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社群概念异常火爆,仔细了解一些人的培训课,多数并非社群,而是“微商或一对一销售”技巧,再融入互联网微信或者小程序科技元素。原来一群做直销的讲师纷纷涌入“社群营销”行业,再加上大众对社群概念不了解,于是纷纷中招,对品牌社群生产概念底层认知错误。
今天我们就探讨下到底“什么是品牌社群,以及品牌社群的本质问题”。
01 品牌管理的目的品牌管理解决“培育、维持和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问题,但是很多企业创建品牌的行为局限于传统方法,通过广告向消费者传递品牌信息。
但消费者已经对广告产生“免疫”,广告的效用越来越小,另外工业时代的营销把消费者视为“被动接收”对象,“后工业”时代消费者更愿意“参与并体验”整个过程。
人的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不同的社会是依据不同的中轴建立起来的。
前工业社会以传统主义为轴心,意图是同自然界竞争,土地是资源,地主和军人拥有统治权。
(从时间上大约是蒸汽机出现之前)工业社会以经济增长为轴心,同经过加工的自然界竞争,机器是资源,企业主是社会的统治人物。
(从时间上大约是20世纪70,80年代电子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之后)而后工业社会以理论知识为中轴,意图是人与人之间知识的竞争,科技精英成为社会的统治人物。
因此,后工业时代品牌营销的转向“如何吸引消费者从被动转变为主动创造”。
总结一下,品牌管理的目的是“培养顾客忠诚”,传统营销方式失效,后工业时代的品牌管理需要新的有效地营销策略。
02 “满意–忠诚”模式失效长期以来,企业培育客户忠诚度遵循的逻辑是“客户满意形成客户忠诚”(满意–忠诚)模式,但长期研究发现“满意陷阱”,客户满意并不直接能形成客户忠诚。因此企业要找到一种新的模式来解释和指导客户忠诚的方法。
到目前为止,“社群”被视为一种有效的培养客户忠诚的方法。
比如,我经常用华为手机,最近四部手机只选择华为品牌旗下的产品。尽管我对三星、vivo都有不错印象,但都不能改变我选择华为的忠诚度。我自称“花粉”,以华为粉丝自居。这就像有人是忠实的“米粉”(小米粉丝)一样。
03 品牌社群的本质我认为“社群”是未来一段时间营销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开启了后工业时代,基于“人际”的营销模式。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1. 群体内部经常举办仪式活动并由此形成惯例和传统;
2. 社群成员具有共同意识;
3. 社群成员具有责任感(成员之间、成员对社群和成员对品牌的责任感)
4. 社群成员比社群外的消费者更忠诚地聚集并维护品牌。
品牌社群主要依赖于“成员之间关系网络提升忠诚、成员体验提升忠诚、社群成员的崇拜提升忠诚”。
哈雷摩托·品牌社群典范
品牌社群作为一种没有强制约束力的非正式组织,成员之间依靠“共同意识和责任感”凝聚在一起,这些品牌社群的本质特征。
可能你对上面这些话感觉理解困难,我的建议你可以先记忆,时不时唤醒记忆,结合情景体验一下,时间长了“知识记忆”会变为“知识理解”,并在未来某一时刻应用于实践,触类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