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性能检测评分
注:本网站页面html检测工具扫描网站中存在的基本问题,仅供参考。
怎么计提个人所得税
申报个税缴费多了怎么调整? 流量视频课程
导读:申报个税缴费多了怎么调整?很多人对于个人所得税的相关内容都十分关心,会计学堂将在本篇文章中详细的解答这个问题。具体的内容分析请仔细阅读全文,希望小编的整理和介绍能给你们带来启发。
申报个税缴费多了怎么调整?
发放工资时,代扣个人所得税: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贷:应交税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缴纳个人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个人所得税申报时,是按明细进行申报的,如果个税多缴,意味着工资(代扣个人所得税)核算错误或者是单纯申报数据错误,但无论如何,多缴个人所得税可以说是个不可逆的过程.
个人所得税 多计提了怎么办?
1、红数冲回多计提的个人所得税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红数或负数)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红数或负数)
2、在下月少计提个人所得税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按扣减上月多缴个税后听余额计提)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按扣减上月多缴个税后听余额计提)
上述文章中对申报个税缴费多了怎么调整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咨询,敬请关注会计学堂.
所得税少计提了交的多怎么处理? 公司视频课程
导读:大多数的财务人员都会对这个问题感兴趣:所得税少计提了交的多怎么处理?其实这个类型的财务知识点并不复杂,只要大家仔细阅读下文中会计学堂小年编的详细介绍就能明白。
所得税少计提了交的多怎么处理?
1、如果知道是谁的,下个月从实际发放的工资中扣回,例:张三下月扣完当月应该扣的之后实际付的工资3000元,上月少扣个税10元(相当于上月多付他10元),本月应少付10元,这个月只能付他2990元,10元应冲上月多交的个税;
2、补提多交个税的部份,就是说工资应补计提多交个税的金额,分录同计提工资一样.
补提就行了.
借:生产成本 / 管理费用
贷: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
这样应交税费账户余额就清零了.
个人所得税多计提了怎么办?
1、红数冲回多计提的个人所得税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红数或负数)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红数或负数)
2、在下月少计提个人所得税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按扣减上月多缴个税后听余额计提)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按扣减上月多缴个税后听余额计提)
看完了上述文章中小编的介绍和分析,相信各位对于所得税少计提了交的多怎么处理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了.获取更多关于所得税计提的资讯,就来会计学堂看看吧!
计提所得税分录如何做? 营销视频课程
导读:本文讲述的是关于计提所得税分录如何做的有关问题,企业所得税一般都是季末计提,次月15日前申报缴纳,年底结转,分录文中已为大家一一列举出来了,一起来看看吧。
计提所得税分录如何做?
企业所得税一般都是季末计提,次月15日前申报缴纳,年底结转:
1、计提时:
借: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2、上缴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3、结转时: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
计提个人所得税分录怎么做?
个人所得税是代扣代缴,也就是说在发放工资时进行扣缴,因此不是计提,
1、计提工资
借:管理费用——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实际发放: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库存现金 或银行存款
应交税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3、根据月末账上实际应交个人所得税情况申报纳税,上交给税务机关后
借:应交税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以上就是会计学堂整理的关于计提所得税分录如何做的全部内容了,计提个人所得税分录怎么做?
建安个人所得税怎么做账? 互联网视频课程
导读:关于建安个人所得税怎么做账等相关问题,很多学员在会计学堂的官网进行过咨询,小编在下文中给出了详细的解答,具体内容请仔细阅读如下文章,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建安个人所得税怎么做账?
企业为职工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有两种情况,第一,职工自己承担个人所得税,企业只负有扣缴义务;第二,企业既承担税款,又负有扣缴义务。可作如下的会计处理:
第一种情况的会计分录:(个人承担个人所得税费用)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应交税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
第二种情况的会计分录:(企业承担个人所得税费用)
计提个人所得税是的会计处理为
借:管理费用等科目
贷:应付职工薪酬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应交税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
此项业务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将为职工承担的个人所得税,计入应付职工薪酬账户贷方和相对应科目中,其目的是,体现实际发放工资总额真实性,为下一步正确计算企业所得税。做好计税工资项目调整,奠定基础。
(另个,企业为员工承担税款时,由于工资为税后所得,则需要换算为税前所得,再计算个人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该怎么做账?
企业所得税先缴纳后计提:
缴纳时: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计提时: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结转时: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本文中关于建安个人所得税怎么做账会计堂小编已经介绍完毕了
计提个税会计分录如何编制? 流量视频课程
导读:计提个税会计分录如何编制?个人所得税是发放时候代扣的,相关的会计分录小编已在文中为大家整理出来了,可以通过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科目来进行处理,详情请看下文。
计提个税会计分录如何编制?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有个税及社保情况下工资计提与发放的会计分录
① 计提工资时
借:管理费用—工资
销售费用—工资
制造费用—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② 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个人社保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现金/银行存款
③ 缴纳税金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计提住房公积金会计分录怎么写?
缴纳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单位部分)
其他应收款--住房公积金(个人部分)
贷:银行存款
计提时
借:管理费用--住房公积金(单位部分)
贷: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单位部分)
个人所得税如何做会计分录? 公司视频课程
网友问题:
你的问题:老师,上个月没有计提个人所得税,工资里也没有扣,这个月报税时地税直接从公户里扣了,怎么做分录?这个月能不能把扣的个人所得税从工资里扣,是不是需要先计提?
我的回答是:首先,你需要明白的是工资薪金的个人所得税是企业为员工代扣代缴的,工资表里所体现出来的个人所得税是代扣税额。
那么,你上个月没有在工资表里代扣员工的个人所得税,也没有计提的话,在报税时地税直接从公户里扣税的分录,应先记代扣分录,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如果工资已经发放出去了,应记入“其他应收款——某员工”科目),贷:应交税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再记扣税分录,借:应交税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贷:银行存款;
代扣代缴员工的个人所得税时,如果上个月没有在工资里扣减的,可以从这个月员工本人工资里扣回来的。
是不是需要先计提?个人所得税是代扣代缴的,也就是说在发放工资时进行代扣,因此那不叫计提,应该称为代扣。
举例:某公司总部,2018年5月份应付工资总额134761元,代扣个人所得税15643元,工资已经发放至相应员工的银行卡上。
1、代扣个人所得税时的会计分录:
计提工资
借:管理费用 134761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34761发放工资并代扣个人所得税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34761
贷:应交税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15643
银行存款-某行 119118
2、代缴个人所得税时的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15643
贷:银行存款-某行 15643
假设上例没有计扣员工个人所得税,工资已经发放出去,且个人所得税被税局扣缴的分录如下:
计提工资
借:管理费用 134761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34761发放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34761
贷:银行存款-某行 134761
个人所得税被税局扣缴时
借:其他应收款-某员工。。。15643
贷:应交税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15643
借:应交税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15643
贷:银行存款-某行 15643
以上是我回答,如果有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指教啊。
申报个税缴费多了怎么调整? 互联网视频课程
导读:申报个税缴费多了怎么调整?很多人对于个人所得税的相关内容都十分关心,会计学堂将在本篇文章中详细的解答这个问题。具体的内容分析请仔细阅读全文,希望小编的整理和介绍能给你们带来启发。
申报个税缴费多了怎么调整?
发放工资时,代扣个人所得税: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贷:应交税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缴纳个人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个人所得税申报时,是按明细进行申报的,如果个税多缴,意味着工资(代扣个人所得税)核算错误或者是单纯申报数据错误,但无论如何,多缴个人所得税可以说是个不可逆的过程.
个人所得税 多计提了怎么办?
1、红数冲回多计提的个人所得税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红数或负数)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红数或负数)
2、在下月少计提个人所得税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按扣减上月多缴个税后听余额计提)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按扣减上月多缴个税后听余额计提)
上述文章中对申报个税缴费多了怎么调整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相关的咨询,敬请关注会计学堂.