词,又或许有点强词夺理的回复,因为我不允许自己的努力受到一点质疑。幸运的是,总监比较宽容,没跟我争论下去,要是换了别人,估计直接会说:你爱干不干!

    如今时隔几年再想起来,自己其实是过于冒失,不够虚心。仿佛心是玻璃做的,一划就花,一碰就碎。每当遭遇总监的质疑时,我总是义正严辞的反驳,只知道闭门造车,孤芳自赏。那时候的我,估计是很让人受不了的。

    再回到大的方面,“一年局限期”这个阶段,设计师应该做的,是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主要从九个方面来发展:想、看、练、审、问、知、勤、德。以上的方法,这是借鉴网上一篇很好的文章,在我的博客有转载,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进去看看。

    我个人认为,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可以分成以下五点:

    1、多看设计作品好的书。 看书,其实最重要的是过程,你需要去思考。这个作品好,它为什么好?它的创意点在哪里?如果你来做这个作品,你会怎么做?你怎么安排点线面的结合?色彩该如何应用?但是此类书籍多为广告类的书,价格可能偏高,你不一定要买,如果店家允许,到书店翻阅也是可以的。

    2、从网络上了解和吸收别人的设计精华。 在设计领域,学习的不应该是别人做的某种效果,而是为什么他要做这样的效果。网络是自由空间,可以更好的,更快速的找到你所需要的东西,甚至是国外最新的设计作品。

    3、交流。 和同行之间的交流很重要,例如大家都在这里发自己的作品让大家评论,虽然各人的观点不一,但总是代表观众的看法,别人提了意见和建议后,要多听从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改善自己的设计作品,今后不再犯同类的错误或做同样的不适宜的设计。

    4、多想。 设计之所谓为设计,首先要体现的是你的设计思想和你的创意,而不是“拼版”一样作品。在设计一样东西之前,要先想,想好怎么做,画草图,再修改,听取意见,再修改,等思路清晰,再动手用电脑做,不是一边做一边想。否则,最后连自己都不知道做了什么。

    5、一段时间后对自己过去的作品作些自己的评价,觉得不好的地方做修改,达到自己满意的程度,这样温故而知新,会有更好的效果。

    作为我们年轻的设计师要有远大的理想,但在实际生活中又必须脚踏实地,衡量自己的实力,不断调整自己的方向,一步一步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三、三年突破期

    成功的人不是赢在起点,就是赢在转折点。

    工作头三年,既是起点也是转折点。它决定了你一生的职场生涯。正如张爱玲所说:“日子过得真快,尤其对于中年以后的人,十年八年都好像是指顾间的事。可是对于年轻人,三年五载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俗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对职场新人而言,职业生涯的“3岁”也尤为关键,这三年将会决定你未来的职场发展趋向,同时也会定型你的职业思维模式。其中,职业思维模式是职业生涯中最为重要的根基,也是一个人日后能否成龙成凤的分水岭。而影响思维模式的核心,就是职场新人在前三年的自我价值观的形成。

    设计师的职场三年,很容易碰到的一个瓶颈,就是创意的枯竭和跳槽的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下面慢慢分开来讲:

    创意枯竭

    从事设计三年,在一家公司,所做的工作非常熟悉,创意流程也知道,但是正因为这样,你每天都用同一种创意思维去思考创意,每天解决问题总是这么几个,你就会感觉到职业厌倦,会有时候不想做设计,甚至很讨厌做设计。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突然发现自己不会做设计了,碰到项目没设计思路了,我只能说恭喜你,碰到了设计职业的瓶颈了。

    如果你碰到以上症状,Goodmor宁建议你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

    1. 首先,要明白你并非真的江郎才尽

    有时,当你陷入困境的时候,你会担心自己会一直止步不前。你需要明白的是,事实上你的大脑是创意永不枯竭的源泉。这个时候你需要做的,是不断地向你的大脑注入新的东西,不断地给它新的信息和刺激。

    2. 给自己减压、放松、充电

    有时候,压力和焦虑会成为创造力的拦路虎。当你因拿不出新想法而变得愈发焦虑时,拦路虎看起来就愈发强悍了。现在,你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走出去。老盯住问题是帮不了你的,实际上,这还有可能令问题恶化。因此,出去走走吧。是时候放轻松,给自己减减压了。嘿,如果喜欢踢球,那就去踢吧,如果喜欢跑步,那就去跑吧。把手头事情放一放吧,去享受一下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你很轻松地就可以获得全新的体验,与陌生人的一句交谈或许就可以使你的创造流苏醒,你也可能会因此带着许多新的想法回来。

    3. 坚定自己的目标,看看对手,看看行业,看看外面

    花点时间去阅读自己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了解所发生的事情。你的领域里面人们正在谈些什么?你的潜在客户里面最大的话题是什么?他们最担心的东西又是什么?找出这些问题,了解到自己行业的那些头头们对此有何见解,会激发你对自身业务、产品、服务以及演示的思考有一个全新的角度。

    花点时间研究一下竞争对手。他们下一步打算做什么?他们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又是什么?他们对东西的封装有何不同?他们的自我演示又有何不同?找出其创新点,并分析其所做的事情里面有哪些新意和不同之处,弄明白他们是如何寻找创新途径的,然后按照他们的行为模式来开辟自己的疆域。

    其实有时候产业界会变得与世隔绝。那种情况下,思想在行业内部获得改良,然后重复利用,并一遍又一遍地重演。 而一些最优秀的创新,却发生在把其他行业做事的方式和思路融入本行业的时候。你只需看看行业以外的世界,去了解一下其它行业是如何以不同的做事方式来转变,并如何运作的。

    想法随时随地会产生。你永远都不会知道,在哪儿你就会冒出一个美妙的想法,你不会愿意给遗忘这美妙的想法以可乘之机的,对吧? 我总是随身携带一本口袋大小的Moleskine笔记本,这样可以随时把想法记下来。我有时不得不把车停到路边一会儿,以便把文章的标题或者想要创建的新产品写下来。创造力会在你最不抱期望的时候不期而至,因此最好的行动就是随时做好准备。

    我们都经历过感觉创造力要离我们而去的时刻。发生这种情况时,请不必惊慌。你的大脑需要清除路障,或者只是需要获得新的输入。保持冷静,要记住有很多种方式可以重新刺激你的神经元,现在就开始吧!

    跳槽:

    职业第三年很容易成为个人职业发展的分水岭。这个时期的新人,对各项工作已经是轻车熟路,如果在“熟练期”就已自满自负的人,此时的工作只是他向上级主管谈判回报的筹码,一旦有了其他选择,这类新人必将跳槽离去,而领导对这类新人也无意挽留。

    关于跳槽,我给出两点建议:

    1.如果你热爱设计却一直在非专业的设计公司工作,果断跳槽,尽快去专业的设计公司磨练自己吧。

    2.如果你希望在设计圈有所建树,就去尽量争取进到大型设计公司。小公司为大公司培养人才,当你有能力进军大公司时,不要犹豫,因为在那里,大公司一年能抵你在小公司三年。

    四、五年思考期

    梦开始的地方也是梦陨落的地方。

    工作五年了,你还记得当初毕业时的梦想吗?你还在坚持自己的道路吗?你的人生是否还按照之前设计的目标在走吗?你是否还有当年毕业的雄心壮志吗?

    工作五年了,你已经有了深厚的行业知识,你已经能辨别是非,掌握人生的选择权。五年的你在公司,可以选择跳槽去选择更好的,也可以留在公司继续干。但公司能否给出匹配你需求的薪酬职位?跳槽能否真的换到一个更好的?这些都需要思考。

    工作五年了,这时候的你,不再像当初刚出来时候,孤身一人去闯荡,逍遥快活。这时的你必须要考虑家庭、父母、环境、薪酬或许还有孩子等等。一切的一切都蜂拥向你而来。有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喘不过气,仿佛肩上的压力太大,既要考虑工作,又要顾及家庭。

    有一个新词叫:职场五年陈,说的就是这一群人,不同的企业对待他们的态度是不同的。

    在一家公司干了五年,如果没有升职,就不会被重视了,人才成长是有规律的,个体与企业存在磨合期,人的才能增长也是有周期性的,通常一个人在一个岗位上工作的时间以三至五年为宜。

    前三年是优点相加,创造力、工作热情最高,后三年就是缺点相加,工作的创新能力与热情都在不断下降。适时地调整岗位和职位,对于个体不断提高、继续成长大有益处,对于企业来讲,也需要不断地更换新鲜血液,这时的跳槽也许就是双赢。

    有的企业把他们当做宝贵资源,认为他们深谙企业文化,了解企业的运营流程,在企业内部人脉与影响力广泛,因此,备受重视,被当作陈酿珍重。

    但确实相当多的企业,会忽视一个在同样岗位干了多年的老员工,忽视他们的职业成长、潜力再挖掘,对他们反而不如对新引入人才的重视,甚至弃之如敝履。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如果一个人不能在职场不断进步,就要被淘汰。在这类企业,工作五年的员工是非常不稳定,容易跳槽,甚至有的企业内部工作超过五年的人凤毛麟角。

    出路在哪里?出路在于思路!

    当我面对自己的五年设计生涯的时候,我大脑中所反映的是:继续从事设计行业,还是转型到另外一个领域去发展。工作五年的我,有深厚的设计功底,并且有知名设计公司工作的职业经验,这无疑对我日后的职场生涯有巨大帮助。

    离开老东家早晨设计之后,接到了不少设计公司的邀请,也受到来自设计朋友的邀请,希望一起去开创设计事业,对我来说,这种反响真的是对我五年设计生涯的最好的荣耀。

    但这个时候的我也在思考今后的出路。

    Goodmor宁首先对自己进行分析,并且会问自己一些问题,并且从多方面去思考。

    1. 我真的热爱设计吗?(是的)。

    2. 那你会做一辈子设计吗?(不会)。

    3. 为什么不会(因为五年的自己还一直在设计的最低端,执行这块。做执行做一辈子也只是一个美工,我希望能从执行晋升到管理)。

    4. 那你觉得你的性格适合做设计吗?(前五年适合,之后就不适合了)。

    5.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前五年,我知道我只能依靠设计来生存,来提高自身能力。之后我可以不用依靠设计生存,并且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去发展)。

    6. 五年的设计生涯如果放弃,你不觉的可惜吗?(不会,因为五年的设计是为之后的发展打基础,并且这五年的设计生涯,我看到很多,也懂了很多,我觉得我可以把握住人生的方向。并且设计是个金字塔行业,最上面的只有那么几个,你想上去很难)。

    7. 你有想好你未来的发展吗?(未来充满着许多不确定性,但不管如何,我选择了一定会走下去。最近有投一些传媒类公司的简历。传媒行业的某些职位还是可以让我有用武之地的,并且传媒行业是最接近前沿时代发展的行业。每天能接触大量新闻资讯,接触最新的商业模式,能与各行业打交道,很符合我的性格,我也希望在这个行业能寻求出设计行业与传媒行业结合的新型商业的发展领域)。

    8. 最后一个问题,现阶段的你有什么需要跟年轻设计师说的。(人的命,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有梦就会红,爱拼才会赢。只要不把自己束缚在心灵的牢笼里,谁也束缚不了你去展翅高飞)。

    每颗珍珠原本都是一粒沙子,但并不是每一粒沙子都能成为一颗珍珠。想要卓尔不群,就要有鹤立鸡群的资本。忍受不了打击和挫折,承受不住忽视和平淡,就很难达到辉煌。所以你想让自己得到重用,取得成功,就必须把自己从一粒沙子变成一颗价值连城的珍珠。

    对于我来说,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是重新出发。所以,我选择了转型,而不是继续。是好是坏,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华丽的转身,只有时间才能告诉我们。

    五年的你,一定要选好自己的位子,是走是留,是继续前进还是原地踏步。是坚持自己的设计梦想,还是勇敢转型去展望另一片天空。都在于你一念之间。我在这个阶段选择重新出发,是因为我还年轻。

    最后Goodmor宁给工作了五年的你几点建议:

    1、带着感恩的心去工作。如果你每天都能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工作,相信工作的心情与态度,自然是愉快而积极。当你对工作产生倦怠感或成就感时,那么就试着调整自己的心态。一次旅行、和同事、朋友多做沟通,利用工作之余学习多做休闲运动都是好的选择。

    2、重新衡量自己。经过几年的职场经历,对自己的优劣势和兴趣所在,都会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应该对自己进行一次盘点,写下自己优劣势、喜好、希望获得的发展方向,然后考虑现有的工作是否能够充分发挥你的优势,是否有足够的上升空间,是否让你觉得扭曲了自身性格。当目前的工作确实不能再引起自己的兴趣时,可以“另起炉灶”,选择自己喜欢的事业去做。

    3、态度决定一切。更多的职场之痒可能来自于感觉的自我枯竭,对未来缺乏信心。对于这种状况,不是跳槽所能解决的,在改变工作之前首先要改变心情。要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乐观地去看待问题,要相信自己应对困难的能力。其次要懂得终身学习,不断自我增值,应对信息技能的更新变化。而那些在IT等行业从事单一的技术性工作的人,更要注重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以便在适当的时候完成自我角色的转换。

    五、八年重塑期

    职场八年,三十而立。

    八年的职场生涯,算下来都快三十了。古人云:三十而立。

    八年的设计师,之后的发展一般会有以下5个方向:

    在美术指导这个职位继续锤炼。

    晋升总监职位,做管理,带团队做项目。

    创业,做设计公司BOSS。

    被迫转行其他行业。

    继续从事设计行业,但已没有之前的雄心。

    第一个,要么综合能力不够,要么缺少机遇。

    第二个,相信是大家都会羡慕的,已经走到了人生的某个巅峰。

    第三个,对于我们设计师而言,也是比较好的发展,有丰富的设计经验,加上又有客户渠道,慢慢发展中。如果没有稳定的客户,那公司很难支持到第三个年头。

    第四个,这个时候,设计对我们而言,已经是负担,我们已经没有足够的精力去熬夜,去和年轻人拼身体,再也不像年轻的时候,能全身心的去投入到设计中,我们要顾忌很多。特别是都三十了,设计也一直没有干出什么成绩,继续熬下去,生存都是问题。

    第五个,有可能还在继续从事设计,但也不在像当初那样去追求设计的美感,这时候讲的是时间,效率,商业,只要客户喜欢就行,只要做出来的东西能卖出去就行,很多已不在是单纯的做设计,可能还负责后期制作,现场安装等后期服务。不再靠设计卖钱,靠后期服务赚钱。

    八年的职场,需要明白三件事:

    1、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年轻的时候勇于尝试是值得赞赏的,但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在具备了一定的职场阅历后,须知27岁-30岁的黄金期如果能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特长,比不能正视自己的长处和短板,一味扬短避长去体验激烈的竞争要好得多,此长彼消,个人损失的可不仅仅是一点时间,而是对意志的消磨和自我的否定。

    2、跟对人、入对行:其实在什么行业、什么公司、什么岗位有时候也真的没那么重要,在经过几年职场磨练之后,如果真有职场的贵人愿意带你入行传承经验,将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就是有的人看上去实力平平但却平步青云,其实每一个人的进步都有他必然的过人之处,只不过你未看到罢了,所以不应该放弃对你示好的贵人的橄榄枝,一味只在自己狭隘的视野里苦苦寻觅良机,要知道,一个好的领导、搭档或团队确实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思维模式很重要:有些道理其实是一通百通,例如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在《活法》中说到,人生的成就=思维模式×能力×激情,其中思维模式具有正负之分,能力和激情常人易于把控,那么思维模式的好坏将决定你成就的高低,如果很多事情到了该想明白的时候还未想明白,也就是同样一个B,往北走时是NB,往南走时就成了SB的道理了。

    六、十年稳定期

    十年设计设计生涯,你已经开始被定型了。但是也不排除大器晚成型。

    在这一章节Goodmor宁引用杨石头老师的一段话:

    在人生大计划的赛场上,有一个上下半场的时间节点。总体说来,35岁以前是人生上半场,关键词是“不犹豫”。35岁开始是人生下半场,关键词是“不后悔”。如果你搞得上半场犹豫,下半场后悔,那你的职场人生就悲催了。

    在不犹豫的上半场,趁年轻把该干的“坏事”都干了吧!事业上想尝试什么尽量尝试,宁愿为自己做过的后悔,也不要为自己没做的遗憾。这个阶段的你,有青春和时间允许你折返跑。来到这个世上,就别打算活着回去!早期敢放大话、敢做大梦,好过成了“老夫”再去“聊发少年狂”,要让你所做的配得上你年轻时吹过的牛。

    在不后悔的下半场,要想不后悔,就要想清楚你是什么?定位明确,定向清晰,定性明白。如果你是鱼,就不要迷恋天空;如果你是鸟,就不要痴情海洋。不要让不平衡心理影响理性判断,即便你是飞鱼或能潜水的海鸟这类动物,也要明确什么才是你安身立命的属性,什么只是你爱好情趣的个性。千万别把自己搞成个“四不像”,什么都是的你,最后发现,你什么都不是。

    最后再分享我一位朋友的十年感悟。

    关于未来:我们虽然不能控制未来,但是我们却可以把握今天。

    未来对我来说是美好的,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我有三个理由:

    1、因为我自己是个努力的人,所以未来很美好。

    2、未来只为有准备的人而准备的,我一直在准备迎接未来。

    3、当我们把一件事情当做终生事业去做的时候那也是会成功的。所以未来是美好的。虽然在未来的大路上仍然会有这样那样的小插曲,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这些对我而言都不是问题,人生就是这样跌荡起伏的,太过平静的路那不叫做人生。

    十年设计路,十年学习路,我在这十年里学到了很多,也体会了很多,在接下来的十年里,我会用我的智慧去创造出更大的辉煌。虽然我现在还不知道未来有什么东西在等我,未来对信心实足的人而言它是天使,对于自己没有做好准备的人而言它就是魔鬼。

    所以让我们做好充分的准备来迎接未来吧。虽然我们不能控制未来,但是我们却可以把握今天。每天起床太阳都是新的,未来永远都是对那些努力的人张开怀抱的。让我们大声地对未来说句:“未来,你好!我来了!”

  • 古城电影宫绝对是平遥特色

    古城电影宫绝对是平遥特色

    第二届平遥国际电影展于10月11日至20日在山西晋中平遥古城举办,展映影片亮点不断,98%的影片为首次在中国亮相,共展映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影片,其中近半数影片为全球首映。学术活动方面,云集杜琪峰、李沧东、希萨柯等世界顶级电影大师以及行业前沿从业者的10场重量级大师班和论坛将在平遥掀起学术高潮。

    古城现在不收门票,平遥电影宫位于古城西北角,不要门票。影展的所有学术研究活动不需要买票,但是要早一点排队,参加影展的人太热情啦

    影展还有很多影片展映,现场或者微信公众号都可以购票,基本60r/人。

    没能排队进去的小可爱们也不用急,电影宫内共有三块户外彩屏实时转播研讨会,网站也有直播链接,不能到现场也可以观看

    本次电影展特别推出了“平遥一角”学校日,广院、中戏、北电等七大院校参与,每天都有主题圆桌论坛以及优秀学生作品展映,同样是不收票。

    电影宫内有文创店,周边产品的设计都很棒可以买来纪念。展厅内有餐饮服务,随处可见饮料贩售机。红毯旁边有江湖儿女主题餐厅,甚至还有一家面皮店

    这次参加影展在电影宫有幸和科长合影,科长真的太近人可爱啦

    交通:平遥交通十分便利,有动车站和火车站,动车站可以搭乘108路公交车(分南线北线看你想从哪个门进古城)火车站离古城很近步行10min就可以

    趁着影展还没有结束,爱电影的小伙伴快来参加

  • 平遥国际电影展规划设计对接会在北京召开

    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清宪出席平遥国际电影展规划设计对接会

    3月16日下午,平遥国际电影展电影宫规划设计对接会在北京召开,与第六代导演、平遥电影展有限公司创始人贾樟柯及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相关专家研究讨论了电影宫规划设计方案,听取各方意见建议。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清宪,市委书记胡玉亭,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刘英魁,省住建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锦生,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秀红,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秘书长鹿建平,县委书记武晓花,县委副书记、县长石勇等出席会议。

    王清宪在对接会上强调,2017年平遥国际电影展是我省建设文化强省的一项亮点活动。晋中市委、市政府要与贾樟柯导演团队、设计研究院相关专家进一步加强沟通联系、紧密协调配合,科学规划平遥国际电影展电影宫建设,完善规划设计方案,统筹推进,努力把平遥国际电影展打造成山西的文化旗舰、中国的电影品牌、世界的知名会展;要坚持改革创新,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整合优秀资源,持续开展一系列与电影展紧密结合的会展、论坛、研讨会等活动,推动艺术活动常态化;要深入挖掘我省深厚的文化底蕴,不断强化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建设,推出具有山西特色的文艺精品力作,全面提升三晋文化的竞争力、影响力和带动力,为建设文化强省作出新的贡献。

    胡玉亭指出,在平遥国际电影展电影宫规划设计上,要科学规划,认真听取各方建议意见,充分考虑区域的整体功能布局,充分考虑不同区域的风格定位,做到平遥国际电影展与主题公园、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大型品牌发布等相融合;要统筹规划,既要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又要大胆创新,使电影宫的建设充分展现平遥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留住工业文明的历史记忆,也充分体现平遥国际电影展的特色,做到平遥历史与现代文化相融合;要综合考虑,认真处理好电影宫功能与工期、投入产出之间的关系,充分考虑人流、物流等因素,扩大影展公众接触面,进一步完善影展相关功能,此外,要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倒排工期,保证质量,统筹推进工程项目建设。

    胡玉亭表示,晋中市委、市政府将全力支持平遥电影展的举办,做好相关服务工作,与贾樟柯导演团队、平遥国际电影展电影宫规划设计的专家们一起努力,做好平遥国际电影展电影宫规划、设计与建设,确保筹备工作高效推进,确保大展如期精彩亮相。

  • 中英文双语网站制作类型 怎么做网站策划

    中英文双语网站一般是对于公司业务对国内国外均有涉及的公司做这样的网站,如果纯是做国内业务的公司大多不会做什么双语网站,还有就是比较知名品牌针对全球受众的可能还做多语种网站。那么现有做中英文双语网站都有哪些类型,如何做,网站如何策划。下面就听听专业意见吧。

    网站zhiz

    1,中英文双语网站域名网址的确定

    中英文双语网站看是怎么做,看是公司对中英文网站的需求是什么,这样对确定双语网站是2个独立网站程序还是一个网站程序对于网站制作至关重要,而网站程序是2套还是一套对于中英文双语网站域名网址的确定是非常关键的。

    比如说,中文网站的域名为zhongwen,那英文网站的域名如何确定这就有多种选择,比如说如果是独立的网站程序,那么可以用二级域名en.zhongwen作为英文网站的网址,也可以采用购买单独的yingwen作为英文网站的域名网址,这看公司具体的需求而定。如果是2个独立的网站程序,那么就需要2个独立的网站主机空间。

    那又比如说,公司想只用一个网站主机空间,放置中英文双语网站,不用独立的域名和二级域名,只用中文域名下的一个文件名,如zhongwen/en/这样的网址作为英文网站的首页也是一种双语网站的做法。具体如何做,怎么去选择就看公司自己的需求了。

    不过从SEO的角度来看,如果对于英文网站想做SEO的话,最好还是单独的一级域名作为公司网址比较适合。

    2,中英文双语网站内容是否一对一对应

    公司做中英文双语网站很关键的一点是要搞清楚是否是中文网站的每一个页面都有对应的英文的页面,对英文网站的内容编辑能力是否能和中文网站一样同步,这非常关键。因为看到很多公司所谓的双语网站中英文网站除了首页,其余页面内容无论是英文翻译质量或是内容的都无法同步于中文网站。因此对于这样的情况,公司做中英文双语网站最好不要做成一对一的那种整体的网站程序,而是分为两个单独的网站来做,至于域名是用一级域名还是二级域名又或是下属文件夹名这个具体看其他需求而定。这样的话,中文网站的内容和英文网站的内容不用同时同步,可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而发布相应的内容。

    而如果企业本身具有这种中英文同步的能力和需要,那么做中英文双语一对一对应的那种双语网站也自然是可以的。还是那句话,从SEO的角度来讲,还是做成2个独立的网站比较具有SEO友好性。

  • 陕西女摄影人160幅作品平遥亮相

    参加作品展的陕西省妇女摄影协会会员在平遥。

    7月8日,记者在平遥城隍庙参观了精美的摄影展。这是由陕西省妇女摄影协会主办的“陕西省妇女摄影协会会员作品展”,开展10多天来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展览将于7月30日结束。

    此次陕西省妇女摄影协会主办的展览,共有300余名女会员的160幅作品参展。她们用摄影技术、艺术手法,多题材、多角度对自然、人物等客观事物进行描绘。作品借景抒情,用快门捕捉精彩,把瞬间化作永恒。本次摄影展在平遥城隍庙开展,也增进了秦晋两地摄影界同仁们的艺术交流,为陕西女摄影人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让到平遥城隍庙参观的游客感受到了摄影的魅力。连日来,160幅会员摄影作品,成为城隍庙内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络绎不绝的观众对这些摄影作品赞不绝口。

    据悉,展览期间,陕西省妇女摄影协会还同步举办了题为《摄影思想与照片背后的故事》讲座,组织者还邀请国内著名摄影师对会员的摄影作品进行了点评等。

    安奋伟 文/图

  • 设计技巧!宣传册排版技法 |平面设计

    宣传册是视觉形象化广告设计之一,可以帮助企业对本公司产品做出特殊说明,以方便消费者认知,进而引起大众的兴趣并促进销售。宣传册作为平面广告中重要的一部分,已经被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遵循同类合并原则

    面对一项设计任务时首先通过对信息进行分类和归纳,总结出信息的等级。诸如标题、副标题、子标题、引文或说明文、正文等,然后对与文本相关的图片信息也进行细分类,使文字与图片一一对应,形成明晰的信息级别。这样在设计时就能有意识地将同类同级别的信息合并在同一个区域内,并形成统一的设计风格。

    确定中心内容

    由于宣传册需传达出有效的信息,因此在版面设计中需要确定出该版的中心内容,确定中心内容可以以公司的属性、产品的属性、市场、消费者需求等方面为切入点。一张宣传单上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能够吸引注意力的中心内容,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让不同的内容形成对比,每一信息级别中都可以确定一个中心内容,针对性的选择不同的中心内容,才能建立创意的排版布局。

    遵循邻近原则

    在宣传册排版设计中,遵循邻近原则就是使同一信息级别的编排元素尽量离得近一些,编排元素之间挨得越近,编排的整体感越强;相反,不同信息级别的编排元素之间尽量拉开距离,避免信息凌乱、模糊。明确的信息分区能够使信息传达更加清晰、条理,如果信息级别在分区中的距离、位置太过随意,将会导致信息传递的不通畅。

    明确画面黑、白、灰关系

    我们在对宣传册版式设计进行分析时,图形与图形,图形与文字,文字与文字、编排元素与背景之间,无论表现为有彩色或无彩色,都归纳为黑、白、灰三种空间层次关系。在以图片为主的排版中,要分析图片的明度关系,以确定其他编排元素在版式中的黑、白、灰关系;在以文字为主的排版中,文字信息是用来构成画面黑白灰关系的主要元素。文字信息主要包含标题字、副标题、引文、说明文、正文几个部分,标题文字信息可以通过字型、大小、粗细、色彩来表现黑白灰关系;正文文字可以通过字号、字型、字间间距、行间间距的不同来表现出不同的灰度层次。通过黑、白、灰的明度对比,突出信息的层次变化,进而增强版面的美感和空间感。推荐阅读:色彩搭配技巧! 提升设计感染力

    注重宣传册目录(索引)设计

    宣传册的目录是读者首先浏览的页面,要求重点突出,导航清晰,编排舒适。因此在设计时要注意在字体和排版上运用对比以便找出重要信息;把主题进行同类合并;目录和图片进行巧妙的结合;注意对齐方式、字体的重复及对比的运用。

    巧用排版中的“点”、“线”、“面”

    在宣传册排版设计时,“点”多数是作为一种抽象出来的点而存在,在整幅版面中,一个较小的形象即可称为“点”。如版面中相对较小的标志、属于符号的文字等等。不同形状的点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并且不同形状起着或活跃、或平衡、或稳定、或丰富版面的作用。

    宣传册版式中的线包括三种:由字的编排构成的线、视觉引导线、几何线。在具体排版时,一定要善于利用这条看不见的线。因为它引导视线去关注设计主题。用线来装饰整体版面的设计,不仅形式与内容完美统一,更能达到连贯信息的目的。

    在视觉构成中,面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形状,如几何形,有机形,不规则形,曲线形等。在宣传册排版设计中,面可以是图片,可以是引文、正文等编排元素抽象成“面”之后所形成的形,也可以是版面中的负空间,或负形。为了加强宣传册编排的整体概念,在设计时应有意识地把文字理解为“面”。强调“面”在版式中所占的面积大小及形成的黑白灰视觉效果,是避免版面空间散乱状态的有效方法。 推荐阅读:点、线、面!详解在设计中的运用

    用色从整体出发

    在宣传册排版设计的诸要素中,色彩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可以制造气氛、烘托主题,强化版面的视觉冲击力,直接引起人们的注意与情感上的反应;宣传册的色彩设计应从整体出发,运用商品的象征色及色彩的联想、色彩规律,以形成能充分体现主题内容的基本色调;还要考虑色彩的明度、色相、纯度各因素的对比与协调和关系。设计者对于主体色调的准确把握,可帮助读者形成整体印象,更好地理解主题。

    精细布局

    宣传册设计中布局组合的好坏直接影响作品的视觉效果。关于布局的版式多种多样,在设计时设计师要明确表达内容的主体部分需要哪些必要的文字和图片,可根据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浏览顺序来考虑,将重点内容放在页面的左边和上边。特别要注意的是,宣传册的形式、开本变化较多,设计时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例如:页码较少、面积较小的宣传册,在排版设计时应使版面特征醒目;色彩及主要形象要突出;页码较多的宣传册,由于要表现的内容较多,在编排上多运用网格结构;色彩之间要有一定的联系性,体现出统一,整体的感觉。

    现代企业宣传册设计在生活中能给予人们美感的同时,又有着自身的规律。同时宣传册设计也是文化艺术水平的体现,因此在排版设计时要做到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求统一,达到和谐、完美的视觉效果。

    ① 官方百家号:设计智造 顶级创意设计师必备

    ② 官网 网站:设计智造http://cocoo.top

    ③ 本篇为 设计智造原创编撰,转载请注明出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来信告知(cocootop@163),可合作,我们愿意支付稿费。

  • 中加合作光伏发电项目落地平遥

    本报讯9月21日上午,平遥县韦施克新能源有限公司和加拿大格莱泰克(Grenetek Inc.)公司光伏发电项目推介暨中加合作签约仪式在古城平遥举行。

    该项目位于平遥县工业新区,项目总占地100亩、概算15亿元,将分三期建设,一期为实验基地、展示及生产仓储建设,建设资金2亿元;二期为光伏及储能一体化应用基地建设,建设资金6亿元;三期为光伏发电发热综合应用基地建设,建设资金7亿元。一期工程占地20亩,2019年建成。项目投产后将解决当地1000人左右的就业,实现销售收入7亿元,年缴税额6000万元左右,第二年将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年缴税额将达到1亿元,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销售收入以30%逐年递增。

  • 空间、图像和思想——关于山西与壁画

    作者:上海博物馆陈曾路

    山西寺观建筑数量巨大,壁画内容驳杂。寺观附近往往还有戏台、文庙、学校、市集等等,其实也是整个文化生态不可或缺的部分。其立足点在民间,宗旨也是为民众服务,安置其情绪,引导其思维,规范其行为,以血缘而组织地缘,构建文化上的认同。

    第一次去山西大约在世纪之交,灰蒙蒙的空气中有煤的味道,那时候北京尚无雾霾之说,冬日的北京远比太原让人亲近。在太原时,去了晋祠和博物馆,很震撼,有一种气象,就是那种很正宗的中国的味道。世纪之交的中国,大城市的最大特点就是冲着理想和想象中的“现代化”疾驰,哪里都像,就是不像中国。太原大概是发展慢,所以让人感慨,大概这就是想象里的中国,酸酸的冲鼻的味道,灰灰的颜色,污染倒没有太讨人嫌。后来又有两次错过山西的经历,一次是在韩城,一次是三门峡,从陕西和河南看山西,也是很有意思。虽然我对陕西更有感情,对河南更为熟悉,我觉得山西才是中国,在蛮狄夷中间的三个中原核心省份,山西在中间的中间,被黄河包围着,黄河真的是中华文明之源。

    大概是十年前,第一次很仔细地走了遍山西,主要是看建筑还有遗址,印象最深的倒不是砖雕或者壁画,看过敦煌和意大利的壁画之后,这里的壁画就没有绚烂一说了。印象最深的是应县木塔,惊讶于在几十年后仍然会有当年梁思成考察应县木塔一样的体验。当时对古建和小结构很痴迷,一层层爬上去,看那些个斗拱,那些个构件,看到的是中国工艺的究极之美。壁画我也注意了,但和建筑并置在一起就显得不太重要了,另外,比之于敦煌的煌煌和意大利的绚烂,我觉得山西的壁画过于喧哗,很平民,那时候我的认识水平、价值体系、评判标准还很浅薄。

    后来又要去山西,就很认真地做了下准备。定了个题目“空间、图像和思想”,其实也和之前的经历有关,这三者是交织在一起的,分不开。

    前段时间在京都和奈良,感触很深。正遇到东博做“运庆展”,缘起是奈良兴福寺的金堂在大修,于是那些国宝雕塑能够从环境里提取出来。日本建筑里障子和壁面上的绘画传统毫无疑问来源于中国,反而我们现在对此更为陌生,甚而在艺术史研究中将其割裂开来,壁画变成了卷轴画的巨嶂山水,在建筑环境之外显得单薄了许多。也是在后来很久,其实是在看日本人的寺庙的时候我才意识到我们的好些石窟和寺庙是“曼荼罗”的布置。

    建筑、壁画和雕像的三位一体所营造的空间在功能上所达成的效果必然呼应的是一个时代的旨趣和思维方式,学术上我们归为思想史的领域其实并非全是经典和思想家的叙述,“一般人”的思想史在近几十年来逐步受到关注,既是学术兴趣转移的结果,当然也是精英思想史的研究边际效益递减的必然。

    山、路、城市和地图

    大比例尺的地图对于人文学科的意义怎样标榜都不为过,出于保密的因素,在国内其实很难搞到手,幸好现在有电子地图,尤其是地形图,很能说明问题。如果能用行走的方式最好,意义在于细节的发现和用人的尺度感知世界,车行太快,只存大概念了。不同地点的地图就像是不同形状的叶片,道路就像是筋脉,但真正让人神迷的其实是空白,有些是人所未至,有些是人迹罕至,人类的活动其实很容易留下物证。从遗物到遗址,对于未知的探求其实是考古和探险的核心价值。

    太行山大概是中国最具人文意义的山脉,横亘于整个华北平原,自商周乃至于蒙元的许多重要时空坐标散布在太行一线。山西的地理格局其实正是随太行而定的,东边将山西同河北、河南分隔开。很多羊肠坂道般的通道贯穿太行,其中最有名的是“太行八陉”,自北而南分别是军都陉、蒲阴陉、飞狐陉、井陉、滏口陉、白陉、太行陉、轵关陉,交通之外也是文化融合的通路。比如“滏口陉”通往邺城、邯郸和安阳,在商代是商文化西传的必经之路,在魏晋南北朝则是通往文化和政治的核心区域,响堂山石窟就在“滏口陉”,其实也是皇家开凿,邺则是曹魏的首都。至于山西和河北的北朝壁画有许多共通处,其实也依赖这些通路的存在。又比如“太行陉”,是晋南地区通往洛阳的必经之路,我第一次去永乐宫,走的正是这条道。从洛阳龙门而来,一路山势奇绝,山路回环根本就看不到车子下面的路,有如腾云驾雾一般,同事坐在大巴司机边上无比兴奋。后来常走的“洛太高速”其实也是走这条道,但凌空取直,兴味自然是大减。山西的西界是吕梁山,跨过去是陕西;南边是中条山、王屋山和黄河;北边则是长城,是游牧和农业的分界线。高速、国道和省道的感受差得很多,省道其实最接近于古代的道路,一般在谷中顺河而行,国道和高速穿山越岭,尤其高速,天堑的概念就很淡漠了。山定而水行、路通。山为什么重要,因为是脊梁,正是因为脊梁的存在,才有了山西自北而南的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起伏平缓处才有文明的发生。道路连接人的聚集区,小则为村落,大则是城市,最重要的道路比如从大同一路南下经太原而至于运城蒲州风陵渡的同蒲路,后来同蒲铁路其实走向基本相同,串联山西。

    一直都很在意村落,山西的寺观是随村落而布局的,某种程度上而言,寺观其实是一个或几个自然村的文化中心、经济中心和政治中心。寺观附近往往还有戏台、文庙、学校、市集等等,其实也是整个文化生态不可或缺的部分。宗教活动、商事集会、娱乐、教化、议事、交流,这些社会功能性活动往往在相对集中的区域展开,这也解释了山西寺观建筑数量巨大,壁画内容驳杂的原因。它的立足点在民间,宗旨也是为民众服务,安置其情绪,引导其思维,规范其行为,以血缘而组织地缘,构建文化上的认同。山西的寺观不是纯粹的宗教场所,故而要在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维度下思考寺观的分布,山西的许多村落直接以寺名,可见其重要。两年前在山西专门考察壁画,广胜寺水神庙去得最不容易,由于明应王殿壁画正在修复,做了很多努力才有幸一睹著名的“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以及“祈雨图”,爬上修复人员搭的架子,更是零距离仔细研究了弈棋、打球、梳妆等元代生活场景图的风采。水神庙为祭祀霍泉神而建,庙门前就是霍泉,水神庙和广胜寺、自带舞台的山门、民间的市集正组成了区域的活动中心,文化地理上的标本意义并不亚于壁画的重要性。

    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山西地图其实都让人纠结,重要的人文信息缺失太多。只是一个个地名标在图上,让人难以生出亲近和探索的冲动。永乐宫、青龙寺、广胜寺、佛光寺、南禅寺这些名字反而湮没在交错线条之中,其实很可惜。我总希望,山西能有一个包括古建、墓葬、壁画和各种遗址遗迹的数据库,不是“国保”才有资格登记造册,“村保”也应该纳入,一是基本信息,二是动态发展中的情况(比如关键位置一定时间间隔的影像档案,有条件的点甚至应该实时直播)。我们现在的文物地图太不直观,缺乏互相之间的联系,也没有考虑实用性和可持续性。网络上的数据不能代替行万里路的惊喜和愉悦,但是可以解决研究、宣传和保护过程中的许多问题。

    山西留下大量地面古建筑的原因主要在于地理和环境因素,整个山西除了北边大同这个出口,四面全是山,交通不便自然也使得外来的破环以及自身的更替都变得不易。古建留存数量多的另一个原因在于这些建筑在民间一直发挥作用,心理上更早已是当地每个普通人所珍视的传统与认同的组成,在许多寺院前都能见到各个时代的记录当地人供养捐赠和修缮的碑石,全民的参与其实一直到当代都是如此,很多寺院塑像的彩画全以当地人的想象和审美为基准,让人哭笑不得,但也无可指摘,信仰本就如此。

    想象

    我觉得我们的美术史研究还不够聪明。很多时候,我们花了很大的力气做一些很难有结果的工作,比如,认神仙。神仙谱系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关乎源流和认同上的自信。当年叶芝就花了很大的力气来构建爱尔兰的神话体系。北欧神话和希腊罗马神话体系最完整,追根溯源毫无障碍。记得在大英博物馆观摩他们的k12课程,有一节就是讲古希腊神话,一个个神拿出来细读,手持狼牙棒的必定是赫拉克勒斯,三叉戟的肯定是波塞冬。这个不是什么学者研究的成果,是荷马、维吉尔一直到托尔金的功劳,从公元前十世纪一直到公元两千年,口耳相述,不容质疑,文本和雕塑还有壁画在那边,从漫画到好莱坞电影在那边。

    我们的专家不屑于厘清“玉皇”和“三清”的关系,的确这不属于学术的范畴,然而老百姓关心的就是官阶高低和神仙法力大小,那边厢倒是连宙斯的私生活都能写成诗(Leda 和天鹅之类)。我是觉得《封神演义》和《西游记》之类的小说真的很重要,神话体系的构建是民族认同的基础。神仙的形象不是定义和规范出来的,是想象和艺术创造的结果,和翻书寻资料掉书袋无关,和逻辑推理钩沉材料无关,有关的是感情,是冲动,是想象力。值得说的是,专家找到了许多水陆仪轨的文本,反过来和壁画内容比对解析,一是对号入座,大致搞清楚谁是谁,二是复原仪式过程。“水陆法会”是正式的叫法,对于老百姓而言,做法事的原因是很多样的,从大地震之后的镇魂祈福,到节庆祭祀,神仙的世界是现实存在的,头上三尺有神明。

    神仙的班底其实是有的。道教体系最直接的当然是“永乐宫”,水平最高,配置最全。永乐宫的三清殿是其中心主殿,殿内所绘有包括八位主神(所谓的四帝二后加上东王公和西王母)在内的290位神祇的形象。50多年前王逊先生就写文章对其进行了辨认,错讹处当然在所难免,但足够当作支撑想象的四梁八柱了。水陆画系统比如稷山青龙寺腰殿。四壁壁画所表现的包括三身佛、炽盛光佛、四方佛、十大明王、十地菩萨乃至于二十八宿、五岳四渎、帝王将相、历史人物,从引导到正位神,从佛道到儒教,从天界到冥府,四周壁画与中间的接引佛组成了完整的水陆法会的仪轨程序,又体现密宗曼荼罗的因素。历史人物比如“稷益庙”,绘制的是大禹、后稷、伯益祭祀、耕获、田猎、授种的场景,这种题材比单纯的朝元仙仗式的人物列队有意思得多,因为有许多生活场景在其中,所以建筑、服装、生产生活的场景能给后来的研究者提供许多的乐趣。又比如永乐宫的纯阳殿和重阳殿,绘制的是吕洞宾和王重阳的生平故事,当时的戏曲也有许多相关曲目,不仅仅是教化,更是娱乐,应该是很深入人心的。

    神话的本质是想象,工匠创作的时候依照的是粉本,粉本的来源也是口耳相传和无垠的想象,这个方面的研究其实还有很大空间。比如所谓的晋南画工团队和绘画技术问题,我就觉得应该进行实验考古或者复原实践,从设计图到最终效果应该是挺复杂的。神仙菩萨、三皇五帝自有其出处,但实际上神仙体系并不严格,神仙的形象更非一定,根据图像边的榜题而确定神仙的形象固然是最直接的方法,但是也谈不上太靠谱,即便有榜题也不意味着这就是标准像,尤其一些偏门和小众的神仙。绝大多数壁画上的人物形象其实是雷同的,这正是专家在辨认人物时遇到困难的根本原因,也是壁画和纸、绢上的绘画根本区别所在,艺术创作和匠作劳动不是一个层次的事情。工匠至多就是技术了得的匠人,没有理由希冀这个群体对画面内容本身有深入了解。在壁画的实例中我们所发现的错绘的情况并不罕见。这与古建的情况很相似,《营造法式》里的结构未必是工匠自己的叫法,真正的图纸其实存乎口耳相传中。

    空间和思想

    这两年古建的研究很热门,尤其是民间的古建研究和保护。这事本来就应该依靠群众的力量,仅靠文保怎么能保得住这么多的古迹,需要的是更广泛的认同。在诸多研究民间的力量中有一支队伍叫“六椽栿”,做了很多次的古建考察的工作,很有影响力。“六椽栿”是一个很要紧的古建名词,栿就是梁的意思(宋代称为栿,工匠未必明白营造法式,但规制基本如其所记),栿上架六根椽子就是“六椽栿”,相应的“四椽栿”就是上托四根椽子的栿。梁架和立柱系统决定了建筑的构造和规模,另外也决定了基本的空间结构。

    空间是研究壁画的关键。地上和地下的道理是一样的,宋金的砖雕墓表现的也是建筑空间内的场景。空间和壁画的关系并不是本体结构和附加装饰的关系,壁画是空间的衍生延展和提升加强。建筑和墓葬都是如此,是用来安置这些视觉形象和雕塑之类的物件的。

    比如繁峙岩山寺是宋金时期山西很标准的寺观,主殿为水陆画,但已毁。岩山寺的文殊殿进深六椽,是四椽栿前后劄牵(劄牵就是起联系作用的一步架的短梁,所以岩山寺进深六椽,但并非用六椽栿)用四柱的结构,殿内减柱和移柱的方式同时使用,从而使室内建筑空间最大化,配合满布壁画的东西壁面,视觉上没有遮挡,结构上也牢固。实际上,山西这一时期的许多此类规模的建筑是这种做法,是功能和内容的统一。地下墓葬同样如此,北朝壁画一般是车马出行,娄叡墓、忻州九原岗、水泉梁之类皆是如此,墓葬其实是驿站和接口,沟通生和死、地上和天上的世界。宋金墓更世俗,我们考察稷山、汾阳东龙观乃至于侯马等地的砖雕壁画墓,表现的是院落空间,墓主人对坐观戏,彩绘配合砖雕,细节表现之用心不亚于任何地上建筑。

    最重要的当然是娄叡墓,在山西博物院的库房两次观看娄叡墓的壁画,都很震撼。其实,娄叡墓壁画作者是谁并不重要,聚焦在某个具体的人身上反而容易引出学术逻辑上的瑕疵,重要的是壁画本身的高水平。尤其是栩栩如生的马匹,让人联想到韩幹的马。至于人物,不但生动,而且特别忠实地表现其服装、发型和佩饰,是最标准的北齐人物形象。1981 年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的实践和理念与今天不可同日而语,娄叡墓没能原址保护实在可惜,但将壁画切割下来放在博物馆的库房里,至少是不坏的归宿。娄叡墓的墓道、甬道、天井、墓室均分栏绘制不同的画面内容。其中墓道、甬道、天井和墓室的下栏是车马出行,墓室内壁四周是歌舞伎乐,表现的是墓主人内廷的场景,墓门、墓道、甬道、天井和墓室最上层表现的是包括星象、青龙、白虎、金翅鸟、雷公、十二生肖等在内的天上世界。娄叡墓壁画的内容属于最典型的北朝墓葬壁画的题材和内容,谈北朝壁画墓,有几座绕不开,在山东是崔芬墓,在河北是茹茹公主墓和湾漳大墓,在山西就属娄叡以及之后发现的徐显秀墓,很可以说明当时的文化交流和相互之间的影响。在墓室中,壁画所再现的是宇宙空间和时间序列,是四维时空的记录和想象,在小空间里营造的是从天地到屋宇,从现下到过往,在小空间里表现动态的时空,这是北朝壁画的最大特点。

    我对岩山寺文殊殿壁画感兴趣是因为四壁尤其是西壁上精美绝伦的建筑,许多研究者甚至将其归为金代皇宫建筑,其实御前承应画匠王逵所绘的是佛传和经变故事,建筑只是背景和环境而已。岩山寺所处地区为宋金战场,本身是金太宗为荐救超度阵亡将士亡灵而作。因为是御制,所以作为主题内容背景的建筑也高度还原都城的宫殿建筑群并非不可能。在建筑的壁面上绘制高度写实的建筑群其实是很有意思的经历,对于观看者而言(水陆道场的参与者或者祭拜者),都城是难以到达之所在,在五台山边这个边缘的地点能有这样宏阔而不凡的视觉体验,在小空间中营造大视觉的初衷得到了很好的实现。

    研究壁画,边际研究效益最大的部分在“思想”。遗憾的是,思想这件事情很难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简单讲就是结论难以验证。但也不必悲观,人的思想的变化幅度恐怕远小于物质社会的变化幅度,所以一直有这种感觉,与其上下求索,不如独孤冥思。现在讲的学术概念里的“思想”其实是“追索缘由”,“追索缘由的思想”是可以用科学方法来研究的话题,但是和那个“终极的思想”是此岸和彼岸的关系。在壁画研究的领域,有几个话题很值得注意,起码对于“追索缘由”很有帮助。一是过程和范式的问题,其实我们到现在还不是很了解从开头到结尾的整个过程,始于何处,终于何处。建筑、装饰、壁画当然是几批不同的人来负责的,设计和施工究竟怎么配合,甲方是谁(地下的大概能明白),乙方有几家,各方的责任权利,这些是基本问题。文献里和碑铭上有线索,但是需要梳理。二是卷轴画和壁画之间的关系,匠和艺之间的关系。现在的美院都有fine art和applied art,当时如何应该要说清楚,这个和将来的发展方向有关系,既然到不了彼岸,就应该考虑经世致用的问题,现在叫设计和创意产业的玩意当年就有。

    山西壁画本质是民间信仰的视觉化体现,儒释道的叠加是民众心理需求和时代氛围的产物,本质是为了提升信仰者的认同和归属感,扩大受众面的规模。山西是伟大的地方,13 亿中国人都应该去的地方,就好像京都之于日本或者罗马之于意大利。在京都祇园四条出来,过了鸭川,随便走进一条小道,遇到一座寺庙,寺前的一块木牌说明这是属于镰仓时期的禅宗寺院,再往前走,短短三五百米的一条路上,遇到不下十座寺院,每座都有来历,让人感叹不已。太行把山西留了下来,是命定的事情,对于中国而言,必须要珍惜,这里有文化的基因。即便再强调国际化,自信和自觉也是前提。

  • 本页内容为企业、个人自主上传或来源网络,所有资料仅供用户参考;我单位不对其版权负责、不保证亦不表示本网的资料全面及准确无误,也不保证亦不表示这些资料为最新信息,如因任何原因,本网内容或者用户因倚赖本网内容造成任何损失或损害,我单位将不会负任何法律责任。

img

在线咨询

建站在线咨询

img

微信咨询

扫一扫添加
动力姐姐微信

img
im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