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建设 社群运营 企业系统需求分析(03):业务流程识别与分析

企业系统需求分析(03):业务流程识别与分析

中企动力企业交流群

继系统分解与接口分析之后,本文开始讲述最重点的环节——业务流程识别与分析。

关于业务流程,我们要认清几个概念。

  • 业务流程的起点就是外部服务请求
  • 业务流程只有一个起点,可以有多个终点
  • 判断业务流程是否完整,应站在服务请求的角度来判断是否满足或被聚聚
  • 识别系统时要考虑职能边界与系统边界
  • 一、识别业务流程

    业务流程通常分为主线流程、支线流程、变体流程。

    主线流程即为核心业务流程,如电商的购物流程。

    变体流程即为核心业务下的独立变体,即非常规的流程,如电商的退换货流程、酒店的换房续房流程等。

    支线流程即为支撑业务流畅进行,一些附加服务的流程,如客户咨询、客户投诉流程等。

    注意日常工作中陷入分类哪个流程类别,它只不过是方便我们是判断业务流程是否完整以及边界是否合理。如果不是,我们需要进行整合。

    二、识别管理流程

    日常工作中,一般情况下管理流程不多,主要有3类。

  • 业务上线类的蛇皮控制
  • 人、财、物、资源的管控
  • 进度和异常的控制
  • 当然,我们日常要多积累管理学的知识,多与管理层沟通,这有利于我们对管理方面的认知。

    三、判断业务流程的优先级

    从主营业务和使用频率两个维度去评估流程的优先级,可以分为关键、重要、有用、一般。

    四、业务流程分析

    1. 选择合适的UML来描述流程

  • 强调每个角色执行的工作——活动图
  • 强调角色之间的交互协作——序列图
  • 强调数据处理过程——数据流图
  • 2. 勾勒流程主体

    具备“五基本”和“三管理”共8要素。

    • “五基本”就是分工、任务、协作、产物关系、分支。
    • “三管理”就是异常、审核、规则。

    在日常分析时,我们可以先完整提取干系人的讲述流程、然后延着流程与“五基本”进行发文,最后要讲述出来确保干系人能够理解,并且最后达成共识。

    3. 补充流程中的管控点

    在与干系人确认了业务流程后,就要基于“三管理”来发问了解:

    • 异常:是否有不按照常规流程的操作?有的话,平时是如何处理的?
    • 审核:谁在哪里审批什么?目前有观察到哪些执行风险等。
    • 规则:要求在什么样的规则下才能执行?以及具体的数据规则要求。

    五、业务流程优化

    可以考虑遵循ESIA策略

    • E-清楚无效
    • S-简化高频
    • I-整合依赖
    • A-自动化繁琐

    从以上4角度出发去寻找问题并验证问题,再对应的来优化流程,可以多从使用者和利益相关者的立场来思考。

    下篇文章分享业务场景识别与分析。

    中企动力企业交流群

    声明:本页内容来源网络,仅供用户参考;我单位不保证亦不表示资料全面及准确无误,也不保证亦不表示这些资料为最新信息,如因任何原因,本网内容或者用户因倚赖本网内容造成任何损失或损害,我单位将不会负任何法律责任。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提交至online#300.cn邮箱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以上产品还未完全满足我的所有需求,在下方提交我的专属需求
    我的专属需求:
    *手机号:
    *验证码:
    img
    咨询报价
    现在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