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网站上演“变形计” 中企动力剑指“商业入口”

来源: 中企动力 发布时间:2017-06-02 10:34:59

  如果从1994年美国同意将中国加入互联网行业算起,中国互联网至今已发展了23年。不过短短的二十几年,中国互联网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据艾瑞咨询最新发布的《2017年中国网络经济年度报告》便可见一斑,2016年中国网络经济营收规模达到14707亿元,同比增长28.5%。其中,移动网络经济营收规模为7907.4亿元,超越PC网络经济营收规模的6799.5亿元。另外,电商营收规模8946.2亿元,占比超过60%,是推动网络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在中国网络经济的发展中,企业网站绝对值得浓墨重彩地描绘一笔。作为信息发布与交互载体,企业网站对中国传统社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移动互联时代的当下,其商业价值甚至可以用颠覆来形容。

  企业网站的前世今生,从静态页面到智能互联

  企业网站商业价值的凸显,其实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迭代。

  早在1996年,微软ASP1.0正式诞生之前,那时候的网站是很初级的,网站建设人员都是通过网站编辑软件把效果图用table的形式切成静态的页面,然后通过超链接的形式把网站的所有页面连接起来,最后将静态的html文件上传至服务器,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网站。尽管那时候的网站都是纯静态的,但由于互联网在中国刚刚兴起,所以90%的企业都还不会考虑去为自己的企业做网站。

  到了1996年,微软的ASP1.0正式诞生,互联网界开始发生飞跃式的跳转。通过ASP语言做出来的网站,可以在后台自由地编辑内容。而借助Dreamweaver、FrontPage等编程工具,有些网站前台也可以通过互助交流的方式让网站用户互相问答,从而达到了网站的亲和度和互动性。不过这时候的网站开发成本仍很高,开发周期也很长,所以很多中小型企业还是无法接受网站建设这个工作。

  但是2年后的1998年,随着电子商务在国外的兴起,国内IT界急速跟进,轰轰烈烈地掀起了一场电子商务“大跃进”。亚马逊的成功,YAHOO!、China.com的上市让国内同行激动不已。一时间,国内网站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也就是在那个时候,1999年中企动力应运而生,成为中国最早一批网站建设者。可以说诞生之初,中企动力就致力于帮助中国千万中小企业与互联网发生链接。在帮助中小企业成长的过程中,中企动力根据中国互联网的发展阶段不同与时俱进提出不同的发展策略。

  2000年,“.com泡沫”破灭时,上市公司股价出现了暴跌。在同年3月10日触顶之后,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在10周时间里跌去了37%。在当时的背景下,中企动力联合发起了“第一届中国企业电子商务大会”,为中国互联网发展初期各行各业的创业者们提供了思想交流、资源共享的舞台。

  直到2003年,互联网才转入正轨,而那时的网站建设行业也出现了“自助建站”这个名字,也就是后来大家熟知的CMS系统。开发者可以通过CMS系统的常用功能方便快速地制作出一个网站,还可以根据不同行业的不同的需求,在CMS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从而满足制作出不同功能的网站。这时候,大部分企业开始网站建设,但网站用途仍主要是向外部展示信息。

  也是在这个节点,2004年中企动力斥资5亿人民币开发建设中国大型应用软件与多媒体研发基地——“数码庄园”,2005年,中企动力被信息产业部正式批准为域名注册服务机构,成为谷歌在中国的正式授权合作伙伴,与联想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通过资深的技术积累和完善域名服务,中企动力不仅帮助中国大型企业在互联网上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而且针对中小型企业也推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洞悉企业经营需求 “全网门户”打开商业入口

  进入2008年以后,企业对网站的需求因行业而异。比如制造型企业,对网站的需求更侧重于对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和内部员工提供各种服务,更加专注数据的管理、共享和整合。在这个阶段中,网站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内容管理系统,而是作为一个资源整合器,是一个真正的功能强大与现实智能相匹配的网上门户。2010年之后,移动互联网兴起,企业网站也被委以重任,要求更加注重人性化、智能化、互动与交流。特别是2014年国家提出互联网+,企业云网站成为新的需求。

  不管需求如何变,企业网站仍是以获取更多商业机会为首要目标。在这方面,国内外同行都在不断探索新的服务模式。作为企业数字化同行者,中企动力推出的“全网门户”产品,亮点之一就是可以覆盖全部的终端与网络营销渠道。对企业而言,全网门户的这一特点则可以帮助企业锁定商机——不论客户是在使用电脑搜索,还是在使用Pad浏览新闻媒体,亦或是在使用手机翻阅朋友圈,全网门户通过内容推送与营销触达,一体管理,皆可覆盖。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全网门户通过灵活的业务扩展与系统关联,实现企业业务的“链接”、“连接”与“对接”:

  链接:企业可通过简单的链接管理,配合已开通的京东、淘宝、天猫、亚马逊、苏宁、国美、1688、兰亭集势等第三方平台服务,实现由企业产品到订购批发的一键跳转,形成快速转化;

  连接:通过全网门户与企业业务轻应用的可插拔式连接,如订房、订购、预约、询价等应用直接开展业务,无需二次开发;

  对接:通过全网门户全开放的数据与业务接口汇集多渠道的商机信息,并通过关联CRM、ERP等企业自有系统,实现商机“由入到出”的一体化管理能力。

  在经历了摸索、创造、完善的各个发展阶段之后,企业网站数量每年也以高速递增的态势发展。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7年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0年-2016年,中国企业网站数量分别达到191万、230万、268万、320万、335万、423万、482万个,年增长14.1%。

  毫无疑问,全网门户已站在一个千亿级市场风口。


相关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