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介绍了网站的反爬虫策略,在这里把我写爬虫以来遇到的各种反爬虫策略和应对的方法总结一下。
从功能上来讲,爬虫一般分为数据采集,处理,储存三个部分。这里我们只讨论数据采集部分。
一般网站从三个方面反爬虫:用户请求的Headers,用户行为,网站目录和数据加载方式。前两种比较容易遇到,大多数网站都从这些角度来反爬虫。第三种一些应用ajax的网站会采用,这样增大了爬取的难度(防止静态爬虫使用ajax技术动态加载页面)。
1、从用户请求的Headers反爬虫是最常见的反爬虫策略。
伪装header。很多网站都会对Headers的User-Agent进行检测,还有一部分网站会对Referer进行检测(一些资源网站的防盗链就是检测Referer)。如果遇到了这类反爬虫机制,可以直接在爬虫中添加Headers,将浏览器的User-Agent复制到爬虫的Headers中;或者将Referer值修改为目标网站域名[评论:往往容易被忽略,通过对请求的抓包分析,确定referer,在程序中模拟访问请求头中添加]。对于检测Headers的反爬虫,在爬虫中修改或者添加Headers就能很好的绕过。
2、基于用户行为反爬虫
还有一部分网站是通过检测用户行为,例如同一IP短时间内多次访问同一页面,或者同一账户短时间内多次进行相同操作。[这种防爬,需要有足够多的ip来应对]
(1)、大多数网站都是前一种情况,对于这种情况,使用IP代理就可以解决。可以专门写一个爬虫,爬取网上公开的代理ip,检测后全部保存起来。有了大量代理ip后可以每请求几次更换一个ip,这在requests或者urllib中很容易做到,这样就能很容易的绕过第一种反爬虫。
编写爬虫代理:
步骤:
1.参数是一个字典{'类型':'代理ip:端口号'}
proxy_support=urllib.request.ProxyHandler({})
2.定制、创建一个opener
opener=urllib.request.build_opener(proxy_support)
3a.安装opener
urllib.request.install_opener(opener)
3b.调用opener
opener.open(url)
用大量代理随机请求目标网站,应对反爬虫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本站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